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进古代末世,靠着家底搞基建 第311章

作者:玖菜花叶 标签: 穿越重生

  毕竟祁川龚氏连自家坞堡都不要了,也要守卫粮仓,目的自然也是粮食。

  而对于卫氏。

  一队两千多人的精锐部曲,领头的是一位女郎,还处在暗处,甚至或许连背后的敌人都不知晓他们的存在。

  最重要的是,领头的女郎与他们家翁主相处多日。

  元瑾那性子,相处久了,简直让人生不出防备之心。

  河东国再以帮她寻人为由,拿出粮食为饵,诱她入局,把她当做暗中势力,给予其余人沉重一击。

  恩情是恩情,利益是利益,大不了利用完她后,再还了翁主的救命之恩。

  “真是一把好算盘。”卫曦音轻哼一声,“将主意打到我身上,还想对我使用阳谋?那不可就巧了嘛,我最擅长的就是玩阳谋。”

  看谁棋高一筹!

  程秀不敢接话。

  褚先生和曲先生不在,女郎身边也没个出谋划策之人。

  事关重大,他可不敢乱给意见。

  卫曦音淡声道:“吩咐下去,这两日不许河东军靠近龚六郎,让尧阿兄亲自看着人。”

  程秀一愣:“那两日后呢?”

  “两日后随意。”

  真让龚淳与河东军达成协议,那卫氏在当中起到的作用便可有可无了,她邀请龚淳上路,可不是为了给他人做嫁衣。

  卫氏可以来回横跳,在河东军和祁川龚氏之间二选一,但他们不能。

  敌人的敌人是朋友,朋友也可以是敌人。

  想借助龚淳瓦解三大世家联盟,也要看她答不答应!

  “是。”程秀立即应下,接着禀报道:“至于弘农郡目前人口,卢氏县有民兵六千,百姓约三千多人,从弘农县逃到那边的约两千人……”

  “华阴县两方军队约三万,民兵世家以及那些百姓约一万。”

  加起来差不多五万人。

  虽然有徐州三万的成安军在,但听元瑾的意思,他们封地还有人,更别提扶风那边的谢氏和柳氏。

  果然是世家遍地走的司州,能让这么多人活下来……灾难发生瞬间的应变能力非常强!

  对比一下翼州,除了清河卫氏和河间赵氏,以及目前不知情况的广平,几乎没有探查到其余世家消息。

  但现在想这些无用。

  卫曦音思忖良久,思考着如何让这些人为已用。

  他们只有两千多人,怎样才能在司州的局势当中取到最大作用。

  见程秀还在这杵着,她道:“你先下去吧,将龚家的回信交给我,等会儿我亲自交给龚六郎。”

  “是!”

  程秀将信放下,出了屋子,赶紧去寻董之尧。

  董之尧听说让他看着龚淳,什么也没问,一口应下。

  等程秀一走,他目光锐利地抬头看向隔壁厢房。

  龚淳最近极少出门,除了用膳,大部分时间都是待在屋子里。

  这边主院只住了他们五人。

  女郎在正屋,他和龚淳在左边的两间厢房,卫琅和元瑾在右边厢房。

  河东军只要借着面见翁主的由头进来,想碰到龚淳并不难,难就难在,别给单独相处的机会。

第422章 入局(五)

  对于龚淳。

  卫曦音都懒得拐弯抹角,很快将人请来,当面把两封信递给他。

  “呐,六郎君的‘家书’,程秀才带回来的,还热乎着。”

  家书两个字,她特意加重语气。

  岂料,龚淳眼皮都没抬一下,伸手接过,“多谢。”

  卫曦音好奇问他,“咱们也算是老熟人了,六郎君不妨透露一下,你意欲为何?”

  龚淳没吱声,而是当着她的面打开那两封信,很快一目十行地看完。

  他将信重新折好,才慢条斯理地道:“我与河东王、华阴窦氏、宜阳范氏都算老熟人,卫族长有话不妨直说。”

  卫曦音被噎了一下。

  这么多人当中,也只有龚淳偶尔会唤她一声卫族长了。

  而龚淳一向成算在心,看来那两封信的内容很有意思,结合信上内容,难道已经猜到了?

  “是你让我直说的。”

  卫曦音干脆道,“祁川龚氏不能和河东军同盟。”

  龚淳瞥了她一眼,替她说道:“因为一旦同盟,对于司州局势,卫氏便无用武之地,而我在坞堡居住近一年,卫氏部曲的实力和所持兵器都极为了解,对你十分不利。”

  卫曦音调整微表情,与他讲明利害,“真要与河东军同盟,背刺两位盟友——窦家和范家,河东军敢相信你龚氏一族?”

  她简直苦心麻婆,“最多用完就扔,所以我才问你意欲为何,你想回去执掌家族,我也可以帮你。”

  “你帮我?”龚淳微微挑眉,语气莫名带着几分调侃,“那河东军不帮了?”

  卫曦音理直气壮,“帮啊,可以两边都帮。”

  只要能为她所用,就当提前投资了。

  龚淳了然,他走到对面坐下,直视她道:“女郎想要龚氏的力量肃清京都?”

  但又舍不得河东军的战力。

  河东王虽然损失惨重,但封地还有两支军队,位子又离京都近,最重要一点,她对河东翁主有救命之恩。

  其实两相对比起来,明显河东军更能达到她的目的。

  选择龚氏,是因为两人相熟?

  或者怕他透露出小黑球?

  龚淳笑了,“既然三大世家与两方军队是对立关系,女郎可有想过?对立的原因归根结底是粮食。”

  “那六郎君可有想过?此时不团结起来,何时才能肃清这天下丧尸?”

  卫曦音缓缓道,“今年能为了一口粮食闹得人仰马翻,明年冬季呢?后年呢?”

  “无论再多的粮食,坐吃山空,迟早有一日会将陈粮消耗殆尽。那大家为何不能团结起来,肃清这些丧尸后,尝试恢复天下农耕?”

  “坞堡的情况你也看见了,今年春季产量定会跟上,只要再过两三年,就能完全做到自给自足。”

  “成安军和河东军只是想要粮食过渡,度过今年最艰难的时刻。”言下之意,三大世家分粮出去其实完全可以。

  之后在春季尝试恢复农耕,留个一两年的屯粮足够。

  司州粮食可是有百万的屯粮啊,光你弘农郡的幸存者,吃得完吗?

  看现在的形势,他们将所有力量全部拿去驻守粮仓了,想着粮食足够,哪有心思去恢复农耕。

  人是自私的,只想着自己也并没有错。

  但这一点与她的鸿鹄之志相驳,免不了要费一番功夫入局,将这浑水搅成一汪清泉。

  卫曦音一口气说了许多话。

  龚淳胸有城府,她宁愿回去忽悠一百次章元彦,也不想试图说服他一次。

  这很难的好不好!

  龚淳属于一点就透,他神色变得复杂, “比起格局,还是女郎略胜一筹。”

  河东军想要推波助澜,策反卢氏县,成功取得粮食。

  而女郎也是想暗中推波助澜,只不过……她是想天下大同。

  别问他为何会知道。

  大概卫曦音也没想到,龚氏内部有人倒戈,那位郭先生早就提前联系了人,将一些话写在信上传递给了他。

  不得不说,郭修的确是一位非常厉害的谋士。

  想来如今河东国的安定,郭修功不可没。

  龚淳重新拿出那两封信,递给她,用眼神示意她自己看。

  他虽然什么都没说,但他的动作又似乎什么都说了。

  他选择清河卫氏。

  龚淳面无表情地说道:“祁川龚氏一盘散沙,内斗已久,即便灾难也未曾停歇,有人想要我回去,有人不想。”

  卫曦音接过信后,飞快将内容看完。

  两封信的内容大相径庭。

  但都在打探他人在哪,如何活着回来的,身边可有兵力等诸如此类。

  但最后一封信,却多了一些话语,诉说了河东王的意思,表示可以接应他回去。

  郭修极为谨慎,即便将人带去卢氏县,也让程秀他们换了河东军的军服,所以龚家人同样不知晓清河卫氏的存在。

  还以为龚淳在河东军手里。

  这可就太有意思了!

  卫曦音问他,“六郎君不着急回去吧?”

  龚淳:“???”

  “岂能按照别人规定的路线走,入局太早没必要,咱们不妨绕路,先去扶风郡转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