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写狗血文火了 第15章

作者:二木则林 标签: 种田文 爽文 基建 穿越重生

  挨骂最多的,则是孙秀才的《东厢记》。

  “孙秀才的话本,历来都是喜欢的人奉为圭臬,厌恶的人恨不得处之而后快。”张掌柜摇头道:“这一次便是如此。”

  “喜欢的人是真喜欢,厌恶的人也是真厌恶。”

  “前些日子,有人在茶楼将《东厢记》批了一通,还说孙秀才写出这种东西,定如书里的人一般,是个沽名钓誉,只会让家里的娘子挣钱给他花的伪君子。这些话估计是传到了孙秀才的耳中,所以他便找上门来了。”

  张掌柜的意思,是孙秀才觉得将话本刊登在柳州小报上,降低了他的话本的格调,于是不准柳州小报再印他的《东厢记》,还说那些下等人不配看。

  于是书坊的人只好换一本。

  傅文钰:“……”

  他没想到居然还有人不爱流量,这个孙秀才难道不知道这种方式能够迅速扩大名气,使话本作者获得更多的好处吗?

  知道的人越多,买的人才越多啊。

  至于挨骂,哪有作者不挨骂的,哪怕一点冲突不写,也会有人骂平淡。

  等《真假少爷》的后续剧情出来,傅文钰也不敢保证他不会挨骂。不过《东厢记》撤了也好,那剧情就不是正常人该看的,这样他以后再把报纸带回去,就不用特地嘱咐妹妹不要看孙秀才的文,看了也不能信了。

  傅文钰感慨了一会儿,然后把这事放一边。

  他把自己的存稿拿了出来。

  “张叔,这是我话本的剩下部分,你看一下。”他这次拿过来的,是剩下的所有存稿,一共九万余字,摆在桌上是厚厚的一沓。

  “贤侄你全部都写完了?”

  张掌柜惊喜地翻看起来,作为一个书铺的掌柜,他的阅读速度自不必说,只略一翻看便发现发现傅文钰拿过来的这部分,质量比之前那四万字还要好。并且其中的一些人物、一些情节、一些话语都蕴含深意。

  而且结局也处理得很好,并没有什么不妥的。

  “好,好哇!”

  他不舍地放了下来,对傅文钰道:“如此一来,贤侄你这本话本,就全部写完了。明日我便安排人印出来。”

  “至于印多少嘛,还是按照我们之前说好的,印一千册。等全部印完,应该是两个多月之后了。”张掌柜高兴地看着傅文钰道:“文钰啊,你出的这主意真不错,自从柳州小报登了话本之后,我这儿已经有人来问了。”

  “他们不但把三柳先生的《樵夫》全买走了,还有人问你的这篇话本什么时候能卖。哈哈哈,文钰,你可是大功臣啊。”

  “我有预感,最后必不会让你失望的。”

  傅文钰也跟着笑了起来。

  他拱手道:“承您吉言。”

  接下来,傅文钰跟张掌柜商量起了印书的事。

  虽然他已经将话本卖给了开元书坊,但怎么印,他还是能发表一些意见的。比如傅文钰就建议,纸张不用太好,一般的就行,主要是要加上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古代也叫‘句读’,流传时间长了后就出现了很多种版本,傅文钰提供的虽然不太一样,但张掌柜略一思索,还是答应了下来。

  接着傅文钰又建议加插画。

  先找人把插画画好,然后再印在空白的纸张上,最后和其他文字部分的页面一起装订成书。至于画什么他也想好了,第一个当然是换子的画面,两个襁褓在黑暗中被换了过来。另外一个则是张父给王富贵磕头的名场面,这个必须得画。

  第三是张狗剩的童年艰苦生活。

  第四则是王员外和张狗剩的第一次见面。

  第五……

  傅文钰一连想出了近十个话本中的名场面,因为其他话本也出现过插画,孙秀才的话本更是经常会画一些美人图,所以他的这个要求张掌柜想也不想就答应了。

  “贤侄你放心,这些印房都是做熟了的。”

  “那边聘了个擅画的书生,你说的这几幅画,他都可以画出来。”

  傅文钰马上问道:“是给《樵夫》画插画的那位先生吗?”

  三柳先生的《樵夫》,是傅文钰来到古代后看的第一本话本,也是他觉得最好看的一本。该话本情节紧凑、内容精彩。其中里面栩栩如生的插画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现在张掌柜一提到擅画的书生,他就想到了那一位。

  谁知张掌柜却摇头。

  “《樵夫》上面的画,是慕容柏先生画的。”

  “慕容先生的画好我们都知道,但他不慕名利,有缘人才画。比如话本上的画吧,他是一定要看到话本,并且话本内容也要是他喜欢的才会动笔,不然即便是将金山银山摆在面前,他也是不为所动的。”

  “既然你喜欢慕容先生的画,那我可以将你的话本拿去问一问,但对方答不答应就难说了,这得看他是否喜欢。”

  傅文钰咂舌,这真是好有个性的一位画家啊,或许这就是艺术家的特色吧。

  顿了顿,张掌柜又补充,“不过贤侄你放心,印房的那位书生画得也不错。你若是不满意,让他再改也就是了。”

  傅文钰遗憾点头。

  不过这也没办法,他前世今生都不擅长画画,尤其是古代,因为拜师不易并且颜料金贵的缘故,傅家并不能给原身提供画画的条件。

  于是傅文钰放下心思,又建议张掌柜排好的书板不要拆,可以再出一些精装版。

  何为‘精装版’呢?

  当然是用好纸好墨、插图也手动上色,并且再加上一些简单本没有的插图、人设图、名场面图,以及他这个作者的亲笔签名,一切都用最好的。

  不用担心卖不出去,因为可以采用预定模式。

  卖多少,印多少。

  “张叔,世上总有人不差钱。”傅文钰道。

  他觉得古今中外,人性总是有共通之处的,比如‘集邮’、也比如‘炫耀’、‘柠檬’,对于某些喜欢《真假少爷》,又有钱的人来说,一本精装版不但可以让他们满足收藏的心理,还能炫给周围的人看,让人羡慕。

  区区几两银子,他们根本不会放在眼里。

  傅文钰竖起了一根手指,“这些更好的,我们可以定十两银子一套,”他在心里快速地算了一下简单本的成本价,然后道:“一两银子,可以印一本精装版了吧?”

  “我这篇话本,一套书是三本,那便是三两银子。卖十两便净赚七两,只要能有十个人买,那便净赚七十两!”

  “一百人,便是七百两!”

  “整个柳州一共有府城一座,县城十二座,村寨若干。更别说除了柳州之外,还有其他地方了,等柳州小报传扬开来,肯定不止十个人感兴趣。”

  “而且买三套,还可以送稀有彩色大图!”到时候他一定亲自指导画家做画,务必要画出让人一看就移不开目光的画作。

  这下张掌柜打量起傅文钰的目光,都带着诧异了。

  “你这个主意,唔……”

  他诚恳道:“贤侄啊,若不是认识你爹,我都要以为你家之前是开书铺的了。不错,不错,城里是有这样不差钱的人。”

  张掌柜的脑海中,顿时就想起了城内的几位‘豪客’,比如刘少爷,也比如孙少爷,他们都是喜欢话本,并且喜欢呼朋唤友的有钱人。

  “待我禀明了东家,可试上一试。”

  若此法可行,那店内的其他话本也可如此操作。用不了多久,便可翻倍,甚至翻几倍地挣钱啊。想到这里,张掌柜看向傅文钰的目光,越发地温和起来。

  这真是他的福星。

第18章

  从开元书坊出来,傅文钰决定到处逛逛。

  他上回到柳州城,是跟母亲以及妹妹一起来的。当时三人目标明确,先是去书坊,然后去绣庄,接着是西边的集市,事情办完就回去了。

  所以傅文钰对于柳州城的印象,还停留在原主的记忆中。

  如今他已写完了第一本话本,有大把的空闲时间,于是决定到处逛逛。不但可以增进自己对柳州城的理解,顺便还能取取材,看能不能激发一些关于下个话本的灵感。

  柳州城并不大,主要的街道有三条。

  一条是傅文钰刚刚出来的状元街,这是县内的主干道,很多经营了许多年的老字号就开在这条街上。比如开元书坊,比如曾经刊登在傅文钰看过的那一期小报上,有‘蒸软羊’、‘羊蹄笋’等招牌菜的富贵酒楼。

  第二条街,则是通往码头的。

  柳州城位于某条大河的中间,上连京城,下接其他州府,商贸还算发达。所以在通往码头的这条路上,就有很多铺子。

  至于第三条街,傅文钰远远的就停住了脚步。

  因为这条街里汇聚了三教九流,有的屋子门口挂着红绸和红灯笼,这是青楼的标志。而另一些则是赌坊,门口还有赌客和赌坊的打手拉拉扯扯,好像是欠了银子没还。这两个地方给钱傅文钰都不会去,所以扫了一眼就掉头了。

  他最后回到状元街,停在了一家茶楼门口。

  茶楼和茶摊不同,这里不单单是喝茶的地方,同时也是听曲、看戏文、甚至是和家人朋友们闲聊的地方,和瓦舍类似。

  傅文钰进门时,说书人正说到精彩的地方。

  “……樵夫重重地摔了出去。”

  “他知道,自己这回凶多吉少!”

  “对面那是什么啊?那是山鬼,那是精怪,那是活了不知道多少年的老怪物,说句不好听的,那老怪物吃过的人,没准比他见过的还多。”

  “那自己如何与他抗衡呐?”

  “吾命危矣!”

  这是三柳先生的那篇《樵夫》?

  傅文钰感兴趣地坐了下来。

  《樵夫》这篇话本,他也很喜欢,甚至觉得翻译成大白话的话,不比现代那些大神们写出来的志怪小说差。甚至在某些用词,某些描述上还要更强一些。唯一不好的地方,大概就是太太太短了,只有不到五万字。

  而这一会儿功夫里,楼下的说书先生已经说到了高潮部分。

  “在那个时候,樵夫真的是心疼肝疼肺也疼啊,几欲晕厥。他万分后悔,后悔自己不该不听古人言,选了一个大雾天气进山。”

  “这下可好,遇上精怪了!”

  “他悔啊,悔得不行。”说书人摆出了一副愁眉苦脸的模样,“就在他走投无路,求救无门的时候,突然间他看到了一把斧头!”

  “原来就有那般的巧,那精怪正好将他甩到了斧头掉落的地方,客官们,你们说巧不巧啊?实在是巧得很!”说书人猛地一拍镇尺,慷慨激昂,“说时迟那时快,樵夫心下一横,捞起斧头就打算跟那精怪拼了!”

  “好,拼了!”他话音刚落,楼上楼下就传来了附和声。

  “说得好!”

  “跟它拼了!”

  茶楼里面的客人们被气氛渲染,纷纷喝彩,有的还拉开腰间的钱袋,掏出碎银或者铜板往舞台中央扔去,惹得说书人连连作揖道谢。

  ……这人讲得不错啊。

  傅文钰听书之余,在心里暗暗赞叹。觉得他这个水平,赶得上现代的一些专业说书人了,当然比相声演员还是差一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