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 第219章

作者:火星少女 标签: 历史衍生 爽文 直播 穿越重生

  朱公锡、朱慎镭、朱恩钠、朱成钴……

  他越念眼睛就越亮,到最后甚至忍不住笑出来: 哈哈哈,天助我也!

  明朝御书房内的朱元璋和朱棣两人扯了扯嘴角。

  一时竟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这两年一直在京城修书没有走的朱楠没有忍住,噗嗤一笑,看到朱元璋的眼刀扔过来,立刻清了清嗓子: 这字造得好啊!

  总比什么铲啊锯啊来得好。

  他大拍马屁: “父皇想得实在是太周到了!您看,连几百年之后的人都能记住您的功德,而且咱们的这些子孙后辈们也能被人记住,一箭双雕。

  朱棣: ……

  这马屁朱元璋听得还挺舒爽的,抚了抚胡子: “嗯,朕也是为了咱们朱氏这个大家族能够生生不息。

  刚说完,就想到自己那位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末代子孙,默默的把手给放下了。这五行之说,也不靠谱!

  【徐寿从明朝自造的这些字中大受启发,甚至还因此引申制定了两条化学元素名称翻译的原则。】

  【第一条就是按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的发音,确定汉字。第二条则是同一类的元素,再统一加上偏旁,以示区别。】

  【所以我们看到金属的偏旁都是金字边,气体的偏旁都是气字头,还有矿物的偏旁都是石字边。】

  【即使你不懂化学,但是只要认字,就能大概知道这个元素的一些属性,是不是很神奇?】

  【徐寿还据此写了一篇《声学在中国》的论文,发表在了国际知名的科学杂志《自然》上面,成

  为了华夏第一个在外国刊物上发表文章的人。】

  课堂上,学生们正在跟着老师朗诵元素周期表的口诀:

  “我是氢,我最轻,火箭靠我运卫星;

  我是氦,我无赖,得失电子我最菜;我是锂,密度低,遇水遇酸把泡起……②

  【就这样,老朱家也算是为了华夏化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他们的造字完美的嵌合到了元素周期表里。周期表中的这118种元素,也构成了我们的整个世界。】

  【为什么要认识这些元素和它们之间的规律?】

  【除了认识世界这种宏观的原因之外,当然在于,这些元素对咱们的实际生活其实影响深重,甚至不可或缺。】

  路上、地铁上和各种场合里的人都在玩着手机。

  “手机和电脑的芯片制造,离不开硅。”

  安静的博物馆里,人们正在静静凝视着展示柜中的古董。“玻璃柜中填充了氩气,氩气可以防止文物氧化。”

  揭开蒸笼的盖子,白白胖胖的大馒头散发出热气和香甜的味道。

  “蒸馒头的时候放一点碱,可以让面进一步蓬松,碱的化学名称是碳酸钠。”医生建议患了粗脖子病的人多吃海带。

  因为大脖子病的病因是人体内缺乏碘这种元素,而海带中含碘。

  这个徐寿的确翻译得好。”深宅大院内的主母笑道, “虽然我不懂这些元素,但一看什么钡镭锶,就知道是金属,一看氧氮这些字,就知道是它是一种气。

  不过,这样的感慨也就集中在识字的人群中,大部分老百姓们都是看个热闹。

  这馒头可蒸得真好,又大又白,看上去就好吃。

  眼尖的人从快速闪过的画面里一下子就看到了那一笼馒头,哈喇子都要流出来了。碱是什么?

  城中有喜欢倒腾一点东西的人忽然福至心灵: “我要是发现了碱,岂不是可以发大财?”明朝的百姓们或许要避讳,但其他朝代的人可不管什么避讳,全都在掌老朱家的那些名字开玩

  笑。

  这一家子元素啊!

  还好徐寿不是明朝的,不然他可不敢拿皇室子弟的名字来翻译。“谁说不是呢?”

  “避尊者讳”这个事情是很严肃的,但其实也会造成一些民间的使用烦恼。百姓们原本觉得是很正常的事情,但不知为何,现在想起来,却隐隐生出怪异感。

  有些微微的不服气,甚至是一丁点儿的小小不爽。

  不过只是一个字而已!

  民间曾经患过大脖子病的病患们喜笑颜开: 之前就说过了要吃海藻海带,原来是因为缺碘。

  “吃过了,托商队从海边买了些回来,的确是有用的。”这些元素可真神奇。

  医生们又找到了一种新的原理来理解疾病:

  “照这么说,人体里其实也有很多元素?一些疾病就是因为缺少某种元素所致?”“那要如何检测缺了哪些元素?”

  【更别提元素中的四大天王,氢氧碳氮,几乎主宰了这个世界的生命运转。】

  【氢,在元素周期表里排在首位。】

  【再夸一下徐寿,他的翻译和造字实在是太妙了。氢,在他看来就是“轻气”,说明它真的很轻,轻到连地球的引力都捕获不了它,所以它在空气里的占比非常非常少,只有两百万分之一。】

  【那它为什么能位列四大天王?】

  【因为它在宇宙中广泛存在,占据了宇宙物质总量的90%。】宇宙大爆炸的那一瞬间,各种物质迸发而出,诞生了粒子。数十万年后,它演化成了第一种元素,氢。各个天体在广袤的宇宙中运转,而包裹着的它们的就是大量的氢气。

  【有了氢气,才有了万物。】

  【恒星中,70%以上的物质是氢,太阳的燃烧就是因为氢气的存在,太阳每秒要消耗六亿吨氢。】

  化学实验课上,学生们正在用锌和稀硫酸来制造氢。

  当一个充满了氢气的小肥皂泡被点燃的时候,火焰忽然在半空中升腾而起。虽然只是一个肥皂泡,却烧出了极为壮观的爆燃效果。

  而太阳,以之于这个小肥皂泡几十亿倍的规模,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燃烧和爆炸。科学家们利用这种特性,制造出了□口。

  当华夏的□□在罗布泊爆开之后,天空中像是升起了一个人造的热核太阳,冲击波扩散到了四周。研究基地中的功勋科学家们和技术人员紧紧的拥抱在了一起。

  但世界上最大的□□爆炸来自于苏联的沙皇,当它爆炸的时候,火球的直径达到了4.6公里,蘑菇云的高度相当于7个珠穆朗玛峰。

  【在武器上,□□的威力比原子弹的威力可要大很多!】

  【氢还是人类对于后续能源开发的一大关键。如果说能够掌握了氢的可控核聚变,那等于掌握了无穷无尽的能源。】

  所有人都被□□爆炸那一瞬间爆发出来的光给闪到了,有人慌忙闭上了眼睛。但光痕依然在眼前留下了痕迹。

  他们心有余悸的睁开眼: “果然是人造太阳!”这样的亮度和这样的热度,简直让人心生恐怖。

  汉武帝刘彻站了起来,然后又坐了下来,嘀咕道: “也不知道要发展多久,才能发展到这样的程度。

  让人看了心痒。

  但也只是心痒而已,因为知道现在根本造不出来。卫青沉默的站立。

  霍去病一转头,看着自己的舅父似乎脸色有些惆怅,好奇的问:“舅舅,为何如此表情?”卫青笑了笑,语气中不无惆怅之意: 只是觉得,兵马已经不再重要。兵书、骑射、计谋,这些东西似乎再无用武之地。所以,虽然知道是很远的未来,但卫青依然沉默了一瞬。

  霍去病怔然了一下,但很快就恢复了正常。

  卫青好奇的问: “若是你去到那样的年代,不会觉得失落吗?”

  会。”霍去病很肯定的回答,但又立刻道, 不过,我可以从头再学其他的,我相信我做得到。”

  他对那开战斗机的飞行员念念不忘。

  他的眼神明亮,让卫青的嘴角忍不住翘了起来,心头的淡淡阴翳也如阳光下的积雪一般消失无影踪。

  好!

  还是少年好啊!

  【如果说氢的运用都很高大上,那氧,就是切实的影响我们方方面面。】

  氧,元素符号O。

  【所有的生物,都需要氧气来进行呼吸作用,维持身体各项机能的运转。】

  【氧和生命的联系如此紧密,稍高一点或者稍低一点就能让地球生命出现波动。一段很有意思的历史就是石炭纪时期的巨型生物的出现。

  】

  【据科学家们考证,三亿年前,地球上空气中的氧含量高达35%,这导致了一些生物的灭亡,但同时也导致另一些生物的体型开始变得庞大。】

  石炭纪的巨型生物和恐龙这种还不一样。

  主要以虫为主。

  大得像是老鹰一般的蜻蜓展开翅膀在空中飞翔的时候显得威严又凶猛。地面上,高大的蕨类植物覆盖了整个地球。

  身长三米的巨型马陆正在和蝎子搏斗。

  这是巨虫时代!

  【UP主这样害怕虫子的人如果不慎穿越到了那个时代,绝对会第一秒就自杀,只求速死。】

  【好在之后,氧气的浓度慢慢降下来了,现在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是21%,这也是能让人类觉得最舒适的一个含量。】

  【化学发展后,人类学会了制备纯氧。】

  【一战期间,医生用氧气治疗了战士们的□□中毒,也让战士们的死亡率下降,氧疗被正式确定为一种医学疗法。】

  【如今,吸氧已经成为了医院里常规重要的治疗手段。】急救的病人被推进医院。

  医生检查过后,立刻给他戴上了氧气罩: “他的血氧太低了,需要立刻吸氧。”平地的人们踏上高原,随身携带了小小的氧气瓶。

  导游谆谆叮嘱: “觉得头晕不舒服了,马上就吸氧,不要剧烈运动。”【氧气还作为各种助燃剂出现在不同的场景里。】

  【汽车、飞机甚至是火箭的发动机,都需要氧气的参加才能产生动力。】【另外,氢气和氧气通过一定的方式结合起来,就成为了水。】【氢和氧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大大的“水”字出现了,它的分子式H2O更是被路小柒加粗提到了正中间。万物之源的水,分子式就是如此简单。

  实验室中,化学家正在演示用水分解为氢气与氧气。

  又演示了用氢气和氧气来生成水。

  当它们被混合然后放在纸杯中点燃的时候,砰的一声响,纸杯被炸得四分五裂,水向四面八方溅去。

  巨大的虫子出来的时候,天幕下响起了一片尖叫声。

  年轻的女孩子们被吓得花容失色,男孩子们也都白了脸孔,只觉得身上起了密密麻麻的鸡皮疙瘩。

  继

  而抚了抚自己的胸膛,满是后怕: 还好降下来了。

  “这空气可真玄妙。”有人好奇的抬头,感受着周围的微风,那就是空气正在流动,然后重重的深吸了一口气。

  然后还好奇的憋了一口气,体会了一把缺氧的感觉只觉得自己胸膛都要爆炸,面红耳赤。

上一篇:曹操是我爹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