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嫁给帅气男知青 第116章

作者:冬天吃了秋天 标签: 穿越重生

  宋泽和元鑫去老师傅的小饭馆送过几次货,一来二去的就和那个老板就混熟了,偶尔也和元鑫也去那个小饭馆吃吃饭。

  毕竟人家是国营饭店的老师傅了,那手艺还是有保证的,来那里吃的全是一些以前国营饭店的老顾客,一般人也不知道这个地方,只有在熟人带领下才能找得到。

  宋泽骑着自行车带夏清清到了藏在巷子里的小饭馆。

  饭馆老板看到宋泽后,热情的迎了上来:“哟,小宋今儿过来了啊,这位小姑娘是?”。

  “李师傅好,这是我对象,我带她来尝尝您的手艺”,宋泽大方的将夏清清介绍给李师傅认识。

  “那感情好,等会儿我可得好好发挥”,李师傅说着又冲着宋泽挤眉弄眼:“小宋可真是好福气,对象长的真好看”。

  宋泽听到他的话一点也不知道客气为何物,理所当然的道:“那是,也不看看是谁的对象”。

  李师傅没好气的睨了他一眼:“你这脸皮可真够厚的”。

  “嘿嘿,我这长相摆在这里想谦虚也谦虚不来呀”,宋泽边说着边带夏清清找了个位置坐下。

  李师傅见两人坐下了,将今天准备的食材报了一遍。

  因为这是私人饭馆,人流量也不算大,菜品都是李师傅准备了什么顾客就只能点什么,如果有特别想吃的可以提前预约,李师傅会提前准备好食材。

  李师傅笑眯眯的看着两人说道:“你们来的也是巧了,今天刚好弄到了半只羊,要不要来一道葱爆羊肉?”。

  宋泽看向夏清清询问她的意见,夏清清点头同意了:“可以呀,再来一条红烧鱼吧”。

  她刚刚听到李师傅说今天有鱼。

  宋泽还想继续点,被夏清清阻止了,两个人吃两道菜就够了,多了又吃不完她们出门也没带饭盒也不方便打包。

  没等多久李师傅就将菜端了上来,夏清清发现除了葱爆羊肉,红烧鱼,还多一道小炒青菜。

  她疑惑的看向李师傅,怀疑他是不是上错了菜:“李师傅,我们没点青菜啊”。

  李师傅摆摆手道:“这是叔送你们的,小宋第一次带对象到我这儿来吃饭,送个菜不算啥”。

  他也不是对谁都这么大方的,前段时间他从宋泽手里拿的辣酱赚到了不少钱,现在不过就是送一道小炒青菜而已,小意思啦。

  “那就谢谢李师傅啦”,宋泽笑着和李师傅道谢。

  “清清,快试试李师傅的手艺”,宋泽说着就夹了一块羊肉到夏清清的碗里。

  这道羊肉虽然看着挺简单的,只有羊肉和大葱,但是吃起来一点膻味都没有,可见李师傅将肉处理的很好了。

  夏清清冲着李师傅竖起一个大拇指:“好吃,羊肉滑嫩,葱香扑鼻”。

  李师傅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当厨子的哪有喜欢别人夸自己厨艺好的,听到有人夸他的厨艺可比赚钱还让人开心:

  “喜欢吃以后就多和小宋过来吃饭,叔给你们优惠”。

  说完这话李师傅又回厨房继续炒菜去了,还有其他客人等着吃呢。

  这顿饭夏清清吃了半盘子羊肉,半条红烧鱼,将自己撑了个肚儿圆,出了小饭馆还直打饱嗝。

  宋泽就笑话她:“好吃下次咱们再来就是,吃太饱了对胃不好”。

  “嗝~,李师傅的手艺是真的绝,一不留神就吃饱了”,夏清清右手不停的揉着自己的肚子。

  这会儿天气还有些冷,吃完饭两人也没在外面到处乱逛,宋泽直接送夏清清回学校了。

  ......

  回了寝室,夏清清和室友们打了个招呼,就直接上床睡觉了。

  她坐了两天火车本来就有些累,刚到学校不久又跟着宋泽去看房子,这会儿吃饱了正好犯困。

  夏清清这一觉就睡到了晚上,刘慧敏拍了拍她的床板:“清清,我们打算现在去吃饭,你是和我们一起去还是要我们给你带?”。

  夏清清双眼无神的打了个哈欠,泪水从眼角溢出来:“慧敏姐,我和你们一起去吧”。

  “行,那你快起来,我们等你”。

  夏清清又在床上缓了一分钟,才起床穿上外套和几个室友一起出了寝室。

第213章 相亲对象

  一个寒假没有来过学校食堂,食堂里也没有发生任何变化,打菜的阿姨还是那几个阿姨,饭菜也还是那些种类的饭菜。

  向秋视线在食堂转了一圈,开口问道:“你们想去哪个窗口吃?”。

  夏清清中午吃的有些饱,这会儿也不算特别饿,想了想说道:“秋姐,我打算吃白菜猪肉馅饺子”。

  刘慧敏指着另一个窗口:“我想吃馒头,那咱各打各的,等会儿再集合”。

  向秋打了一份米饭和两个菜,陈秀也不是特别饿,干脆跟夏清清一样吃的饺子。

  四人找了个空位坐下,一边吃饭一边闲聊寒假的趣事。

  刘慧敏少不得要提上两句自己的宝贝儿子。

  她一个学期没有回家,孩子又还小,都不记得她这个妈妈了。

  刘慧敏看着自家儿子那个陌生的小眼神心里那叫一个难过啊,更多的是心里有愧。

  其他的小朋友都有爸爸妈妈陪在身边,而自家儿子却一年见不到妈妈几面。

  她上的大学虽然只有四年,但这四年是儿子一个很重要的阶段,她却不能陪在儿子身边,见证儿子的成长。

  细说起来,刘慧敏坚持要上大学一方面确实希望以后给孩子更好的生活,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完成自己的梦想。

  她首先是自己,才是孩子的妈妈,才是老公的妻子。

  夏清清看到刘慧敏面露难过,转移话题问道:“慧敏姐,你老公有没有考虑来京市发展啊,这样你们一家人就可以在一起了”。

  “哎,哪有那么容易啊,他还得工作呢,更何况孩子还是得我婆婆帮忙带,我婆婆肯定不会来京市的”,刘慧敏摇了摇头。.

  但好在她不是一个伤春悲秋的人,很快又打起精神:“好了,不说我的事情了,秋姐你寒假过得怎么样啊?怎么不说话”。

  向秋想到寒假时候的事儿脸色隐隐有些难看,她在家里的时候没办法抱怨,心里的这口闷气一直憋到现在,终于可以好好倾诉给几个室友听了。

  “我这个寒假都要气死了,你们知道我亲戚给我介绍了个啥样的对象吗?”。

  向秋的话一出口,另外三人就目光灼灼的看着她,好奇的问:“啥对象啊?快说来听听”。

  向秋想到生气的地方,饭也不吃了,将筷子猛的拍在桌上:“真的是越想越气,我在家里还得顾及亲戚的面子,连吐槽都没办法吐槽”。

  “哎呀,你快说啊,我都要好奇死了”,刘慧敏见她总不进入正题,有些着急的催促。

  她向来是个急性子的人,最受不了别人卖关子了。

  向秋见她比自己还急,情绪突然缓解了一些,不紧不慢的将自己这个寒假的糟心事说了。

  放寒假后向秋就呆在家里看看书,帮着家里做做家务,带带侄子,虽然没有在学校舒坦但也还说的过去。

  就是家附近那些邻居和七大姑八大婆的事情有些多,大家都猜测向秋一个马上26岁的老姑娘了到现在还不结婚,说不定是身体有什么毛病。

  更夸张一点的直接猜测向秋搞不好在乡下已经结过婚生过孩子了。

  这在现在也不算什么稀罕事,那谁谁家的儿子不就是在乡下娶了老婆,那谁谁家的女儿不就是在乡下嫁了汉子,听说孩子都生了两个了,这会儿还离婚回了城呢。

  没影的事儿传的多了,慢慢的相信的人也越来越多。

  不止邻居们开始相信,连向秋的亲戚也开始相信这些谣言了。

  没办法啊,事情传的有鼻子有眼儿的,要不是向父向母知道自家女儿是什么样的为人,怕都要相信了。

  虽然向父向母相信自家闺女的人品绝对不会做出抛夫弃子的事情来,但闺女马上26岁也是事实。

  谁家26岁的老姑娘还不结婚的,真的等到大学毕业那不就30了,那放在乡下那些生孩子早的人家,这个年龄都快可以当奶奶了。

  向母愁的不行,开始呼吁各路亲朋友好友帮着向秋介绍对象。

  向秋不想母亲为自己的事情着急上火,就答应了去相看,反正如果没看中总没人硬逼着她嫁过去吧。

  但向秋怎么都想不到,她亲大姑给她介绍的对象居然是35岁死了老婆,还带着个女儿的鳏夫。

  说句实话,这个男人的条件确实不算差,是钢铁厂的车间主任,每个月的工资有70多块钱呢,比普通工人的工资高将近一倍。

  两人年龄也只相差了9岁,尚且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如果是个普通的26岁回城女知青,可能考虑一下也会答应。

  但是向秋辛辛苦苦考上了京北大学,现在让她去给人当后妈?她又不是吃饱了撑的。

  她没有当场翻脸已经算是素养很好了,回去后也只是和向大姑说两人不太合适。

  向大姑对这个侄女倒没什么坏心思,只能说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

  这会儿城里二十五六岁没结婚的男人也不多,要不就是混子懒汉娶不上媳妇之类的,向大姑觉得这种人肯定配不上自己大学生侄女。

  那个钢铁厂主任也是向大姑物色了很久的,虽然结过一次婚,但前面的那位只留下来一个闺女,还有爷爷奶奶帮着带。

  等向秋嫁过去生个儿子,那家里还不是向秋说了算嘛,前头留下来的闺女迟早要嫁出去的。

  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嫁男人还是得看家庭条件。

  向秋当然不愿意了,她活着的意义又不是给人家生儿子的,再说她毕业后怎么着也是个坐办公室的吧,养活自己简直不要太简单。

  向秋义正言辞拒绝了向大姑,言语难免透露几句对相看对象的不满。

  向大姑好心好意给侄女寻摸对象,却被侄女冷酷的拒绝,这行为着实伤到了她的心。

  向秋心里也憋屈呀,她好好的京北大学的大学生,给她介绍一个35岁死了老婆的男人,瞧不起谁呢。

  如果反过来,假设她现在是个男人,26岁的京北大学生也称得上一句青年才俊,这会儿亲朋好友们肯定给她介绍的是十七八岁水灵灵的大姑娘吧,怎么可能给介绍一个35岁死了男人还带着儿子的寡妇。

第214章 不然以后养不起对象

  “事情大概就是这样吧,我妈也说我眼光太高了,我真的是和她们说不到一起去”,向秋苦着脸控诉,幸好她还能住寝室,也就是寒暑假回去住忍一忍就过去了,不然她真的要疯。

  刘慧敏听得愤愤不平:“她们这完全就是搞性别歧视,秋姐你绝对不能妥协,咱就是不嫁也不能随便将自己嫁出去”。

  她觉得向家人也是有意思,自家闺女都是大学生了,还想让闺女给人当后妈,说脑子里没有两斤水她都不信。

  “是啊,秋姐你要坚持自己的想法,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咱们女人不是只有嫁人这一条路”,夏清清认真的看着向秋说道。

  她不是劝向秋以后不要嫁人,而是不希望向秋慢慢被身边的人同化。

  当所有人都在劝你的时候,一开始你或许还能认清自己的心,时间久了可能也会产生一种既然所有人都是这样过,那我为什么不能这样过的想法。

  不说现在这个年代的人,后世这样的事情也不少呢,30岁未婚女性被父母逼着相亲,被亲戚邻居编排,且这些歧视和劝说的人大多也都是女性。

  不要说女性才能懂得女性的苦,很多女人自己过的不咋滴,依旧觉得女人必须嫁人,嫁了人才有一个依靠。

上一篇:独占青梅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