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才是穿越主角 第286章

作者:沉爱 标签: 穿越重生

  萧晴雪自己也吃了一口,春风得意道:“这白糖现在是贵重之物,等以后产量上来了,我再定价定的便宜些,说不定以后普通人也能吃到这种呢。”当然了,对外出销的这个价格肯定要再做调整的,她只会给自己人便利。

  萧清河听了有些不可置信,这种东西一看就价值不菲,哪怕是大楚的仁宗皇帝在世时也没到达普通百姓随意吃糖的地步。

  大楚第三任的帝王仁宗是一个饱受史书赞誉的帝王,他宽仁无比,屡次降低赋税,再兼百年前风调雨顺,大楚百姓安居乐业,盛世已显,不仅如此,仁宗执政期间,他以一己之力推动了书本的雕刻印以及科举发展,那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可惜的是,仁宗短命,上位不过短短一年就病逝了,死前还留下了天书遗诏,谁也看不懂,为此仁宗在大楚所有帝王中是最神秘的一位。

  他的政令虽然很快废除,但没过几代,皇帝又拾了起来,但是仍然撼动不了大世族的位置,且皇权越来越势微。

  仁宗留给大楚的是永远的痛和永远的怀念。

  萧公却寻思到了另一层意思,那就是晴雪拥有不小的权利,再想到她在广陵的势力…

  萧公心里又喜又忧,这种糖法可以带来泼天的财富,但是一旦势力膨胀到一个地步,也将会招来有心人的注意。

  萧公担忧了一阵,等晴雪带着清河,公羊先生走后,他看着王妃,斟酌道:“晴雪能想到为百姓谋利,无疑是个聪慧果决又勇敢善良的小娘子,她品性纯良,一看就被兰娘你教的很好。”

  萧洛兰听着萧公夸赞的话,愣了一下,笑道:“她一向是好孩子。”

  见萧公欲言又止,萧洛兰温声道:“我知道,您是担心树大招风。”自从女儿那天说要依靠她的时候,萧洛兰就已经做好准备了。

  “王妃既然心如明镜,老夫就不必多说了。”萧公捋须道。

  等萧公走后,萧洛兰望着外面的庭院。

  秋风萧瑟,落叶飘零,梧桐清秋。

  古代盐铁官营,而糖这种东西从来就不是普通百姓吃的起的,一向在贵族上流的人之间流通,如果新糖蔓延开来,人人都吃的起的话,不管愿不愿意,它最后的结果必然会受官府监控管辖,尤其是它还牵扯了到战争中,更不能在私人手中了。

  既然这样的话,女儿可以做官,她身上已经有官职了,既然开了头,女儿还可以是官糖第一代的代理者。

  萧洛兰深思熟虑了好久,才想出这个办法,可以让她和她的女儿一直平平安安,因为糖私人化肯定是不行的。

  其实萧洛兰心中一直隐有急躁,这是周围环境即将产生巨变的预兆,她一直明白洛阳离长安没多远,等真到了长安,她的一切都将天翻地覆。

  这种即将到来的变化对萧洛兰来说是完全陌生的,她甚至有点手足无措。

  但她想,她会慢慢适应的。

  她会再次为她的女儿遮风挡雨。

  没过一会,萧晴雪就回来了。

  萧洛兰见她脸蛋跑的红扑扑的,用帕子擦了擦她额头上的汗:“见到你阿爹了?”

  “见到了,阿爹他还把糖都吃了。”萧晴雪眼睛亮亮的:“阿爹真厉害,也不怕甜的慌。”

  萧洛兰笑了:“这不是你送的嘛,你阿爹肯定要吃完。”

  萧晴雪搂着阿娘胳膊,一脸惊奇:“阿爹也说了这句话,他说是我送的,不吃完就浪费我的孝心了。”

  萧洛兰眼眸柔柔一笑,摸了摸女儿的头发。

  萧晴雪靠近阿娘,整个人好幸福:“刚才阿爹也摸我的头,和阿娘一模一样。”

  “这算是夫妻相吗?”萧晴雪突发奇想。

  萧洛兰脸颊一红,将手拿下来:“我要去收拾东西了。”

  “别嘛,阿娘再摸摸。”萧晴雪不依,她乖乖低下头,享受阿娘温暖的手拂过她的头顶,明明是阴天,萧晴雪却感觉自己在晒太阳,浑身暖洋洋的。

  萧洛兰摸着女儿造型简单的马尾,将她马尾处的长发分出两缕来,编了两条小辫子,这样女儿看起来更灵动可爱些。

  萧晴雪摸着那两条细细长长的辫子,忽然之间笑了起来。

  “笑什么?”萧洛兰问道。

  萧晴雪笑得止不住,越想越笑,眼泪都笑出来了:“我想起阿木他身边也没个贴身伺候的人,凡事都自己做,阿娘,你说他是不是每天都要自己编小辫子啊?”

  萧洛兰想到女儿说的那场景,忍不住也笑了起来。

  母女俩笑成一团。

第338章

  萧洛兰和女儿跟着大军启程, 婉娘也在其中,她坐在兰娘的马车里,望着前方的大军, 马车很大,坐她们两人绰绰有余。

  萧洛兰坐在软塌上看着书, 她打算好好补一下大楚这边海上通商的律法和始末, 古文律法晦涩, 萧洛兰钻研的很认真, 周边摆满了书籍, 胡人坊的那些胡商在她临走前又送了一大堆礼物,萧洛兰当做物资全留给当洛阳令的萧公了。

  而廉大郎和萧公交接好之后,便带着人回去了江淮,临走之前, 也来见了她一面, 萧洛兰道别他之后, 又去见了见要和他们一道去长安的谢家人, 谢小娘子以及谢万钧。

  谢氏在长安立足,这次周郎带着大军去长安,他们自然也要去。

  他们二人料理好唐府事情后,便带着府里几个幸存的唐家幼儿一同去长安,准备亲自抚养这些孩子,至于留在洛阳的唐家老宅只留几个老仆打理, 以后每年回来祭奠几次, 等孩子长大一些, 洛阳老宅以及唐家产业会还给他们。

  谢万钧是这么打算的, 也是这么和王妃说的。

  幼儿体弱, 又是唐家人, 萧洛兰对他们更加怜惜,每每想起唐五和齐侍郎他们,萧洛兰就心生黯然,好生安顿他们的后人也是她的想法,上了马车没多久,她便多派了些人去照顾他们。

  这大半天下来,萧洛兰一刻也不得闲,直等到这会,她才有空休息一会。

  金荷婉看了窗外一会,见兰娘仍专心的看着书籍,便抽出了她手中的手:“你的眼睛刚好没多久,仔细着点用。”

  萧洛兰无奈道:“我再看一会。”

  “不行。”金荷婉坚决道。

  “好吧。”萧洛兰道,她剥了个橘子,分了一半给婉娘,酸甜的橘子吃起来口舌生津,萧洛兰便又剥了一个,金荷婉接过兰娘的橘子,对外努了努嘴:“那就是谢家小娘子?”

  萧洛兰咽下橘瓣,朝外看去。

  女儿和谢家小娘子正各骑着一马并排走着,女儿今天穿着圆领袍,腰间别的小鞭子,分外的英姿飒爽,她旁边的谢家小娘子披着一件白狐毛滚边的绣花银白色斗篷,细细绒绒的白狐毛将秀美纤柔,气质清然的谢家小娘子映衬的整个人如冰雕玉琢,水灵通透。

  两人骑马走的很近,离得有点远,萧洛兰听不清她们在说什么,不过两个人看起来关系很好,有说有笑的,女儿还把小鞭子给了青妩,似乎在教她怎么使用鞭子。

  “她叫青妩。”萧洛兰放下车帘,对要好的好友温声说道:“谢家一直是幽州的同盟,周郎他很久之前和谢家家主定好了青妩和慎之的婚事。”

  今天天气不好,马车帘子一落下,马车内的光线就暗了些,金荷婉怕冷,兰娘早早就在桌上准备好了三足小火炉,她伸手烤了烤:“长安谢氏的荣华还真是不浅。”

  没过多久,萧晴雪就钻进了阿娘的马车,有金姨在,她老老实实的坐在阿娘身边,没往塌上一滚。

  “阿娘,金姨,青妩姐姐送给了我一个玉镯子,还约我明天到她马车上玩。”萧晴雪挽起袖子,手腕上有一通润泛柔的白玉手镯。

  金荷婉看着镯子,一向古板严肃的脸露出一丝笑意:“谢家小娘子送的镯子不错。”

  萧洛兰道:“这镯子看着挺贵重的,那你明天去她那玩的时候,选个好东西赠给她。”

  “我的鞭子给她了。”萧晴雪拍了拍自己空荡荡的腰间:“青妩姐姐喜欢我那条鞭子,我就送给她了,那条鞭子还是我从家里库房里搜出来的,我平时可喜欢它了。”

  萧洛兰笑道:“等回阆歌再给你打一条鞭子。”

  萧晴雪狡黠道:“我以前听公孙起两兄弟说过,制作阿爹黑金乌鞭的材料还剩一些,我能不能用那些材料打。”

  “那些材料是公孙家的人献给你阿爹的,要不你问问你爹。”萧洛兰道,不知为何忽然想起了公孙家族的那个大长老刻玉时痛不欲生的场景,胸口处的玉牌熨帖在她胸口处,不知道这玉牌重要性就罢了,现在想想,那块最后的龙玺残玉给她做了一块玉牌,似乎太暴殄天物了些…

  “阿娘你帮我问,好不好?”萧晴雪觉得阿娘问的话,成功的几率更大些,她知道周十六馋那些材料许久了。

  萧洛兰抵不住女儿撒娇,便点了点头。

  “阿木和十六都在前面,我去找他们玩了。”萧晴雪坐不住,道。

  “不要打扰到别人。”萧洛兰叮嘱道。

  “知道了,阿娘。”萧晴雪笑嘻嘻的出了马车,骑马去前面。

  待到晚上,中军大帐扎营后。

  周绪摸了摸胡子,夫人没在身边那段时日里,他的胡茬很快变成了长须,长了反而不扎人了,他便蓄起了长须,而不是像以前那样络腮胡,如今长须已经习惯了,大帐内后室闲人免进,一般也没有人敢不经通知就闯大帐,故而晚饭就他和夫人二人吃,其余小辈各有吃饭休息的地方。

  “要是为难的话,那就算了,女儿她就是拿鞭耍着玩的。”萧洛兰见周郎捻着胡须,其实鞭子制作材料其实还是很多的,女儿也不是非它不可。

  周绪放下手:“剩下的乌铁给晴雪用倒不是问题。”他拿起他的乌鞭:“关键是用它制作出来的鞭子会很重,晴雪她挥舞不动,我想着到时让公孙家的铸造师把乌铁少加点。”

  萧洛兰笑道:“这样也行。”

  周绪见夫人开怀,也笑道:“晴雪喜欢,我把库房里的那堆天外乌铁都留给她。”

  “这是红糖糕,周郎你尝尝看。”萧洛兰夹了一块糕点道。

  周绪拿起吃了一口,又甜又软绵:“不错,糕里的红糖也是晴雪做的?”

  吃完后,他给夫人盛了羊肉汤,天气冷得时候吃羊肉大补,对妇人也很好。

  “是她做的。”萧洛兰道:“早上,你还吃了她做的白糖。”

  周绪回想起白糖的甜度,连忙喝了几口羊肉汤压一压泛到心口的甜味:“好吃是好吃,就是太甜了些。”

  萧洛兰掩唇直笑:“谁让你直吃的,下次我用白糖熬些果酱,用来冲果茶喝。”

  “白糖色如霜雪,晶莹剔透,倒舍不得作他吃了。”周绪朝夫人那边坐了坐,握着夫人的手道:“女儿一向贴心孝顺,夫人放心,我不会让她受委屈的。”周绪保证道,他怎会不知夫人的心思,在女儿问题上,她一向患得患失,多思多虑,反复确认。

  “以后,你们可以想干什么干什么。”周绪搂着夫人,心里被充的满当当的,畅快道。

  萧洛兰忍不住笑道:“真的?”

  夫人眼波流转,周绪感觉自己的心又剧烈跳了起来,他笑道:“真的,大将军一言九鼎。”

  “等开战时,你和女儿就呆在中军大帐里,不要出去。”周绪道:“我已安排了足够的人手保护你们,这次定不会有任何意外发生。”

  “好。”萧洛兰笑意盈盈的应下来。

  晚上一起休息时,萧洛兰有些睡不着,毕竟他们离长安越来越近了,她不禁低声问道:“长安是什么样的地方?”

  “长安啊。”周绪摩挲着夫人的肩膀,睁开眼睛,想了想说道:“京畿之地,天子脚下,世家万族风流,高门候府无数,一块石头砸下去都可能砸到某位权势家的人。”

  “人太多了些。”周绪道。

  “你知道仁宗吗?我在书上见过他的一则野史。”萧洛兰想到白天见过的一则野史。

  “知道,他是大楚最短命的皇帝。”周绪亲了亲夫人雪颊道,低头就看见了玉牌被高高托举着,发出莹润的光,因此回答的有些心不在焉。

  “我听说他有一则天书遗诏。”萧洛兰感兴趣道。

  “夫人想要的话,等进了长安,我派人找一找。”周绪并无不可,他说着说着声音有点嘶哑,萧洛兰转了个身,玉牌滑落至幽暗处,她道:“我今天看了史记,发现仁宗死的似乎很蹊跷。”根据史书上的记载,他死的好快,一次风寒后就重病不治了。

  “他就是被当时的世家大族弄死的。”周绪直白简短的说道,仁宗当时干的事已经触碰到了世家大族的利益和底线,他们不能再留他了,所以他才不会给那些世家留什么活路,都给他死,死的差不多的,一蹶不振的才是好世家。

  谢家同样如此,他绝不能容忍有什么世家和他共治天下,那帮眼高于顶的世族也该给他彻底清醒过来了,他的天下将是新的天下!

  周绪眼眸深沉黑暗。

  失去了江淮洛阳的食物供应,长安已经出现了缺粮的情况,潼关要守也需要大量的食物军械供应,眼看天气愈寒,这种困境将愈发明显。

  潼关,长安撑不了多久的。

  周绪心里一清二楚,可他也知道自己是极度残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