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醉鱼仔
他这工作没那么让人舍不得,但是他不放心他奶奶,老人家毕竟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按三儿说的,这个经销商得在外面跑,他就顾不上家里了。
许家茂说:“你别犯傻,陆奶奶是不是得吃药,其中一种药还要进口的,药钱也不便宜,靠你这么折腾,药钱能够吗?”
陆学民本来个子就高,回来这一年,勒紧裤腰带,都瘦成竹竿了。
许家茂劝道:“再说,你在这儿弄这几个钱,陆奶奶吃药也吃不安心。还不如去挣钱,挣了大钱,不就能给陆奶奶更好的条件了吗?到时候咱买最好的药,找最好的医生,奶奶晚年也能生活得好一些。”
陆学民道:“那我也不放心奶奶一个人在家。”
“这还不简单?”许家茂指指徐军,“到时候军子也要出门,露一个大姑娘带两孩子,他也不能放心啊,干脆让露带两孩子过来跟陆奶奶作伴,这边大杂院里都是老邻居了,咱不就都放心了吗?”
两人想想,这样好像是可以,就都答应了。
苏长河见过许家茂带来的两个哥们,《金牌习题》又多了两个经销商。
从办公室出来,许家茂脸上的笑容挡都挡不住,他拍拍两个哥们:“成了!走,我去给你们拿钱。”
“我们要你的钱干什么?”
“我借你们的还不成吗?我手里的钱放着也是放着,你们这是干正事,先拿去用呗!”
许家茂给他俩传授经验,“可以一次性多进一些,京城下面那些公社的高中,一人买一本不行,一个学校买一套还不行吗?还有军子你家不是有亲戚在外地?这资料现在只有京城有,进一批送到外地,肯定好卖。还能跟你亲戚合作,你把书寄过去,他在那边收……”
在苏长河安排经销商的时候,梁校长也在和其他校长联系感情:《金牌习题》出拔高版、拓展版了,要不要啊?
其他校长:三中能有这么好?不信!
梁校长:你们对三中的误解太深了,三中一直是一所有格局的学校,大家都是为国家培养学生,个别学校的得失算什么?我们学校追求的是全体学生的进步!
其他校长就两个字:呵呵。
梁校长:咳咳,当然,我们学校也是有要求的……
有要求听起来还真实一点。
梁校长:我们把资料都分享出来了,你们学校的那些试卷啊练习啊,是不是也给我们看看?
其他校长还是抱着怀疑的态度。
梁校长好脾气地说:“你们要是不信,我们可以先给出半册,你们可以试阅一下嘛。”
其他校长矜持道:“我们考虑考虑。”
拿到三中给的试阅题,其他学校的校长就让老师研究研究,看看三中这题质量如何。
等老师们仔细研究过,其他学校最终还是答应了梁校长的要求。
挂了电话,梁校长偷乐:《金牌习题》卖出去了,还换来了其他学校的学习资料,不错不错,这买卖划算!
拔高版和拓展版的习题册第一批印了一千份,不到一周时间,就全卖完了。三中及京城其他高中包圆了其中的一半,剩下的五百份,书店一百份,三个经销商分了剩下的四百份。
同时,他们还承包了基础版的两百份。
北省、沪市等地方突然出现一套高中复习资料,据说分为基础版、拔高版、拓展版,是一整套让学生按阶段取得进步的练习题。
据说还是从京城传来的,京城的高中生都在用。
北省、沪市等地方的学生听说了,对这套复习资料很好奇,有人买到一本,拿回来试着做了做,发现真的有效,题型多变,有很多平时都没见过。
做过的人评价好,没做过的人心里就着急了,万一别人做到高考类似的题目,自己没做到,不就亏大了吗?
没做过的人就问买到书的人从哪儿买的,有人就说是在哪儿哪儿买到的。
说了也没用,书早卖完了。
谭国富三人去的是不同地方,相当于三个城市分四百份,其中基础版还只有两百份。
而像沪市或者省城的高中一般规模都比较大,一个学校一个年纪起码有一百多个学生,一个城市至少也有三四个高中。
这么点书,跟泥牛入海差不多。
这还只是其中三个城市,他们仨还没往远处跑呢。
回京城一路上,谭国富都没敢睡觉,他的身体疲惫,但精神却格外亢奋!
他回到家里,借口累了要睡觉,把门窗关好,窗帘拉上,才从裤腰里面掏出缠在腰上的布包。
谭国富坐在床上,一张一张地数钱,嘴里不由自主发出嘿嘿笑声:“四百……七百……一千一……”
他这一趟,刨除成本、路费、住宿、吃喝,竟然挣了四百三十二块钱!
比他以前小打小闹挣得可多了去了!
果然这门生意能干,当初自己答应,真是太明智了!
另一边徐军和陆学民算完账后,两个人都傻了。
他俩手里的本钱不够多,进的货没有谭国富多,即便如此,两人也一个挣了两百二,一个挣了一百九。
这可是纯利润啊,也就是说,最后进他们口袋的就是这么多钱!
徐军在焦化厂上了多少年班?五六年了,他的工资才多少?三十二块五毛,这一趟就挣了他半年多工资。
陆学民更诧异,他下乡时,一年生产队也分不到几个钱,他往往还要淘换粮食,寄给他奶奶,手里就更没钱了。
回到城里后,在废品站挣的也只是小钱,人家卖废品的也不是傻子,不可能回回都让他捡漏。至于修自行车,一个星期能修一辆就不错了,平日里也就给自行车打打气,打一次气才五分钱。
可以说,陆学民这么多年家底都没这么多钱!
他数了又数,都感觉有点不真实,他一下子就……就挣了这么多钱?
奶奶下个月、下下个月,甚至一年的药都有着落了?
再跑几趟,家里欠的债也能还清了?
许家茂听说了,比自己挣了钱还开心:“我说了吧?跟着我们厂长干,有肉吃!”
徐军、陆学民认同地点头,他们对那位苏厂长真是心悦诚服了,同时心里还有一股感激之情,这个活并不是非他们不可,对苏厂长来说,不管用谁都可以,对他们来说,这个机会却弥足珍贵。
经销商挣了钱,他们的上游当然也收到了钱。
苏长河和梁校长他们商量过,一本习题册的定价并不贵,全国统一零售价是一元,书壳上印得清清楚楚。
而他们给经销商、书店、乃至其他学校的进价是六毛。
每一个版本里含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四本习题册,也就是说每个版本全套进价是两块四。
基础版售出两百份,拔高版、拓展版各售出一千份,合计收入也就是五千二百八十块。
刨除纸张费、印刷费等等,大概能有一半的利润,也就是第一批售出一共挣了两千六百四十块。
三中的教导主任都吃了一惊,没想到能卖这么多钱,而且经销商还又找他们,还要再订一批货,也就说,这三套习题册还不止挣两千多块钱?
教导主任心里不安:“校长,咱们这样是不是不太好?”没有哪个学校私下里卖资料挣钱呀。
梁校长很看得开:“卖的钱是用在你身上,还是用在我身上了?”
教导主任连连摇头,没有啊,可真没有,他账一笔一笔记得清清楚楚,他自己可没拿一分钱。
“那不就成了!我们行得端坐得正,挣来的钱都是正当用途,没道理让咱们学校的师生白白奉献。”
梁校长决定回头就去找教育局汇报一下,把这事过一下明路,他认为这个教辅资料很有搞头,以后学校是不是可以继续搞下去?
上面的财政拨款有限,他们自己挣钱也算是减轻国家负担,对学校而言,这笔钱的用处就多了,比如给老师加点补贴。
他就不信了,把学校老师的待遇提高,还吸引不来老师。
第138章 青春
第一笔钱到账,学校就预备按照分成发下去,学校四成,苏月四成,老师和其他学生两成。
不是所有的老师学生都能分到钱,而是按照贡献程度分,比如姚稷、白曼曼、池余、乔蕊、熊凯乐,他们五人是第一批加入进来的,后期也一直在帮忙,当然贡献最大。
然后是张慧王雨几人,以及于老师他们三个班主任和苏月邀请来的萧丛云、余明光、周琳。
再就是之后参与进来的其他同学,还有帮忙审核习题册的老师们。
教导主任和梁校长两人也应该算在内,他们怕放假学校学生太多,万一出什么事,一直都在学校陪着,而且后期习题册的售卖,和其他学校的练习,他俩也没少操心。
但两人都说不要,说他们是领导,不算老师。
这就不应该了,不管是领导,还是普通老师,按贡献算,又不是按身份算。
苏月说:“这是一个错误示范,要是你们不要,那以后其他负责教辅书的老师是不是觉得要向你们学习,也不要这份补贴?再说领导不也要生活吗?暑假本来可以休息,耽误了你们时间,就应该有补贴啊。”
梁校长想了想,觉得她说的话也有道理,他可以个人发扬精神,但不能以此来要求别人,这种要求不仅包括主动要求,也包括道德绑架。
最后他们也跟老师一样,按实际的算。
老师学生们没想过还能分钱,像于老师他们三个班主任,他们在学校值班,都是自发行为,是为了学生好。
后来人越来越多,其中也有老师私下里抱怨过几句,毕竟是放暑假,好不容易能歇歇了,把他们又薅来学校干活。
他们的家人也有意见:“一天天工资没有多少,事不少!”
谁想到学校突然说,假期来学校几天,就有几天补贴,这不是意外之喜吗?
学生们就更惊讶了,他们是学生哎,还能拿到钱?
说是帮忙整理,可整理的习题册就是给他们自己用的,而且整理途中,他们不会做的题,苏月他们还给讲解。
这种好事,他们不额外交钱就算了,还发钱?!
要说拿的最理所当然还是姚稷、萧丛云、余明光、周琳四人,还有苏月,他们五个才是真正来帮忙的。
不过除了苏月姚稷,剩下的几个也挺惊讶,都是学生,谁正经挣过钱呀?
哦,进入国家队的奖金除外。
几人拿着发给自己的钱,颇有些不知所措,周琳说:“开学生活费都够了。”
余明光也说:“够我买书了。”
对萧丛云而言,这笔钱就更是及时雨了。
自从老师们插手他爸管他的事,他爸丢了面子,后来就直接回老家了。
这次他拿了物理科目金牌,他爸跟他的关系缓和了一些,后来他又想插手他保送的事,萧丛云这次没有再忍,反驳了几句,跟他爸彻底闹翻了。
他爸放话:“好,你长大了,有本事就别用我的钱!”
萧丛云心里也说不上是不好受还是松了一口气,但上大学也有补贴,他手里还有教育局给的奖金,他也想过,大不了省着点用,等他上完大学,就能自己拿工资了。
现在多了这一笔钱,手里突然就宽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