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进古代末世,靠着家底搞基建 第345章

作者:玖菜花叶 标签: 穿越重生

  她顿了顿,“话说确实很久没有吃过糕点了,等回去的话可以尝试做一做。”

  或许可以弄个曲奇饼干,给曲先生尝一尝,犒劳一下他。

  褚钰颔首,女郎说的话听听就好,说不定等回去她忙起来,转头忘得一干二净。

  没在原地停留太久,一行人继续随着士兵清理过的路线前进。

  越往里走,丧尸的数量变得越来越多,士兵激烈的交手声又引来一批批前仆后继的怪物。

  隔壁的街道接近着传来动静。

  “这些丧尸真傻,城门开着,都转了一年多了还在城内。”卫曦音叹道,“看来预想失误,京都城的怪物还有不少。”

  眼见无法继续前进,卫曦音和元景果然下令撤退。

  这一趟有收获吗?

  算有吧。

  起码知晓通往皇宫的道路仍然堵着,唯一的遗憾不能回家看看。

  卫曦音心想:等下次过来,定是京都收复之后,到那时再回去吧。

  或许要不了多久。

  城外。

  成安王都下令准备驻扎营地了,结果人却很快退了出来。

  他了然道:“还是本王有先见之明,没有跟随你们白跑一趟。”

  元景笑道:“皇叔说得不错,不过也不算白跑,起码摸清了京都城内的部分情况。”

  他对如何清理有了些眉目,只等夏季怪物变弱,收复整个京都。

  元景和成安王一样。

  对这天下并没有什么想法。

  这不是简单的灾年,也不是简单的瘟疫,各地势力一盘散沙,想要治理一个千疮百孔的天下,花费的心血可想而知。

  众人率领军队返回祁川。

  路上来回耽误了十几日,回来时龚家坞堡的修建工作已到尾声,还剩最后一点工作没有完成。

  但龚淳已不愿意他们插手。

  之后整合密道之事,非我族人不可知,只能自家人自己动手,无法向外人坦诚。

  眼见答应的事情弄完,终于轮到最激动人心的时刻。

  分粮!

第463章 离别与回程(一)

  卫曦音按照约定,将司州粮仓的八十万石粮食,按各地势力人口分发,又拿出五万石,送给槐里县的赵郡守。

  剩下的作为赈济粮,分发给司州以及隔壁幽州的难民,以此鼓励民众清理丧尸、恢复农耕。

  赵郡守收到五万石粮食,朝她深深行礼道:“如今司州终于安定,多谢女郎为司州百姓所做之事。”

  引起分裂与矛盾的粮仓不复存在,各自分得足够粮食。

  只要肯踏实干活,开垦司州各郡县的田地,没有争斗,一同守卫司州,天下太平指日可待!

  另外。

  槐里县传来消息,找到两块陨星,已按照约定,将陨星运至隔离区所在的新安县。

  转眼间,天气渐渐升温,又是一年夏即将来临。

  成王安终于如愿以偿拿到粮食。

  此前遗留在弘农县城外的那十万石,部分被怪物污染,其余保存完好,加上此次分得粮食,足足有约二十万。

  他心满意足地准备拔营回程,临行前特意来了一趟扶风郡。

  成安王道:“本王来向卫族长道一声谢,请卫族长放心,徐州是本王容身之地,待回去定会将地盘清理干净,也算是给这天下一个交代。”

  卫曦音回礼道:“殿下客气。”

  成安王不再耽误,打算离开时却突然脚步一顿,“翼州与徐州相邻,有一段路同行,卫族长可要与本王一道回去?”

  曹铭远之子曹默活着的消息,卫曦音并没有隐瞒。

  万一半路遭遇袭击,大家一起上路也好有个照应。

  卫曦音摇了摇头,“多谢殿下好意,在下还有些私事需要处理。”

  父兄的情况不宜急行赶路,而成安王回程心切。

  赶路速度不同,不好让人等着他们。

  成安王闻言不勉强,告辞离开,率领军队浩浩荡荡的启程。

  卫曦音亲自将人送到县城门口。

  等她回来时,卫琅兴匆匆地冲过来,“阿姐,我们也要回家了吗?”

  “嗯,过两日就走。”卫曦音一边回答一边往家里走。

  卫琅很高兴,迫不及待,“阿姐,我想祖父了,我们快点回去。”

  护卫已在收拾行李,因为有病人,特意准备了三辆马车。

  考虑到兄长的双腿正在恢复期,马车又过于颠簸。

  卫曦音在马车的车轱辘处下了一番功夫,做了些减震处理。

  元瑾还待在槐里县,前几日兄长来信,表示即将回河东国。

  境内的怪物仍然在清理,寻找陨星下落也在继续,但河东王身为藩王,不必亲力亲为守在这里,自然要带着粮食回封地。

  他要走,元瑾当然不会继续留在外面。

  “翼州实在太远,不知下次见面是什么时候……”元瑾依依不舍地与卫曦音告别。

  卫曦音笑道:“天下无不散之宴席,待世道平稳,总会有相见一日,望翁主保重。”

  她想了想,好心提醒道,“翁主的性子过于单纯,日后可别轻信他人,有些话,除了自家人不能往外说。”

  元瑾理直气壮,“我可没往外乱说话,五娘是救命恩人,不是外人。”

  卫曦音微微动容。

  许医官刚给卫劼换完药,出来就看见两位小娘子站在院子里闲谈。

  翁主要回去,他肯定也不会留在这里。

  赶忙进屋收拾东西。

  “许医官请留步。”卫曦音余光看见人,出声叫住他。

  她从怀里拿出制冰方子,向许医官致谢,“这是诊金,聊表心意,请许医官收下。”

  元瑾一听,扭过头瞪着他。

  许医官摆手解释:“翁主,不关下官的事,是卫女郎非要给。”

  他原以为所谓的诊金,多半是一些粮食物资,结果现在打眼一看,好像是张方子。

  身为殿下身边的医官,什么方子没见过?

  许医官下意识感到方子不寻常。

  能被卫女郎拿来当做诊金,只怕是一些孤方,想到此,他有些心痒难耐。

  卫曦音帮着他解释,“没错,是我要给的,翁主可别错怪了许医官。”

  当着翁主的面递上,也是怕医官会藏私,日后用制冰方子要挟河东国。

  毕竟知人知面不知心。

  “我都说不用诊金了,你给了那我岂不是照样欠着恩情。”元瑾听到解释,还是有些不高兴。

  卫曦音叹道:“人情其实翁主早就还了,没有翁主,此行不会如此顺利。”

  听她这么一说,元瑾有些茫然。

  早就还了?

  为什么自己不知道?

  这时,郑百夫长进来请示:“启禀翁主,已准备妥当,何时启程?”

  许医官见此哪有时间查看方子,连忙急匆匆跑回去收拾药箱,“该交代的都交代了,记得按时换药………”

  元瑾依依不舍地再次与她告别。

  卫曦音有些无奈,才进门又跟着出去,亲自将人送到县城门外。

  她真的很不喜欢离别。

  只希望早日平定天下,到那时………

  卫曦音目送元瑾等人远去,她停在城门前片刻,默默转身折返。

  这次她没有回去,而是直接去了谢宅。

  谢家人非常惊讶,当家的几位长辈亲自出来迎人。

  “卫女郎大驾光临,有失远迎。”

  卫曦音却不想与他们客套,连门都没进,直言问道:“谢学林可还活着?”

  谢家人面面相觑,其中一位年纪较长的谢家人答:“我等不知,人外派在扬州任官,至今没有消息……”

  卫曦音微微点头,并不在意,言明道:“扶风谢家有一女,名为谢芮安,流落在外时正巧被我所救,现居住在清河郡,不过我并不打算让她回来,也不希望你们去打扰她现在的生活。”

  “你们只需要知道有这么个人就行。”说着她也不去看那些人的反应,转身离开。

  她要尊重谢芮安的选择,但也要这些人知道。

  扶风谢氏谢芮安,这个姑娘她真实存在,并且活得很好,不需要依靠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