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进古代末世,靠着家底搞基建 第109章

作者:玖菜花叶 标签: 穿越重生

  只听曲奇叹道:“阿兄有所不知,昨日我与卫女郎等人留在枣强,看见他们分流怪物大军,哦你们还不知吧,卫女郎将怪物大军全部引出了清河郡……”

  “那小黑球可谓神物也,卫女郎称之为炸药,威力巨大,动静震耳欲聋,仅仅那么小一颗球,居然有这么大的力量。”

  “听说是一位客居在坞堡的先生所制,我左思右想,实在心痒难耐,夜不能寐连做其他事都提不起劲,还以为阿兄好歹当了这么多年的山长,见识广阔,会知晓一二……”

  一家人围在一旁默不作声。

  罗氏翻了个白眼,向公婆行礼,带着两个孩子下去歇息。

  曲父听着小儿子喋喋不休的话语声昏昏欲睡。

  “卫女郎承诺等到坞堡后,赠于我一颗炸药当做研究,我已经想好了,要秉着虚心求教的态度,多多请教那位先生才是。”说了半天,曲奇才想起过来的目的,“对了,东西可有收拾好?明日一早我们就启程去往坞堡。”

  曲母没好气地说道:“早就收拾好了,哪还需要你问。”

  曲姜见弟弟终于停住,轻呼了口气,趁机告退,“都早点歇息吧,阿爹阿娘也别想太多,情况如何等到了坞堡便知。”

  曲奇连连摇头,“我哪里睡得着啊……”

  深怕他又要继续往下说,一家人一哄而散,不到片刻屋子里只剩下他一人。

  ………

  翌日。

  卫曦音率领部下与两千多名百姓,踏上了回家的路。

  今日的太阳格外毒辣,天气闷热得要命,空气中没有一丝风。

  夏季正式来临。

  不知不觉,出来已有一个多月,不知程家兄弟可有接到从幽州过来的三千名百姓,围墙内的房屋可有开始修缮。

  加上此次带回去的二千多人,坞堡已经彻底容不下了。

  卫曦音原来打算将灵县留着,日后另做用途,加之人员不好分散,一旦百姓分散开来,那守城的护卫也得跟着分散,灵县与坞堡中间,怎么也隔了半个时辰的路程。

  若是来点突发情况,没有听到动静,很有可能造成救援不及时。

  但眼下百姓没地方住了,只有回去先看看情况,再做安排。

第152章 曲氏兄弟

  从东武走官道回坞堡,两千多人的队伍,不到三天便抵达灵县境内。

  与之前那些初次来到卫氏坞堡的人一样,大家都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到。

  望不到头的高墙矗立在沿途山脚,将整个山头包裹其中,灵县内一派祥和之气,所过之处一只怪物都瞧不见。

  放眼远望。

  远处的坞堡像似一座瑰丽的城堡,庄严而肃穆,四周的围墙形成一个‘圆’,如同忠诚的护卫,将坞堡给保护起来。

  离开月余。

  外围围墙上的八个瞭望台早已建造完毕,有护卫站在上面巡视附近情况。

  护卫很快发现是女郎回来了,连忙下去禀报。

  待卫曦音率领众人走近,围墙的大门已经打开。

  卫明泽与一些族人迎在门口,见到除了族亲外,又回来如此多的百姓,明镜堂的人连忙带着人下去安置。

  坞堡已经完全住不下了。

  以往安置百姓的两边巷子早已住满了人,下人都搬去了主家居住,其余地方倒是有许多空置的宅邸。

  比如四房的宅院,十分宽阔,卫谷秋如今跟着女眷一起生活,宅邸一直空着;又比如二房,卫文康在长房生活,房子照样空着,又或者卫廷家,偌大的庭院内就他一人居住………

  但这些都是族人的私有房产,明镜堂无权处置。

  明镜堂首先要考虑到族人的利益,这些外来的百姓他们只是本着原则救助,人有亲疏之分,哪有牺牲族人利益去救助外人的道理。

  所以除了原本居住下人的两边巷子外,坞堡内其余地方的房屋,明镜堂并不打算用来接纳外人。

  卫曦音走近后向卫明泽行礼,询问道:“七叔伯,最近坞堡情况如何?”

  卫明泽道:“五娘不必担忧,一切安好。”

  卫曦音很快注意到围墙内的变化十分大,四处的地基已经打好,许多房屋已见雏形,不远处还有不少人正在抓紧建造房屋。

  而一旁的研究所门前圈出一块空地作为院落,安装上了铁门,门口有护卫值守。

  通过铁门缝隙,能隐约瞧见里面有人影走动。

  她顿时心痒难耐,想进去瞧瞧成果,但眼下明显还有好多事需要善后,暂时抽不开身。

  卫曦音掏出亲友名册,交给卫明泽,“七叔伯看看吧,找到的亲友我都标注出来了,整个清河郡还有三县未曾搜寻,不排除有些亲友藏得极深,没被我们发现。”

  他们虽是寻人,但不可能像元武一样进行地毯式的搜寻,后续还有好多事需要安排。

  随着丧尸潮离开清河郡,现在外面已经安全了不少,只盼着其余活下来的人能自己跑回来。

  卫明泽接过名册,感叹道:“辛苦五娘了。”

  另一边回来的族人,已经与坞堡众人叙上了旧,不少亲友重逢抱头痛哭。

  卫以莲焦急四处张望,并没有看到娘家胞兄,这时她才得知,自家娘家这一房的人居然一个都没活下来。

  她听闻噩耗浑身瘫软,竟直接昏了过去。

  许鸿文大惊失色,连忙扶住母亲,“阿娘!”

  相似的情况不少,门前顿时乱成一团。

  大家手忙脚乱地将人抬进坞堡,跑去请医官。

  常鹰带着属下与那些中山军,回了营地休整。

  卫曦音与卫明泽见此也不好杵在门口,两人随着一道进入坞堡,一起回了老宅。

  路上,卫明泽主动说道:“去往安平的人前几日便回来了,这几日正在抓紧建造房屋,坞堡背面那一圈的房屋已经建好,屋内增加了临时床板,做成了大通铺。”

  “此次带回来的百姓只有先在外面挤一挤,等房子都建好后再进行分配,至于那些亲友,让各家自己招待。”

  卫曦音点头道:“叔伯们做主便是,不过侄女想为曲家求一个特例,单独为他们在坞堡分配一座宅邸吧。”

  想要人做事,福利自然要跟上。

  曲家在坞堡的亲戚隔了一房,关系疏远,族人不一定会接纳,加上寄人篱下难免生活得不自在,干脆按照褚钰的待遇来安排。

  要知道除了各家宅邸与居住的下人两边巷子外,坞堡还有些用来待客的宅院,以往专门用来招待一些到访的贵客。

  现在龚六郎、褚钰等人居住的房子便是客居院。

  “曲家?”卫明泽挑了挑眉,“五娘说的可是枣强曲家?”

  卫曦音点头。

  卫明泽了然,“不知五娘看中曲家哪位郎君的能力了?”

  卫曦音没隐瞒,“曲家二房的曲奇,此人在丧尸爆发时带领枣强百姓展开自救,清理城中怪物,他们不仅靠自己关上了枣强城门,还截获一批朝廷物资打造武器……”

  卫明泽听闻感到十分惊讶,他道:“原来是他,听闻曲家二房有两位郎君,曲大郎文采斐然,弱冠之年进入清阳书院,没过几年就当上了清阳书院山长。”

  “曲二郎我倒不熟,只知道多年前曾传出过神童之名,后来听闻其在定品后拒绝出仕,此事曾在清河郡轰动一时。”

  这个朝代没有科举,入仕都是门荫得官,或是得人举荐;盛行的九品中正制——定品寻良骥,中正探人杰。

  说得是看人品来寻找人才。

  曾有大家相中曲奇,举荐他入仕为官,奈何此人厌烦庶务,称自己力不从不足,非常潇洒地游历四方去了。

  卫曦音:“………”饼干先生果然是个人才。

  “既然五娘想用曲二郎,那等会明镜堂为他们安排座单独的宅院便是。”卫明泽如是说道。

  卫曦音谢过,而后说道:“刚才七叔伯提及曲奇的兄长,话说族里的族学是时候重新开启,不如安排曲家大郎来族学教学?”

  一个书院山长来教孩子们,未免有些大材小用。

  但曲家那么大一家子人,日后不可能都靠曲奇养啊,还是得给他们安排点事才行。

  而且孩子们野了大半年,是时候该收心了。

  “另外再增加一门武学课,我会让常鹰挑选几人来给孩子们教学。”卫曦音说道,“不仅族里的孩子,那些百姓的儿女皆可来族学读书习武,男女不限。”

  卫明泽点头,“是该如此,几位叔伯此前也提过这事,只不过大家现在都很忙,实在没空给孩子们教学,曲大郎的确是最好的人选。”

  谈话间,二人已经走到老宅门口。

  吴伯已经等候在门口。

  而正在营地训练的卫琅,听闻姐姐回来了,风风火火地从营地跑回家,隔得老远就在挥手:“阿姐!”

第153章 晒黑了

  卫琅兴奋得朝着姐姐跑过来,却忽然记起阿姐好像说过,回来要罚他们的,他下意识顿住脚步,脸上的表情有些委屈。

  “阿姐,可以不画家规不?”

  卫曦音非常干脆,“可以,这次换点别的。”现在纸张存货不知还有多少,岂能再拿给他随意糟蹋。

  卫琅闻言立马又高兴了起来。

  卫明泽还有事要忙,将人送到门口便告辞离开。

  姐弟二人一起进入家门。

  卫暨刚从山上回来不久,他整日十分清闲,闲来无事偶尔也去山上转转。

  如今山上的农田日渐增多,第一批种下的粮食本该秋季收获,但因植物出现异变,眼下几乎已经完全成熟。

  想来过不了几日就该安排人去收割了,至于产量如何,要等收割完才知道。

  只要能种出粮食,就不怕日后会断粮,民生稳定,孙女收纳百姓也不会因粮食问题而束手束脚。

  瞧见两个孙辈一同回来。

  卫暨打量片刻,见孙女平安无事,终于放下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