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爹妈穿七零 第26章

作者:醉鱼仔 标签: 种田文 系统 年代文 轻松 穿越重生

  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是厂长。

  王芳说得口水都干了,见老四媳妇还在看书,头也没抬,心里暗骂:装模作样。

  面上却做出好奇的样子,凑过去看,“还是老四媳妇你日子舒坦,闲得在家里看书,你这看的什么书?我看看……分式的变形和……运算?这是什么?”

  “代数啊?”苏长河在外面灌热水,听她吧啦到现在,灌好水进来,终于忍不住答话,一开口自带嘲讽,“大嫂不知道?”

  “我……我当然知道!不就是高考的代数吗?”去年才恢复高考的时候,沪市书店买书的人排队排了几条街,王芳当时也看到过,还微微担心,心想她家家才到时候高考不会也这样一书难求吧?要不要提前把书买好?

  “弟妹看这个干什么?看得懂吗?这可是高考的资料书,闲着没事干也别拿这个装样啊!”

  此话一出,马蕙兰眼看着老苏又变身斗鸡。

  “看这个当然是为了考大学!”

  “大嫂你自己看不懂不代表别人看不懂!”

  “我媳妇可是初中生,要不是乡下条件困难,早考上大学了!不像有的人,生活在城里,连初二都没念完吧?”

  生活在城里没念完初二的王芳:“……@#¥%&*”

  她拎着包气冲冲地回房间,把门甩得砰响,苏长河耸耸肩,“惯得她。”

  苏长江下班回来,喊王芳吃晚饭,王芳哼道:“吃什么吃?气得气饱了!”

  “又怎么了?”

  王芳把事简单说了一遍,怒气还没消:“痴心妄想,还考大学?我看她能不能考上?一个乡下丫头,还初中生……”

  初中生怎么了?全国那么多初中生,考上大学的才几个?她还是乡下的,乡下的学校哪有城里好?

  王芳气不过,吃晚饭的时候,故意在饭桌提起马蕙兰在看高考书的事,“……四弟的意思,咱家可要出个大学生了,爸妈你们可要提前准备好红包了,到时候咱巷子里是不是还得摆两桌?”

  苏老爷子苏老太太面面相觑,老四媳妇考大学?要考不应该是老四考吗?

  “老四啊,是……是你俩打算一起考?”

  “不、啊是,是。”

  苏长河才不想受读书的苦,他就想干干个体户做做生意养活媳妇闺女就好,本来打算实话实说,被媳妇一戳,果断改口。

  “是啊,我俩一起考!爸妈,你们可别小看了我媳妇,她比我聪明,都是乡下耽误了。我俩看书,我有问题都是问她……”

  苏长河是苏家最会读书同时也是学历最高的人,他可是读到高二的人,要不是动乱,说不定老苏家真能出个大学生。

  他说马蕙兰比他聪明,老苏家没人相信,都觉得老四又在给他媳妇做脸。

  “别不信啊,算了,口说无凭,你们就等着,等着明年高考出成绩……对了,大嫂让爸妈准备红包,您身为大嫂,是不是也得准备红包啊?您可是纺织厂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人,红包至少得这个数吧?”

  苏长河竖起一根手指。

  “十块?”

  “一张大团结怎么符合你的身份,当然是十张,一百!”

  “一百?!你怎么不去抢……好好,一百就一百,那要是没考上上怎么办?这样吧,弟妹她爸不是生产队大队长?家里肯定不缺肉,就像这次带来的熏鸡,味道就不错,要是没考上,就带十只八只鸡来吧。让爸妈白高兴一场,还不得哄哄爸妈?”

  苏长河眯眼:“一言为定!”

  王芳扬唇:“一言为定!”

  苏月仿佛看到他俩中间一道闪电噼里啪啦。

  桌上的其他人:默默吃饭,勿扰。

  王芳试图碾压马蕙兰的第一回 合,本来是稳赢,莫名其妙变成“未知待定”。

第32章 报答(双更

第二回 合比男人,王芳学聪明了。

  她可不想再招惹浑身是刺的小叔子。

  王芳暗暗比较,她男人有工作,每个月工资上交给她,小叔子没工作,过日子还要老四媳妇娘家贴补。这点小叔子远远比不上她男人。

  至于其他方面,小叔子长得细皮嫩肉,是招女同志喜欢,她男人也不差,相貌端正,个子也不矮。男青年要那么好看干什么?像小叔子这样的哪天要是被别人看上,老四媳妇哭都没地方哭。

  所以,综合考虑,她男人完胜!

第三回 合比孩子,王芳更是信心满满。

  她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论数量也是她赢。

  要是论质量,马蕙兰的女儿才五岁,一个小丫头片子,看着机灵,连托儿所都没上。

  不像她家三个孩子,大儿子聪明,二女儿懂事,小儿子活泼,尤其是大儿子家才,那就是王芳的骄傲。

  他们家家才聪明,学习成绩好,小学就拿过双百分,现在上初中,也能保持班级前五!明年肯定能考上高中,然后再考大学,说不定比他吹牛的四叔四婶还早一步上大学。

  要说苏家的第一个大学生,他们家才还差不多。

  对此,苏长河表示关门放闺女,向大家展示了一下什么叫平平无奇小天才。

  他特欠地借用苏家才的语文书,翻到一篇最长的课文《十月革命四十周年会议讲话》,递给苏月,淡淡道:“来,闺女,看一遍,背给你爷爷奶奶听听。”

  苏月深谙他爸的装X心思,从上到下看了一遍,合上书,“利胜的大伟更的新接迎去……”

  “这背的什么?”一个字儿没听懂。

  苏长河面色不改,把书本翻到那一篇课文,递给苏老爷子苏老太太,“倒着看,从后往前看。”

  苏老爷子拿起书本,戴上眼镜,拧眉一看,“哦……豁!!倒、倒背?!”

  一家人都惊呆了。

  被拉出来的苏家才满脸震惊。

  苏长江苏长海兄弟俩忙不迭凑到老爷子跟前,一边听苏月背,一边看课文,眼睛眨也不眨。

  一个字都没有错!

  两人看老四家闺女的眼神登时就不一样了,光听过书上电视上说过过目不忘、倒背如流,谁见过真的呀?还是一个这么点大的孩子!

  苏老爷子哈哈大笑,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兴过,一把抱过苏月,“囡囡啊囡囡,我们家囡囡是个天才!”

  五岁的天才呀!现在就这么厉害,以后得有多大的出息?这样的天才出现在他们老苏家,绝对是他们老苏家的祖坟冒青烟了!

  苏老爷子心想:回头得偷摸给老苏家祖宗们磕头香报个喜,甭管老四、老四媳妇、家才考不考得上大学,他们家铁定是要出个大学生了!

  “走,爷爷带你出去串门、去商店买好吃的,我们家囡囡可真聪明!”

  苏家宝听到爷爷要去买好吃的,放赖打滚也要去,王芳被苏月这一计大招震得呆立当场,还没回过神来,见小儿子在地上滚,登时气上心头。

  同样是五岁,一个连初中的课文看一遍都会背,一个还在地上打滚要吃要喝。

  她越看越气,“啪!”一巴掌拍在苏家宝的屁股上,“吃吃吃,吃个屁!”

  牛小丽站在角落里,看向马蕙兰的眼神,已经不是羡慕而是嫉妒,怎么什么好事都到她头上?她家那两个赔钱货,怎么就不像她闺女这样聪明?

  牛小丽心窄,有点什么事,都喜欢放在心里翻来覆去的想。

  晚上,小房间里,苏长海和儿子已经睡着了,躺在床上的牛小丽却还在默默流泪。

  她怨怪着命运的不公。

  当年上山下乡运动如火如荼,同样是女孩,同样家里有个弟弟,她要下乡,她的同学却能留在城里。

  现在嫁到苏家,三个妯娌,大嫂有工作,她比不过她,她承认。好不容易来了个四弟妹,她心里暗喜,心道:你们家看不上我,我好歹是个知青,她就是一个乡下人,我比不上大嫂,总比她好。

  谁知道,老四媳妇的命就那么好?男人护着,孩子聪明,连大嫂都奈何不了她!

  公公婆婆看不上她,却对老四媳妇笑脸有加。现在好了,她闺女那么聪明,公公那么喜欢,以后在苏家,哪儿还有他们二房的位置?

  她的命怎么那么苦呀?

  她心里的苦楚没人知道,儿子早睡熟了,不知道梦到什么,还在吧唧嘴,男人的鼾声此起彼伏。

  牛小丽越发伤心难过,一个人不知不觉哭了大半宿,早晨起来两眼肿得像鱼泡,根本没法出去见人。

  苏长海见了吓一跳,“你又怎么了?”

  牛小丽吸了吸鼻子,别过脸,“……没怎么,我不舒服,我早上不吃了。”

  苏长海问都没有再问,自顾自出去吃早饭、上班。

  牛小丽差点又要哭了,他男人,一点都不关心她!

  苏长海要是知道这个控诉,非得叫委屈,再关心也架不住一天一小哭,三天一大哭啊。

  他和牛小丽结婚十几年,刚开始看她哭得伤心可怜,还担心不知道怎么回事,后来看她是刮风也哭,下雨也哭,儿子跟人打架也哭,两闺女多喝了一碗粥也哭。

  现在再看他媳妇哭,苏长海已经习以为常了。

  外面,王芳听苏长海说牛小丽不舒服,阴阳怪气地骂了句,“哎哟喂就她娇贵!不吃就不吃还省了……”

  声音通过门板传进来,牛小丽眼圈一红,等大家差不多都走了,她才起来出去。

  家里就剩婆婆在,牛小丽的眼神扫了一圈,没看到其他人,问道:“妈,四弟妹也出去了啊?”

  “是啊,老四说蕙兰天天在家待着也闷,带她出去转转。”

  此话一出,牛小丽就像泡进酸菜缸里,酸死了,老四都知道心疼媳妇,她男人就像个木头,就知道睡!

  “请问是苏长河家吗?马蕙兰同志是不是住在这里?”

  恰在此时,几个陌生的面孔走进院子,打头的是一位剪着短发看起来十分干练的大姐,“同志你们好,我们是街道的办事员。”

  苏家一家子都是小老百姓,家里也没有当领导干部的亲朋好友,像街道这样带有公家性质的单位,对他们来说,也是属于领导级别。

  牛小丽往后一躲,苏老太太眉头皱了皱,又很快扬起笑容上前,“是是是,是苏长河家,我是苏长河的妈,马蕙兰是我儿媳妇,几位同志,请问是什么事?”

  短发大姐脸上笑容越发亲切,上前一步,握住苏老太太的双手,“原来您是马蕙兰同志的婆婆,您家儿媳妇可真是人民的好同志啊!”

  苏老太太摸不着头脑,听着像是好事,可蕙兰不是淮宁县人吗?怎么跟他们这里的街道扯上关系?

  旁边年纪较小的街道同志解释:“老太太,这是我们街道妇女主任。”

  “是这么回事,您儿媳妇在火车上遇到孕妇临产,临危不惧,迅速地通知乘警,并和乘警同志将孕妇送往医院。路上,孕妇情况危急,当时就要生产,是您儿媳妇帮助孕妇接生,挽救了两条生命……”

  短发大姐总结:“……马蕙兰同志深刻贯彻雷锋精神,扶危济困、助人为乐,在我们的军属遇到困难时,及时伸出援助之手,保护了我们军属同志及军人后代的生命安全,充分展示了我们北山路街道好同志的风采!”

  主任不愧是主任,做惯了思想工作,一出口就是高度赞扬,听得苏老太太一愣一愣,心想:北山路街道?蕙兰不是他们老家生产队的人吗?啥时候成了他们街道的好同志了?

  街道一干人心道:不重要,她不是你们家儿媳妇吗?嫁到你家来,那就是咱们街道的同志!反正这个好人好事,必须属于咱们北山路街道,这是咱们集体的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