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 第80章

作者:火星少女 标签: 历史衍生 爽文 直播 穿越重生

  “呃,我只能说很神奇。你知道,我大学的专业和生物细胞学有关,所以我没办法从细胞学方面来解释它的原理。甚至它可能还和心理安慰剂有关。但是管它呢,对我来说,只要它能让我的头痛消失,我根本不在乎它到底是怎么回事!

  “祝你好运,士兵。”

  记者还采访了该基地医疗中心疼痛治疗科的主任,一位毕业于哈佛医学院的博士。

  “主任,您对针灸有什么看法?您觉得它可以成为有效的医疗手段吗?”

  “当然!而且比起阿片类药物,至少它没有风险,它只可能给你带来好处。我们的目标,或者说我的最终评判标准,是疗效。

  【这些白大个儿肯定不懂什么是经脉,什么是阴阳,但他们能懂得疗效。】【这也是针灸为什么成为中医走向世界的“排头兵”的原因!】

  河南地区,秦军营帐。

  蒙恬正在给自己的兄弟蒙毅,还有始皇帝陛下写信,建议也在军中多设军

  医,甚至是将军医作为单独的一部。

  如果军医数量足够的话,那秦军的伤亡人数将会急剧下降。一个合格的军医负责的军营,死亡率要少了三分之一。

  这些都是他曾经观察到的,只是之前没有把这一块单独的拎出来想过,仙画启迪了他。当然,蒙恬不懂统计学,只是用自己的语言来阐述这个事实。而卫青同样在向刘彻建议此事。

  “陛下,军医一事,事关万千军中士兵的性命,也事关我大汉对匈奴的对敌作战之威,臣以为可

  效仿后世,在军中建立专门的军医处所..

  刘彻点点头,让他回去考虑仔细,过两日再写封奏疏上来。

  “卫将军,这天下医师本就不多,”主父偃提出异议,“更何况愿意往军中去的医士,肯定就更少了。

  就算是你提了,朝廷也不一定能做得到。

  卫青忙道:“自然不是说立刻就要配齐,此事需徐徐图之,不能操之过急。”他倒是想和后世一样,但问题是做不到啊!

  但他决定,在自己外甥霍去病出征的时候,一定要在他的队伍里塞上两个医术高明的大夫!刘彻摸了摸下巴:“你们说,这后世有农学院,是否还能有个医学院?”

  “医与农不同,张汤道,农关乎国本,农人彼此之间也不涉及到利益冲突。但医却不一样,徒弟学会了师父的医术,那就是抢了师父的饭碗。因此即使是师徒,也难有倾襄相授的。臣以为,医学院应该是没有的。

  “倒也是。”刘彻若有所思,“那他们到底是如何培养了这么多的医生?”连军医似乎都细分了很多类!一群人陷入了沉默。不会真的有医学院吧?

  唐朝。

  上官婉儿注意到之前的军医交流会上,有不少的军医都是女人,而这一次出镜的士兵竟然是位女兵!

  她在想,后世的女人们到底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呢?

  可以读书,可以当农官,也可以当医生,还可以参军入伍……她们难道真的没有什么限制吗?她将自己的疑惑告诉一旁的武皇。

  武则天悠然笑道:“男人总是认为战争和女人没有关系,但怎么可能呢?战争来临之时,最先倒下来的往往就是女人和孩子。况且,女人上战场却也不是没有先例,并且还做得极为出

  色。

  她想起本朝开国时的那位平阳昭长公主,惊才绝艳。

  如同一颗闪耀的流星划过大唐的夜空。

  可惜天妒英才,那么早就过世了。

  武则天想起自己听到过的关于平阳昭公主的往事,一时之间恨不得自己早生些年与她结识才好。

  她一定能够懂得自己....

  【而国内的话,针灸得到的待遇却截然相反,似乎失去了旧日光环。】

  【国内医院里,针灸科室一般是和康复科结合的,普通的病患很少能接触到它,这也就造成了越来越多的人对针灸的不了解。】

  【而且,它太便宜了!】

  【在公立的三甲医院针灸一次大概也就是十几块钱甚至几块钱,连买根针都不够的。所以去过康复科的都知道,医生基本都会搭配上理疗、红外线这样的项目。】

  【便宜不好吗?对于消费者来说当然是好的,但是低于人力和物力成本的便宜,不能产生利润的便宜,对整个行业却不一定有利。】

  【所以现在有很多针灸师选择去国外就业。美国、日本、欧洲都活跃着国内针灸师们的身影。】不同文字的针灸馆、针灸诊所的招牌闪过。英文、日文、韩文、德文、法文..但在这些文字的下面,都有着同样的中文,大大的“中医针灸”四个字在异国的街道上闪烁。

  有朝臣没听明白:“为何便宜反倒不好?”

  刘彻朝桑弘羊抬起下巴:桑弘羊,你来解释解释。

  桑弘羊笑道:“这就和之前仙画解释为何科学得不到发展一样,因为没有利润,就没有人愿意再来到这个行业里,自然这个行业就会慢慢的消亡。

  商之一事,莫过于此。

  朝臣哼一声:所以说商人逐利,非君子也!刘彻也轻哼一声,脸上似笑非笑。

  看了这么多期仙画都还停留在老一套的言论里,看来,他也可以回家养养老了。而民间的百姓们却沉浸在针灸的神奇之中。

  原来针灸这么有用的吗?那我明天也去找大夫看看,扎几针。

  “肯定有用,你没看这些白人黑人都在研究针灸,没用的话他们研究个啥。”秦朝,

  嬴政转向夏无且:“朕近日来也感觉有些头疼。”

  夏无且慌忙道:“陛下放心,臣一定尽力研究这金针之法。”赢政这才满意的转回了头。

  而看到自己每日辛辛苦苦给自己扎针终于才摸索出来的针灸之道,在后世居然受到这么多人的欢迎,皇甫谧虽然脸上还维持了名士风范,处变不惊,但内心实在是乐开了花。

  高兴了一阵之后,他才对旁边的弟子说道:你看,这不比出仕当官来得好?

  当官能当出个开山鼻祖吗?

  当官能当出个青史留名吗?

  弟子点头称是,内心默默的道:好了好了,老师,知道你是真的不想当官了。

  【和针灸类似待遇的是中药。】

  【或者说,针灸好歹咱们还占据了优势地位,向全世界输出。而中医药呢,却呈现出一种极为吊诡的现象。】

  【那就是国内半死不活,甚至遭受到无数质疑,但国外却俨然一副欣欣向荣之景。】

  【之前有一则新闻刷爆了网络。】加粗的黑体新闻标题呈现在人们面前。

  《日本巨头收购中国百年药企,中药该何去何从?》

  《老祖宗留下的家业都要被败光了!老字号中药企业被日资收入囊中!》④看上去有一种颇为惊悚的效果。

  【然后UP主就好奇的点进去看了一下,发现其实日本企业收购中国传统药企已经不是第一例了,他们在国内早就有了布局。】

  【这次出手的津村集团就是一家专门经营“汉方药”的企业,他们也是日本“汉方药”市场的老大。】

  【汉方药其实就是中药,这名字倒是挺一目了然的,很好猜。这一点比偷国好,毕竟偷国是直接把中医都给改成“韩医”了。】

  【提到日本的汉方药,不得不说的一个流派就是他们国内的“古方派”,这也是日本汉方药的开端。而古方派兴起于17世纪的江户时代,本源就是当时从华夏传过去的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而现在的汉方药,也都是来源于张仲景留下的汤方!】

  天宝年间,扬州大明寺。

  穿着唐人衣裳的日本遣唐使跪在蒲团上,潜心礼佛。

  鉴真大师,我们的天皇想要邀请一位

  大师前往日本,弘扬真正的佛法。

  见诸弟子无人应答,鉴真微微低头:“阿弥陀佛,弘扬佛法乃是大功德,小僧愿往。”挂着桅杆的大船在风雨交加的海面上摇晃,几次都要被风浪拖入海底。经历过无限艰辛之后,鉴真终于到达了日本。

  从萨摩到奈良的道路上铺满了鲜花,民众在道路两旁身体伏地,以示对大唐高僧的敬意。

  到了奈良后,天皇带着全体皇室成员前来迎接。

  鉴真治好了天皇的疾病。

  天皇问:大师,我欲在日本也开设医堂,效仿大唐。不知大唐太医院中有什么必学的医学典籍?

  鉴真沉吟了一下:“除《素问》《灵枢》之外,还有前朝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也是必学的。”

  【想不到吧?】

  【所以up主才想要放在这里一起说,因为我们也刚讲完张仲景。】

  正在岭南的张仲景没想到还能继续提到自己。

  而且一时之间,他也不知道自己是该忧还是该喜。

  将自己的汤方在后世继承得更好的,似乎反倒是另外的国家。尤其是,这个国家看上去似乎还和华夏有点不对付。

  不过,他转念一想,不管是战争还是疫病,先倒霉的往往都是百姓。那这些汤方若能救治其他地方的百姓,同样也算是发挥了他们的功效。大医大德,不过如是。

  【单纯收购一家药企这种商业行为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咱们国家的企业也经常在国外进行各种收购,所以没必要那么义愤填膺。】

  【但是呢,再往下查一查,我们就能知道,日本的“汉方药”最近这些年发展是非常猛的。他们的“汉方药”垄断了70%以上的中药海外专利,而咱们国家只有0.3%。】

  【UP主一向反对制造焦虑,但这个数据差异还是有点触目惊心。倒不至于就说“中医要亡”,但的确也折射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咱们国家中医药这一块其实在布局上,在走向世界甚至打响自己招牌的这些步骤上,走得好像是不如人家的?】

  【不说别的,在中成药现代化方面,日韩都超越了我们。在中药材的微生物和农药残留、成分分析上他们也做得要更加细致更加完整。】

  【国内共200多个GAP药材种植基地,日

  本津村占了70多个,有三分之一。GAP就是国内制定的中草药栽培标准,严格规定不能使用一些农药什么的,对加工也有规定和限制。】

  在绿树如茵,小溪潺潺的山脚下,一块块药田覆盖了整片土地。

  这些药田非常的整齐,而且看上去草药生长得极好,茂盛葳蕤。有的药田甚至还在上面搭了黑色的防护网。

  一切看上去都井井有条。

  每一块药田旁都立着一块牌子。

  牌子上面写着:“津村制药集团,三七GAP种植基地”

  而沿着蜿蜒的小路,走上茂密的山坡,看似纯天然的环境,却同样是药材种植基地。一块牌子映入眼帘:“万亩GAP中药材林下种植示范基地”。

  李时珍吸了一口凉气,从本朝的皇帝陛下居然用了阿芙蓉的震惊中走了出来,又进入到了另一种震惊!

  他的友人同样是大夫,对草药也颇有研究,并且因为经营药堂的关系知道如今市场上草药的行情,激动得一拍桌子:

  “三七价格昂贵,往往只有西南边陲之地有得。这里竟然有这么多三七!”

  他眼睛都要羡慕得红了,后世居然像是种菜一样种三七!

  知道现在的三七有多么的难得吗?

  李时珍同样感叹:三七有一个别名也叫金不换,如果文山州的采药人看到这片三七,肯定要发疯。

  采药人为了寻得品质上乘的三七,要深入山林之中,有的时候甚至要以自己的性命为代价!

  友人却还有点不解,问道:这‘林下种植’却又何解?

  李时珍笑道:“这我大概懂得意思。很多草药离开了原始天然的环境,药性就会发生改变。后世倒是想得好法子,直接在山上播种,大概是效仿之意。

  他走遍大明江山,也见过农户种植草药为生,但很多草药都无法人工种植,野生的和种出来的就是不一样。但现在看了仙画之后,李时珍忽然觉得,这法子还真不错。

上一篇:曹操是我爹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