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才是穿越主角 第273章

作者:沉爱 标签: 穿越重生

第320章 (帝落)

  宝亲王初到江淮, 民间就有了轩然大波。

  风浪源头就是早已死去的先帝,他再次被人频频提及,与外敌突厥的恩怨哪怕过了十几年也不能完全消弭, 那些曾经遭受过战乱之痛的一代人还未死去,那些慷慨激昂的悲歌诗文还在口口传送, 话题自然就是先帝与宝亲王暗中偷送弓弩资敌叛国!人证物证俱在。

  这个话题无论哪个字眼都是惊世骇俗, 引得人心动荡, 一时间竟有不少人跑到宝亲王途经的车架前, 欲问个究竟。

  被人看见的便是充当人证的暨兴人士王安, 他双脚带着锁链,站在囚车里,手铐枷锁,披头散发, 他的身旁则是举着他通敌罪证的木牌, 包括一张张和回燚的通信文件以及流落到塞外的弓弩, 证据确凿下, 王安被群情激愤的民众砸了烂菜叶子,口水满身,有激愤者更是拿起路边石子就砸了过去,王安被砸了个满脸是血,惨叫连连,彻底的身败名裂。

  而宝亲王垂垂老矣的坐在华贵的四面无遮挡的步辇里, 他望着王安的惨样, 恐惧的用袖子遮面, 随着进入江淮腹部, 民众疯狂咒骂的失控冲击越来越多, 这一路行来, 好似在万人面前受刑。

  而他也落不到好,越来越多的人问他,资敌叛国的事是不是他和先帝做的,宝亲王起初张不开口,他隐隐知道这次周幽州请他来江淮这边是要干什么了。

  周幽州潜伏这么久,就是为了这一刻,让他亲自来挖大楚的根基。

  大楚风雨飘摇之际,让他亲□□出如此丑闻,一国之君居然资敌叛国,这天下还有比这更可笑更荒唐更令人心寒的事情吗?!天家失颜,民心丧尽,他说的每一句话都会变成给大楚送葬的坟墓。

  宝亲王真切感受到了什么是痛不欲生。

  易凡骑在马上,冷眼看着王安和宝亲王等人,大将军仁善,把宝亲王一家老小全部接来了江淮,现在宝亲王的家眷正全部发抖的躲在最后面的一辆大马车里,不敢出来见人。

  官道上,质问声越来越大。

  人们拥挤在一起,大声问着宝亲王是否和先帝叛国!宝亲王恨这步辇没有纱幔垂挡,无法当做听不见那些愤怒的质问声,也当做看不见那些择人欲噬的眼神。

  易凡带人慢慢走着,到了江淮后他就不急了。

  挤的满满当当的官道旁,大热的天,在这如浪的声讨中,一个沧桑的声音闯了进来,只见一个头发梳的整整齐齐,略有花白,穿着补丁官服的老人奋力推开黑压压的人群,大声怒吼道:“老夫不信,现在反贼当道,岂能偏听偏信反贼一方,证据呢,我要证据,不是王安的证据!”

  他声嘶力竭,伸出手来大声挥舞着:“而是朝廷勾结塞外的证据!我不信朝廷能做出这样的事!我不信!”

  他的周围人看见他是官,推搡动作小了些,但仍然是义愤填膺的咒骂着,怎么能够不恨,当初突厥南下,肆意劫掠□□,稍一反抗便是灭村屠城,百里无人烟,巷陌鸡犬不相闻,说是血海深仇也不为过,现在突然听见给朝廷喊冤的,不少人怒从心起。

  老官员被人打了一拳,混乱中,也没看清是谁打的,人太多了,他站在幽州兵组成的防线,不像平民对这些带刀甲士的畏惧,愈发嘶叫:“我要证据!”

  “这是反贼对大楚的阴谋,大家不要信!不要信!”他徒劳挥舞着双手,他是大楚的官,一定是反贼的阴谋。

  易凡微微抬手,防线空了一块,老官员踉跄的跌进圈内,他环顾四周,追上步辇,奋力扒拉在步辇扶手处,他的眼睛瞪的极大,眼睛瞪出血丝,嘶厉的声音像乌鸦嚎叫,一时压过了道旁所有嘈乱的声音:“王安一介商人,鬼迷心窍和外敌做买卖,他该死,可你宝亲王是皇室宗亲,如今联合反贼污蔑先帝,意欲断送大楚江山,尔良心可安?”

  说道最后,厉声喝问。

  易凡骑马至宝亲王另一边的步辇处。

  宝亲王脸上都是冷汗,他干瘪的只剩皮的手搭在步辇扶手处,如触电一般缩了回来,华丽的蜀锦绚丽下,他的身躯萎缩可怜的像一块即将死亡的朽木,这样一个老人,用乞求的目光看向易凡。

  易凡只是道:“既然有人质疑,亲王应拿出证据来证明幽州并没有冤枉你和先帝,以免有的人还不死心。”

  宝亲王浑身颤抖,被逼到绝路的他刚想发怒,骤然听见了最后马车里小重孙哭泣的声音,婴孩哇哇大哭,刺着他的耳膜,让他一腔孤勇泄了彻底。

  “我不信!”老官员愈发激动起来:“你的证据一定是假造的!”

  “亲王。”易凡在一旁加重声音:“让这位大人看看先帝的御笔,看看这天下间,谁人敢伪造玉玺印迹?”

  老官员如遭雷击,他的手扒拉在扶手处,因太过用力指尖劈裂,十指流血也未察觉,怒吼道:“那就拿出来给我看看。”

  “亲王。”易凡眼神微冷。

  宝亲王艰难的从袖中拿出一道泛黄的密旨,还未有所动作,密旨就被一双布满皱纹的手抢去了,老官员展开密旨,一字一字看着,周围有甲士围住他,防止他干出过激的事。

  直到鲜血流到密旨上,身着补丁官袍的老人才晃了晃身子,发出一声怒吼哀嚎,若癫狂般自言自语:“…居然…居然是真的…”

  “大楚误我,大楚误我!”他老迈的胸膛里再次如年轻一般鼓动,绝望哭泣。

  人群中,亦有不少伪装成民众的官员晃了晃身子,面色惨白,痛心疾首,他们不可置信的看向那道密旨,居然是真的!先帝,先帝真的曾经叛国过,那他们这些仍然还苦苦坚守的臣子算什么,被突厥弄得家破人亡的无数百姓又算什么?

  刚才出去的老官员是先帝时期的臣子,不受重用,离开了朝廷中枢,自发集兵抗击突厥,一家死绝,像这样的官吏并不少。

  可就是这样 ,才让人无法接受,人群中,爆发出了比刚才声势更加汹涌的讨伐咒骂,民众们开始把石子丢到宝亲王的身上,宝亲王弯腰躲避,仍被砸的头破血流,若不是看他还有用,易凡都想把这人砍死算了,最后,让队伍加快了一些速度。

  他自己落在最后,看向那个老官员,不知为何想起了庐江一战时,怒骂大将军后投河自尽的大楚官员。

  那个老人与他们前进的路背道而驰,他踉跄的走在官道上,口中溢出鲜血:“大楚啊。”

  喊了三声以后,老官员蓦地吐出一口血,而后缓缓倒下,气绝身亡。

  易凡望着老人死不瞑目的眼睛,下马,伸手在其脸上一抹,让他安息。

  他看了一会,又让队伍里的两个甲士留在当地,查明此人身份之后给他安葬了,瞧这人的官袍缝缝补补,家里应该也不富裕。

  易凡望着远方,发现自己假如是这个老官员,他也会疯掉,应该说没有人能接受这样的背叛,在那老人心中,这是大楚啊。

  繁华强盛时,清平四百载,江南典章风流,怎能不爱,现在又怎能不恨。

  大将军让宝亲王这样做,简直是在摧毁仍有斗志之人的背脊心志。

  在这被朝廷鼓动团结的时刻,似一桶冰水浇灭了燃烧的火苗。

  但这件事的发展仍然出乎了易凡的预料,此后的几天,不仅是那些路边的民众要看,连官员也要来看,宝亲王举着那封先帝密旨,将大楚的所有威信毁的一无所有。

  巨大的打击甚至出现了拦路自杀的场景。

  本性古板,为了大楚一无所有的一些官员根本不能接受朝廷对他们的背叛,甚至痛骂先帝朝廷,最后再决绝自尽。

  到了最后,一向坐在步辇里的宝亲王下了步辇,他望着那些忠于大楚的子民,蹒跚转圈,手袖直抖,泪流满面:“你们在干什么啊?在干什么啊?”

  宝亲王趴在那些尸体上,嚎啕大哭,为自己,也为大楚。

  大楚啊!

  待到襄阳时,宝亲王已然神志不清,他的手中仍然拿着先帝的密旨,旨上满是干涸的血迹,无数人看过这封密旨,可他不能撕掉它,因为他的一家老小全身身家性命都在周幽州的手上。

  “你杀了我吧,杀了我吧。”宝亲王跪在周幽州的脚边,他这一刻只想求死,死了,就不用看大楚的覆灭,他是大楚的罪人,无赦可赦。

  周绪坐在椅上,拿过那张染血的密旨,他低头看着宝亲王,难得对宝亲王和颜悦色一次。

  “亲王何必急着寻死,大好的富贵还在后头等着您,现在死了,岂不可惜?”

  宝亲王如同一条死狗,神情绝望,崩溃的像是疯子,对着周幽州砰砰磕头:“你还要我如何,还要我如何?我已经是大楚的罪人了,周幽州,你就放过我吧。”

  周绪五指张开,按住这颗头发花白潦草的头颅,硬生生的让其转了个弯,看向长安方向。

  周绪咧嘴一笑,狰狞血腥。

  “昏君当道,我自当取而代之。”

第321章

  六月二十五号, 周绪正式起兵,但在阅兵之前,他还是先去隔壁的益州友好协商了一下, 带着益州俯拜的成果举行了阅兵,在益州诸多将领面前下达了最为严厉的一道命令。

  “此去乃讨伐挟天子祸天下的奸臣段守澄以及他的一干逆贼党羽, 此行有胆敢异议, 妖言惑众者, 夷其三族!”

  在益州州郡大员们面色惨白, 两股战战的情况下, 周绪正式起兵。

  “诛段党,清君侧!”

  谢万钧在一旁高台下听着三军宣誓,如雷的浪潮几乎将他淹没,他自然也听到了周幽州的宣誓, 他这番话自然不是给幽州兵听的, 而是那些新投靠的欲瓜分利益的大大小小军阀, 在大义名分上, 周幽州明确表示了进攻洛阳长安只是为了清君侧,而不是去造反的。

  当然,这种话只能是听听罢了。

  宝亲王作为皇室的元老级人物,当今圣上的亲大伯,他列举了朝廷段党的一系列罪证,这种无用又繁琐的程序下, 他让周幽州摇身一变成了忠君的正面人物。

  谢万钧看着这一切, 有了周幽州的这次威胁, 段党应该不会再急着找他们谢家的麻烦了, 而是自身难保。

  圣上一直在平衡周魏, 但现在, 他会不会把段党的人推出来以平息周幽州的怒火,谢万钧仔细想了想,又摇了摇头,不会的,因为现在是以魏公为主力在抗幽州反贼,长安守军不是他谢万钧看不起他们,就连皇上也不信任他们。

  骄奢淫逸久了,与善战的边军一照面,估计就是全军崩塌,就算有能用的,估计全囤到潼关去了。

  起兵的第二日,荆襄北伐出兵南阳,进攻洛阳。

  战火一瞬即起。

  在最高统帅的调员下,徐州金犇带兵西进,江淮各郡都有参与,直扑洛阳,后方由崔什子,以及徐怀册,田建,高重盈,戴成功等人镇守,胡大力,林文桔,拓跋木随主帅出征。

  “听说镇守汝,郑二州的董魂气力不凡,到时主公就让我先会会吧。”胡大力憨笑道。

  周绪此刻正在向宛城出发,洛阳有四处屏障,可在他看来,四处坚守屏障在大战来临时和四处透风没什么两样,四面防守也就代表着四处受敌,也就意味着需要重兵大量防守,而腹地却有限,故而此次,他兵分两路,一同挺进。

  徐州以金犇为首,荆襄以他为首,其余的再分成小股骚扰惑敌,总之 他要让对面感到四处都是敌人,分身乏术。

  宛城一向是洛阳的南大门,南接襄阳,虽然四处环山 ,但是山与山之间距离太大,可乘孔隙太多,连接四处通道,犹如一个四处漏风的茅屋,外围无险可守,周绪自然就选择了宛城。

  周绪骑在马上,看着奋勇杀敌的拓跋木,表情淡淡,随后他抬头看向洛阳方向,命令大军继续前进,所过之处皆是血与骨,有时候,周绪真的很不想杀人,只要投降了,不要在他后面搞小动作,想着复而反叛偷袭,他一向很能容人。

  可有些人偏偏不给他这个机会。

  周绪只能将他们杀了,他心里清楚驻扎河洛地带的大多数是魏延山的人,也许会有朝廷的吧,他不在意想着,但这对他没有什么差别。

  洛阳。

  烽火传的很快。

  萧洛兰得知幽州进攻洛阳的消息时,还是从存真大师口中得知的,存真大师最近几天很是忧心忡忡,趁着左右无人将反贼在江淮干的事说了出来,当萧洛兰得知王安和宝亲王以及先帝在民间身败名裂的时候,她只觉得非常高兴,这种资敌叛国的人最是可恨,在史书上遗臭万年才好。

  存真大师坐在茶室内,和幽州王妃探讨佛法,他还带了不少佛家典籍,冬雪进来给王妃送上一些切好的甜梨小片。

  随后退出茶室。

  茶室轩窗大开,鸟鸣不绝。

  存真说了一会后,发现幽州王妃垂着眼睫,安静的像一尊玉像,道:“您就不担心您自身的处境吗?”

  萧洛兰回过神,她放下手中的经文,对存真大师很是尊重,虽然他看起来比自己年岁小,她道:“担心也没用,不如不要乱想了,如今我心结已解,大师不用每天都来了。”

  她担心会连累到存真大师。

  存真道:“施主何必自欺欺人呢,您心里明明难以安宁。”

  飞花被风吹入茶桌上,有一朵飘至经书上,萧洛兰没有说话,过了一会轻声道:“一切总会过去的。”

  她会自愈的,就是时间需要的久一点。

  眼看今日见面即将结束,存真道:“何进有个东西想送给您,小僧却迟迟没有答应他。”存真叹了口气,忠义两难全,史大都督待他极好,存真内心不想干出背叛他的事,能收留何进已经是他最大的让步了。

  见幽州王妃没有追问何物,存真便知道她是真心不想连累他。

  等存真大师离开后,萧洛兰独自坐在茶室,谢家小姑娘被关在离西苑挺远的地方,她时不时的去看望她。

  黄昏悄然降临,萧洛兰不知不觉的在这坐了一下午。

  当茶室的门再一次被打开,她也不过是抬了抬眼眸。

  魏延山将一封密旨放在桌上。

  萧洛兰望着明黄的圣旨,接过来,看了一眼,随后不为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