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进古代末世,靠着家底搞基建 第132章

作者:玖菜花叶 标签: 穿越重生

  女郎下令,两名丫鬟不敢不从,低垂着脑袋应着。

  小谷秋带着她随身不离的小长缨枪进来,小小年纪的她,瞧着还没有褚钰让人从县城里搬回来的石墩高。

  卫曦音叹了口气,摸了摸她脑袋,直言道:“日后不可蹲在门口了,我会跟九叔伯说,让你每隔五日过来跟着褚先生学习一日。”

  言下之意是同意她进出研究所,只不过每五日一次。

  小谷秋闻言眼睛发亮,稚嫩的小脸上有了光彩,“谢谢五堂姐!”

  孩子思想没那么复杂,想来就来,用行动表达自己的意愿,根本不会意识到她整日蹲在门口的行为,会引起族人注意。

  卫曦音对着她笑了笑,想到孩子与季大郎君相处愉快,扭头吩咐季曜,“带着谷秋去转转吧,吊桥收起前,让护卫将人送回去。”

  季曜闻言脸色‘唰’一下变得苍白,能去哪里转啊,小谷秋不会又想去看怪物吧。

  女郎能不能换个人……

  卫夕姝站在一旁不敢吭声。

  卫曦音顿了顿,对着她嘱咐道:“明日将你的研究记录交上来我看看。”她是真想知道,植物生长是否因人而异。

  卫夕姝却会错意,以为五堂姐是要查她有没有认真干活,紧张兮兮地应道:“我知道了,五堂姐。”

  见五堂姐挥了挥手,她立刻如蒙大赦地告辞离开。

  瞧着仓皇而逃的背影,卫曦音有些莫名其妙,明明是正常沟通,十堂妹当她是洪水猛兽了?

  季大郎君已经被小谷秋拉走,一下走道里只剩她一人。

  眼见两位先生还未回来,她留在研究所也无事。

  卫曦音一边继续想刚才的问题,一边朝着坞堡吊桥走去。

  穿越者……

  是与不是,出手试探一下不就知道。

  眼下赶回家用晚膳才是大事,她已经很久没有陪着祖父用膳,祖父年纪大了,忙得同时也要多多陪伴他老人家。

  况且二郎如今还未归来……

  老宅内。

  下人去营地接回文康,他正坐在榻上,奶声奶气地与叔伯祖讲述今日学堂里的事。

  “曲山长今日教写自己名字,文康已经学会了。”孩子童言童语,“往后曲山长还会教文康写叔伯祖和五姑姑的名字,哦还有二叔伯的。”

  卫暨盘腿坐在对面,满脸慈爱地笑道:“那文康可得好好学,日后写给叔伯祖瞧瞧。”

  卫文康重重地点头,又向叔伯祖说起营地的事,说着说着有些委屈,“今日教头夸赞小姑姑,文康也想得到教头夸赞,但是教头们好凶。”

  学堂开启已有几日,因为孩子太多,明镜堂又招了几位读书人,将学堂全权交给曲姜管理,并且直言,卫氏子弟无论谁犯错,请曲山长狠狠惩罚,不必手下留情。

  而营地那头。

  常鹰挑选五名教头,按照年龄将孩子分成不同组。

  四岁的卫文康自然在年龄最小的一组。

  有卫谷秋的前车之鉴,四五岁孩子的训练任务很轻,才刚开始接触武学,最近都只练习蹲马步,并且因为天气炎热,练习时间很短,现在几乎是半学半玩。

  小谷秋虽然留在孩子组,但实际已经学习到过招,并且她有族里为她量身打造的小长缨枪,引得一群孩子们纷纷羡慕不已。

  卫文康自然也羡慕,他也想有自己的小兵器,等他长大了,就能跟着五姑姑和二叔伯出去打怪物。

  卫曦音进来时正好听见。

  都是自家孩子,文康与她的关系还要近一些,总不能厚此薄彼,她道:“文康最近在学堂里要好好表现,若是得曲山长夸赞,五姑姑就送你一件兵器。”

  孩子闻言欣喜不已,立刻从榻上爬起来,大声道:“我会的!五姑姑要说话算话!”

  卫暨在一旁欣慰地看着。

  孩子们是卫氏的下一代,是整个家族未来的希望,纵使外面世道恶劣,他们若茁壮成长,才能在将来为宗族遮风挡雨。

  为清河卫氏之延续。

第186章 房屋分配

  翌日。

  明镜堂根据五娘提供的制冰方子,成功将冰弄了出来。

  叔伯们一脸稀奇地盯着盆里的水慢慢凝结成冰,每个人露出惊讶的同时,还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庆幸。

  现在有了用不完的冰,夏季坞堡就不会太难熬。

  眼下天气越来越热。

  制冰方子出现及时,也不知五娘从哪弄来的,若不是亲眼所见,实在不敢相信还有如同施法般的制冰之法。

  真是神乎其技。

  卫明泽道:“不过五娘说了,方子制作而成的冰不能食用,我想了想,干脆冰窖里的冰留着食用,屋子里降温就用咱们制作出来的冰。”

  冰窖里除了冬季地上切割的冰块外,还有不少是由井水冻成,原本便是打算留在夏季食用。

  现在又有了制冰之法,那些冰块完全不用动,夏季想奢侈一下喝一碗冰镇的酸梅汤,他们也有足够的冰。

  还可以把这个当做干活的奖励,分发下去。

  叔伯们连连点头,都表示赞成。

  此前率领护卫在外、寻找原材料的程青,在山壁一处发现大量硝石矿。

  此事两位先生知晓,正在石临村研究提炼之法,也没有瞒着明镜堂。

  在今日。

  许多族人都收到明镜堂下发的冰块,几乎每家每户都有,方子的事并没有公开,族人见明镜堂派发冰块的架势,不免有些担忧。

  该不会现在就把冰块用完了吧。

  那往后的日子怎么办?

  要知道不少人都参与过冰窖挖掘,对族里的屯冰数量一清二楚,加上天气炎热冰会融化一大半,如此挥霍哪里够用。

  谁知,明镜堂的人只吩咐道:“放心吧,现在族里有足够的冰使用。”瞧他们的大方模样,像似冰块取之不尽……

  派发冰块的人也一再嘱咐,“冰化后的水不能食用,等化了后,可将水端来明镜堂重新换冰。”

  干旱显现,水源愈发紧张。

  族里的那几口井,水位下降很快,就怕有族人为了节约将水喝掉,五娘的方子里可写着,这水带毒,万万不能喝。

  虽家家户户都提前做了准备,家里能盛水的容器几乎全部拿来蓄水。

  但坞堡人口增长实在太快,族里储存的水根本不够如此多人使用。

  木匠们最近都在大量制作木桶、木盆,主要是给外面的百姓,让他们自行存水。

  当然,并不是免费的,而是拿餐食来换,木桶需要三日餐食、木盆两日。

  多换有优惠,一块竹牌可换两个木桶、三个木盆。

  许多百姓见卫氏族人疯狂屯水的架势,以及越来越炎热的夏季,知道往后用水紧张,咬咬牙拿着竹牌去找木匠购买。

  一些胆大又没挣到多余粮食的,便向明镜堂请假,结伴去附近变成废墟的村庄搜刮,企图找到一些有用物资。

  过了午时。

  卫明泽带着册子来到老宅。

  请示关于外面房屋分配的问题,围墙内的所有房屋已经建造完毕,但迟迟没有进行分配。

  明镜堂其实已经将房屋分好,过来主要是拿给族长……五娘看看。

  “禀族长,前后加起来一共三千六百座土屋,大小规格都一样,一座土屋里两间厢房,一间堂厅。”

  “侄儿们的意思,是按户按人数分配,每户人数超过五人可单独分到一座土屋,五人以下只能分到一间房,俩户或独户者一座土屋。”

  意思就是一座土屋内最多两户人家,人口五人以上的人家可以单独居住一座土屋,五人以下就得与各户拼房居住。

  家里只剩一人的独户也同样如此。

  这样的分配法简单粗暴,虽然对一些人不公,但能尽快将围墙内的居民落实。

  而土屋的厢房面积不小,三至四人的人家,完全可以自行将里屋分成两半,挂上竹帘将厢房一分为二使用。

  当下条件不够,明镜堂自然以最快速度将房子修好为目标,细节方面让百姓自行处理。

  卫明泽想了想又补充道:“至于在外运粮与采矿未归的百姓,明镜堂预留有空屋,等他们回来后再进行一次分配,若是有相处不愉快的两家,也可到明镜堂进行换地。”

  可以说明镜堂已将方方面面考虑到。

  卫暨半阖着眼,坐在榻上一动不动。

  卫曦音瞧见祖父态度,她垂下眼睑,思索片刻,询问道:“敢问七叔伯,如今坞堡的人口有多少?”

  卫明泽负责管理户籍登记,都不用翻看册子,直接回道:“一万三千八百零四人,其中部曲已有二千七百人,围墙外的公厨已经投入使用,另外灵县的公厨也在抓紧建造。”

  卫曦音闻言差点从榻上摔下来,她不由倒吸一口气,“怎么这么多了!”

  才回来一日,还没来得及去营地看看。

  记得在走之前,当时人数还没过万啊。

  “五娘有所不知。”卫明泽笑道,“元都尉可是帮忙出了不少力,中山军找到不少幸存者,加上随着怪物大军离开清河郡内,有些藏得极深的百姓意识到后,自己逃到了坞堡来。”

  人毕竟是群居生物,能活到现在的人都有几分小聪明。

  五娘带着部曲出去好几趟,沿途留下有痕迹,许多人发现怪物变少,自己顺着路上痕迹摸了过来。

  目前灵县各处边境的围墙正在加紧筑建,瞧见不少人正在热火朝天的干活,四周一副生机勃勃的景象。

  逃到这里的老百姓感触颇深,当场大放悲声,哽咽难言。

  卫曦音:“………”心底一时又喜又忧。

  喜的是随着规模逐渐扩大,距离她走出翼州的目标越来越近。

  忧的是这么多的人,坞堡又能负担多久?

  卫明泽倒没注意她的神情,想到五娘经常不在家,恐怕还不知最近的一些安排,便捡着一些要紧事说给她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