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爹妈穿七零 第100章

作者:醉鱼仔 标签: 种田文 系统 年代文 轻松 穿越重生

  “小朋友,小同学,老梁都让你考了什么?你怎么会跑来上高中?你几岁啊?年纪也太小了吧?”

  知道苏月年纪后,有同学仰天长叹,“天哪!先来一个姚稷,又来一个七岁的娃,还让不让人活了?!”

  还有人说:“你才七岁!七岁你上什么学呀?小同学,我们跟你说,别以为上学好玩,其实一点儿都不好玩,天天都要上课,还要写作业,考试,你不会是被老梁骗过来的吧?”

  “还真有可能,谁不知道老梁就是个老夫子?路上见了条狗,都要把狗教育得靠边走……”

  大家伙哈哈发出一阵哄笑,下一节课是英语,英语老师走进教室,看到被大家围在中间的小女孩,第一反应就是这帮浑小子们在欺负同学。

  英语老师喝道:“干嘛呢?干嘛呢?欺负小朋友可不是大丈夫的行为啊?”

  “没!”同学们纷纷道:“老师,我们想欺负,也下不去手呀!”

  这么小一个小女孩,比他们都快小一轮了,而且人家长得白白嫩嫩、乖乖巧巧,他们怎么也是大哥哥大姐姐,能欺负小朋友吗?

  “没欺负那就赶紧坐好,准备上课!”

  “哎呦!”同学们唉声叹气,“怎么又要上课?”

  三班虽然考过高一年级第一,但不代表大家就热爱学习,他们能拿第一,那是矮个子里拔高个。

  尤其是英语课,叽哩呱啦,说得人都打瞌睡,英语老师看着这帮不争气的学生,气得牙痒痒,一低头,看见新来的小朋友睁大眼睛,听得认真,她心下一动。

  “苏月小同学,能听得懂吗?你来读一读这段好不好?”

  跟小孩子说话,英语老师的声音都自动变温柔了,苏月点点头,蹦下凳子。

  班里的同学们“噗嗤”一声笑出声,英语老师也险些笑出声,只因实在是刚才的场景好笑,她端端正正坐着,还不太明显,站起来的时候,“嗖”矮了一截,差点原地表演一个大变活人。

  英语老师凭借着身为老师的专业素质,忍住了笑容,让大家安静听。

  她都想好了,要是新来的小朋友口语不错,那就教育班里其他同学,“看看你们,还不如这么小的孩子!”,要是新来的小朋友口语不好,那就借口让班里的其他同学做个表率。

  横竖英语老师都有理,但她万万没想到,苏月同学的英语何止不错,简直太流利了!

  班里的同学们也很惊讶,有家里姑姑是外交官,说道:“比我姑姑说得听起来还像外国人!”

  “就跟外国电影的差不多,这小同学还真有两把刷子!”

  “我的天,咱们班人生活环境可真不容易,前有姚稷,就已经把我们打击得体无完肤,现在又来了个更小的苏月!要是让我们家老头子知道,得,又得骂我不学无术,连个孩子都不如!”

  “就算骂你也没说错,这可不就是个孩子?你能比得过人家?”

  “那我……肯定不行,不过你们说,新来的小同学和咱们班姚稷都算天才吧?他俩谁更厉害?”

  苏月也听到了同学们的议论,他们提到的人仿佛之前听其他老师们也提过,姚什么来着?

  第二天,她终于见到同学们口中的姚稷,没想到这位姚稷同学就是她的同桌。

  见到同桌的第一眼,苏月先惊讶了一下,这位姚稷比班里的大多数同学都矮,明显比大家都小,“他、他多大?”

  白曼曼比了个数字:“十岁。”

  苏月瞪大了眼睛,“十岁……的高中生?”

  白曼曼无语戳戳她的腮帮子,“小朋友,你要不要看看自己几岁?”

  那当然不一样,她上高中是因为上辈子上过,而且她还有过目不忘的金手指,顶多算个假天才,可这位同学,他是真十岁呀!

  苏月肃然起敬,用瞻仰学神的眼神看了一眼同桌,没想到对方也正好看过来,两人视线相接。偷看被抓住,苏月没好意思假装啥也没发生,对方也不知道为什么没有移开视线。

  一秒钟后,苏月挥起爪子,笑眯眯地打招呼,“姚稷同学,你好,我是苏月。”

  姚稷垂在旁边的手指动了动,“……你好。”

  好像不太好相处,苏月默默转过头,察觉到旁边视线的收回,姚稷几不可闻地吐出一口气。

第75章 青年报

  苏长河时常怀疑自己已经老了,尤其是和这群朝气蓬勃的学生们在一起,这群年轻人实在太有精力了!

  一个报纸,吵了三天,都没有吵吵出门道。关于报纸的名字,系里吵完班里吵,班里吵完宿舍里还在吵。

  在宿舍里的两人再一次吵吵起来的时候,苏长河终于忍不住站出来主持大局,不是引经据典各有各的道理吗?干脆就综合一下,“就叫《社会主义学生团体青年报》怎么样?”

  社会主义代表性质,学生团体表明创办人身份,青年代表对未来的期望,希望这份报纸将会对青年群体产生一定的影响。

  吵来吵去的吴宏伟和任涛互相看看,“行!”

  江春他们琢磨了一番,也道:“可以。”

  那就成了,苏长河安排道:“我去找辅导员申请空教室,你们去联系我们班和二班的其他同学,通知大家,愿意参与的同学,下午六点在教室开会。”

  大家分头行动,下午六点在空教室开会。这次苏长河不由着大家慢慢磨蹭了,他快刀斩乱麻,雷厉风行地确定会议流程:第一,选定编辑团队;第二,确立第一期报纸议论主题;第三,安排宣传、收稿及刊印事宜。

  79级经济学系全体成员都愿意参与进创办报纸的事情,大家来自五湖四海、各行各业,苏长河只要起个头,大家就能接着往下想。

  但因为都是天之骄子,各个都十分自信,往往说着说着,就不知道发散到哪儿去了,这时候就需要苏长河把话题引回来。

  最后,大家讨论出,确定编辑团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常任编辑,另一部分是成员编辑。

  其中常任编辑五个,每天一个常任编辑值班,要确保能联系上。常任编辑需要负责报纸的日常管理及维护工作,同时,为了避嫌,一般情况下,常任编辑不能向《青年报》投稿。

  而成员编辑为所有参与成员,初期包括79级经济学系除常任编辑以外的所有同学,后期,如果有其他同学想要加入,需要经过报名及筛选。

  成员编辑每半个月轮值一次,每次根据实际工作量确定当期人员数,按照总名单顺序轮值,轮值期的成员编辑同样不能向本报纸投稿。

  对于这点,大家都没有意见,他们既然创办这份报纸,肯定希望它能成为一份权威报纸,而不是小数人的自娱自乐。

  只是有人纠结,他们当然想深入参与报纸创办的一系列事情中,可是要真当了常任编辑,岂不是以后只能看着别人抒发观点,自己憋着?

  “这当了常任编辑后,能不能卸任啊?”任涛挠头。

  要是能,他们就先报名当常任编辑,等把报纸创办起来,再卸任当个成员编辑,想喷人就喷人,想审稿就审稿。

  苏长河一眼就看出这小子打的什么主意,他说:“不行,常任编辑任职至少得满一年才能卸任,要不然换来换去,工作还怎么进行?”

  不少和任涛想到一块去的同学唉声叹气,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古人诚不我欺。

  编辑团队模式确定了,具体人选还要给大家考虑的时间,苏长河就掏出提前印制的表格,让大家先登记信息,反正除了五个常任编辑,其他都是成员编辑,先登记完,回头也好排个班。

  “有意常任编辑的同学,明天中午十二点前到我这儿来报名,过时不候哦!”

  这么快?只有半天考虑,时间紧迫,大家商量第一期议题的时候,都有些心不在焉。

  苏长河干脆道,今天先到这里,明天选好常任编辑,大家再接着讨论议题。

  散会后,大家回宿舍,苏长河骑着他的二八大杠回家,今天因为开会,他都没有去接闺女放学。

  晚上苏长河问闺女,“在学校和同学相处得咋样啊?”

  “我同学都很照顾我,值日就给我分了块抹布,让我在那儿玩……我同桌还是个真学神,才十岁就上高中了!据说自从入学,就没考过第一名以外的成绩,我们班同学私下里还拿我跟他打赌,不过同桌好像有点不好相处,冷若冰霜,面无表情……”

  苏长河耐心听着,为闺女跟同桌的相处出主意,“要不这样,我明天给你买点小点心,你带去学校,分给同桌一起吃。”

  苏月无语地看了她爸一眼,虽然她现在年纪小,但她上的又不是幼儿园,还给小伙伴分东西吃?

  吐槽归吐槽,第二天,苏月还是把他爸准备的果丹皮奶糖都塞兜里了。

  姚稷看到放在自己桌上的糖,犹豫地看向同桌,同桌露出两个酒窝,“请你吃糖。”

  姚稷站了好一会儿,才把糖收起来,“谢谢。”

  苏月吐槽她爸出的主意,没想到好像真的有用,经过这一次的零食分享,同桌和她的关系好了那么一丢丢。

  她下午去上学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凳子被换成了一个高脚还有脚踏的,她坐上去试了试,好合适!坐上去不仅和其他同学差不多高,脚还能踩着脚踏,上上下下再也不用蹦了!

  苏月惊喜地看向同桌,姚稷不自在地咳嗽一声,“是、是我以前用过的……”

  哦,对,他年纪也比同班同学小,苏月不由看向他的腿,姚稷注意到她的视线,在地上跺了跺脚,“我现在不需要了!”

  不提和同桌缓和关系的苏月是如何在心里默念“老爸威武”,京大这边,经济学系的同学们也正感慨苏班长办事真是雷厉风行。

  就一上午的功夫,上午还有课,性子慢的同学都还没想好要不要报名常任编辑,苏班长已经申请了活动室当他们的编辑部,搜集了社会上近期热点新闻,统计了所有报名常任编辑的同学名字。

  任涛忍不住道:“班长,你把所有事都办好了,我们还要干什么啊?”

  “让你们干的事还多着呢!”苏长河笑着指了指黑板,“第一件事就是投票选出常任编辑。”

  有人不想当常任编辑,也有人想当,79级经济学系一共有八九十个学生,只选出五个常任编辑,报名的人远远大于五。

  苏长河就把所有报名的同学名字写在了黑板上,让报名的同学出去,剩下的其他同学,一个一个上前投票。

  他看中了常任编辑不用投稿,自然也报名了,就也跟着几人出去等,过了片刻,投票结束,五个人已经被选了出来。

  苏长河当之无愧的票数最多,除了他以外,剩下的四人分别是他们宿舍的张博远、吴宏伟,以及二班的班长袁浩和学委许少琳。

  人员已经初步确定,接下来就是选定议题,苏长河已经将近期大家讨论过的问题都列明了,问大家,“还有没有要补充的?”

  大家仔细看了看,热点问题基本上都在这里了,已经很全面了,遂说没有。

  便也按照投票的方式,选定了第一期议题——以前一直批包产到户,现在农村搞包产到户是不是复辟资本主义?

  这个话题从去年就讨论到今年,引起了社会上各类人群的广泛思考,学生们也各有各的看法,选择这个话题作为切入点,有利于《青年报》前期顺利打开局面。

  “好了,那接下来,大家就各司其职、各展所长吧!”

  苏长河让大家填写的表格中,除了有个人信息,还有特长,这时候,就完全可以根据各自的特长安排工作,笔杆子好的就撰写宣传标语,会画画的就画海报,擅长外联的就去联系刊印,擅长文字工作的就负责收稿审稿。

  能考入京大的人无一不是优秀的人才,当他们全心全意干某件事时,绝对是事半功倍,一个顶俩儿。

  在79级经济学专业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下,很快,由本校新生创办的《青年报》就在京大传开。

  他们中的一位同学还抛砖引玉,先在《青年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其用词之犀利,言语之狂妄,让观者无不产生一种“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的不平。

  尤其是前几届的学长学姐,就差指着他们鼻子骂“我不是看不起你们中的某一个,我是平等地看不起你们所有人”。

  苏长河都为这位仁兄提心吊胆,他好心建议,“真不用佚名?”

  “仁兄”就是二班那位班长袁浩,袁浩摆摆手,“我对我说的话负责,他们要是敢来找我更好,论文,我自认不输谁,论武——”

  他攥拳,肱二头肌鼓鼓囊囊,“我也是经历过上山下乡磨炼的革命战士,谁怕谁?”

  袁浩的抛砖引玉策略很成功,成功得像往油锅里溅了一滴水,整个京大的校园都沸腾起来。

  离京大不远的地方,是京城的另一所高校,也是与京大相爱相杀几十年的死对头。

  在过去的岁月里,两所高校也曾携手并进,共担风雨,但更多的时候,两所高校也会互相比较,相应的,学生之间,也少不得争锋相对。

  俗话说,最了解你的人往往是你的对手,由此可见,对手之间,绝对是时刻关注着对方,因而,京大校园里的热闹,清大学生很快就知道了。

  “什么?京大新生办报纸?什么样的报纸?”他们也太能折腾了吧?这才开学多久?

  身为老对手,京大学生都折腾出报纸了,他们清大的新生还什么也没做,这不是表明他们不如京大学生吗?这怎么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