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进古代末世,靠着家底搞基建 第53章

作者:玖菜花叶 标签: 穿越重生

  不知不觉,腊月过去,新年来临。

  卫氏坞堡内。

  公厨把族里屯的腌肉与鸡蛋拿了出来,新年当日,在公厨用膳的人不需要牌子,算是卫氏一族为大家准备的年夜饭。

  百姓们眼含热泪,互不相熟的陌生人,聚在坞堡度过灾难年的第一个新年。

  卫曦音带着弟弟,一大早就赶去女眷那边接回卫文康,带着孩子给祖父磕头拜年。

  卫暨如往年般坐于上首,等小辈磕完头,一人给了一个红包。

  与以往不同的是,红包看起来鼓鼓的,打开里面是一颗红鸡蛋,在如今算是奢侈之物。

  卫琅第一次收礼收到鸡蛋,感觉十分稀奇,一高兴又给祖父磕了三个响头。

  晚上在公厨用完膳后,长房与三房两家一起守岁,还叫来了卫廷,有孩子在身边,加上卫琅童言童语,卫礼插科打诨,屋子里热闹不断。

  每逢佳节倍思亲,越热闹,卫曦音心底却越惆怅。

  她坐在一旁垂下眼睑,此时此刻,特别想念还在京都的父母、兄长,这十几年来,一家人还是第一次分开过年。

  外面的情况越来越糟糕。

  卫曦音以往特意不去多想,就怕按捺不住心头的那股冲动,一意孤行地不考虑后果。

  明明新年正该放松的时刻,她脑子里却全是对之后行动的各种安排,好似一刻也闲不下来。

  新年很快过去,正月初一。

  一大早,族里前来给族长和三族老拜年的人都来了,龚六郎与章元彦也前来拜访,通道内人来人往,被挤得水泄不通。

  卫曦音领着弟弟,站在屋外招呼族人,同辈互送祝词,长辈拜年行礼。

  正月初二。

  往年这个时候,族里会举行盛大的祭祖仪式,卫氏的族人们齐聚广场,一同悼念逝去的先人,同念祭词,寻根问祖,传承孝道,迎接新的一年。

  今年因条件限制,卫暨下令,一切从简。

  天还没亮,卫氏族人们便身穿素衣,顶着风雪、忍着寒冷出了地宫,来到宗祠外等候。

  等到族长与三族老前来,打开宗祠大门,依次进入,放置供桌,摆好香炉、供品。

  以往祭祀需要三牲五畜,果盘糕点,如今坞堡内什么也没有,便只杀了一只鸡,恭敬地摆放在供桌上,望祖先不嫌弃。

  时辰到。

  由三族老念祭词,主持仪式,族长主祭,烧三炷香,叩拜后,祈求平安,给祖先们拜年。

  族中遭逢大难,无数族亲丧命,此次的祭祀虽一切从简,气氛却格外沉重。

  只听石台之上,三族老高声朗诵祭词。

  “愿祖先保佑,卫氏一族余荫泽后,源远流长……”

第74章 数据

  祭祀过后,坞堡内的日子按部就班。

  很快正月过去,下了一整个冬季的鹅毛大雪,渐渐变成小雪,看着架势似有雪停迹象。

  铁匠铺进一步扩大,学徒变多,护甲的制作进度也逐步加快。

  卫廷这些日子以来,几乎废寝忘食地待在兵器库里,经过不断拆解重组,终于弄清楚弩车构造,带着三名木匠开始制作弩车。

  卫曦音也一直没闲着,之前便说让常鹰教习武,后来因为气候变化等各种事搁置。

  趁现在风雪渐小,她便跟着堂兄弟们一起去营地训练。

  今日她正准备出门,两名瓦匠带着图纸前来复命。

  因无法做实地勘察,瓦匠只能根据坞堡提供的地图,与以往走过的路段进行推演,再对一些细节填充,修修改改数日,才敢过来禀报。

  “按照女郎的要求,图纸上已将坞堡外的祖田全部纳入范围,高墙从祖田延伸至乌鸦山山脚,再从山脚往北一路延伸,单边全程大约五十里地。”说着两名瓦匠心底有些没底。

  第一次扩张范围,将乌鸦山灵县往北范围,山头全部纳入,而山背面的半山腰,同样需要建立高墙阻断,以防巨鹿郡辖内的丧尸流窜进山。

  卫曦音接过图纸,细细查看。

  那些高墙最初设定为六米高,而门口的祖田,她打算修建围墙围起来,用于建造房屋,收容救助百姓。

  为了做到自给自足,许多民生产业需要建立,坞堡内不可能容纳下太多人。

  总要先做好规划,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

  看过之后,没发现问题,卫曦音道:“先按照这个图纸进行准备吧。”

  “是。”

  等瓦匠离开,她带着图纸起身去了营地。

  坞堡地面上有许多房屋被积雪压垮,族人开始走出地宫,带着家中下人进行一些地面清理。

  房屋的修缮工作却是必须等到立春之后,天气反复无常,就怕现在修缮好房屋,之后再来几场大雪,那就白忙活了。

  外面的温度还是很低,却在能忍受范围。

  南面之前选好的几个位置,明镜堂正带领一群人挖掘冰窖,争取在冬季结束之前,屯够一定数量的冰。

  冰的制作方法其实不难,有硝石就行,但现在满地都是现成的冰块,她为何还要花费心思去制冰。

  再者冰窖的用途很大,多挖几个冰窖总归不是坏事。

  地面上活动的人渐多,一路过去时不时遇到族人打着招呼。

  等她到了西南侧营地,程秀、程青俩兄弟正领着新招上来的部曲站军姿。

  村民加上卫氏族人一共三百三十余人,其余一百八十人村民归西南侧营地,卫氏族人由东南侧营地接管。

  而卫曦音与郎君们的训练,由常鹰与秦善亲自负责。

  新招上来的部曲,身体素质参差不齐,一群人站姿懒散,杂而无章,或许是因为天气寒冷,有人缩着脖子,弯腰驼背,毫无仪态可言。

  再配上手里的兵器,那模样看着不像部曲,倒像是街边的混混。

  怎么看都透着一股猥琐。

  见女郎来了,程家俩兄弟连忙过来行礼。

  卫曦音偏头看向那群百姓,“光练站姿有什么用,去将章大人请来,让他帮忙训练下这些人。”

  既然已经忽悠人留下了,那还客气什么,逮着人使劲使唤啊。

  兄弟俩对视一眼,低头应道:“是。”

  卫曦音转身走向一旁的屋子,随着新招上来的部曲来到营地,丧尸的研究工作被迫终止,前几日常鹰便已经将那两只丧尸偷偷处理掉。

  这会儿郎君们还未到,她便将褚钰约在营地,想知道关于丧尸研究的一些数据,这直接关乎着他们出去以后的安全保障。

  “数据?”

  “女郎口中的数据,是指两相对比、力量差异?”说着褚钰站起身,从案几上拿起记录本。

  “丧尸男女之间差异很小,更有甚者,在夜晚一些娇小的丧尸更为灵活。”

  “视线方面已经有了结论,丧尸的黑眼球消失,眼睛被眼白完全覆盖,已经不能视物,所以对光线十分敏感,无光线时体内的病源活跃,一旦被光线刺激,病源会陷入沉寂,造成本能驱使移动。”

  卫曦音接过记录本,皱着眉头翻看,“所以光线是关键?病毒怕光?”

  褚钰淡淡回道:“对,至于为何火光无用,钰倾向于黑夜中的火光犹如沧海一粟,在漫天黑暗中微小的光亮并不足以起到作用,反而会引起对光线敏感的丧尸注意。”

  说着他指着记录本上其中一处,“另外,经过测试,白日若是正常行动不闹出大动静,丧尸的听觉距离在二里左右,只要超过二里地,正常走动它们是没有反应的。”

  这个概念就比较模糊了。

  古代没有分贝检测,多大的动静声响才算超过正常范围?

  卫曦音对这个结果不是很满意,太过于笼统,对他们十分不利。

  她问道:“先生所谓得大动静是多大?正常走动又是如何界定?如果是百名护卫奔跑起来呢?这算大动静还是正常走动?”

  褚钰不慌不忙地解释,“钰曾让所有部曲参与过测试,在营地、坞堡里同时奔跑,直线距离超过二里地外,两只丧尸都没有反应。”

  也就是说,除非特别大的声响,距离丧尸二里地外,只要行动小心谨慎,不会引起注意。

  卫曦音又问道:“那夜晚呢?”

  褚钰抬头瞥了她一眼,拱手道:“这正是钰要告诉女郎的好消息,夜晚丧尸与白日丧尸听觉、嗅觉未有区别。”

  以往因为夜晚丧尸行动敏捷,听到动静后来得特别快,所以才会给人一种嗅觉、听觉比白日强的错觉。

  没等卫曦音松口气,紧接着褚钰话锋一转,“不过,这且是暂时,目前它们还在成长。”

  卫曦音:“………”真是谢谢你提醒。

  “女郎最好还是想办法寻一处隐秘地,继续观察这些怪物,它们在成长,目前所掌握的信息或许还会变化。”褚钰向她建议道。

  随着部曲增多,新招收的那些人还不能完全信任,营地里不适合再做这件事。

  卫曦音颔首道:“先生说得没错,到时候一起想想办法。”

  研究所的确应该建设起来,就是这地址确实不好找,除非光明正大的摆在明面上。

  她寻思着,要不就等建好城墙,搬到坞堡外面去?

  卫曦音起身告辞离开,走到门口,才想起手里拿着的扩张图纸。

  她拍了拍脑袋,扭头对褚钰说道:“差点忘了,先生看看这图纸吧,等过几天,建筑高墙的事还需先生统筹跟进。”

  意思是让他管着日后扩张建设,盯着外面的那些人干活。

  褚钰:“………”女郎还真是一刻也不让他闲着。

第75章 征程的开始

  章元彦接到消息,并没有拒绝卫曦音的要求,很快便带着翼州军来到西南侧营地,帮忙训练那些新招上来的部曲。

  南面背阴处,经过一段时间挖掘,挨着墙面一排排的几十间冰窖完工,一车车提前切割好的冰块被拉到冰窖里进行储藏。

  铁匠铺日夜不停歇,所有长缨枪的改造完成,新枪头用钢铁制造而成,更为尖锐,做好的弩车也已经经过测试,开始投入更多人力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