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女大佬和笨蛋美人男友 第233章

作者:十荒人 标签: 重生 甜文 爽文 年代文 穿越重生

  如果工程的原材料就是自己的,那他们的工程成本就可以降下来,到时候利润也会高一些。

  景源还说就现有的钢铁厂和水泥厂,不足以承担国家这么庞大的基建任务,现在可能是进军这两个行业的最佳时期。

  如果是没有钱的话,景源的野心也没那么大,知道赵岚的几个公司分账后,她有十几亿的资金,心思就活跃了。

  韩鑫没有想到赵岚和景源会想开一家钢铁厂,而且问了才知道,这个厂的地址都已经选好了,景源过几天就要出国去看合适的二手设备。

  这两年国内有很多企业想去国外买二手设备,回国就可以直接投产,这事还被外媒报道过。

  韩鑫很是感慨,半响后才对赵岚说道:“我感觉开了这个口,你名下的公司会越来越多。”

  韩鑫都能想到的问题,赵岚早就能想到了,她自负地对韩鑫说道:“我现在有一个完整的助理团队,很多工作都由他们完成,你没有发现,我最近清闲了很多吗?”

  赵岚实在是太强了,从港市回来后,她把自己所有工作都做了详细的分类,让陈琳以此类推,这段时间陈琳已经上手了,清闲下来后,她才决定要加快电影的筹备进度。

  国家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她也要跟上速度才行。

  听着赵岚说了一大堆工作上的事情,韩鑫是越听越头大,只能无奈放弃理解。

  “完全不明白,看来我只能在养家糊口这种小事忙活了,首都的房子,你有什么想法吗?要不要买一套四合院,你想住四合院吗?”

  赵岚无语地看着韩鑫,“我虽然挂职央视,但大本营还是在海市,我们只会在三年研究生期间常住,买个小公寓,够我们两个人住就行了。”

  韩鑫幽幽地看着赵岚一眼,无奈地说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我已经习惯家里有保姆和助理了,如果买一套小公寓,那家里的家务还是得我来做啊,我不想做家务。”

  努力赚钱就是为了享受生活,即使韩鑫没有那么多事情做,他也不想做家务,他敢发誓,全世界的男人都不喜欢做家务。

  从小在男人堆里混的赵岚也不喜欢做家务,所以挺能理解韩鑫的,她笑着说道:“我现在是一分钱都没有了,买房肯定得要你来掏钱,你喜欢住什么样的房子,买什么样的房子吧,”

  韩鑫闻言哈哈大笑,“这话你随便去找个人问,肯定没人相信,名下有上亿资产的老板,竟然说自己一分钱都没有。”

  赵岚是真的没有钱,公司的分账,她全都转给了景源,她的工资都是发给韩鑫的,身上虽然有一张韩鑫给她开的卡,可没去刷卡的地方,她是真的没有钱。

  因为现在基本都是跟韩鑫在一起,赵岚连钱包都没带着,需要用现金支付,基本都是用韩鑫的钱包。

  韩鑫之前的钱虽然都拿去投资了,可要论有钱,他还真的有,名下的公司虽然只有培训机构开始有分红,也不是很多,可他每个月稿费收入却非常地高,投资可能有点不够,买房却绰绰有余。

  电影的筹备工作已经进入了正轨,韩鑫这个总编剧在不在筹备组,其实无关紧要,赵岚提出他一个人提前去首都看房,让他拒绝了。

  这倒不是韩鑫一分钟都离不开赵岚,而是他们家附近有很多记者蹲守,马上就要结婚了,现在他一个人跑去首都,记者肯定会大肆报道,两人是不是发生了争执。

  也不知道是不是港市那边把赵岚和韩鑫拍的太甜蜜了,触及到了一部分男人的自尊心,最近网上总是有奇奇怪怪的帖子诋毁韩鑫。

  有人夸韩鑫对赵岚如何体贴,立刻就有不少人反驳,说赵岚非常有才华,韩鑫要不是跟她在一起,怎么可能成为知名作家。

  至于编剧,多少成名的编剧还到处投稿呢,要不是搭上赵岚,他的剧本怎么可能入赵岚的眼。

  下面还有各种举例韩鑫的成名证据,全部都和赵岚有关。

  然后又有人说,韩鑫不在乎自己的女人比自己强,这种品质很难得。

  然后又有人出来反驳,说很多男的也不介意自己的女人比自己强,只是不表现出来而已,韩鑫这一点根本不用这么大的阵仗被夸赞。

  还有更多的人说韩鑫吃软饭,证据就是当初和赵岚同居,为了租房把钱花光了,赵岚还带他去自己师傅的办公室蹭饭。

  试图从他们接受采访中断章取义来论证韩鑫就是吃软饭的人。

  舆论部门已经有意引导了,可还是不断有这种声音冒出来,裴胜提醒韩鑫和赵岚,在他们结婚前的这段时间要谨言慎行,别闹出什么事情来,不然就算能处理,也会影响他们结婚的好心情。

  赵岚想了想,对韩鑫说道:“让李英在海市筹备电影后续的工作,我和你一起去首都。”

  韩鑫虽然不太管赵岚名下公司的事情,但大致的情况还是知道的,虽然很多事情赵岚都可以交给助理团队来处理,她能稍微清闲一些,可除了公司的事情,她还要忙毕业论文,不然韩鑫早就提出要一起去首都了。

  “你马上就要毕业了,毕业考试,毕业论文和答辩,去首都的话就不能去学校了,不会影响吗?”韩鑫疑惑地问道。

  赵岚每个学期都尽量争取回来考试,如果实在是回不来的情况,下个学期也能回来补考,卷面分一直都是高分。

  可到底没有在学校上过多少课,平时考试还行,毕业论文的话,还是要好好准备的,所以这一段时间,她经常回综合大学找老师问一些专业上的问题,不然答辩可能会应付不过去。

  赵岚没有回答韩鑫的问题,而是问他:“那你想不想我跟着你一起去首都看房?”

  韩鑫当然希望赵岚一起去首都了,在海市买的三处房产,赵岚都没有跟他一起去看,都买下来了她才去。

  虽然首都这套房产,他们只会住三年,但韩鑫心里清楚,这可能是他们最后购入的房产了,他希望赵岚跟他一起去看房。

  “你知道我的答案。”韩鑫无奈地看着赵岚。

  赵岚还有一个多月就要毕业,韩鑫是觉得也没有多少时间,到时候再去看也没什么,至于住的地方,酒店那么多,他们都要结婚了,根本不用怕被扫黄堵在门口,所以完全不用急着这一时三刻。

  赵岚嘴角微微上扬,对韩鑫说道:“都要结婚了,我得尽力弥补你所有的遗憾才行。”

第191章

  赵岚知道韩鑫的意思, 无非是怕她去首都忙工作,毕业的这一堆事被耽搁了,她确实想弥补韩鑫的遗憾, 但不代表她就要影响自己的事业。

  赵岚虽然不如韩鑫那么有辨识度, 可毕竟在国际上闯出那么大的知名度, 她当学生会副会长创出的名气,经过了四年,现在也快消失殆尽了, 不少人都知道今年她大四,想着要是不蹲守见她一面, 只怕是没机会了。

  学校经过协商, 建议她提前回校考试,毕业论文和答辩也提前。

  这样一来就能避开那些想堵她的同学, 赵岚自然同意了,反正她的学籍档案都已经提交到首都电影学院去了,综合大学这边不可能毕不了业。

  赵岚的论文已经提交了,后天回学校考试顺便答辩, 所以她才能跟韩鑫一起去首都看房。

  韩鑫听了赵岚的解释, 兴奋地抱着她转了一圈, 然后在她脸颊上使劲亲了一口。

  “你怎么那么好, 我想去度蜜月, 你就安排好时间, 去拍婚纱照顺便度蜜月, 我想和你去看房,你就提前考试, 再这样下去,你会惯坏我的, 哪天你一不如我的意,我可能会生气。”

  赵岚笑了,“我这么顺着你,完全是觉得你太委屈了,什么都顾着我,你想让我顺着你,可以往这方面继续努力,我是吃软不吃硬的那种人。”

  韩鑫心想,偶尔还是要来点硬的,上辈子他也那么委曲求全,可最后两人还不是分手了,这辈子赵岚这么好,很大程度是因为一开始他那么闹腾,所以人还是得有点自己的脾气,不能什么都逆来顺受。

  赵岚回学校考试的消息,少部分人还是知道的,比如辅导员叶之穆,又比如她的室友们。

  她们几个虽然在学校开了一家网吧,可大四后,还是各自找了实习的单位,可能是受赵岚的影响,宿舍五个人,谁也没想着就经营网吧,而是打算在海市找一份工作,说是想多点社会实践经验。

  甘月月去莫文的办公室打过一个学期的工,认识了不少电影厂的人,加上尚星宇的关系,她是在电影厂实习的,毕业后也打算考电影厂的编制,而且还是从事主持人,目前除了公务员备考,她还要考主持人证。

  黄秋玲去了海市文学报社实习,她连着两年考第一名,这个机会是学校推荐的,她宿舍是唯一在本专业行业实习的,平时在宿舍很是有优越感。

  辛可宁去郭坤管理的手机公司实习,走的是赵岚的关系,也不是赵岚联系的,就是郭坤看她是赵岚的同学,破例收下她。

  冷瑶和方珊是本地人,两人走了家里的关系,一个去出入境管理局,一个去了市场监督管理局,其他人都说,她们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没想到毕业了,家里能安排这么好的单位。

  自从赵岚组织优秀毕业生回校参加校庆后,学校平时就经常邀请人来学校做演讲,人家也不白来,一般都会带几个实习的名额,这个年代的实习名额,一般都能考上实习的位置,算是岗位预备役。

  现在去正规单位实习的这些同学,别管是学校推荐的,还是走了家里的关系,要是没什么意外,最后都能留下。

  赵岚考完试后,悄悄回宿舍和大家呆了一会,听了大家今后的安排,好笑地说道:“看来我们女生比男生有出息多了,韩鑫他们宿舍,除了魏良,最后都进了韩鑫的培训机构。”

  黄秋玲闻言笑着反驳道:“这话说得就不对了,培训机构的收入多高啊,而且他们都是学教育的,没有一点关系,按照户籍分配原则,他们都得回老家的学校就业,离开大城市就算了,薪资还不高,不如进培训机构,看看后面有没有别的机会。”

  韩鑫可不像赵岚一样忙得没时间跟室友联系,他的室友一开始也不是都想留在海市,培训机构虽然薪资很高,可毕竟是私企,在里面任职的老师大多是兼职。

  黄秋玲这番话是韩鑫说的,纪岳又和黄秋玲说的,不像赵岚和韩鑫一毕业就要结婚,两人约定奋斗两年,等纪岳存够了首付的钱再结婚,今年纪岳就和家里要了一点钱,加上他大学三年和毕业这一年的存款付了首付,虽然不是新房,但装修一下也还不错。

  黄秋玲跟室友开了网吧,赚得比纪岳多,钱存着也是贬值,她也付了一套首付,好在现在的房价还没那么夸张,装修出来出租出去,房租也够月供,两人想着结婚以后住一套,出租一套,这样就算有什么意外,也有一份稳定的收入。

  赵岚的舍友不只黄秋玲买房,其他四个人也买了,想来她们开网吧赚了不少。

  赵岚听了黄秋玲这番话,立刻就明白肯定是韩鑫说的,不过见黄秋玲那么维护纪岳,她也没揭穿,只是笑着说道:“就算以后他们能考上公务员,那也是我们先进去,发展比他们更快。”

  这话倒是没人反驳,宿舍的感情生活,还是和几年前一样,就赵岚、甘月月、黄秋玲三人有对象,辛可宁、冷瑶、方珊一直都没找对象。

  辛可宁当初因为有强迫症和甘月月闹矛盾,甘月月因为长得美,又比较无脑,而且乱放东西也不是太大的毛病,事情还没平息下来,她就被尚星宇俘获了。

  辛可宁就不一样了,她是有强迫症,男生多少都有点邋遢,加上辛可宁也没甘月月那等美貌,本校的男生都对她望而却步,倒是外校的交往过一个,可惜被她嫌弃得受不了,没几天就分手了。

  至于冷瑶和方珊,可能是被甘月月衬托得有点普通,反正没什么异性追求她们,四年过去了,一个有点暧昧的对象都没出现过。

  不过这种现象很正常,这个时候虽然高喊自由恋爱,可大部分人还是靠媒人介绍。

  聊完室友的情况,就轮到了赵岚,甘月月羡慕地看着她,说道:“我们再有出息,也不如你啊,我们在实习位置上不知道要熬多久,可你一毕业就有自己办公室的总导演,全国也是独一份了吧。”

  赵岚笑了,反驳道:“当初去我的广告公司实习,公司总经理还想把你招来做模特,你自己还说不适合抛头露面,现在怎么跑去考主持人证?还要去电影厂,想当主持人,不是应该去电视台吗?”

  甘月月无语地反驳道:“我这不是没竞争过那些想进电视台的人嘛,我在我们学校,算是比较好看的吧,可丢到想进电视台那些实习生中间,我也只能给别人当绿叶。”

  本来是想找赵岚帮忙的,毕竟她认识电视台的人,可一打听,那些想进电视台的实习生,不是领导的女儿就是直系亲属,这种情况下,还要找赵岚帮忙,那就是强人所难了。

  而且电视台实习生的淘汰率很高,她和尚星宇权衡利弊之后,最后自己找关系去了电影厂。

  电影厂的主要职能就是电影的制作与发行,当然了,还有宣传,不少场合都需要主持人,今年的就业情况是比赵岚上大学那年好了很多,但好的职位并没那么多,能有个编制工作,甘月月就非常满意了。

  因为强劲的对手都第一时间去电视台争取名额了,所以甘月月就以绝对性的优势获得了电影厂的实习机会,不管是她自己,还是男朋友尚星宇,甚至是她的父母亲人都非常满意这个结果。

  宿舍六个人,除了赵岚这个妖孽之外,就甘月月混的最好,也不怪黄秋玲时常要酸她几句,说她就是凭着一张脸。

  之前甘月月确实是没想过当主持人,也没想过靠颜值吃饭,可四年大学读下来,她发现靠才华吃饭,好像是比不过别人,最后想通了,别人想靠颜值还靠不了呢,于是就努力去考主持人证了。

  赵岚回家,和韩鑫说起自己的室友,想起韩鑫知道未来会发生的事,便好奇地问道:“你觉得他们像不像我拍的双赛道电影,有些混体制内,有些混体制外,电影里我没评价谁能混得更好,让观众自己评判,但私心来说,我是觉得混体制内更好一点,你觉得呢?”

  韩鑫却没回答,而是奇怪地问赵岚道:“你为什么这么想啊?要不是导演需要很多资源和人脉,你怕是不会进体制内吧?”

  赵岚是个很自我的人,只喜欢让别人听她的,而不是喜欢听别人的,可进了体制内,大多时间只能听别人的,要是有选择,她确实不会进入体制内,不过这不代表她不看好体制的工作。

  看着一脸好奇的韩鑫,赵岚不由得好笑,“我是问你,反倒是被你问了。”

  不过她也不在意,解释自己这么想的原因,“确实,不是总导演需要人脉资源,我不会选择进体制内,不过这和我的选择没关系,我只是觉得体制内的工作,除了有一份收入可以养活自己,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份直接建设国家的工作,有一种意义的庄重感觉。”

  韩鑫听明白了,体制内的工作,养家糊口的同时,还能对国家有直接的贡献,而在私企工作,大多只有赚钱的意义,显得少了一点建设的参与感。

  对此,韩鑫赞同地点点头,发表自己的看法,“除了没有对国家有直接的贡献,我觉得在私企没有在国家单位那么稳定,可能是因为不确定因素太多,比如公司倒闭,或者上司和同事难相处,有了一次换工作经历后,以后一不顺心就会想继续换,而且很多工作的寿命也不长。”

  不如未来也不会有互联网行业的职业寿命就三十五岁的说法了,其实不止互联网行业,很多行业都是如此,大多数是越往后越难混。

  赵岚一听就知道问题的根源,她暗自在心里下了决定,公司想招到更优秀的人才,不止要提高福利待遇,还得在稳定性上多下功夫才行。

  学校的事忙完,赵岚和韩鑫还有小陈三人前往首都,小陈是裴胜安排给韩鑫的助理,平时帮忙跑腿和开车,有他在,赵岚就不用带助理了,毕竟她的助理都是有工作的,平时在网上联系即可。

  韩鑫已经联系了首都一家知名的房屋中介,说了条件之后,对方为难地说道:“想要卧室多,又宽敞,又要在电影学院附近,楼房可没有符合你们想要的条件。”

  首都自然有很多有钱人,可这里却不好更改建筑格局,基建的水平反而还比不上海市,目前新建的楼房,要么是哪个单位的职工小区,要么就是在四环外了。

  而电影学院在三环内,这时候车还不多,可知道未来发展的韩鑫却知道,未来首都的交通实在堪忧,他可不想把时间浪费在路上,而且三环以内的房子更保值。

  本来都没想过要买四合院的两人,最后去看了四合院,这次可不像买银海别墅那么幸运了,出售的四合院就算不破旧,那住着也不是很方便,而且价格也不便宜,可韩鑫还是坚持买了一套,花了四百多万,掏的是全款。

  赵岚很不理解,问韩鑫道:“你这是买来住,还是买来投资啊?”

  韩鑫买的这套四合院,离故宫很近,位置非常好,但破旧程度也很高,买下来后,不装修个一年半载,绝对住不了人。

  韩鑫很理所当然地说道:“我在学校附近租了两套公寓,一套让小陈和阿姨住,一套我们自己住,打扫卫生还是请钟点阿姨,等这套四合院装修好了,我们就搬进来,当然是买来住了,不过也有保值的意思,这可是在故宫旁边啊,错过了这个村可没这个店了。”

  现在已经是两千年后了,大家也意识到房价会上涨,要不是这套房子实在破旧,房主又要求付全款,他们还不能捡这个漏呢。

上一篇:耽美女配养成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