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四大发明 第78章

作者:木南斐 标签: 爽文 直播 基建 穿越重生

  毕竟比起旁的,还是大哥活着最重要!

  兄弟连心,朱标了然,暂时先抛却这些烦恼,笑着拍了拍朱棣后背。

  【火烧庆功楼事件是民间传说故事,对此事件未见史书记载。】

  【明初四大案,除了蓝玉案,胡惟庸案,还有“空印案”和“郭恒案”,这两案也先暂且放到在一边。】

  【因为这其中关于朱元璋为维护统治所做的事情,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宰相胡惟庸案。】

  【胡惟庸案与蓝玉案,这两案也可称“胡蓝之狱”。】

  【为什么这两案会并称去说?】

  【因为据《逆臣录》中的招供记录,许多人既参与了胡党的谋反,又参加了蓝玉党的谋逆活动。】

  【如前军都督杨春,他在早些年“因见胡丞相有权,就投门下,来往商量谋事”,后来胡党案发,他侥幸躲过,又积极参与到蓝玉的谋反活动之中,再如鹤庆侯张翼,普定侯陈桓,景川侯曹震等,均参与了两次谋逆活动。】

  【由此可见,胡、蓝两案实属关系密切。】

  至今还活着,被点到名字的众人:“……”

  朱元璋则呵呵了一声,心道,天幕说说其实也挺好的。

  呵呵,真挺好的。

  【好的,再说回宰相胡惟庸。】

  【对于宰相这个职位,其地位可以说是仅次于皇帝,位高权重,一言不合就可以把皇帝说到怀疑人生。】

  【比如历史上优秀的宰相都会努力约束皇帝,不让他太放纵自己。】

  【而要是如我们唐太宗李世民这样时常自省己身的皇帝,那就更有除了宰相外,也同样一言不合就把皇帝说到怀疑人生的大臣,对,说的就是魏征,可是遇到明主了吧,要不这口才真就无处发挥了。】

  唐朝李世民时期。

  魏征立即失笑着朝李世民拱了拱手。

  李世民同样如此,不禁无奈摇头失笑。

  但挥挥手,让魏征不要给他这样“感谢”,总让他有种“得了便宜还卖乖”的感觉。

  【胡惟庸也是个当宰相的,但是吧,胡惟庸这人优不优秀不好说,他脑子倒是挺“秀”的——】

  【上面可是有皇帝在,结果胡惟庸竟还敢在朝廷里作威作福,栽培势力,结党营私。】

  【——胡惟庸总共做了七年丞相,任期内,在朝中遍植朋党,不遗余力地打击异己。】

  【比如对刘基刘伯温,其被解雇革去岁禄,告老还乡后,也依旧深受胡惟庸嫉恨——】

  【就因为刘伯温曾对朱元璋说过胡惟庸不宜入相的话。】

  【于是后来刘伯温生病,胡惟庸虽派医生前去看望,但刘伯温在服药后不久便一命归西了。】

  【当然,排斥异己还不是胡惟庸案的关键所在。】

  【事实上,胡惟庸案的主要症结在于——其为人过于独断专行,许多生杀黜陟等重大案件,胡惟庸往往不向朱元璋请示,就擅自加以处理,这种行为,自然让权力欲极强的朱元璋深感宰相专权,以及皇权恐怕旁落的危机。】

  汉朝未央宫。

  刘彻啧了一声,就这等宰相,实属宰了都不为过。

  【于是洪武十三年,即公元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谋不轨”罪诛宰相胡惟庸九族,同时杀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数人,洪武二十三年,即公元1390年,朱元璋又颁布《昭示奸党录》,以伙同胡惟庸谋不轨罪,处死韩国公李善长,列侯陆仲亨,已故滕国公顾时的子孙等开国功臣。】

  【在这之后,又以胡惟庸通倭以及通元之罪,究其党羽,前后共诛杀3万余人,时称“胡狱”。】

  现在是洪武二十年,即公元1387年。

  还活着的众人:“……”

  朱元璋:“……”

  他真的好想捂脸。

  这说说是也好,但是随之而来的“麻烦”也好多……

  【这里想说的重点不是胡惟庸死,也不是“胡狱”,而是胡惟庸死后,这还不是结束——】

  【比如在做掉胡惟庸后,朱元璋真的觉得好心累,于是他又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即砍掉宰相这个职位!】

  【还有就是,明朝建立不久之后,却发生了所谓胡惟庸“通倭叛国”的大案,这件大案的节点是胡惟庸暗中勾结倭寇,妄图推翻明政权自立为王,加上当时倭寇作为一种威胁明朝的外部势力,确实不容小觑……】

  【因这一时期,日本进入南北朝时期,许多日本浪人徘徊于我国沿海一带,从事海盗活动,频频袭扰明朝沿海地区。】

  【于是种种因素叠加起来——

  以及为了防备沿海奸民与倭寇勾结,朱元璋最终下令“片板不得下海”政令,禁止老百姓私自出海。】

  秦王宫。

  嬴政等人不禁冷哼,倭寇……日本!!

  只要一想起先前那一幕幕展现的画面,嬴政就不禁满心愤怒,甚至暴怒!

  尤其是对那倭寇之国!当真是贼人!!!

  【宰相这职位没了,其后的演变发展,对明朝的影响还是挺大的。】

  【不过这里还是暂且不说——】

  朱元璋心累点头,他懂,要讲海禁……

  【我们来继续讲明朝的海禁政策。】

  【从被朱元璋提出来后,一直是起起伏伏,也波折甚多。】

  【如明初的海禁政策,其主要目的是——朱元璋为防止自元朝起就侵扰东南的倭患,规定除官方认可的朝贡贸易,对民间私人海外贸易,以及倭寇等均采取了严厉禁止的海禁政策。】

  【但是,这项政策其实并没有在根本上起到制止倭寇侵袭的作用,反而还严重影响了明朝对外贸易的正常开展。】

  朱元璋:“……”

  哎,着实是有点子烦躁。

  【当时在明朝东南沿海的倭寇分为两种,一种是来自日本真正的倭寇。】

  【而另一种则是沿海地区的走私商人。】

  【这些商人为了更好的走私和保护自己的商品,通常与真倭联合,或者假借倭寇的名义建立属于自己的海上武装,以此对抗明朝海军,这其中最著名的一支——当数五峰船主汪直。】

  【是的,海禁政策引起了民间的“反抗”。】

  汉朝未央宫。

  刘彻挑了挑眉,竟是引起了民间的反抗?

  那如此想来,这海禁究竟有多严啊?

  【洪武三年,即公元1370,明政府“罢太仓黄渡市舶司”。】

  【洪武七年,即公元1374,明政府下令撤销自唐朝以来就存在的,负责海外贸易的福建泉州,浙江明州,广东广州三市舶司,当时我国对外贸易遂告断绝。】

  【洪武十四年,即公元1381,朱元璋“以倭寇仍不稍敛足迹,又下令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于是自此,连与明朝素好的东南亚各国也不能来华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了。】

  【洪武二十三年,即公元1390,朱元璋再次发布“禁外藩交通令”。】

  【洪武二十七年,即公元1394,为彻底取缔海外贸易,朱元璋又一律禁止民间使用及买卖舶来的番香,番货等。】

  【洪武三十年,即公元1397,朱元璋再次发布命令,禁止明朝人下海通番。】

  嬴政:“……”

  刘彻:“……”

  李世民:“……”

  历朝历代诸人:“……”

  这一系列的海禁政策,未免太过“严厉”?

  难怪会引起民间反抗!

  【为了防止沿海人民入海通商,明朝法律还规定了严酷的处罚办法——】

  【“若奸豪势要及军民人等,擅造三桅以上违式大船,将带违禁货物下海,前往番国买卖,潜通海贼,同谋结聚,及为向导劫掠良民者,正犯比照己行律处斩,仍枭首示众,全家发边卫充军。

  其打造前项海船,卖与夷人图利者,比照将应禁军器下海者,因而走泄军情律,为首者处斩,为从者发边充军。”】

  【与此同时,明朝政府对参与买卖外国商品的居民也不放过。】

  【——“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凡番香、番货皆不许贩鬻,其现有者限以三月销尽。”】

  【这可谓是一系列严峻又错误的法令政策了。】

  朱元璋:“……”

  他屁股挪了挪,竟颇有些坐不住。

  马秀英看着朱元璋额角冒汗的样,实属无奈的摇了摇头:“你可要好好认真的听着。”

  “哎,哎……”

  朱元璋摸了摸后脑勺,尴尬笑了两声,他这不在听着嘛。

  【本来嘛,实行海禁政策,朱元璋是期望由此对海防的巩固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可结果呢,由于海禁政策所实施的直接对象是臣民,而不是海上的反明势力,于是朱元璋所下令的一系列海禁政策,不仅不能成为海防的有效手段,甚至在沿海地区激化了一些矛盾。】

  【——沿海地区的百姓们依海而生,靠海而活,或从事渔业生产,或从事海上贸易,而朱元璋的“严交通外藩之禁”,几乎是堵绝了沿海地区百姓们的正常谋生之路。】

  【所以,海禁一开始就得不到切实的贯彻,而反复发布的海禁令,也说明了这一点。】

  【还有一些百姓就干脆参加了民间的对外贸易活动。】

  【——“缘(沿)海之人,往往私下诸番贸易香货,因诱蛮夷为盗”。

  以及——“东南诸岛夷多我逃人佐寇”。】

  听到这里,朱元璋不禁紧抿着唇,真的错了?

  就……一点用也没有吗?

  【再说回汪直。】

  【汪直虽然是当时东亚地区最大的海盗,但同时也是当时整个东亚地区最大的走私商人。】

  【其实他一直希望明朝能够取消海禁政策,允许民间参与海外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