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进古代末世,靠着家底搞基建 第338章

作者:玖菜花叶 标签: 穿越重生

  卫劼听见动静,下意识扭头望向侧方。

  分别一年,却恍如隔世,妹妹和弟弟的变化都很大。

  卫琅脸上的婴儿肥渐退,面庞逐渐从稚嫩变得精瘦,一身的肌肉线条,身体变得更加健壮。

  而从前聪慧偶尔调皮的五娘,气质变得傲然而庄严,颇有一股上位者气势。

  自从刚才进来到现在,五娘瞧见他时情绪有片刻崩溃,不过几息之间,已经能够控制住情绪,开始从容地安排各项事宜。

  恍然看见,只觉得有些陌生。

  他心头不是滋味,五娘和二郎都长大了,再也不是从前缠着他撒娇的小孩子了。

  唯有他……

  “大哥不必担心,我已经派人去河东国请医官了,定会治好你的腿。”卫曦音又岂会不知,大哥表现得不在意,不过是为了让母亲好受一些。

  父亲变得疯疯癫癫,他又无法行走。

  若他不振作起来,母亲哪里承受得了。

  卫劼闻言便知晓瞒不过她,想告诉她没事,话到嘴边,却怎么也说不出口。

  变成一个废人,如何能不在意?

  卫劼叹了口气,“见你和二郎都平安无事,我和阿娘终于能够放下心,能不能治好便交给天意吧。”

  卫曦音沉默,她又何尝不是如此?

  重逢的喜悦很快被阿爹和大哥的病情冲淡,她不想过问,有些话却不得不说,“大哥可否告诉我,为何会弄成这样?京都究竟都发生了何事?”

  她刚在宅邸外面转了一圈,除了常鹰和二郎带来的人,京都部曲似乎仅剩十几人?

  还有祖父离京时,留给父亲的两位先生,居住在卫府前院。

  丧尸爆发是在晚上,那会儿所有人都在宅邸内,一家人都能逃出来,却弄成这般模样,身边先生不见踪影,部曲伤亡惨重。

  卫劼盯着自己毫无知觉的双腿,眼神暗淡,“都过去了,现在知晓也无益。”

  卫劼不知外面发生的事。

  他怕妹妹听闻事情经过,失去理智,想不开去找人寻仇。

  卫曦音也不勉强他,想知道事情真相,她等会出去问外面的部曲便是。

  她只道:“那行,待处理完这里的事我们就回去,翼州的康家都活着,他们家定有一些古籍医术,倘若河东国的医官没有办法, 那我们回翼州治疗。”

  卫琅在旁重重点头,“对!听阿姐的,我们回家治。”

  卫劼笑了笑,顺着妹妹和弟弟的话应下。

  卫曦音陪着兄长聊了会天,兄妹间那种陌生的隔阂终于消失。

  她担忧父亲情况,想到随行带有不少药材,河东国来回还有好几日路程,她唤来护卫,去将槐里县的那名医官请来。

  【宝子们中秋快乐!!!】

第454章 亲友

  事实证明果然是庸医,把脉半天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还想讨要她的药材。

  气得卫曦音直接将人赶了出去。

  俞氏吓了一大跳,想劝女儿行事收敛一些,毕竟槐里县就这一个医官。

  “阿娘不必如此谨慎,我们不会在此久留。”卫曦音出言宽慰她。

  等河东国医官来了之后,不管能否医治,都必须趁今年冬季之前赶回翼州。

  父亲和大哥的情况,路上只能慢走,回去的路程很长。

  耽误太久,祖父定会担忧。

  老人家年纪大了。

  卫曦音怕祖父思虑过重,忧虑成疾,伤了身子。

  “好吧。”俞氏闻言只得依女儿的话,支撑了许久,要不是还有自家兄长和族亲帮衬着,早就撑不下去。

  如今女儿来了,俞氏像是找到主心骨,下意识依从女儿安排。

  黄昏将至。

  春雨绵绵之下,略显破碎的田野重新变得肥沃起来,宛如生命的奇迹,植物的生长一天一个样,在春雨沐浴中茁壮成长。

  不过短短几日,大地重新披上绿色新衣。

  俞鸿荣和在外干活的卫氏族亲回到县城。

  俞家是京都人士,不算名门望族,却世代清贵,家风极正。

  卫暨看重俞家的这份清贵与家风,长房将来要继承宗族,在嫡媳的选择上尤为重要,经过几番斟酌,聘了俞氏女作为自己儿媳。

  俞鸿荣和族亲都收到了消息,前几日卫琅过来,得知族地派人千里迢迢赶到京都,惊喜交集。

  从京都逃出来的亲友极少,存活下来的护卫更少。

  因为明纶和大郎的病情,凭他们仅几十人,根本没法赶回清河郡。

  眼下长房姐弟率部曲赶到,回家有望,怎么不让人高兴。

  但春季外面的农活很重,赵郡守为了当地百姓坚守扶风,还好心收留他们,这么大的恩情,不能一走了之。

  所以在卫琅到来之后,大部分人还是如之前计划那样,在外帮忙农耕。

  这会儿不抓紧时间播种,等夏季干旱,没有粮食,扶风郡剩下的这些人定是撑不下去。

  亲友过来之前,卫曦音正在屋子里陪父亲。

  春季气温低,父亲将被子踢掉,只着中衣坐在床上。

  她在一旁帮忙,和母亲一道哄着父亲穿好外衣。

  卫明纶缩在床角,嘴里一直不停地含糊念着听不真切的话语,犹如木偶般任由母女俩摆弄。

  她凑得近了些,隐约能听见父亲说‘都死了,我也该死……’

  卫曦音心头难过得很,又不敢在母亲面前表现出来。

  “五娘!”俞鸿荣大步踏入院中,其身后跟着五六位族亲。

  听到外面传来动静。

  卫曦音收敛情绪,与母亲道了一声,从屋内出来。

  俞鸿荣鬓发斑白,穿着一身粗衣,裤筒挽到膝头,与几位亲友正站在院子里。

  晃眼瞧着,身为一介文士的众人,从前的风采不再,浑身的气度增添几分朴实与沧桑。

  “舅舅!”卫曦音顾不得打量,欣喜迎上前。

  见外甥女黑了不少,精气神极好,俞鸿荣爽朗大笑,“好!你们姐弟都无事……”

  笑着笑着,声音里却带着几分苦涩。

  妹妹一家团聚,他高兴之余,也在担忧自己的孩子。

  他的儿子外派到兖州,女儿远嫁徐州,前年传来消息怀了身孕,孕吐反应大,人瘦了好几圈,妻子有些不放心,收拾东西赶了过去。

  至此之后,一家人杳无音讯。

  卫曦音道:“还要多谢舅舅照顾病中父兄……”

  俞鸿荣摆了摆手,打断她,“都是一家人,不必见外,你也不必太难过,这个世道只要人活着就好。”

  卫曦音点头。

  又与进来的卫氏族亲见礼。

  在京都的族人不少,却只活下来这么五六位。

  亲人相聚,又悲又喜。

  亲友间相互扶持,在扶风郡生活了这么久,知晓马上可以回家,两位堂兄弟抹了抹眼泪。

  卫曦音只得转移话题,将卫氏坞堡的情况与大家说说,希望能给他们一些力量。

  其实大家已经从常鹰嘴里知道族地的情况,听五娘又讲一遍,仍然觉得不可思议。

  谈话持续很久,久到常鹰回来禀报,河东翁主到了。

  俞鸿荣略微诧异,“河东翁主过来做什么?”

  卫曦音如实回道:“翁主跟随外甥女来的,我急着与家人相见,将人丢在半路上了。”

  俞鸿荣:“………”

  元瑾的到来,再一次惊动了赵郡守。

  毕竟是宗室女,河东国又是司州唯一的国中国,兵力尚存,不敢怠慢。

  而河东王在冬季之初前往弘农要粮一事,不算秘密,闭关锁国一年,终于对司州境内出兵。同属司州,接下来的局势与扶风郡息息相关。

  谢、柳两人收到消息派族人前来。

  外面已是夜幕降临。

  元瑾累得很,路上过来又淋了雨,现在只想休息,懒得和他们寒暄。

  人进入槐里县直接跟着卫氏部曲走了。

  赵郡守了然,谢、柳两人面面相觑。

  至于身后的董之尧和娘子们,夜幕下却没引起人注意。

  长房一家暂住的院子仅有两进,住不下这么多人,赵郡守才得卫女郎承诺,会送他一批粮食,这会儿高兴得很,帮着张罗,将附近几处宅邸腾出来,用于安置卫女郎带来的人。

  卫曦音不动声色地拒绝了母亲同住的要求,嘱咐弟弟守在父兄身边。

  父亲现在身边离不得人,时时需要人照料。

  母亲辛苦了这么久,现在姐弟二人来了,自然要尽身为子女的责任。

  但她接下来还有事要忙,无法侍奉在左右,只能让弟弟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