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进古代末世,靠着家底搞基建 第170章

作者:玖菜花叶 标签: 穿越重生

  褚钰:“………”你确定这是最简单的?

  褚钰立即拒绝,面无表情地道:“砍断手脚什么的,女郎最好还是吩咐护卫来做,钰怕记录官们会留下终身阴影。”

  还有好几位小娘子在,要是日后一个个的都像女郎这么‘变态’,那研究所成什么地方了?

  变态培训营?

  卫曦音表示无所谓,有人做就行。

  不过得多抓几只丧尸回来了,研究所的那几只恐怕经不起霍霍。

  屋子里的变异丧尸动静很大。

  两个大活人坐在眼皮子底下,它疯狂的撞击铁栏,想要冲出牢笼撕碎面前的活人。

  两人丝毫没有受影响,一边观察变异丧尸,一边聊着正事。

  卫曦音说道:“白日里这些丧尸也需要有人观察记录,先生不妨让研究所的记录官轮流过来。”

  不可能老让褚钰两头跑,还是得多多培养下面的人。

  褚钰淡声回道:“总需要一个适应期,待钰将这只丧尸的初步特征掌握后,自然会安排人接手。”

第239章 康家兄妹

  夏季天亮得早。

  后半夜,卫曦音靠着案几浅浅眯了一小会儿。

  牢房的屋顶用了部分钢结构,设有一个天窗,随着太阳升起,阳光通过天窗照射进来,屋子里变得明亮。

  变异丧尸的动作得到微弱抑制,但仍在拼命扒拉铁笼。

  感受到强烈光线。

  卫曦音眼睫微颤,片刻后人清醒了过来。

  两人一同离开牢房,在石临村用过早膳,又去工坊转了几圈,与曲奇道别,准备回去。

  “先生是回坞堡?”走上官道后,卫曦音便说道,“我还得去县城那边看看情况,就不与先生同路了。”

  兵工厂早已建造完毕,已经全面开始运作。

  等第二批斥候带回消息,他们便要制定策略,平定中山。

  许多事情现在就要开始安排,三千卫家军的兵器全部需要回炉重造,这事儿十分紧迫,得过去跟廷堂兄通个气。

  褚钰瞧她只睡了两个时辰,依然精神抖擞的活蹦乱跳,不得不感叹年轻就是好。

  “那钰先回坞堡,安排康家兄妹的事。”

  研究所的确需要懂医的,怪物是由人所变,人体构造在未变异前都一样,变异后的一些变化,明显学医者更能瞧出问题。

  坞堡之前只有一个医官,看病都忙不过来,现在难得有这方面的人才,褚钰当然也想将人留在研究所做事。

  两人在官道路口分别。

  灵县边境的城墙还未全部修好,部曲不敢让女郎离开视线,走哪身后都跟着一小队人。

  ………

  卫氏坞堡。

  康家兄妹抵达坞堡后,听从明镜堂安置,分到一侧土屋。

  土屋的另一侧住着与他们一起过来的三位村民。

  彼此熟悉。

  来到坞堡的广阿县村民,打心底对女郎感激涕零,在如今能找到一个安稳之地,还有房屋居住,是之前做梦都不敢想的事。

  大伙儿很快与周围邻居熟悉起来。

  康鸿朗早早地起来,打扫屋子,知晓这里日后便是兄妹二人的家,他做得格外仔细,将屋子打扫得一尘不染。

  在邻居的好心提醒下。

  康鸿朗到建筑堆放的废料堆里,找了些不用的木板,东拼西凑,将房间一分为二。

  里面是妹妹的起居室,外面靠门的位置成了他的房间。

  昨日做完登记后,明镜堂送来一些基础物资,两套粗麻制作的夏衣和两双草鞋,另有一块当做赈济粮的竹牌。

  康鸿朗的妹妹名叫康靖荷,年岁尚小,去公厨用膳不需要竹牌。

  到饭点。

  村民们拿上竹牌,小心翼翼地跟在当地居民身后,前往公厨用膳。

  现在坞堡有两个公厨,围墙外一个、坞堡里一个,卫氏族人都是在家吃饭,大家可随意选择用膳地点。

  在邻居的讲解下,得知公厨用膳可随意,但不能浪费,也不能将食物带离公厨。

  大家纷纷露出不敢置信的神情,直到排队打好饭,吃上麦香四溢的麦饭,仍感觉像是在做梦般不敢相信。

  有村民捧着餐食,低垂着脑袋,眼泪大颗大颗的掉进碗里。

  进来前明明想着大吃特吃,但心头像是被什么堵住一样,非常难受。

  受苦受难这么久,大家皆以为自己会在某日悄声无息死在某个角落里,谁知还有吃上饱饭的一日。

  他们何其有幸,能够遇见女郎。

  康家兄妹同样如此。

  康靖荷捧着碗小口小口的吃着,每一口细细品尝,半天才咽下去,夏季没什么菜品,但她依旧吃得津津有味。

  康鸿朗端着碗表情怔怔,他到现在才反应过来,女郎原来是清河卫氏的小娘子。

  清河卫氏之名,翼州无人不知。

  不愧是名满天下的世家大族,底蕴丰厚,在如今这般世道,还保留着仁义之心,尽全力救援百姓,维持民生。

  康鸿朗想着,这份恩情永不敢忘,有机会一定要去向女郎道谢,报答女郎的救命之恩。

  吃完饭后,大家各自回家。

  康家兄妹与住在一个屋檐下的三位村民并没有进屋歇着,而是坐在堂屋,商讨接下来的生计大事。

  居住在另一侧的三位村民都姓张,是堂兄弟关系。

  “我问过先来的那些居民了,需要做活挣餐食。”

  竹牌只有十日餐食,是赈济粮,吃完后他们需要靠自己养活自己。

  “康兄弟,你识字,公厨门口贴的那些招工告示,你跟我们讲讲。”张老三出声问道。

  康鸿朗反应慢半拍,“什么招工告示?”他根本没留意。

  张家三兄弟皆露出一副无语的表情。

  “那你刚才在门口站那么久干嘛?”公厨门口贴有招工告示,见他站那么久,大家还以为他在研究告示。

  康鸿朗解释道:“公厨里面人太多了,挤不进去,我想等他们都打好饭再进去。”

  张家三兄弟:“………”

  康鸿朗也觉得有些不好意思,随即站起身,“那我现在去看看,看完回来告诉你们。”

  外面太阳很大,他嘱咐妹妹待在家里,说着就要出门。

  张老大觉得他有些不靠谱,出声提醒道:“围墙大门边也有招工告示,你去那看吧。”万一傻到又往公厨跑怎么办。

  他们分配到的土屋距离大门很近,隔了一条道,对面就是研究所。

  最里面比较有安全感的土屋已经住满了人,只有靠外面这一圈还有些空屋子,大伙儿不觉得有哪里不好,对有个固定的居所已经很满意了。

  再说了,围墙门口到处都是巡视的护卫,对面研究所还有护卫站岗,瞧着比枣姚村不知安全多少倍。

  康鸿朗连连点头,出门左转,往围墙门口的告示栏走去。

  卫达、卫诃俩兄弟,回来已有好几日。

  他们是跟着卫礼等人回来,比其余郎君还要早些时日到家,叔伯们怕五娘对郎君们另有安排,也没吩咐他们什么事。

  得知五堂姐将人救了回来。

  卫达和卫诃,觉得应该亲自去向救了他们的青年道谢,顺便问问他,当初在树下画得方方圈圈的记号是啥意思。

  青年没有拆穿躲在树上的他们,在兄弟俩看来,就是如假包换的救命之恩。

  出门前。

  卫诃想了想,偷偷揣了点粮食带上,打算当做谢礼送给青年。

  两人先跑到明镜堂打听住所,按照地址找过去。

  刚走到附近。

  正巧碰上出门查看告示的康鸿朗。

第240章 慢半拍

  “康郎君!”卫诃挥手叫他。

  康鸿朗听见背后有人叫他,转过头瞧见两位陌生的郎君,一脸茫然。

  卫达带着堂弟卫诃,向他行礼道:“当初在广阿县,多谢康兄弟救命之恩。”

  康鸿朗沉默片刻,终于认出了两人,正是躲在树上的兄弟俩。

  瞧他们的装束打扮,身上穿着干净的绫罗锦衣,一副世家公子模样,在坞堡还有从前衣服穿的,只能是卫氏族人。

  俩兄弟的身份昭然若揭。

  他有些难以启齿,“不必道谢……”

  卫诃连忙打断他,“康兄弟不必谦虚,你对我们兄弟有救命之恩,当得起一声谢。”

  说着卫诃将手里提着的粮食递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