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才是穿越主角 第159章

作者:沉爱 标签: 穿越重生

  “当然有啦,我来的时候准备上大学呢。”萧晴雪说到这就觉得可惜。

  周慎之迟疑道:“可是太学?”长安太学收录朝廷五品以上子孙,各藩镇之子,朝廷侯爵后代以及皇室宗亲皆可在太学上学,原本他长大以后也是其中一员,后来因父亲之故,他不必去,父亲给他找了一名大儒教他,老师在他长大以后,就去云游了,说来,周慎之还颇为想念他的老师。

  “不是太学,是大学。”萧晴雪纠正道:“我们那女孩也能上学的,从幼儿就上学啊,一直上,上到小学,初中,高中,然后再念大学,有条件的人家都是要上学的。”

  周慎之默默听着,心思恍惚,受到了很大冲击。

  他有时候总觉得母亲和阿妹不像这个世界的人,可是从未想过她们的世界和他们的世界相差如此之大,犹如云泥之别,震撼心神。

  回到山下的马车上,周慎之骑马护在阿妹马车侧,犹还回不过神,手中竹伞歪斜也未察觉,细雪落满肩头。

  伞下青年望着远处灰色暗云。

  那样一个世界对他而言像是一个虚幻的仙人之梦,可母亲却和阿妹就在那里生活。

  虽不知她们如何到了这里,但骤然沦落陌生乱世,如果没有遇到他的父亲,周慎之想到这个可能就为性格柔善的母亲和天真漂亮的阿妹捏了一把冷汗…

  如果没有遇到,那她们无异于到了佛家所说的地狱。

  周慎之骑马慢慢走着,想了很久,总觉得阿妹给他描绘了一张令他心动不止的神仙画卷。

  青年拍掉肩头大雪,蓦地扬鞭催马,意态风发。

  虽知不可及,但心甚向往。

第173章 (甜!甜!甜!)

  周宅外。

  雷虎, 雷豹整装待发,雷山作为这次的领头人,率领五百雷氏轻骑在府外等着, 一溜的北地黑云马,显眼的雷字旗插在马车上, 直入云霄。

  五百轻甲骑兵俱背弓垮刀, 威风凛凛。

  陈负还是头一次被这些彪悍骑卒包围着, 这让他的背脊总是毛毛的, 出于习武之人敏锐的直觉, 他的目光扫过雷氏轻骑马背上那些鼓鼓的黑羽箭囊,北地善骑射,冠为三军之勇,这是先帝曾经称赞幽州骑兵的一句话。

  现在他虽未临战场, 但看这些雷氏扈从表现出来的骁勇, 也不禁侧目。

  萧洛兰站在一旁, 想着还需要送哪些东西给萧公, 书籍已经装在马车里了,被陈负亲自看着,一共装了五车厢,又另送了两车的药材锦帛,幽州这边好像也没什么特产,让萧洛兰有点犯难。

  一旁的萧清河见姑母忙半天了, 上前恭敬作揖道:“姑母, 师兄此去清河所带之物已经够多了, 光是那些珍稀的古籍字画就能让曾祖他开怀数年, 属于无价之宝, 无需再送了。”

  周绪笑道:“我看也差不多了, 等春末我们还会去清河一趟,现在就让陈负先行一步。”

  萧洛兰看了一圈,觉得大差不离了:“也好。”她笑道:“马上要走了,清河你和你师兄说会话吧,等下次见面就是几个月之后了。”

  萧清河上了师兄的马车,正经道:“师兄,一路多加保重。”

  “有幽州牧的雷氏扈从亲自护送,这一路我恐怕要出尽风头了。”陈负让小师弟上前,抽条的少年郎如今刚过十三岁,在他眼里还是一个还未长大的孩子。

  陈负思量一番,道:“在这里好好听你姑母的话,每日侍奉亲长请安问好,不可落下。”

  陌生外地,他的小师弟唯一可依靠的就是他的姑母了。

  萧清河涨红了脸,微别扭道:“师兄,我每天都会给姑母问好的。”

  姑母待他好,他也会待姑母好的,可师兄如此直白的让他去做,好像他对姑母是别有用心的…

  冰雪聪明的少年郎想到姑母幽州主母的身份,又难堪的低垂下头,谁说不是呢?他们萧氏对姑母就是有所图谋的,他们要借周幽州的势以保全他们,清河士子多为曾祖门下,不太受朝廷重用,寒门一派更是被贵族打击,如今战乱四起,诸多同门师兄弟如水中浮萍漂浮,恰逢这时,曾祖告诉他,他的“姑母”出现了。

  身份煊赫的难以想象,北方幽州主母。

  哪怕她远在幽州,可曾祖终日紧皱的眉头还是舒展开了,军阀割据,藩镇林立,有了姑母这层身份,他们清河在南方世族那边也算是有一张保命的底牌了。

  姑父这次亲派他的扈从送师兄回清河,无疑是在给他们萧氏撑腰作胆,此等好意,他自然是惊喜万分,这对他们清河萧氏也无疑是好的。

  陈负拍了拍小师弟的肩:“那就好,我走了,不必送我。”

  萧清河下车远望着师兄离去。

  “中午我们先吃吧,晴雪和慎之去外面了。”萧洛兰对身形萧索的小少年温声道。

  周绪牵着夫人的手回家,萧清河跟在姑母身边,看了一眼姑母,恰好见姑母也低头望他,柔柔的笑意在她眼中若春水涟漪,藏着一丝关爱,就连姑母身上的香味好像也是温暖的。

  少年郎悄悄往姑母那里靠近了些,带着不自知的依恋。

  厅堂内。

  这日菜系都是以清淡鲜美为主的江南菜系,萧洛兰是江城人,对这类菜系接受良好,若是春天到了,凉拌或是清炒鲜嫩野菜也是一种美味。

  周绪偶尔吃一次清淡的也颇为开胃,更何况夫人在他身侧,与他并坐用餐。

  “等二月春笋出土时,我们去郊外采笋,到时弄个春笋炒虾仁,清河你喜不喜欢吃?”萧洛兰对接下来的春天十分期待,万物复苏,青翠冒柳,芽尖粉嫩,一切都充满了生机。

  萧清河坐在姑母案桌下方,听此,放下玉箸,认真回道:“喜欢的,谢谢姑母。”

  “二月春笋发,三月鳜鱼肥,四月桃花开,与卿下江南。”周绪心情颇好,随口就念了一诗,念完以后颇为自得,觉得自己诗才真不错。

  萧洛兰掩唇一笑,云鬓处发钗轻摇,雪影玉容,笑意如花。

  萧清河望着恩爱的姑母姑父,如昭月之容的俊美脸颊也笑了起来,心念一起,道。

  “平生清欢何处?桃花流水,竹林人家,香苞缀枝头,恰逢人间好时节。”

  “春笋剥白玉,蕨菜盈把,半钩黄韭,茵曼千锺绿,青山薄纱浣溪沙。”

  周绪听完轻咳了一声,觉得还行吧,比自己差上那么一点点。

  萧洛兰笑道:“这诗好,比你姑父做的好多了。”没有提一句春天,但却把春天的美好完整描绘出来了,读之特别清新雅致。

  萧清河脸红道:“姑母缪赞,姑父诗中所言皆是直抒意想,用词琅琅上口,有楚诗遗风。”

  萧洛兰忍俊不禁,看了一下厚着脸皮点头捋须表示赞同的周宗主,笑道:“你们做的诗都很好。”

  周绪心里这才舒坦。

  饭食完毕之后,萧清河毕恭毕敬的给姑母,姑父行礼之后才离去。

  厅堂内,暂只剩下萧洛兰和周宗主,趁着没人,萧洛兰这才笑出了声。

  周绪脸黑了,将夫人抱在他怀中,萧洛兰提袖遮挡,还在笑个不停,主要是二,三,四那几句连起来特别有喜感。

  周绪轻轻的将夫人的手腕拉下拢住,故作冷面威严,不过等看到夫人眉眼舒展,眼波笑意盈盈时,顿时又爱的不行,低头亲了亲夫人,暗气道:“我做的诗有那么好笑吗?”

  萧洛兰有些不好意思了,她抿唇笑道:“也没有,我还不会作诗呢。”她就会读读,欣赏一下。

  “不会作诗有什么关系,我也不会。”周绪听不得夫人说自己不好,又亲了一下:“你喜欢诗,我可以让诗人做很多诗给你。”

  “不用,我看那些书就好了,滴翠轩里有很多书,我还没看完。”萧洛兰笑道:“我刚才以为你的诗句里二,三,四,后面会接个五。”

  “五月下江南吗?”周绪神情认真了一下,摇了摇头。

  “二月春笋发,三月鳜鱼肥,四月桃花开,五月下江南。”萧洛兰觉得连着读下来也还行啊。

  周绪大掌捋着夫人碎发,额头抵着夫人额头,笑道:“不好,我就想和夫人一起下江南。”

  只想与卿下江南,哪管春光几月。

  萧洛兰怔了怔,耳尖微红,玉容飞霞。

第174章

  正月十五, 阆歌正式解禁,浓郁的年味瞬间又集中在了上元节上。

  天官生辰,赐福之日。

  周宗主在府衙上了两天班又放假休息了, 若不是萧洛兰还能看见宋德裕宋将军,还以为天使他们已经走了。

  前日送走了陈负, 今天她要忙着做上元节的花灯, 一早上女儿就兴冲冲的跑到她这边, 撒娇等晚上要去逛阆歌上元节的花灯会。

  “去可以去, 不过呢, 我们先做好花灯,到时一家人提灯游玩,岂不是更好。”萧洛兰让女儿先去吃桂花酒糯小汤圆,以前女儿就极爱吃这道小甜点, 萧洛兰一早起来就下厨做了, 做了全家的份。

  反正周宗主习惯性的早起练武, 她也早起一回, 做些女儿喜欢吃的东西。

  “谢谢阿娘!”萧晴雪坐在阿娘身边,小勺内满满都是清香扑鼻的糯米小汤圆,她幸福的一口吃下去,又甜又糯,阿娘是个手巧的,小汤圆里还加了些红豆馅, 配上桂花香, 只觉得唇齿留香。

  “好好吃, 阿娘你也吃一口。”萧晴雪舀了一小勺给阿娘。

  萧洛兰吃了一口, 继续在桌上摆弄着花灯, 花灯材料是春花搜集来的, 金鱼形状的花灯摇摇摆摆,尾巴翘翘,上绘鲜艳的鱼鳞,萧洛兰昨天在崔婆婆身边观摩了几次,自己也试着做了一次。

  秋月撩起珠帘,屈膝一礼。

  周慎之带着萧清河来给母亲请安,一眼就看到了脸颊吃的滚圆的阿妹,可可爱爱的。

  “母亲/姑母,上元安康。”两人同时行礼。

  萧洛兰放下手中的花灯,让他们坐下,随后对春花道:“春花,你去端两碗桂花糯米小汤圆来。”

  每次到母亲这,总要吃一些东西再走,周慎之已经习惯了。

  “阿兄,表弟,等会你们要多吃一些,桂花糯米汤圆太好吃了,这可是阿娘亲手做的。”萧晴雪吃了小半碗的汤圆,浑身热乎乎的,雪白的脸颊泛起粉晕,眼眸亮如星辰。

  萧清河看向温柔浅笑的姑母,有点惊讶。

  “你们一人一碗就行了,糯米吃多了不好克化。”萧洛兰望着慎之和清河:“晚上有花灯会,你们想不想出去玩?”

  “一起去嘛,阿娘都已经要做你们的花灯了。”萧晴雪不等阿兄和清河表弟回答,就出声道。

  周慎之点头笑道:“自是要去的,今天上元休沐日,难得有空,晚上我与阿妹一起去街上赏花灯游玩。”

  “我也想去。”萧清河腼腆道。

  “那就一起去。”萧洛兰让两孩子选个心仪的花灯样式留着下午做。

  “母亲,上次您送给我的花灯还能用,我想晚上就拿那个。”周慎之不欲母亲亲手劳累,道。

  “呀,我也想起来了,我还有个小兔花灯就收在我房间里。”阿兄这么一说,萧晴雪也立刻想到了:“阿娘,这个金鱼花灯就给清河吧。”

  “我…”萧清河连忙推辞,姑母亲手做的花灯,周氏少主和表姐都没有,他怎好拿着。

  萧洛兰招手让清河过来,将花灯递到他手上:“慎之和晴雪都有了,这个给你,你看喜不喜欢?”

  萧清河提着金鱼花灯,最后重重点头:“喜欢,谢谢姑母。”

  下午,萧洛兰处理了家里庶物,又收到了一张请帖,窦大郎要娶亲了,日子定于正月二十,是个吉日,她回帖了一封,告知到时一定会去参加。

  待到傍晚时分,周绪从得砚书斋出来,一家人吃完了飧食后就到街上赏花灯。

  萧洛兰带着轻纱帷帽,身边就是周宗主,入夜以后,整个阆歌城就热闹了起来。

  火树银花,一夜鱼龙舞,人来人往间,处处可见明灯照耀,恍若白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