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主她为何那样 第80章

作者:道玄 标签: 宫廷侯爵 情有独钟 天作之合 穿越重生

  在场的不是军功在身,就是位高权重,只要不是有事请求皇帝,平素相见都不必行跪拜之礼,不过起身拱手而已。

  王秀面色平静,只是唇色有些发白,看起来精神并不那么好:“待臣拟成,再请陛下过目决断。”

  “是么?”谢馥看向四周,“你们所商议的要事,何曾将朕算在其中。各位贤臣为了大齐江山殚精竭虑、舍生忘死,只是全然忘却了询问朕的意见。你们要调动京兆卫府,让十六卫往徐州,若等丞相拟好旨意,朕恐怕连一句话也不必说,只要垂首盖印吧?”

  王秀确实作此想。

  只要凤阁通过此事,有士族和百官的压力。谢馥很难强硬地拒绝。

  王秀不想给皇帝商议周旋的余地。

  但皇帝在军府中也不是没有耳目,譬如她人还未至,就知道众人要调用十六卫府。在众人商议的时候,已经有人派侍从传递消息。

  “十六卫府不可擅动。”谢馥道,“要是再出了一年前的乱子,京郊有匪贼造反,可有第二个如薛三那样的娘子未卜先知、协助卫府镇乱?”

  她坐在王秀身畔,看了一眼薛玉霄,很快收回视线,“丞相……还有两位将军,不如另择他法吧。”

  “京中有紫微卫守护宫闱,陛下何须畏惧。”王秀道。

  “朕非畏惧。”谢馥道,“紫微卫不过千人,守护宫闱日夜交替,已无人手,何况整个京兆。”

  “臣会为京兆留六千人驻守。”王秀继续说,“其余一万众,并三位将军的亲军、都尉亲卫,以及军府麾下,共两万五千余人,前往收回徐州。”

  谢馥没有在这个问题上过多纠缠,转而道:“我们与鲜卑部族之战,胜者百中无一,军士常常逃窜。这跟剿匪不同,剿匪是安内,兵将尚且没有畏惧之心,但对外,特别是与‘夏’之战,自朕登基起,未听闻有胜绩。”

  王秀说:“陛下,难道鱼刺梗阻在喉,我等含血而咽,就再也不食鱼了吗?”

  谢馥道:“丞相难道不知道胜率渺茫?大齐已非昔日之齐!江山只余半壁,朕还不想让它葬送在朕的手里。”

  王秀答:“陛下稳坐陪都,不见血光,有何惧哉?”

  她凝视这个年轻的帝王。这是她和薛泽姝亲自选择的“明主”,然而在那个风雨幽晦、波澜不断的时候,当年的谢不悔却全然不是这套说辞,在先帝的朝堂上、在群臣的审视下,皇女谢不悔公然反驳了先帝的“议和”之策。

  但那时,东齐的败绩才刚刚开始。

  谢馥沉默片刻,道:“朕已经不想再因为战败而议和了。我们免除战役,与民休息,跟夏谈一谈条件,换回徐州,这才是上策。”

  李静瑶看了一眼下方的两个李氏晚辈,回首道:“若是议和容易,确实比发兵更加俭省。”

  王秀不语。

  她难道不知道议和更为“俭省”?举战从来都是百姓之苦,然而——拓跋婴为什么会在这个冬日率兵攻城?就是因为她们尝到了太多、太多战争的甜头,一旦有需要就会随时回头咬东齐一口,从这半壁江山上撕下一块肉来。

  无论是文化、经济、人口,还是更多的钱粮,对于她们来说都太过诱人了。议和,这不过是把肉送到狼的嘴里,换取一时的苟活。

  王丞相不语,众人一时心思各异,只有薛泽姝双眉紧蹙,将要起身开口。在薛司空开口前,反而是军府席位间响起一声长叹。

  薛玉霄伸手给自己倒茶,看向谢馥,道:“臣等正欲死战,陛下何故先降啊?”

  谢馥面色一紧,被她诘问得一时无言,半晌道:“薛玉霄,你没有听明白我说什么吗?你是剿灭了水匪,但两者并不相同。军士面对鲜卑,士气首先便落下一截,不可能……极难取胜。”

  她本想说不可能的。

  薛玉霄道:“那就请陛下亲征,将象征着天女的大旗镇在战局后方,让每一个人、每一把刀,都能看见凤凰纛旓的图案,我不信有皇帝督战,她们谁敢后退半步!若有之,臣替陛下杀。”

  谢馥哑然失语。

  这的确是一件非常好的解决方案。

  即便皇帝与世家共掌天下,但在名义上,肩负着“皇帝”这两个字的人,在普通平民百姓、军士官兵的心里,就是天下之主,是凤凰转世,是贵不可言的主宰。谁敢退到皇帝的纛旓后面去,连祖宗都会从坟里爬出来大骂。

  薛玉霄望着她道:“如果陛下愿意提振士气,亲征徐州,臣愿为陛下亲卫,但凡有险境,必守于陛下身前,效死无悔。”

  谢馥扣住桌案一角,手指绷得青白一片。她面色沉凝,半晌才道:“玉霄,你这是逼我吗?”

  薛玉霄道:“您不记得答应过我什么吗?”

  在她奉命检籍之前,谢馥曾经许诺过,不会再阻拦军府征北、收复失地的意图。

  谢馥久久不言,良久后忽然起身,跟随行内侍道:“把玉玺交给王丞相,你们自己盖。”说罢便拂袖而去,没有再停留。

  皇帝离开后,众人这才松了口气。李清愁不由得看向薛玉霄,低声道:“别说,还真是个好办法。”

  薛玉霄道:“是啊。真是个好办法……绝没有比这个更提振士气的了。可惜陛下不可能去徐州。我开口提及,不过是想要开窗先破门罢了。”

  李清愁无奈一笑:“你这破门之法,真是吓了我一跳。”

  万马齐喑究可哀(3)

第71章

  为收徐州之事,军府议至天明。由户部负责后勤粮草,司农卿为总调度。

  因事发突然,粮草役妇还需要调集筹备,所以不能立即发兵,约有数日延误。军府众人、尤其是出身士族的军府娘子,便回族中调集部曲亲卫,备刀、备马,安排府中事宜。

  薛玉霄与母亲长谈一夜,又挑选弓箭武器,养足精神,亲自喂了踏雪乌骓。终于在启程前一天,在腹中思量好措辞,回到房中。

  室内放着一架屏风,映照出裴郎坐于小案边写字的背影。他坐姿端正,肃肃如松,袖摆在窗下清风中被带起一丝轻微的摇曳之意。

  薛玉霄在门口望了片刻,卸下随身刀刃。在刀剑轻碰声中,裴饮雪写字的笔杆一顿,低声道:“我原以为你要一直点将操练到发兵那日。”

  薛玉霄方才在校武场上着重操练了一下自家亲卫。虽说她们平时也勤于练武,但薛玉霄从来没有亲自试过韦青燕所率一队亲卫的水平如何,如今正是时候。

  她穿着窄袖金领的贴身练武服,为便于行动,不戴配饰,只在玄色革带上附了一个玉兽头带钩,内侧能藏匿一把匕首,浑身热气未散。

  薛玉霄坐在小案对面,没有正坐,而是略微慵懒随意地将手臂抵在案边,将裴饮雪斟了茶、却已经凉透的这一盏饮尽,开口说:“因为我仔细想想,家中有你坐镇,实在不用像旁的军府娘子那样回去交代个三天两夜,没完没了。”

  “似乎是夸我。”裴饮雪搁笔思考,将她手中的空杯取回,重新温盏斟茶,续道,“冬日喝不得冷的。不许喝。”

  薛玉霄道:“发兵后就顾不了这些了。”

  裴饮雪抿唇不语,将冒着热气的杯盏推给她,少许沉默后说:“原来只是嘴上夸我,一时把我哄住了。如果非要你忧虑我不能持家,才与我多说两句,那饮雪合该技穷藏拙、不肯示人才好。”

  薛玉霄轻轻地拨了拨盏盖,手指又低下去,触碰到他的手背:“我只是恐怕一时分别之语,惹你伤心。”

  他的手背被熨热了的指尖蹭到,便马上收拢蜷缩,攥成一个虚握的拳。裴饮雪的视线早就从书本上移开,盯着缕缕升腾的茶雾:“现在,你要说这些分别之语了?”

  薛玉霄无奈道:“你看,你总是这样……”她贴了过去,盯着他的脸,“我知道你是一个可靠的人,把家中交给你,我没有什么不放心的。只是怕你太担心我,所以寝食难安,不能入眠,因此沉默至今。明日不要来送,免得情长难忍,让我舍不得你。”

  裴饮雪喉间微哽,长长地叹了口气,他取出金错刀递给她,就如同两人第一次因战而别时那样。不须一句言语,薛玉霄便取刀入怀,贴身纳入革带之内,竟然严丝合缝。

  她道:“不再摔一面镜子了?”

  裴饮雪道:“青镜珍贵,岂有那么多铜镜可摔?怕辜负了你的爱物之心。”

  薛玉霄闻言微笑,低语道:“爱物在其次,若不能缓解你的忧虑,我怕辜负裴郎之心。”

  裴饮雪招架不住,耳根发热。他问:“可有归期?”

  薛玉霄感叹一声:“君问归期未有期啊!”

  说着握住裴饮雪的手,将他虚握着的拳掰开捋平,掌心相贴,她修长的手指勾住裴郎的指节,盘结交汇,轻道,“我只有一件事不放心,有话要嘱托你。”

  裴饮雪道:“水上之事?”

  “知我者裴郎也。”薛玉霄顺着说了下去,“家书素来都是你提笔回复,平常是我们二人商议的。如今我不在,若是周少兰、关海潮等人有书信问计,我在外不能回复,你自行斟酌。”

  裴饮雪知道事关重大,便问:“我深居内室,怎知朝政如何?”

  薛玉霄道:“朝廷之事我一概没有瞒过你,你又曾经随我出京华、检籍土断、踏足各个州郡,要论见识和果决,我从来没有轻视过。而且,我相信你。”

  裴饮雪望着她凝视许久,情不自禁道:“你……可叹婵娟娘分明无情之人,却一句话就把我拖下水不能回绝了。自然,我是不会拒绝你的,你要做什么,我都会站在你这边。”

  他应下此事,忽然又问:“你受封将军,自有一支亲军,当中的随行军医似乎都是族中派去的,七郎就在太平园过年,母亲没有委托他随行吗?”

  “这跟剿匪不同,他毕竟身为崔家的七公子。”薛玉霄说了一个两人听起来都不是很能相信的话,对着裴饮雪注视的目光沉默半晌,又解释了一句,“崔七诊金昂贵,我们还是……”

  后面这个借口更离谱了。

  裴饮雪轻轻挑眉,屈指抵住下颔:“怎么,有事相瞒?你们的争执过节还没有过去?”

  薛玉霄叹道:“是有一些争执。母亲虽有此意,但我回绝了。七郎如今是宫中医官,怎么能随我而去?”

  “宫中医官也有一部分拨出来从军的。”裴饮雪道,“医署里许多人都是庶族之女兼任,若能在战场上救治如你一般的将军贵女,得遇赏识,通天之路近在眼前,七公子虽是名门男子,但他的声名足以忽略这些非议。……到底是什么事,让你都这样遮遮掩掩。”

  薛玉霄没有办法,纠结了一番用词,支吾道:“他……他……”

  裴饮雪忽然道:“你们不会有肌肤之亲了吧?”

  薛玉霄面色一变,脸颊唰得一下就红了,她一贯镇定,没想到被裴郎一句话震得瞳孔睁大,呆了呆,猛地道:“没有啊!”

  裴饮雪看着她没有动。

  薛玉霄伸手按住他的肩膀,将风度翩翩一派端庄的好郎君抓着两肩晃了晃,像是要从他脑袋里把什么奇思妙想晃出来:“你在想什么啊?是不是太过头了!”

  裴饮雪没有反抗,像是浆糊贴在一起的单薄纸片人一样被她晃了两下,头晕目眩,当即伏在妻主肩上,语调断断续续:“那你……为什么不好意思?”

  薛玉霄停下手,摸了摸他的长发,说:“七郎还年少,一时向我示好,说……之前有意于我。不过如今我向他许诺,愿为其终生之友。”

  裴饮雪抵在她肩膀上没有说话。

  薛玉霄等了半晌,都没等来回应,小心地用指尖撩起他后颈上的碎发,捏了捏他的颈项,低问:“……还活着吗?”

  “……死了。”

  薛玉霄忍不住笑,道:“我想他看见我其实未必高兴,不想惹他难过,所以近日躲避了些。”

  “怎么又坏又木头。”裴饮雪叹道,“崔七乃是豁达通透之人,说开之后就不会再苛求你什么,你这样刻意保持距离,岂不是更惹他伤心?”

  薛玉霄噎了噎,仔细思考,仿佛也有道理,试探问:“你没有不高兴?”

  “……没有。”

  薛玉霄伸手摸了摸他的额头,发觉裴郎没有发烧,这才放心:“真的啊。”

  裴饮雪从她肩膀上起来,甩下小案上的账簿,掉头更衣洗漱,脱鞋上榻,放下床帐,缩进被子里面皱成一团。

  薛玉霄:“……”

  是真的就怪了。

  接下来的半日,裴饮雪都逃避现实、没有去管后院里的事务,不知道是不是在被子里睡得昏天黑地——总之一动不动,伪装尸体。天际擦黑时,薛玉霄哄他起来吃饭,在灯烛下看见被子里冒出一双幽幽的眼睛。

  薛玉霄:“……饿不饿?”

  “气饱了。”他闷闷地道。

  “之前说话不是很大度么。”薛玉霄无奈一笑,“还劝我不要疏远他。”

  被子盖过去,连一双眼睛都不露出来了。

  没有办法,薛玉霄只好自行洗漱更衣。她掀开被角,安安静静地闭上眼睛,刚闭上,突然感觉到一条冰凉凉的小蛇游动而来,把她笼罩起来,对方凌乱的青丝坠在发尾上,里面夹杂着一丝很浅、很淡的银发。

  薛玉霄从幽暗中睁眼,见气了一整天的裴郎埋进自己怀里,展臂把她的腰抱得紧紧的,说了一句:“……我把他当好弟弟,他居然真的惦记我的妻主。”

上一篇:都水监公厨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