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沅宝
此时,城外,数不清的流民奔向到雨水里,仰着头任由雨水打在脸上,身上。
他们欢呼着,大笑着,将这两三个月积压的情绪彻底释放。还有人痛哭着,嘴里喊着死去亲人的名字。如果这个雨早点来该多好啊,这样他们就不会死去那么多亲人了。
大家在雨里狂奔了一会儿,有些人受不了了,纷纷到那些树枝搭的棚子里躲雨。虽然这样的棚子也不能完全把雨挡住,但是也会小的多。
等下午的时候雨水停了,此时已经没有多少人的衣服是干的了,城外的地也变得泥泞。
这时候县主府和余府的人又来了,一桶一桶的姜汤送了出来,所有人都要过来喝一碗。
同时黄安让人跟大家说,之前预言了寒灾和旱灾的游方道士说了,八月十五会下雨,结果真的下雨了。那个道士还说若是中秋下雨,那两日后还会下雨,那这个旱情就算是过去了。
今日真的下雨了,被那个道士说中了,那这次旱情真的会结束了。
若是这样的话,县主府和余家等人家就不会再继续布施了。
不少人听到这个消息,心思都活了。
这时候,崔恒来了,带来了朝廷的决定。
第361章 遣散流民
崔恒的话很简单,旱灾应该过去了,劝说大家各自回去。若是愿意回去的,朝廷每个人发十天的食物。若是不愿意回家的,官府可以给他们落户到附近的村子,给五天物资。
若是不愿意回去,也不愿意就近落户的,朝廷会再施粥五日,五日后朝廷将不再施粥,并且会强制离开这里。
“大人,我们回去活不了啊!”有人哭诉。
“是啊,大人,我们已经没有力气回去了,就算是落户到附近,没田地,没有钱,没有粮,等待我们的也只有死亡。”
“大人,不能走啊,一走就是死啊!”
“大人……”
流民已经习惯了官府的救助,现在说不管他们,他们不知道自己后面要怎么才能活下去。
崔恒看着跪了一地的百姓,也很可怜他们。可是朝廷拨过来的救济粮已经不多,不可能一直这样下去的。
就在这时候,黄安走了过来,将一封信递给崔恒。
崔恒接过信来看了一番,然后惊讶地看向黄安:“上面有盖了玉玺,可不敢作假。”
崔恒当然认识上面的玉玺,只是心中仍有疑惑:“可是这样的圣意,为何是给长安县主,而不是直接给本官?”
“因为时间紧急,这是通过特殊渠道过来的。”黄安说,“有了这个,崔大人您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去做了。”
崔恒觉得长安县主真是圣恩眷宠,这样的旨意都会通过她来传达。
不过长安县主这个主意真是不错,这样一来,这些流民,还有其他地方的流民都能得到妥善的安置了,而后面朝廷也能获得一些收益,可以弥补一下亏空的国库。
“不知道县主是否还在城里,本官能否去拜访一下县主?”崔恒问。
“草民会跟县主传达的。”黄安应道。
崔恒懂了。长安县主还在这里,但是见不见自己另说。不过看黄安这个反应,希望还是有的。
“草民就不耽误大人处理事情了。”黄安朝他行了个礼,退到一旁去了。
崔恒挥了挥手,又将手里的信看了两遍,确定是领会到皇帝的意思后,才回到高处,看向下面的流民。
一些流民还跪在地上,相互搀扶着才不至于倒下。
官府的这个决定仿佛一下子抽干了他们的活力。他们现在一无所有,也不可能短时间就找到赚钱的法子,没有粮食没有地,不知道没有了朝廷的救助,自己还能不能活下去。
若是不能活下去,那这两个月的坚持又算什么?
不如早早的死掉算了。
看到崔恒再次上来,那些流民也没有以前的激动,有些人的眸子里露出死灰之色。
崔恒看大家这个样子,心里也很难受,说道:“百姓们,朝廷没有放弃你们,皇上没有放弃你们!”
他一句话,让所有人都注入了生命力,看向他的目光瞬间变得有了希望。
“大人,是还可以继续留下吗?”有人问。
“不行。你们长期在这里聚集,给府城造成了很严重的影响。现在灾情解除,你们不能再留在这里。”崔恒说道,“但是,皇上可怜你们,给你们想了别的办法。”
“什么办法?”
“愿意返回原籍的,可以到你们县城衙门领取一份种子,虽然现在已经八月了,但是再种一些短期的农作物还是可以的。然后朝廷会发布一些任务,大家可以去领取任务,比如替朝廷开荒,或者兴修水利什么的。到时候去上工的人可以包吃的,还可以领一些工钱。这工钱可能不是很多,但是省着点也能帮大家度过这个难关。”崔恒说道。
“这样可以吗?不是服徭役吗?”
“自然不是。”崔恒说道,“你们可曾听说过雁江县修的水利工程?”
“没听过。”
“我听过,好像说很好。”
“我也听过,似乎就是找百姓挖的。”
“雁江县今年就没有流民。”
“……”
下面百姓纷纷说着,崔恒摆了摆手,大家才安静下来。
“雁江县是我们洛河府受灾最轻的县,因为水利工程,他们的粮食虽然减产了,但是至少是保住了收成。所以你们的队伍里,都没有雁江县的人。”崔恒说,“而那个水利工程的确是征集百姓修的,就和我跟你们说的模式一样,包吃,给一些工钱。所以去年寒冬,雁江县也没有冻死饿死多少人。”
“哇,那这个法子很好啊!”
“只要能缓过这段时间,我们自己能有点收入,就可以活下去了。”
“对,能活了。”
他们不怕吃苦,也没有想过一辈子靠着朝廷,就是现在什么都没有,这个过渡阶段没办法生活。现在朝廷给他们出了这个法子,帮助他们度过这个阶段,他们后面就可以靠自己活下去了。
“那老人和小孩呢?他们没有力气,能参与吗?”
“老人和小孩会有另外的措施保证活下去。”崔恒说,“你们要相信朝廷,这两个月这么难都没有放弃你们,后面也不会放弃你们的。”
“感谢朝廷,感谢皇上,皇上万岁啊!”
“皇上万岁!”
一个人开始呼喊,其他人都跟着又跪又叩头呼喊。
崔恒又被感动了,他擦了擦泛红的眼角,等大家停下来后接着说:“现在,你们不用担心回去了会被饿死,因为这些措施我们会在整个洛河府实施,所以你们尽管回去,把你们的地种起来,等明年就好了。”
“大人,所有地方都会实施这个吗?”有人问。
“对,所有的都会实施。有的可能是为朝廷开荒地,有的可能是修路,有的可能是修水利工程,总之都会有的,你们放心。”
“好啊,好啊!”一些老人拍着手掌,内心感动不已。
之前很多人担心回去会活不下去,不想回去。现在有了官府的保证,他们知道回去也能活,自然是想回去了。
落叶归根,故土难离,如果回去能活下去,他们肯定更愿意回去。
当然,也有不愿意回去的。
第362章 长安县主真是他的福星啊
有些人在老家也过的不好,便想要留下来。不管怎么样,这里离府城总要近些。
这些实在不愿意回的,便让朝廷给他们安排落户,然后再去给朝廷做事,领取生活物资。另外朝廷还给他们了一个福利,他们现在到年底可以开荒,朝廷不卖荒地,他们可以免费开垦,现在开垦多少都是他们的。
朝廷还可以教他们沤肥的法子,但是前面三年的收成要给四成给朝廷。等三年后,正常交税。
而且这个没有限制,你想开多少都可以。你若懒惰,开半亩朝廷不管;你若勤快,开十几二十亩朝廷也会同意。
平时荒地也是要花钱买的,不过前三年不用交税。现在前三年也要交税,但是可以免费开垦了。
只要勤劳,就不会活不下去!
至于那些懒惰的,朝廷也懒得管其死活。
崔恒让人连夜统计了人数,哪些愿意走的,哪些是要留的。然后从第二天开始就给那些愿意离开的人分发物资,并且组织同方向的人一起离开,免得单独上路,被人抢了物资去。
流民感谢朝廷的细心,开始有组织的一起离开府城回家。
那些不愿意离去的人也登记好了,崔恒连夜跟各个官员讨论,划拨好了收纳的村子。这些村子的地段都不是很好,这种地方才有还没开垦的荒地,人口也比较少,能收纳外来的人。
黄安让人将之前遮阳的布全部拆了下来,让人裁剪成孩子用量大小,送给了那些孩子。
短短两三日,崔恒就将城外的流民全部打发了。同时将朝廷的要求发到各个州,让他们确保这个事情能实施下去。
至于实施的钱,各州先垫着,等朝廷拨款下来再说。
他心里也愁,朝廷后面的物资没来,现在的物资差不多被掏空了,中间这段时间要怎么办?
就在这个时候,黄安给他送来了一个好消息,惊得他一下子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县主要捐六十万斤玉米?真的?”
“是的。”黄安说,“这个事情我们县主已经跟皇上说过了。”
崔恒激动不已,同时对这长安县主以前的身份更加好奇了。
到底是什么样的家底,才能一下子捐这么多的玉米出来啊!
他不知道,这只是廖州城外庄子七百亩地三分之二的收成。
皇帝倒是知道,因此心中更加震撼。
其实,就连贺云熙拿到这个数字的时候,内心都是震撼的。
那个庄子的地真的很好,种玉米的七百亩,其中只有一二十亩是中等地和下等地,其他全是上等地。平均一亩地一千四百斤,上等地的收入就是九十多万斤。
她没有将所有的一次捐出来,留下了三十多万斤看后面的需要。庄子上其他的地都种的小麦,另外还有一些水稻。这些她没有捐,打算等换了粗粮再捐出来。
当然,灾民这么多,时间那么久,她捐的六十万斤听着好多,其实也支撑不了多久。真正的主力军还是朝廷,还是皇帝。
皇帝难过地地看着自己刚刚充实了一些私库,哭哭唧唧含泪拨了几十万两银子给受旱灾的洛河府和津北府等地。
“大人,我家县主说,只是吃玉米肯定是不行的,还要和着其他的主食一起吃。”黄安说道。
“这本官也知道,可是粮仓里的粮已经不多了。”崔恒叹息,“而且皇上只说拨了银子下来,没有粮食。本官还要等朝廷的钱下来了,去买粮食。”
现在国库里的粮食也没那么多的,如果不是皇帝之前提前在这里修了粮仓,存了些粮食,又不知道在哪里找了两波粮食过来,这次旱灾不知道要死多少人的。
上一篇: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
下一篇:女法医的刑侦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