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妾灭妻?这侯门主母我不当了! 第201章

作者:礼午 标签: 穿越重生

  王妃这样吩咐,看来是什么都想好了。

  惜若犹豫了一下,还是重重点头:“好。”

  翠沁去找笔墨,惜若找了徐天佑过来。

  蔺云婉提笔,写了几张纸的东西。

  因为太黑了,翠沁一直在旁边举着油灯。蔺云婉也是写的眼眶干涩。

  她一手行草,速速写完了,从贴身的荷包里拿出一枚金印,盖在最后一张纸上。

  蔺云婉和屏风外面的徐天佑道:“这上面盖了王爷的私印,你看完了立刻拿到江潜知府面前,就说是王爷的意思。帮着知府一起按纸上写的一件件落实下去。”

  但齐令珩不在江潜,人人都知道。

  蔺云婉也晓得瞒不过去,就交代徐天佑:“别的就不用多说,不听令者,不论身份,全都羁押到府衙!”

  徐天佑抱拳:“下官尊令。”

  惜若拿了纸递给丈夫。

  徐天佑一看那密密麻麻的字,很难为情地说:“……王妃,下官不怎么认识字。”

  惜若看到丈夫笨拙的样子,低声道:“我念给你听。”

  蔺云婉在屏风那头,看着他们夫妻俩交头接耳,淡淡地笑了。

  “王妃,下官都听懂,也记住了。”

  蔺云婉点头:“你去吧。”

  徐天佑把几张纸都塞到怀里,生怕打湿了。心里想着,就算是军户,以后也还是要读点书了。

  王妃这种读书人,果然是值得敬佩的。

  还有他的妻,亦然。

  知府也是一夜不敢睡的,他也怕丢乌纱帽,根本睡不着!

  听说江潜卫指挥使的嫡子要过来见他,不耐烦摆手:“区区一个莽夫,这时候过来添什么乱!”

  他的幕僚却说:“大人,您最好还是见一见,说是带了桓王爷的亲笔信过来。”

  “桓王?他不是去榆林那附近还没有回来吗?”

  幕僚靠过去低声道:“徐天佑娶了桓王妃的贴身丫鬟,无论如何,您最好还是见一见。”

  知府才挥袖道:“那见吧!”

  他有点不屑地说:“本官倒要看看,一个莽夫和一个妇道人家,到底想干什么。”

  徐天佑进来了,三言两句说清楚了他的来意。

  他把纸拍在知府面前,道:“王爷的命令,都写在这里了。”

  知府看了看,心里很是震撼。

  这才过了多长时间,怎么想的出这般周全对策?

  但他猜到是王妃的意思,不愿意听一个妇道人家的命令,脸色就很平静:“王爷人都不在……”

  徐天佑才不管那么多。

  他虽呆了些,但跟惜若是一样的性格,抽出佩刀,冷脸道:“上面盖了王爷的印,就是王爷的意思。违抗王爷命令者,当堂羁押!”

  知府看着最后一张纸上的桓王印,和徐天佑的刀,心里打鼓。

  “既然是王爷的命令,下官……下官自当听从……”

  知府还是屈服了,不过没有忘记为自己撇清关系:“下官之后做事,可都是听王爷的吩咐。这张留了王爷私印的文书,我就留下了。”

  徐天佑本来就没有拿走的意思,他冷脸催促:“你快点带我去办事!多耽误一刻,多一刻出人命的危险。”

  知府起身了。

第218章 救济

  “好香啊……”

  熬到半夜,翠沁打了会儿瞌睡,却被外面的味道香醒了。

  惜若也出去看了一眼,回来告诉翠沁:“外面在搭棚子熬米粥了。”

  很浓的米香味。

  翠沁走到蔺云婉身边,问:“王妃,是您让徐大人吩咐人去熬的?”

  蔺云婉也睡不着了。

  她把身上的毯子扯下来,只盖在胸口往下,说:“外面的灾民等了那么久,闻到米香肯定就顾不上冲城门的事。”

  翠沁也是挨过饿的人,她道:“然后出去施粥,就能先稳住他们了。”

  蔺云婉点点头。

  惜若和翠沁说:“现在建避雨的地方来不及了,王妃还安排了人出去收城外住户的宅子,搭建避雨的棚子。”

  听到这里,翠沁的心才放下来,她开心地说:“有了躲雨的地方,他们就不会闹,王爷也该回来了……”

  蔺云婉安静地捧着热茶。

  要是一切顺利,等到齐令珩回来主持大局,江潜这次就没什么事了。

  没多久,外面有一道更声。

  惜若目光明亮:“过子时了,雨好像也小了很多。”

  蔺云婉起身说:“出去看看。”

  翠沁也想出去,赶紧给蔺云婉拿了蓑衣,还有油纸伞。

  主仆一起,上了城楼。

  雨天路滑,后面还跟了几个膀大腰圆的仆妇,帮忙看着蔺云婉。

  “王妃您看!”

  “米粥一车车出去了,灾民都散开,只有青鸥书院的书生们了。”

  底下都是火把,亮堂堂一片,人头到处攒动。

  蔺云婉看着铺着蓑衣的地方,那些读书人还是不愿意离开自己守护的书籍。

  徐天佑骑马过去,带了一队人手,严肃地和书生们说:“都去吃粥!这些我们会搬到城内去,但是你们不能进去。”

  青鸥书院的人,都松了一口气。

  但是有一个书生冲出来说:“我们凭什么相信你们!你们把我们关在外面这么久!我不信你们能保管好我们的书!”

  徐天佑提枪了。

  但是他没有指着那个鲁莽的书生,而是紧紧握在手里,忍着自己的怒气,大声道:“就你们在淋雨?我和我的弟兄们也淋了几天的雨!”

  “要不是有……上面人的吩咐……老子根本用不着过来淋雨骗你!”

  青鸥书院的书生们松动了。

  有个浑身湿哒哒的书生出来问:“敢问大人,是谁的吩咐?”

  “夏晋,你不要和他说那么多!谁知道他是不是骗我们的!”

  夏晋转身和自己的同窗们说:“他要是真想骗我们,确实没有必要辛苦搬这一回。”

  “大家看看那边,粥棚搭起来了,我们是读圣贤书的人,现在既然已经保住了圣贤书,就应该去做圣贤人,而不是在这里耽误时间。”

  他说的话很有道理,一下子带动了其他的人。

  “对啊。大家要是还有力气,不如去帮忙施粥。”

  “粥看着是够了,但是人手还不够,老人、孩子、妇人,那都还饿着肚子呢!”

  徐天佑看着夏晋,握枪的手松了点。

  这群书生,也不全都是蠢货。

  夏晋高声道:“书就交给他们吧!我们去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要是书本真有闪失,我们再去计较不迟。”

  有人认识徐天佑,就说:“我认识他!他是江潜卫指挥使的嫡子,徐天佑,要是咱们的书都毁了,咱们事后再去找他!”

  “既然这样……咱们走吧走吧!”

  书生们渐渐散了,几个不服气的,那也不成气候了。

  夏晋还没有走,他向徐天佑作揖:“多谢。”

  徐天佑道:“应该是我谢谢你。足下出自是江潜哪个世家?”

  夏晋道:“我姓夏,是豫地人,现在举家都在京城,独身来江潜求学。”

  徐天佑冲他抱拳,说:“小夏先生,这些书就交给我们了,你也去吃点东西吧。”

  夏晋点点头,最终还是忍不住问了:“敢问大人,是哪位大人吩咐你们来护送书进城的?”

  马儿打了个响嚏,太冷了。

  徐天佑本来不想说的,他看了一眼城楼上,妻子果然陪着王妃过来看城楼下的情况了。

  他脸色平静地道:“桓王妃。”

  徐天佑和兄弟们说:“都动手搬!小心别把书掉水里,这些书也太潮了,进城了铺一层干草再放着。”

  夏晋犹然心里震惊。

  “桓王妃?”

  不是官员,不是大族有头有脸的子弟,是桓王妃!

  他也跟着徐天佑看向城楼上,那火光映着一个妇人,都不用走近看,就知道她风华绝代。

  “王妃……”

  “一定是位读书,爱书的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