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进古代末世,靠着家底搞基建 第17章

作者:玖菜花叶 标签: 穿越重生

  常鹰知她意思,便起身带着她在营地里四处查看,边看边介绍情况,“目前我们的部曲仅有四十二人,分为四什,有四位什长,之前从兵器库拿出来的红缨枪与圆盾,家主听闻后没让归还,又给剩余的人全部补齐了,武器暂时不缺。”

  卫曦音点点头,“粮食和衣物什么的缺不缺?”

  常鹰道:“我们拿回来的粮食全部上交给公中了,按以前的规矩,每个人每月领粮食二斗,昨日七老爷做登记时就已经将这个月的粮食下发。”

  “至于衣物和其余用品,还没来得及。”

  “好在营地里原本剩下一些东西,护卫们也不挑,将就凑合用着。”死了那么多人,营地原本留下的物资不少,秦善也没让人收走。

  卫曦音默默听着,这些也没办法,如今坞堡里物资暂时不缺,但坚持不了多久,自然要省着点用。

  她又四处看了看,发现情况比她想象中还好,操场不远处有间小库房,里面堆放着昨日领到的粮食,和大量的衣服用具等,完全够他们几十人用。

  卫曦音目光闪烁,不由问道:“咱们的人就这样占了一处营地,隔壁的可有不满?”

  隔壁自然是指东南侧营地的那些人。

  大家虽同属卫氏一族部曲,但一边是族地的人,一边是上京的人。

  常鹰不明所以,但还是老实回道:“回女郎,将西南营地让出来,是秦善的意思。”

  族地的部曲,一直是由秦善在统领。

  朝廷对官员私养部曲,其实有严格的人数限制,要不然谁知道你是不是在屯兵造反。

  卫暨官至中书令,可养部曲人数是两千人,其余官员少则百人,多则最多千人。

  这还不是按人算,而是按家族,同族按最高规格人数。

  比如卫暨养了两千部曲,其余卫家人在朝为官就没名额。他身为族长,又是卫氏一族在朝的领头人,只要他在一日,家族自然以他为首。

  当初卫暨选准时机辞官离京,除了他年事已高、精力不如从前外,也是因三房和四房的几个长辈,有的在任上已经待了十余年。

  因为朝廷制度(同族不得同时任职重要职位,不得为上下级关系),一直无法晋升。

  卫暨选择急流勇退,扶持三房和四房上位,也是为了大局考虑。

  当官需要家族支撑,族中资源会倾斜在一小部分人身上,家族利益高于一切,只要你有价值,家族就会全力供养你。

  反过来,你也将成为家族的助力。

  这就是古代的宗族。

  而且,私养部曲非常烧钱,靠官员自己根本养不起。

  像卫暨养的两千人,银钱几乎都是族里公中所出,靠自己那点微薄俸禄,不可能养得了那么多人。

  所以卫暨在很久以前就将部曲一分为二,留在族里一千,上京一千。

  关于秦善此人,卫曦音到目前为止还未见过,对他并不了解,她是不希望两边的人产生什么矛盾,从而影响坞堡内的团结。

  在听见营地是秦善主动让出来的,她便放下心来。

  卫琅开始还跟着两人身后,见姐姐一直在和常鹰说话,也不搭理他,便自个儿去找护卫们玩去了。

  常鹰就这样带着卫曦音转了一圈,两人一路走到一处阶梯。

  卫曦音抬眼望去,阶梯上面就是坞堡十米高的围墙,围墙上有个瞭望台,可以查看外面情况。

  她想也没想就顺着阶梯上去,常鹰连忙跟着。

  好不容易才爬上去。

  眼前的景象令卫曦音瞳孔一缩。

  围墙外便是一条五米宽的护城河,放眼望去,河里包括外面的田野上,密密麻麻的全是丧尸。

第23章 坞堡外

  卫曦音的心脏猛烈跳动。

  之前坞堡内因有建筑物遮挡,人一眼望去最多只能瞧见一条街或整个广场的怪物,并不能看到全部。

  加上当初制定计划时,她只负责清理堡内残余丧尸,所以并没有太直观的感受。

  现在看着底下如此密集的丧尸,卫曦音心底瞬间泛起层层鸡皮疙瘩,可想而知,当初她的护卫们冒了多大的生命危险,才将这些丧尸全部引出去。

  两人站在围墙上,一言不发地注视着下面。

  坞堡门前隔着护城河的道路两旁,一望无垠的田野,那是卫氏一族的祖田,现在田里的庄稼东倒西歪,被糟蹋得不成样,每块地里人头攒动,丧尸摇摇晃晃地在田地里走动。

  围墙下方的护城河,密密麻麻的丧尸躺在水里,全部都还在活动。

  这景象看着就让人头皮发麻。

  卫曦音稳了稳心神,才颤抖着嘴唇问道:“七叔伯可有说过坞堡伤亡人数?”

  常鹰沉默片刻,回道:“还没有公布确切数字,不过属下听秦善提过,事发时坞堡里还有许多商队在,不包括那些闲杂人等,族中牺牲人数大约不下三千人。”

  部曲与卫氏族人加起来,染病人数都超过一千五了,更别提还有那么多下人与外来的闲杂人等,或各家走亲戚的亲朋好友。

  卫曦音立刻收回了之前的想法,神色凝重道:“不行,不能让这些丧尸继续留在外面。”

  数量实在太多了,她原先还想着可以慢慢清理,却忘了这些丧尸在水里也能生存。

  护城河不但不能作为屏障,还会让这些丧尸对水源造成进一步污染。

  河水已经被污染,谁知道这些河水会不会通过地下,渗进他们的井水里。

  若是井水出事,后果不堪设想。

  卫曦音越想越觉得不能耽误,决定立刻返回家中,找祖父商量对策。

  卫琅见姐姐步伐匆匆离开,急忙想跟上,谁知卫曦音却出声让他留在营地里。

  “阿姐之前给你的长缨枪呢?”

  “把你的武器拿上,日后便跟着护卫们一起操练。”

  卫曦音匆匆交代几句,将卫琅留下后便独自回了祖宅。

  回来时,她在家门口正巧碰到卫明泽。

  “七叔伯。”卫曦音连忙行礼。

  见她神色匆匆,卫明泽关心地问道:“五娘如此着急,可是遇到什么事了?”

  卫曦音苦笑道:“是有事要找祖父商量。”

  卫明泽闻言没有多问,点头道:“正巧我也有事找族长,你也顺便一道听听。”

  两人便一同去了主院。

  卫暨正坐在廊下饮茶,见他们一起进来,抬了抬眼皮道:“何事?”

  卫明泽行礼道:“回族长,是关于五娘他们带回来的那些百姓,侄儿想把左巷圈出来安置那些人。”

  左巷原本是坞堡内下人们的居住地,如今空出不少屋子。

  卫暨道:“这等小事你自己做主便好。”

  “是。”卫明泽应着,目光瞥了卫曦音一眼,才继续道,“不过那群百姓似乎没有什么余粮,五娘让他们一人上交十斤粮食,剩下的估计撑不了多久,侄儿恐他们日后会闹事。”

  卫明泽顿了顿,随后又对着卫曦音笑着解释道:“这话可不是说五娘做得不对,只是现在大家都被困在坞堡内,若我们直接拿粮食给他们,那五娘之前收的十斤粮食岂不是白收了。”

  “不拿吧,侄儿又怕他们饿死在坞堡,坏了咱们的名声,所以来找族长拿个主意。”

  卫暨点了点头,是这个道理,他转头问孙女,“五娘可有办法解决?”

  卫曦音看了眼祖父,不懂他这是何意,但还是答道:“如今坞堡正是用人的时候,七叔伯可让那群百姓以工代赈。”

  让他们帮忙干活,再用粮食当工钱。

  卫暨闻言满意地点了点头,笑道:“明泽就按这个办吧。”

  卫明泽也觉得可行,点头应下。

  “另外,关于水源问题。”卫明泽又道,“以往族人们都是用河水浆洗灌田,但现在河水污染,族中只有几口井水供人使用,每天打水需要排队,侄儿觉得是不是要再打几口井……”

  卫曦音闻言眼皮一跳,水源是她最担忧的事,她干脆出声问道:“敢问七叔伯,河水污染对井水有没有影响?那些河水离得如此近,会不会通过地下渗进井里?”

  卫明泽脊背一僵,脸色瞬间变了,他仔细一想,觉得似乎非常有可能。

  若井水被污染,族人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饮用……

  卫明泽脸色发白,焦急说道:“当初挖河道的图纸还放在明镜堂,我马上就去取来。”说着他急匆匆地离开。

  卫暨听闻此事也坐直了身子,神色变得十分凝重。

  饮用水事关整个家族存亡,容不得一丝马虎。

  等卫明泽走后,卫曦音立刻将坞堡外的情况说了。

  “祖父,孙女认为,必须尽快将那些丧尸清理掉。”卫曦音嘴角紧紧抿起,“是孙女之前考虑不周,没有考虑到丧尸对水源造成的影响。”

  卫曦音觉得惭愧,她之前还对祖父说可以慢慢清理。

  “你七叔伯不也没考虑到?”卫暨语气平缓,柔和地安慰道,“祖父也没考虑过水会被污染,还是我们五娘聪慧,总能发现问题。”

  卫曦音:“………”莫名其妙被夸了。

  卫暨手指在石桌上敲了敲,转过头对一旁的吴伯吩咐道:“让常鹰和秦善来见我。”

  收到消息,常鹰与秦善很快赶来。

  卫曦音前不久还在与常鹰谈起秦善此人,没想到仅过了一会,便见到了本人。

  出乎意料,此人非常年轻。

  看着比她大不了几岁,这让卫曦音微微感到有些诧异,如此年轻,他是怎么当上部曲统领的。

  卫暨并没避讳孙女在场,而是直接问道:“需要清理外面那个……丧尸,你二人可有计策?”

  常鹰沉默,他们是部曲又不是谋士,哪来的计策。

  老实人一般都是听命行事。

  秦善神色沉毅,凛然道:“回族长,属下等人愿带人出去清除危患。”

  常鹰见秦善已经作答,家主的目光又落在了自己身上,他只得开口说道:“回家主,女郎曾命人做过一个深坑陷阱,不知在坞堡外是否适用……”

  “哦?”卫暨闻言立刻来了兴趣,转头问孙女,“什么样的陷阱?”

  卫曦音便仔细与祖父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