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爹妈穿七零 第36章

作者:醉鱼仔 标签: 种田文 系统 年代文 轻松 穿越重生

  马老太太拍大腿“长河吧就是人太好,说什么也不肯占大家便宜,说大家日子也不好过,咱大队能接纳他弟,就已经很感谢了,可不能影响大家。”

  有老太太的帮忙,卫阳落户的事顺顺利利过了明路。

  而后,苏长河才提出招业务员,和招饲养员一样,想干的人先报名,然后再选拔。

  比起饲养员,业务员要往外面跑,还要把鸡卖出去,队里人一打听,心思去了大半,只有少数几个人还抱着别的想法。

  比如马七叔家的孙子马祥,马祥自己是不大愿意的,长河叔可说了,要是干业务员,就要去县城,还要和那些厂子里人打交道。

  他咋能做到?不行,肯定不行。

  但是他爷爷非要他去试试,马七叔骂孙子笨,“你个棒槌,刚开始大家不都不行?你长河叔肯定要教你们!”

  马七叔哪里是看上这个工作,他是看重孙子进了养殖场,能跟在长河后面多学学。

  老爷子就觉得长河这个老马家女婿不简单,以后说不定有大出息,他儿子孙子没一个得用的,要是孙子在长河面前混个眼熟,以后说不定能沾点光。

  老爷子想得很好,可惜太为难他孙子了。

  苏长河提前在村里收了一批鸡鸭,不多,也就二十来只,这次的选拔就一道题。

  苏长河说:“很简单,把这批货卖出去,不能低于成本价,表现最好的将被录取。”

  一听这题,好几个报名的小子当即就怯了,马祥心中也叫屈:爷不是说长河叔会先教我们吗?怎么一上来就要卖东西?

  他悄悄挪动脚步,也要退出,马七叔恨铁不成钢,一脚给他踹回去,“敢逃我打断你的腿!”

  在他爷的武力威胁下,马祥不得不留下,最后就剩下他和卫阳两个人参加选拔。

  “那就一人十只,记住,考核你们全程表现,并不是只看谁卖得价高,具体就看你们自己思考了。”

  两人当场分了鸡鸭,各回各家。

  苏长河既然说了是选拔,当然不可能带他们去县城,不过让他们自己去,还是有点不放心,干脆让马向东提前两天去城里,跟他们一起。

  毕竟马向东也跟他跑过好几回县城了。

  苏月牵着他爸的手,有些担心地问:“爸,小卫叔能赢吗?”

  “把那‘吗’字去掉!”苏长河比卫阳自个儿还自信。

第38章 歪心思(双更

  卫阳和马向东明天都得出发,这一天晚上便都在苏家吃饭,一来是给他们送行,二来也算庆祝卫阳正式成为苏家一员。

  晚上吃的吃包馅粑粑。

  这是淮宁县这边的一种特产,将米面粉蒸熟,分成小剂子,包上油渣白菜的馅,再放在锅里用油煎。

  煎熟后,油渣浸入白菜中,一口咬下去,外面是米面的香,里面是白菜的油润,

  那叫一个满足!

  苏月最喜欢吃煎出来的油壳,一面沾了内馅的味道,一面浸了油,又香又脆又有滋味,特别好吃!

  可惜她现在人小肚子小,想多吃几个油壳,却吃不下粑粑了,苏月遗憾地拍拍肚子,卫阳瞥见,悄悄夹了油壳放进她碗里。

  苏月眼神一亮,刚想要夹起来,筷子却被她妈挡住,苏月放弃挣扎,“好吧,好吧。”

  卫阳忙道:“我没吃,直接拔下来的。”

  马蕙兰却问他:“不喜欢吃这个吗?”

  “没有,喜欢……”油煎出来的东西,应该没有人不喜欢。

  马蕙兰把油壳夹回他碗里,“喜欢就自己吃,别惯着她,咱家讲究的是同甘共苦。再说,月月年纪小,以后吃到好东西的机会可比我们多。”

  卫阳看着碗里的油壳,心里很是疑惑。

  是他见识的家庭太少了吗?他总感觉他们夫妻俩对孩子和别人不一样,有时候他们非常疼爱孩子,有时候在一些小地方又格外地遵守原则。

  竖着耳朵听的白红梅,默默伸出了夹粑粑的手,小姑子说的有道理,她干嘛省给两儿子吃,他俩长大后吃上好东西,她还不一定尝到呢!

  这边马蕙兰点点闺女额头,叫她别欺负小卫,那边苏长河没管家里孩子的事,他一边吃,一边和老丈人大舅子商量盖房子的事。

  “堂屋那边加盖一间,我们这边卧室做个隔断……爹和大哥看大概需要多少砖?咱队里有没有人会盖?请三四个人帮忙行不行?”

  马老爷子道:“还请什么人?你大哥就会。”

  乡下盖的房子又没有那么多讲究,当初他们家几间屋子和女婿家的房子不都是自家人盖的。

  “现在忙,等秋收后,我和你大哥来盖就行……”

  那哪成?老爷子都六十多了,让他搬砖扛瓦,苏长河也不放心。

  他道:“那就麻烦大哥,不过爹是大队长,秋收后还要交公粮,忙着呢,就让大哥再找两个人,早点盖完也省得拖到天冷。”

  马老爷子想想也是,秋收后只是没那么忙,但也不是没事,他还得安排大家干活,便遗憾点头,“也好。”

  不过下工后也可以去帮忙,早一天盖完,少给一天工钱。

  “到时候工钱怎么给,需要多少材料,大哥和我说。”

  马向华应着,“行,都交给我。”

  第二天一大早,卫阳、马向东、马祥三人就出发了。

  到上工的时候,大家一看,马向东也不在,还疑惑:“东子也参加那什么员选拔了?”

  马老爷子淡定道:“不是,他去上班了。”

  “哦上班啊……不对,啥?”

  上班?

  是他们理解的那个上班吗?

  “是。”马老爷子其实还是挺想炫耀炫耀,不过女婿说得对,自家人得了实惠,偷着高兴就行,表现出来,容易让人家眼红嫉妒。

  一同干活的老少爷们怎么可能只满足这一个字的回答,忙追问情况,“东子去哪儿上班了?东子干什么的?是吃商品粮那种吗?”

  马老爷子只说在县城,就是普通工人,即便这样,大家也很激动。

  这可是他们前进大队第一个工人啊!

  有那心思转得快的,已经在心里盘算,亲戚谁家有年龄合适的闺女,这么个好女婿人选,不扒拉到自家碗里,想想就亏!

  更多的人是好奇,“东子怎么当上工人的?”他可是乡下户口,城里要是招,他们有没有机会?

  马老爷子早猜到大家伙会问这样的问题,也早早想好了说辞,他道,“也是运气好,东子有时候不是往城里去嘛,那天正巧看到人家那招工,排队的人里有他同学,他同学说没限制城里户口,东子干脆就试试……结果运气好,竟然考上了!”

  “那厂子里还招人吗?”

  “哪有厂子才招人又招的?”

  “叔那你让东子给咱们留心啊,万一有消息,可别忘了给咱说!”

  “放心肯定的!咱大队多几个工人才好咧!”

  老爷子的回答有人信,也有人不信,知青就不相信这说法。

  哪有这么碰巧的事?刚好进城赶上,刚好这次招工不限制户口,又刚好考进去。

  “这么多刚好,他马向东是吃‘刚好’长大的啊?”柴秀冷哼,“肯定是大队长家故意把消息拦了,不让我们知道,怕我们去考,他儿子就没机会了!”

  “也不一定吧,说不定真是巧合。”

  知青点的另一个单身男知青却觉得柴秀说得有道理,“怎么可能是巧合?又不是写书,无巧不成书?我们也关注城里的消息,怎么就没让我们碰上?”

  “是吧?”柴秀找到支持她观点的“同志”,气势更盛,“要么是大队长有意阻拦,要么就是他家找的关系!”

  “他家要是能找关系,早怎么不找?马向东不是也在乡下种了几年的地?”

  “对啊,苏长河当初那么想回城,差点老婆孩子都不要了,也没见大队长有办法……”

  单身男知青:“万一关系是才攀上的,说不定就是苏长河攀的,马向东去城里不就是跟着苏长河——”

  “在讨论什么?热火朝天的?”陈志强推门进来,知青点的堂屋顿时一静。

  “没、没什么……”单身男知青干咳一声,没再往下说,他们知道陈志强是个老好人,今天聚会特地没叫他。

  柴秀却不怕,她往凳子上一坐,双手抱胸,道:“有什么好瞒的?你们不说,我说……”

  她巴拉巴拉把大家的意见说了一通,“陈大哥你说是不是这样?大队长应该给我们一个解释。”

  陈志强道:“那你想要什么解释?城里的情况大家都清楚,哪还有单位招工要乡下户口的?就算真有,人家单位没有广而告之,大队长也没有义务把消息通知到每个人。”

  “再说,要真是他家找了关系,那也是人家的关系,咱们和大队长家非亲非故,有关系他不用在自己儿子身上,还用在我们身上吗?”

  “那要是苏长河找的关系呢?”柴秀仍然不甘不愿。

  陈志强无奈:“怎么又扯到他身上?”

  “本来就是嘛!马向东去城里还不是苏长河带他去的?周刚,对吧?”柴秀寻求支持。

  周刚就是那个和她一样还住在知青点的单身男知青,他比柴秀还大两岁,一直坚持到现在还没有成家,也是因为不死心。

  在前进大队剩下的知青里,他和柴秀两人对回城最渴望。

  周刚“唔”一声,“这种可能性很大……”

  “我们还同是知青呢,大家一个战壕里的同志,苏长河有招工的消息也不告诉我们一声……”

  陈志强:“人家凭什么告诉你?柴秀你折腾回城的时候,怎么不告诉大家?还瞒着我们?还有你,周刚你也是,你家里要是找到关系,你愿意分享出来吗?”

  周刚扭头,柴秀撇嘴,两人都不说话了。

  陈志强又劝说一番,几个知青面上没反驳,至于心里怎么想的,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比如周刚,他私下就找到马老爷子跟前,虽然没直接指责,但还是委婉地表达了不满,他也有小心思,不说他自己不满,而是说在知青中听到了一些意见。

  马老爷子敲敲旱烟锅子,笑呵呵道:“不是瞒着你们,事出突然,而且人家考的是开车和汽车修理的事,你们知青也没人会啊。”

  周刚不相信:“那马向东怎么会?”

  “我们家东子以前跟一个兄弟玩得来,人家家里有人会,他感兴趣,也学了点,要不然人家也不会招他不是?”

  周刚铩羽而归。

  柴秀也不死心,但她没问到马老爷子面前,她将主意打到了苏长河身上。

  没错,柴秀左思右想,还是觉得马向东能进城当工人八成是苏长河出的力。

  她判断的依据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