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爹妈穿七零 第51章

作者:醉鱼仔 标签: 种田文 系统 年代文 轻松 穿越重生

  苏长河忍俊不禁,乡下有干菜蘑菇,那城里没有啊,不买怎么办?而且他们这个礼篮明显不是卖给一般人的。

  苏长河没跟马老太太细说,只让她通知其他干活的老太太,马老太太问干啥,苏长河笑笑,“发工钱!”

  中秋这个节点也算过去了,一帮老太太们加班加点忙了半个多月,养殖场其他员工更是从上班到现在都没拿到工资,索性趁这个时间,给大家结一结工资,让大家也看到点实际的,不能光画饼啊。

  马老太太一喜,“这就发钱了啊?我这就叫她们去!”

  一行十二个老太太,各个都欢喜得不行,有人说:“现在就发啊?不是说咱养殖场还要发展,到年底再分钱吗?”

  “哎呦年底那叫分红,各家都有,咱现在这个叫工钱,咱做了多少工就发多少……”

  “那敢情好!”

  可不,老太太们没想到这么快就能拿到钱。苏长河也不说废话了,她们现在,说啥也没心思听。

  他直接翻开工资本,一个一个念:“妈!”

  马老太太还在和人说谁谁做的最多,没听见这声,苏长河又提高声音喊:“妈!”

  “嗳!”

  “这是你的,六块三。”

  老太太们做工类似于计件算工钱,像梅干菜,做好合格的,一斤两毛钱,其他山货按照加工难度,在一毛到五毛之间。

  这工钱听起来好像不高,但想想,平时乡下能卖的东西,最常见的是鸡蛋,一个鸡蛋五分钱,就算一天两个鸡蛋,半个月下来,也才一块多钱。

  而这活呢,都不用费力气,说着话就把活干了,半个月还能有六块三!

  马老太太心里的算盘打得飞快,半个月六块,一个月就是十二块,都抵得上她家老四的工资了!

  她要是再加把力,说不定比她家老四一个正式的工人挣得还多!

  马老太太的手在裤子上擦了擦,才接过钱,就问:“长河啊,咱这活还能继续干吧?”

  其他老太太看着她拿到手的钱,也眼巴巴地盯着苏长河,“是啊,咱地里还有菜呢!”

  苏长河笑道:“先发钱,发完再说。”

  “下一个,有田婶,六块五。”

  “山子妈,七块二”

  ……

  老太太们平均工钱在六七块,其中拿的最多是单大娘,八块一,比最少的马七叔家大儿媳妇多了整整两块五。

  马七叔家大儿媳妇欲哭无泪,都怪她一开始不细心,做坏了一簸盖,被扣了钱,现在别人拿八块,她才拿五块!

  与之相反,单大娘那叫一个美,她“呸”沾了口吐沫,把八块一数了又数。

  其他老太太又羡慕又嫉妒,尤其是马老太太,她身为长河的丈母娘,竟然没能起带头作用,竟然没比过单婆子!

  不管大家咋想,那位单大娘确实干得多,她几乎一刻都没停,别人还闲聊两句,她就是埋头苦干。

  最多的工钱,她拿得理所应当。

  苏长河开玩笑:“大娘,这下可以给你小儿子相看媳妇了吧?”

  单大娘把钱塞兜里,拍了拍,才道:“不急,我们家现在不急了,有钱还怕娶不到媳妇?”

  一帮老太太都笑起来,“老单你可别挑花眼!”

  “以前人家看不上我家,这回还不能让我挑挑?”

  苏长河也不由笑起来,“大娘说得对,多看看,挑个好媳妇回来。”

  单大娘笑出一脸褶子,“没错!哎,长河,咱这里还能继续干下去吧?”

  这话一问,老太太们又忐忑起来,一次工钱算什么?她们还要多挣几次哩!最好干到过年,干到明年,一直干下去都成!

  “能!大家继续干,趁着现在地里还有菜,辛苦点,咱们接下来要迎战春节,争取卖更多的货,发更多的工钱!”

  “好!”

  “好!”

  “好!”

  老太太们斗志满满,如单大娘一心要保持第一的成绩,如马七叔家大儿媳妇则握拳,势要一雪前耻,而像马老太太等人卯足劲要比过单婆子。

  给老太太们这些临时工发完工钱,就到了养殖场正式员工。

  目前养殖场除了苏长河,一共六个员工,三个业务员,三个饲养员。业务员分别是卫阳、马红兵、马超英,饲养员分别是马小伟、七叔的孙子马祥以及一个叫马红霞的姑娘。

  马祥这次终于如他爷所愿,成功进了养殖场,不过跟他爷一开始的想法略有不同。上次进城给他留下的阴影太大,马祥痛定思痛,决定曲线救国,干不了业务员,那就努力奔着饲养员去。

  结果还真叫他通过了,苏长河本来还打算调.教调.教,以后让他协助卫阳。

  至于马红霞,她是个很能干的姑娘,她家里的鸡鸭鹅都是她一手伺候,也算是有经验,也很认真。

  第一次招工的时候,养殖场人少,苏长河一个大男人,不好让小姑娘跟在身边,这次就没有这种顾虑了。

  六个员工里,马小伟来得最早,然后是卫阳,剩下四个人都是中秋前才招的。

  马小伟工资一个月八块,他跟在苏长河后面学饲养都学了三个多月,这次工资发了二十六。

  卫阳基本工资是六块,他比马小伟进养殖场大概迟半个月,但是他有提成,第一批鸡他一个人卖出去一半,这次中秋礼篮也单独推销出去七十份,最后总工资三十四块二毛七。

  剩下四个人,工资大差不差,每人发了四块,权当给大家加上中秋红包。

  四个人都很惊喜,他们来的时间短,一个月都不到,基本上还在学习阶段,马红兵马超英跟着苏长河学,马祥马红霞跟着马小伟学,按他们爹妈的话,放在过去,学徒还想有工资?不给师傅孝敬就不错了!

  没想到他们这次竟然也能拿到钱!

  发完工资,苏长河也跟他们说了几句工作安排,一个是业务这边,卫阳三人接下来的工作重点要从销货转为收货。

  “六六大顺的礼篮告一段落,接下来我们主要的任务,就是为了春节做准备,所以你们要尽可能地收货,赶在入冬前,山货野果有什么咱们要什么……同时也要注意安全,进山至少两个人一起,另外,动静小点……”

  这点卫阳懂,马红兵马超英还有点不明白,之后苏长河还得单独跟他们说。

  另一边就是养殖场这边的主业务,养殖场的扩建工作基本完成,已经不影响使用,目前主要分为四个鸡舍,两条车间,车间里主要是食品,考虑到卫生,和鸡舍隔得有段距离,中间还特地用围墙隔开。

  而鸡舍接下来任务比较重,苏长河和马小伟三人说,“首先所有的鸡舍要全面消毒,之后进行第二批饲养,预计饲养两千只肉鸡,五百只蛋鸡,需要的饲料药水等,小伟你之后算个数,过段日子我们去趟沪市,一来托关系买饲料药水,二来,之前说过的——进修……”

  马小伟眼神一亮,激动道:“长河叔!”

  “前提是事情安排好啊。”

  “我肯定把手上的事都做好!”马小伟保证道,马祥马红霞羡慕地看着他,竟然要跟着长河叔去沪市哎!

  他们以后不知道有没有机会?

  苏长河表示,机会都会有的,不过能不能去还得看表现,他叮嘱:“你们俩这段时间好好学,有什么疑问及时问,等小伟去进修,养殖场饲养工作主要就是你们俩负责。”

  马祥马红霞连连点头,“好,我们一定好好学。”

  一阶段工作会议结束,苏长河夹着本子回家,走了一段路,回头看养殖场。

  几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如今,有了四间鸡舍、两间工作间,已经是个像模像样的养殖场了。

第45章 盖房

  一转眼,就到了十月。

  苏长河从沪市回来,晚稻已经可以收割了。

  他提醒马老爷子:“该找公社要回我们的打谷机了。”

  马老爷子说:“还没到时候吧?”

  离晚稻收割还有好几天呢,上次去问,公社那边说正在按照他们的打谷机,做几个新的,让他们要收割的时候再去拿。

  要是公社能多做几个这样的打谷机,也是好事,以后秋收各个生产队都能省点力气。

  苏长河嗤笑,“爹啊,你不能他们说啥就信啥……”

  马老爷子眉头一皱,“什么意思?”

  苏长河没解释,只是道:“爹,离收割也差不了几天了,现在不要,万一事到临头,公社那边又有啥事呢?对了,你去要的时候就说咱们就打算收割了,别跟人家说我们提前要。”

  果然如苏长河所料,马老爷子跑了一趟,没要回来,过一天又去,还是没要回来,人家公社干事说打谷机运到县城去了,能咋办?

  第三次,苏长河跟着去,那个干事还是说在县城还没回来,苏长河就问:“您说说是运哪儿去了?不然我们自己去运回来,实在是没办法,人能等,地里的庄稼等不了啊。”

  之后,终于把他们自己的打谷机要了回来,真是那是映衬了那句话“借钱容易还钱难”,借东西也一个道理。

  苏长河暗暗磨牙,这公社主任能不能找个机会给他弄走?

  可转念一想,弄走这个,谁知道下一个是人是鬼?还是得想办法公社打好关系,养殖场在发展的关键时期,不求他们能给什么帮助,起码别扯后腿。

  苏长河和马老爷子把打谷机直接推到打谷场,地里已经开始收割了,马老爷子去安排人往这边挑稻谷,苏长河招手叫卫阳过来。

  “你就管着这台打谷机,在打谷场上搭把手,别去地里了,”自家孩子自家心疼,苏长河左右看看,压低声音:“傻不傻啊?偷懒都不会?”

  卫阳摸摸鼻子,他不是想着能挣点是点,回头家里能多分粮食。

  苏长河示意他低头,拍了拍他脑门,这小子几个月吃好喝好,个子又蹿一截,再长长都比他高了。

  他说道:“你都交回去三十多块钱了,还不够你吃?就在这儿啊,顺带看点你姐,让她该歇会儿就歇会儿,咱家不差工分!”

  这次收晚稻,苏长河就用不着上场了,养殖场那边现在离不开人,尤其是马小伟还在沪市学习,马祥马红霞苏长河还得看着点。

  他溜溜达达往养殖场去,走着走着却被人叫住。

  “长河?长河……”

  苏长河扭头一看,“嗳!花婶您怎么在这儿?”

  花婶是马小伟的奶奶,七十多岁的老太太杵着拐棍,一笑露出缺了牙齿的牙龈,“我等你呢!你来,来……”

  苏长河扶着她,跟着她一直走到小伟家,“您要干什么?是不是家里什么东西坏了?”

  花婶神神秘秘,让他在堂屋等着,她自个进屋,翻箱倒柜,也不知道在找什么,出来就把一包东西塞给苏长河。

  花婶年纪大了,耳朵不好,跟她说话必须得自动提高音量,苏长河就喊道:“这是啥啊?”

  “棉花!”花婶自己的声音也大,她解开破破烂烂的包袱皮,里面是干干净净雪白雪白的棉花。

  “你不是在找这个?说要给小丫做床新棉被?都是收拾好的,我晒过好多回了,软和着呢!”

  前进大队也种了一些棉花,不过那都是任务,要交到公社的,且因为这两年长势不好,各家几乎分不到。

  偏偏棉花又是必需品,起码对苏家来说,是很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