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才是穿越主角 第231章

作者:沉爱 标签: 穿越重生

  “你爹呢?”璎娘问道,这一家子,能治住余大郎的也就是船主了。

  “爹他去拖船了。”小银子道:“家里的船被藏在城外,阿爹不想丢掉它。”

  没过多久,苗翠买了两担柴放在厨房,花了二十五文,让苗翠又念叨了好久,洛阳城里连木柴都比其他地方贵,在外面,一担柴最多十文钱。

  璎娘坐在灶口,烧火。

  小金子和三妹在她身边背书,每当这时,翠娘念叨的声音就会变得很小,暖融融的火光让璎娘身上多了份暖意,遇到背错的,璎娘就会纠正他们一下。

  吃完饭后,璎娘回到暂住的厢房,房子不大,地面铺着三合土,比起茅草泥屋自然是好多了,屋子里没什么东西,只要注意不被桌床碰到就行了。

  “璎娘。”苗翠在门外唤她。

  璎娘拄着木棍走到门外,有些疑惑,平时翠娘一般不和她说话,也就三妹会亲近她,余家一家人对她的态度一直让璎娘心有疑惑:“怎么了,翠娘。”

  苗翠望着贵人:“我在厨房烧了热水,你要洗一下吗?”她苗翠也不是心肠歹毒的人,他们一家能买上洛阳的房子,都是因为贵人身上的东西,自然要对她好一些。

  虽然她骗了贵人一些事,但这是没办法的事。

  治眼睛的药太贵了,等年后,手头转过来了,大郎和男人都上工了,苗翠想着那时候再给贵人看眼睛。

  璎娘闻言露出一个笑容:“要的,谢谢你,翠娘。”

  苗翠转过身:“我买了些布做衣服,还没做好,你先穿我的旧衣,可能有点小,等过几天衣服做好了,你再换上。”

  璎娘看不见,循着翠娘的声音小走去,差点被院中的石子跘了一跤,苗翠连忙扶住她:“走那么快做什么?”

  璎娘抓着翠娘手臂,再次真心道谢。

  “你快洗吧,我在门口做针线活,三妹就在里面,有什么事喊三妹。”苗翠别扭道。

  小银子已经洗过了,她给璎娘子倒热水,又加冷水,最后让璎娘子进去洗澡,眨巴着眼睛望着热水里的璎娘子,发现璎娘子肩膀处的伤还没好彻底。

  璎娘细细洗着头发,忽然听见了三妹声音,同时一只小手戳了戳她的肩膀。

  “璎娘,你肩膀这边还疼吗?”

  璎娘笑了笑:“还好。”只要不是干重活,就不会很疼。

  热水缓解了璎娘多日来的焦虑和身体的阴寒,不知是不是曾经落水的原因,她现在很畏寒,手脚总是冰冷冷的,连月事也好长时间没来了,不过没来也好,若来了,又是一件麻烦人的事,璎娘苦中作乐想着。

  她洗着摸到了小腿处的一道长长的痕迹,已经结疤了,估计快好了。

  白雾蒙蒙的水桶里,小银子感觉璎娘子真的好漂亮啊。

  “璎娘,你的玉牌在发光呢。”小银子趴在水桶边缘,感觉好神奇,璎娘皮肤比玉还好看。

  璎娘摸到了脖颈下的玉牌,又向上摸了摸挂着玉牌的项链,软而凉,又带着重实感,她想到一个办法,不到万不得已,她还是想留着身上唯一可以证明自己身份的玉牌的。

  “三妹,我的项链是什么颜色?”璎娘抱着一丝希望问道,看触感,应该是金子的吧。

  “金色的呀,璎娘。”小银子答道。

  真的是金子,璎娘心里松了口气。

  洗完澡以后,璎娘换上翠娘的衣服,有些小,她又在里穿了纸衣,随后穿上披袍,披袍是她原先自己的衣服,尚能保暖,草草将发丝擦干,璎娘终于觉得自己清爽了。

  苗翠检查了一遍家里,便去大通市买东西去了,璎娘将换下来的衣物洗了。

  小银子和小金子在院子里玩耍,你追我跑。

  璎娘晾好衣服,听见了敲门声。

  先谨慎的询问了一下是谁,她在翠娘离开后,第一件事就是把门闩弄好。

  外人是推不开的。

  余大郎推门没推开才敲了门,听见是余大郎,璎娘才打开门。

  余大郎混了大半天的赌场,摸清附近有哪些地头蛇后,又小赌了一把才回家,等看见璎娘时,不觉愣了一下。

  璎娘微蹙着眉头,闻到了余大郎身上的味道,不好闻,定是又去赌钱了。

  余大郎关好院门,盯着璎娘的脸,过一会说道:“住这里的什么人都有,没事不要外出,你这张脸会给自己惹麻烦的。”

  璎娘下意识摸了摸自己的脸。

  余大郎回到自己的耳房睡觉。

  没过一会,发现璎娘端了一个碗进了他的房间,碗上还有几块温饼。

  璎娘将碗放在桌上:“你中午没回来,翠娘担心你没饭吃,让我在灶上温了饼。”

  余大郎走过去吃饼,又喝了一口冷茶,桌上冷不丁的出现了一团暗金色。

  余大郎的眼睛顿时盯在了金子上。

  璎娘道:“我的眼疾需要药,能否麻烦你把这个金子当了,给我看眼疾。”

  余大郎去拿金子。

  璎娘等他吃完把碗收走,她也没问可以当多少钱,想让人办事,总得给人家好处,余大郎好赌,定有大半的钱落入他口袋。

  晚上,璎娘就喝上了药。

  余大郎又是彻夜未归,天明时,给自己咕咕灌了两口冷茶,敲响了璎娘子的房门,璎娘听着苗翠和船主在主房的吵声,小金子和三妹在院子里玩,想了想,还是打开了房门。

  房门大开,璎娘子请余大郎进去。

  “我昨晚去了酒馆,又和莲子坊的打更人一起打更,帮他敲锣,顺便问了他知不知道慈悲寺的事情。”余大郎两眼都是血丝,明显一夜未睡。

  璎娘忍不住看向他。

  “我看你很关心慈悲寺的事,为什么?”余大郎问道:“你是洛阳人?”

  璎娘沉默了一会,吐露一些实情:“只是觉得慈悲寺很耳熟,感觉自己以前听过。”

  余大郎眉头皱了起来,其实他很早就发现了,璎娘子自从醒来也不说回家,找家人,这很反常,但他们一家因为做了亏心事,反而不敢多问,如今看来,璎娘不仅是眼睛看不见了,还忘记了许多事。

  还真是麻烦。

  “慈悲寺以前是洛阳有名的寺庙,后来寺庙里的一个僧人突然发疯杀了全寺的人,慈悲寺才落没下来,那个僧人现在还有通缉令,好像叫什么血衣慈僧,据说早逃到北方去了,还给一个大人物当了门客,江湖上的人都羡慕他。”

  “你若实在想去慈悲寺看看,那也得等我一起去,不能单独去。”余大郎道。

  “多谢。”璎娘轻声道谢。

  余大郎晃荡出门。

  天很冷,似乎要下雪了。

第269章

  洛阳唐家宅邸坐落于寿业坊的凤凰里, 这里南近洛水,北达邙山,权贵云集, 原是前朝皇室居所,又被时人戏称王侯里。

  唐五郎从南市往家里赶, 身后带着三两健仆, 途径卢家时, 唐五郎看见了海内经学大家, 洛阳洛山学院的院长, 卢矩卢博士。

  卢博士穿着大楚遥远南疆出产的桂布裘袍,外披一件蓑衣,颌下山羊胡打理的一丝不苟,双脚踩着一双麻鞋, 手上拿的正是他的心爱之物, 紫竹轮竿。

  “唐五拜见卢博士。”遇到德高望重的长者, 唐五郎连忙下马行礼。

  卢矩对唐家的这个五郎并不陌生, 唐家以前还想让他拜自己为师,可惜,这少年郎实在不是读书的料,此事才作罢。

  虽然读书不好,但唐五郎在洛阳一堆纨绔子弟中,矮个中挑将军, 勉强算是一个好苗子。

  卢矩对着唐五郎点头, 多年教书的习惯让他一开口就说教了两句:“南市多奇技淫巧之物, 五郎你玩玩就可, 万不能上心, 此非正道。”

  唐五郎讪笑:“五郎知错, 谢谢您的教诲。”他顺便挡住书童抱着的一堆东西,东西被一块大布包了起来,露出几根木头。

  这个新淘的宝贝是他从洛阳南市一个傀儡师那里买到的,现在心正火热着。

  “今日我去江上蓑钓,若能钓得一尾上好伊鲂,明日就提着它去你家。”卢矩笑道:“早就听闻谢氏有一鼎俎家擅长水晶鱼脍,我可得好好尝尝。”

  唐五郎继续与卢博士寒暄,他道:“表妹对您一向敬仰,得到这个消息,定会虚左以待。”

  卢矩捋须道:“能让谢氏璞玉等我,看来今天这个伊鲂,我是非钓到不可了。”

  唐五郎听着卢博士对表妹的赞誉,一张脸笑成了花,长安谢氏的当家主母就是他阿娘的亲姐姐,按辈分来说,就是他的从母或者姨母,两家关心非常亲近,姨母的小女儿谢青妩就是他的表妹,月前,母亲偶感风寒,身体不好,姨母便让表妹过来替她看望阿娘。

  母亲一看到表妹,就高兴的不得了,连病好了也留着表妹在洛阳,不舍得她离去。

  如今家中,地位最高的就是表妹了,唐五都退避三舍。

  卢矩还想再说几句,耳边忽然听见了前方乐舞声,他的眉头顿时皱了起来,一张脸浮现不悦。

  唐五转身一看,只见后方仪仗满路,乐者歌舞不绝,众人拥簇着坐在华丽步辇上的少年郎,大寒时节,少年郎的步辇上点缀着鲜花,夺人眼球。

  “唐五。”少年郎没骨头似的坐在金玉锦绣中,一开口就唤道:“晚上金风玉露楼有宴会,你去不去?”

  他好似刚看见卢博士,哎呀一声,稍微坐直了身体,敷衍的行礼:“卢公您又去钓鱼了啊,好雅性。”

  卢矩的脸黑透了,径直走了。

  少年郎探出步辇,头往后看,还在叫唤着:“卢公,这天马上就要下雪了,您不带把伞吗?小绿,快把我的伞借给卢公一用。”

  名叫小绿的婢女拿出一把伞,伞盖上布满了珍珠,稍微撑开,便绚目一片,可惜卢矩走的很快,婢女没追上他。

  “还真是不识好人心。”少年郎眼看卢博士避他如蛇蝎,嗤笑一声:“大冷的天,装模作样的穿白桂,也不怕被冻死。”

  唐五轻咳了一声,当做没听见姜家三郎的话,卢公对豪奢浮夸的姜三郎一向没有好感,认为其家风不正。

  “晚上去不去啊?”姜三郎问唐五郎。

  “不去。”唐五郎拒绝了:“我新得了一个宝贝,要赶紧回家玩玩。”若是被阿娘发现,宝贝就要被收走了。

  “真的不去?晚上有惊姝宴的花魁作陪,美人难得一见。”姜三郎继续邀请,洛阳一堆不务正业的豪门子弟中,姜三郎最喜欢唐五郎,不光是唐家老久的世家身份,也是因为唐五郎最合他眼缘。

  “真的不去。”唐五郎再次拒绝。

  姜三郎坐在步辇上,道:“什么宝贝让你这么稀罕,莫不是骗我的。”

  “还是说你急着回去,要陪谢家的表妹?”姜三郎猜测道。

  唐五没理会姜三郎的后一句话,招手让书童上前,把布掀开,露出一个木制人偶。

  姜三郎眼里闪过惊奇:“这是什么?”

  “木甲艺伶。”唐五郎爱不释手的摸了一下。

  “它不是早失传了吗?”姜三郎震惊。

  “对啊,所以它是假的,后人想象仿造的。”唐五郎说起买木甲艺伶的经过,也觉得有些惊奇:“我从南市一个熟悉的木工手里买的,他的手艺是真不错,原本我还想着花一笔大钱买,可他一分钱没要就送给我了。”

  姜三半信半疑:“为什么不要钱?”这木甲艺伶一看就不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