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重生升职记(月光蓝莲) 第103章

作者:月光蓝莲 标签: 穿越重生

  恭妃瞧着惠妃黑黝黝的脸,心情爽极了,慢悠悠的问道:“端嫔妹妹可否能将事情在说一遍?”

  “这有什么。”端嫔董氏一本正经的说道:“其实具体的事情妹妹也不太清楚,妹妹向往常那样起居,谁知道用了早膳没多久,那拉妹妹身边的白霜就跑过来求见妹妹,众位姐姐也是知道的自从两位皇子夭折后那拉妹妹的身子骨就一天不如一天,时常请太医,妹妹也没多想就让白霜进来了,没想到她一进来就跪在地上说那拉妹妹没了,说是那拉妹妹一直没起来,她觉得不对劲进去一看才发现人已经没了。”

  “这个叫白霜的宫女现在人了?还有那拉妹妹身边的其他伺候的奴才了?”恭妃犀利的问道,看似想要查清楚事情的真相到底是病逝还是人为,可实际上恭妃却是想弄清楚庶妃那拉氏死亡的真正时间,说不一定人是昨天就没了的,那……大福晋可就真克庶母了。

  若不是在皇宫,按照一般世家大族的规矩,这个庶母的范围是包括后宫所有嫔妃的,包括惠妃在内。

  虽然自己也包括在其中,但恭妃下意识的忽略了这一点,只想着大福晋克惠妃的画面,想想都觉得爽。谁让皇上在下了赐婚的圣旨明确了大福晋人选后,惠妃那么得意了,果然人贱自然有天磨,儿媳妇居然是克她的,想想都觉得可乐。

  恭妃这话虽然大家都明白其中的含义,但恭妃这么问也的确合情合理,惠妃即便是瞪大眼睛看向恭妃,也拿恭妃没有什么办法。

  因为端嫔董氏自己心中无愧,白霜和庶妃那拉氏身边的奴才都是好好的,没出现被人杀人灭口的事情发生。

  没一会儿几人就被叫了进来,在五人面前跪下,恭妃开始询问他们。

  诺敏坐在椅子上不动声色的观察着四人的表情,这事看似没啥隐情,四个人脸上的表情都是一副自己不是凶手谁会是幕后黑手的样子,倒是轻易看不出来是谁干的,仿佛这真的是一个巧合。

  但在皇宫里哪里有什么巧合呀!

  诺敏在心里开着小差,这个时候从乾清宫过来传达皇上口谕的苦逼太监终于来了,说了皇上的意思,那拉氏的后事让四妃按照规矩办,这没什么。重点是最后扔下一个重磅炸弹,追封庶妃那拉氏为贵人。

  这话一出众人都下意识的看向惠妃娘娘。

第210章 吞金而亡

  抛开客观因素来看, 皇上追封庶妃那拉氏为贵人这并不让人意外也不算出格,虽然皇上不喜庶妃那拉氏可她为皇上生下了两个皇子却是铁一般的事实。

  若不是她倒霉每次怀孕都不是时候, 两个皇子又相继夭折了, 而且夭折的时间也不是时候,现在说不一定人家就是实打实的嫔了, 皇上追封那拉氏为贵人只能说皇上的心还没有冷到让人心寒的地步, 还是有人情味的。

  虽然主观因素重要, 可客观因素也不能忽视呀!

  那拉氏死的太是时候了, 若皇上真心为惠妃母子考虑给他们撑腰那就不会做出追封那拉氏这么打脸的事情来, 这个消息是一个很明确的信号, 惠妃母子可没有他们吹嘘出来的那样得皇上看重。

  在场的人谁不聪明, 迅速的就提取了话里的重要含义, 显然这段时间惠妃在后宫各种得意嚣张的动作是被皇上看在眼里放在心上,只是皇上之前没工夫计较而已,现在有了机会可不是立马就打回来了。

  在意思到这点后, 不说恭妃荣妃和端嫔, 就是知道惠妃母子下场不好的诺敏心里也是一喜,别看日后两人要倒霉可他们得势的时候还真没多少人敢招惹。

  “既然皇上已经下了口谕,咱们还是准备起来吧!”恭妃第一个开口说道。

  贵人的丧仪和庶妃的丧仪那可是不一样的, 虽然停灵的日子差不多, 但底下同级的贵人和常在、答应和庶妃等都是要来吊唁的,要是灵堂没有布置起来或者不符合身份,那可是要让全后宫的人都看笑话的。

  诺敏想了想说道:“是该让底下的奴才准备起来,不过还是先让太医看过那拉妹妹的遗体再说。”万一那拉氏是被人害死的, 那这事就不能这么简单的了结了。

  “这是自然!”荣妃点点头赞同道。

  端嫔董氏瞧着恭妃昭妃和荣妃旁若无人的说着事,完全把惠妃抛到一边当做空气,心里乐开了花,她就爱看见惠妃吃瘪,尤其是这种直接皇上扇惠妃脸面的事情。

  太医来的不算慢,来了很快就检查好那拉氏的遗体,结果有些出人意料,那拉氏竟然不是他杀而是自杀,自杀的办法竟然是不常见的“吞金”,也难怪底下的奴才一点异样都没有发现。

  若只是吞金或许还不足以证明那拉氏是自杀的,更让人信服的证据不是之后在她枕头底下找到的遗书,而是那死了都还在上扬的嘴角,那弧度是那么的恰好,恰好就像是在嘲笑惠妃一样。

  说起来后宫和那拉氏有间隙的人不止惠妃一个,但那拉氏在这么巧合的时间吞金而亡,白痴都知道其中针对惠妃的意思,因此在找打遗书后,恭妃迫不及待的将遗书打开了。

  只是里面的内容有些出人意料,并非在里面说惠妃的坏话,她谁也没提,只是说自己日夜梦见两个孩子,想两个孩子了,因此去另外一个时间找他们去了。

  “真是让人意外呀!”诺敏小声的嘀咕道,她来永和宫之前也认为那拉氏突然死了,应该是有人故意给惠妃一巴掌是他杀,没想到竟然是自杀,平时根本就没有看出来那拉氏和惠妃有这么大的怨恨,能让那拉氏孤注一掷在这个时候选择自杀打惠妃的脸。

  这倒不是那拉氏和惠妃之间没怨了,先不说康熙十六年大封后宫时闹出来的笑话,也不说因为争宠闹出来的矛盾,就单单两个因为家族的原因两人都是对立的。后来更是因为惠妃势大,那拉氏被自己的家族抛弃了。

  要说那拉氏看不惯记恨惠妃这是肯定的,只是诺敏没有想到这恨意竟然这么深。别看那拉氏的遗书上谁的坏话都没有写,可皇宫之中的人谁不是人精子,单看那拉氏死得时机和她遗书上唯一提到的人。

  诺敏觉得恐怕要不了多久,这后宫就要流传出:惠妃害了那拉氏的两个小阿哥,让那拉氏失宠,而那拉氏选择在大阿哥大婚当日吞金而亡,就是为了报复惠妃。

  这流言让诺敏说,她是半信半疑的,因为上辈子那拉氏去逝的很早,在康熙二十年大封后宫之前就因为伤心而亡,具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她并不清楚,那个时候她还未曾入宫了。即便是那拉氏和惠妃有恩怨,她也是不知道的,后来那拉氏早死了,她在后宫地位又不特殊之人没什么人提起,诺敏上辈子无从知道那拉氏的事情。

  但这辈子的事,诺敏倒是清楚。要是惠妃因为家族争宠等原因弄死了那拉氏的两个小阿哥,诺敏却是不信的。

  当然这事也不是她干的,诺敏之所以

  敏之所以不信是因为那拉氏之前两个小阿哥夭折的时候,惠妃当时还是惠嫔而且早就失宠了,当时虽然后宫有些乱,可就是因为乱皇上让人监管后宫的很严,当时她做小动作想要算计郭络罗氏、佟氏和乌雅氏一把都非常的小心翼翼。诺敏不信惠妃当时能有那么大的能耐,在皇上的眼皮子底下得手。

  而且按照她之前的推测,弄死那拉氏母子的最有可能的是赫舍里氏和钮祜禄氏,要说惠妃是察觉到了这两方势力的动作顺水推舟一把,这个诺敏倒是觉得更可靠一些。

  至于赫舍里氏和钮祜禄氏怎么得手,诺敏倾向于是平时的日积月累,那拉氏怀两个皇子的时候心里紧张不安,因此导致生下来的两个皇子身子骨都不怎么样,她自己更是在孩子夭折后直接病倒在床,这其中能钻的空子很多。以赫舍里氏和钮祜禄氏的能耐,算计一个毫无恩宠一旁还有惠妃这样高位分的嫔妃打压的人并非是一件难事。

  若她之前的推测没有错的话,这一次那拉氏的确是自杀,可却是被人诱导了。而且这个人还非常用心险恶的将事情推到了惠妃母子头上,不然那拉氏不会选择这么一个日子吞金而亡。

  无形中扇了惠妃和大阿哥夫妇一巴掌,落了他们的脸面,对谁有利?

  总的来说对所有的宫妃皇子以及纳兰明珠的敌人都有利,可最有利的算起来只有一家,那就是——太子胤礽和赫舍里氏。

  太子要娶正妻太子妃最少还要过三年才行,这三年里大福晋要是争气些三年抱两完全是可能的,到时候让大阿哥占据了嫡长孙的位子,那绝对是太子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这么一想倒是很多事情都说得通了,想必惠妃母子之前的得意让太子和索额图着急了,才会干出这样的事情来,这的确是索额图能想得出来的办法。只是不知道皇上对此到底是什么都不知道了,还是心知肚明。

  “昭妃妹妹你看如何?”耳边传来了恭妃的声音,昭妃一下子回过神来,她根本就没有听清楚她们说的话,但诺敏也不急脸上并不显,淡淡的说道:“就按姐姐说的办好了。”

  恭妃闻言得意的看了惠妃一样“既然昭妃妹妹也是这意思,那姐姐就不客气的将这事接过来了,端嫔妹妹在一旁协助我,三位妹妹若是有事可以回了。”四妃都留在这里那也太给那拉氏面子了,没那个必要。

  诺敏是第一个起身告辞的,听恭妃的话她就知道恭妃将那拉氏死后的事情揽过去了,反正她也不想搀和这事,恭妃乐意管也没什么不好。诺敏起身后,惠妃和荣妃也相继起身有些不情不愿的回了自己的宫殿。

  这事似乎就这么了结了,只等着那拉氏的遗体送出皇宫葬入皇上陵墓后就一切都棺板钉钉。

  恭妃的动作很迅速没过多久那拉氏的灵堂就布置起来了,派人通知各宫低位分的宫妃前去吊唁,永寿宫里住着的庶妃苏氏和庶妃甘氏去了。瞧着恭妃那样迫不及待的样子,诺敏挑了挑眉若不是因为这一世那拉氏没有得罪过钮祜禄氏,诺敏真会在诱导那拉氏死亡的罪魁祸首上加上恭妃的名字。

  比起恭妃迫不及待想要打肿惠妃脸的举动,诺敏更在意的是,那拉氏到底是怎么被人诱导自杀的。要知道这一辈子她两个小阿哥都相继夭折,皇上那里也失宠了,这些事情都没有打垮她,竟然有人能说动那拉氏自杀,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于很多人来说,可以眼睛都不眨的杀人,可自己对自己动手自杀,很多人都没那勇气。

  “让人盯紧那拉贵人身边的奴才,看看等那拉贵人下葬后,他们会被安排到哪里去。”顿了顿,诺敏意味深长的说道:“或者是看看是谁要他们的性命。”

  这年头想要秘密得到保守,那只有死人了,只有死人才不会开口说话,活人怎么样都有可能泄密的。

  “奴才明白!”云竹听诺敏这么一说,就知道事还另有隐情,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想了想云竹说道:“皇上追封了那拉氏为贵人,那惠妃那边……”要不要做些手脚,让惠妃彻底坠入深渊呀!

  “该怎么样就怎么样,惠妃不是这么容易就被打倒的人,不要自作主张的轻举妄动,而皇上那边也不会就因为这事而放弃大阿哥的。”毕竟那些猜测都只是猜测而已,那拉氏的遗书上可一个字说惠妃母子的坏话都没有。

  孝襄皇后干了那么多的坏事,很多当年都是被查到了证据的,可她儿子胤礽之后依然被立为太子,一个死人和早就夭折了的儿子,加上一些似是而非的猜测,与自己看重喜爱的长子和他的额捏,皇上会选择哪一方不言而喻。

第211章 弹劾明珠

  因为那拉贵人的事情, 皇宫里因大阿哥成亲娶嫡福晋的喜气立马就被冲散得干干净净,这让大阿哥夫妇不高兴了好一段时间, 同时自然也让看不惯惠妃母子的人高兴了很久, 一直到腊月大阿哥夫妇脸上才总算是有了一些笑容。

  不过好景不长,惠妃和大阿哥还没忘却之前那拉氏事件的没脸了。出了正月, 不怕死的御史郭绣弹劾户部尚书佛伦、侍郎傅拉塔与大学士明珠、余国柱等结党营私、交通声气、糜帑分肥。

  皇上接到郭绣的弹劾后震怒不已, 按照弹劾奏折上面写的人来看, 朝廷上很多重臣都在上面, 皇上是知道纳兰明珠仗着自己的宠爱结党营私的, 这原本就在他的允许之内的, 谁让纳兰明珠之前表现得太好了, 无论是诛鳌拜还是平三藩纳兰明珠事事都说道了皇上的心坎上。

  为了不再出现自己的决定被朝臣当场否决, 让他下不来台面的事情发生,皇上容忍了纳兰明珠的结党营私。可皇上没有想到的是纳兰明珠结得党竟然如此之多,尤其是户部尚书侍郎还有史部尚书等人竟然都在其中, 之前大阿哥胤褆成亲后已经按照他的喜好去了兵部, 史户兵抱在一团,完全的威胁到了皇上的统治,因此皇上当场就将这些人下了狱, 另外派人调查此事。

  这种几乎席卷到小半个朝廷重臣的事情, 根本就瞒不住也没法瞒,很快后宫就接到了消息。惠妃当初失态将手中的茶杯掉在了地上,她能在后宫坐稳四妃的位置除了自己的智商外,绝大一部分是靠的大阿哥胤褆和纳兰明珠。

  她之前满意大福晋人选也是因为如此, 大阿哥胤褆手里的势力越大她在后宫的地位就越稳,至于纳兰明珠说句实在的话,因为是堂叔说重要爷重要,但绝对没有自己和大阿哥重要。惠妃失态并非因为纳兰明珠下狱的事情,而是担心大阿哥胤褆被这些人连累。

  大清的宗室制度很奇葩,宗室亲王郡王级别的无旨是不能出京城的,从这一点看这是防止宗亲作乱。可另外一方面大清的王爷又可以掌旗,像安亲王岳乐是满洲正蓝旗的旗主,满洲正蓝旗的事情全归他管,无论是政治、民生、军事都归安亲王岳乐管,按照这个来看这安亲王岳乐手里的权利就极大的,整个一小型的土皇帝。

  不说皇上刚刚登基,就是皇上平了三藩后,也不敢随便对安亲王岳乐乱来,还是等着安亲王岳乐死后,将满洲正蓝旗旗主的位置交给简亲王雅布,等着雅布将满洲正蓝旗的事务抓到手里后,皇上时隔十年才开始对付安亲王岳乐他们那一家,足以说明当时的安亲王岳乐势力有多大。

  也正是因为宗室的某些人权势过大,这大清官职又是有限的,因此在皇上的亲儿子们一个个长大开始参与国家政务后,皇上虽然分拨佐领让其各有属下之人,也安排了儿子们的去处,但正儿八经的职务却没给过几个。

  都是口头上说,让XXX去掌理XXX的事务,实际上是没有具体的品级的,换而言之抛开皇上亲子这一因素,他们比底下的九品芝麻小官都还不如了。因此实际上这事操作起来是非常有差异的,能力强的皇子能将整个部门都拉入自己的阵营中,能力差的皇子那就只能在那个部门做吉祥物了。

  皇上吃过没有权势的苦的,因此皇上对于兵权很看重,原本兵权就很敏感,而大阿哥胤褆选择去兵部掌管事务就更让人敏感了,好在大阿哥胤褆一向表现出来的就是勇武有力文采不足,选择兵部的确是他按照自身能力的选择,只有在兵部大阿哥才能够如鱼得水,总不可能就为了避嫌选择其他文绉绉的部门,然后自己当部门的吉祥物一辈子庸碌无为吧!

  别说大阿哥是立志于和太子胤礽争夺皇位的男人,就算没这志向,也有自己的抱负,至少不能愧对于身份和自身的学识。

  也因此虽然大阿哥胤褆现在说是在兵部混,可事实上他根本就没有沾到一点兵部的权和势,现在还在和兵部的那些老油条斗智斗勇来着。

  这个时候作为大阿哥的铁杆和岳父纳兰明珠和科尔坤出了事,对大阿哥来说完全是一种灾难性的打击。不但其他外力支持会没有,就连最重要的自己本身也会被连累。

  不过现在皇上显然并没有打压大阿哥的想法,他对自己的长子胤褆还是挺喜欢的,尤其是看见他健壮的身子就高兴。大阿哥虽然偏武,但满人原本就是马背上打下来的天下,这点小缺点根本就不叫事。刚刚建国的时候文盲不要太多,就是现在朝廷上的满大臣蒙古大臣识字倒是识的,可让他们拽几句斯文的话,那些人可说不出来。

  因此中午的时候皇上就让大阿哥胤褆单独陪自己吃了一顿饭,

  一顿饭,以示恩宠,这以前可是太子胤礽独享的恩宠。其实这事就是皇上向其他人表明,虽然纳兰明珠被他下狱了,但大阿哥他还是一如既往的喜爱着。

  可饶是如此皇宫里的惠妃和大阿哥夫妇也心惊胆战着,尤其是大福晋听到自己的阿玛下狱后更是一时之间受不住着噩耗晕倒了过去。

  惠妃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虽然表面上挺关心的,但心里却咒骂了大福晋好几句。原来没成亲之前惠妃是挺满意伊尔根觉罗氏的,但所谓的远香近臭,伊尔根觉罗氏和大阿哥成亲后,惠妃反而没有那么喜欢她了。

  果然婆媳关系自古就是一个让人捉摸不透的难题。

  其实惠妃不满大福晋的原因很简单,先不说那拉贵人事件,就看着大阿哥和大福晋那么恩爱,偶尔大阿哥还不经意的在惠妃面前维护大福晋,惠妃心里就一阵的不痛快,感觉儿子没以前那么贴心了,有了媳妇忘了额捏。

  大福晋去年十月嫁进来,到现在满打满算也才和大阿哥成亲三个多月,然而这三个多月来大阿哥完全是独宠大福晋,除了大福晋月事来了外,都是歇在大福晋屋子里的,即便是没有歇在大福晋屋子也是洁身自好的睡着书房,将惠妃之前给大阿哥的两个侍妾当做了无物。

  虽然理智在讲惠妃知道大阿哥这是在憋着一口气要和大福晋抢先弄出嫡长孙来,可感情上讲惠妃完全接受不了,总感觉有了大福晋后,她这个做额捏的就插不了大阿哥事的手了,这让惠妃非常的不爽。

  再加上之前大福晋那个看向惠妃“质疑”般的眼神,和大福晋每次面对她总是规矩有余亲密不足的感觉,自然让惠妃心里对大福晋有了意见。

  不过现在也只是有意见而已,惠妃还是知道事情的轻重缓急的,现在最重要的除了让大阿哥在兵部立足外,就是生下嫡长孙来。因此惠妃从来没有在其他人面前表现出她对大福晋有意见。

  这会儿听到大福晋晕倒了过去,惠妃更是对大福晋不满,觉得她上不了台面,这种时候能晕倒吗?晕倒了又不能解决任何的问题,这种时候大福晋最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向她一样稳住,稳住大阿哥居住的乾一所,不要造成更多更大的错误来,同时也要防止别人暗中下手泼脏水给自己。

  可不管惠妃在心里怎么咒骂大福晋,人已经是她儿媳妇了,这个时候大福晋也晕倒了过去,惠妃只能将身边得力的嬷嬷派去乾一所,然后让人去请太医。

  出了这么大的事,后宫让人都盯着惠妃哪里和乾一所,对于这些事情自然都是知道的,很多人都像惠妃那样对大福晋的评价下降了一个等级,觉得她有些不堪大用。

  只有诺敏神秘的笑了笑,恰好这笑容被泰芬看见了,有些不解的问道:“额捏,难不成不是这样?”

  自从五阿哥胤禛落水后,觉悟的可不止胤祦一个人,泰芬也开始关注起后宫外的事情来。诺敏也不阻止她,不管泰芬日后是远嫁蒙古还是皇上开恩留在京城,想要过的好还得自己努力,作为公主也是要有眼力的,不管你多飞扬跋扈其实都是没有问题的,只要不找死般的和皇上对着干就行了。

  “当然不是!”诺敏一脸理所当然的说道:“就算大福晋正是听到科尔坤被皇上下狱的事情晕倒了过去,可她身边的奴才难不成是蠢货呀! 我记得大福晋这次嫁入皇宫可陪嫁了两个嬷嬷四个丫鬟,这些人都是大福晋的心腹能被选为陪嫁肯定都是有本事的人,即便是大福晋晕倒了过去这消息也不可能瞬间就传的沸沸扬扬。”

  泰芬想了想这话倒是有理,只是“可说不定就是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了?”

  诺敏摇摇头“乾一所里还有惠妃给大阿哥管事物的宫中老人在,大阿哥自己也有心腹留在乾一所的,这种事情是不可能完全瞒下来,但绝对不可能传得这么快。我瞧着倒是像大福晋那里特意散布出来的。”

  “啊!”泰芬猛然张大了嘴,一脸不可思议的说道:“大嫂这是要做什么?”

  诺敏神秘莫测的说道:“大福晋这么做肯定是有办法,能够让大阿哥和她阿玛迅速的脱离这个泥潭。”

  泰芬好奇道:“是什么?”

  诺敏也没卖什么关子直接宣布答案:“皇嫡长孙!”

  “大嫂有孕了?”泰芬一惊,可随后想想大阿哥和大福晋已经成亲三个多月了,而且听说恩爱无比,有孩子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第212章 愚蠢之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