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重生升职记(月光蓝莲) 第109章

作者:月光蓝莲 标签: 穿越重生

  这话让人有些莫名其妙,但接下来大家总算是知道皇上和皇太后再打什么主意了。因为皇上直接将惠妃手里最好的宫务交给了昭妃,真说起来由那宫务得来的好处是摸不着看不见的,但却让后宫很多人都趋之若鹜。

  啥事呀?

  对牌!

  要知道后妃召见家人或者是宗室福晋命妇入宫觐见都是要先递牌子入宫,得到批准后才能在约定的时候入宫的。就算是除夕新年的命妇朝拜,之前也会有人在前几天通知各府时间地点顺序站位座位什么的。

  这事看起来有些吃力不讨好,但却是后妃能迅速知晓朝廷上风向的一个光明正大的途径。比如今年有哪家人去年来了今年没来,或者是皇上示意哪家的座位安排的靠边一些哪家的座位靠前一点,这都能很明显的看得出其在朝中地位的变化。

  顺应着这些变化,再加上各种的小道消息,大致的事情就能蒙出个六七成来,而且还有利于自己左右逢源趋吉逃凶外加收买人。尤其是宗室,朝臣绝大多数是很好收买的只要利益到位,但宗室自傲气尤其是那些已经坐到顶的亲王等,可就不是那么好收买的,这个宫权就能让自己抢先一步,有些时候一步快步步都快。

  这还是其一,更重要的是每次后妃召见家人或者是宗室福晋命妇入宫觐见都必须要交给管理这事的人审批。以前这是皇后的特权,后来没皇后了皇上也不准备立皇后了,就变成掌管宫务的娘娘的事。

  要是掌宫娘娘故意找茬审批不合格,只要找一个过得去的理由,别人也只能将苦水往肚子里咽,除非你能说动皇上,不过皇上是一般不会管这种小事的。

  这事看着没啥用,可在必要的时候就能发挥作用来,比如你确定别人要害你,或者是你要害某人的时候,这后宫很多宫妃对人下手都是通过家里的势力来经行的,一旦断了她们光明正大和家里人合谋的路子,私底下的那些联系法子可是有一定危险的,被人发现了就是现成的证据。

  惠妃当年为了这项宫权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拿到手,没想到今个竟然就被皇上轻易的收回去不说还给昭妃了,要知道昭妃手里原本管着的宫务就是四妃中最多的,现在……很多人看向昭妃的眼神起了异样。

  别说什么昭妃身边有皇上派去的福嬷嬷在,说是昭妃管还不如说是皇上管。后宫嫔妃们门清了,福嬷嬷即便是背后的靠山是皇上,难不成她还能每次都能拿着皇上压着昭妃不成?在不触犯底线的情况下,昭妃要弄些好处走走后门,福嬷嬷肯定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而且即便是她们身边没有福嬷嬷这样光明正大的人,暗地里皇上也肯定派人盯着她们的,说实在的某些时候还不如有个光明正大的福嬷嬷。

  说实话诺敏也没有想到皇上竟然会做出这样的决定来,毕竟惠妃和大阿哥算得上是受害人,大家对受害人总是会宽恕几分,却没想到皇上下手的这么果断和狠。

  这事看着是补偿她,可……诺敏却觉得是祸不是福呀!想了想福身道:“皇上皇太后信任妾,对妾委以重任,妾谢皇上皇太后的看重。只是妾自入宫后接触的多是宗室年轻的福晋和命妇,宗室的那些老福晋和蒙古那边的贵人却是一点也不认识,万一出收买岔子那可就丢大清的脸了。”

  诺敏往前走了两步,突然伸手拉住宣嫔博尔济吉特氏的手说道:“妾想请皇上皇太后开恩,让宣嫔妹妹来帮妾料理此事。”

  宣嫔博尔济吉特氏完全被诺敏的动作给吓着了,往常这种事情这种集会她都是坐在下边打酱油的透明人,从来没想过火会烧到自己身上来,当然也没人敢烧到宣嫔博尔济吉特氏身上来,昭妃此举也不知何意?

  屋子里的气氛似乎一下子就尴尬了起来,谁都知道自当年那事爆出后皇上就不喜蒙古,对皇太后不过是面子情,宣嫔博尔济吉特氏更是一下子比小透明更透明了,已经好几年没侍寝过。

  按理昭妃就是要拉拢人也不该选择宣嫔呀,后宫有不少低位分却稍微得宠的嫔妃,就算是昭妃顾忌家世害怕她们得宠后将自己一脚给踢了,但也可以找包衣宫女呀,像十二阿哥的生母庶妃章佳氏那样,即便是生了一个健康的儿子也只有被人抱走的命。

  一时之间大家都疑惑不解,莫不是昭妃因为高兴过度没了理智出了昏招?

第223章 依妃所言

  诺敏自然不是因为一时高兴冲昏了头脑, 她也的确像其他人猜测的那样是在拉拢宣嫔博尔济吉特氏,只是她的意图在场所有人恐怕都是猜不得到的, 包括皇上在内。

  后宫十二个宫殿, 景仁宫是孝康章皇宫的故居被皇上封锁起来谁也没资格谁也不敢住进去,景阳宫被皇上改造成了书房, 咸福宫因为之前年久失修国库紧张因此一直没有修复没宫妃居住。其他另外九个宫殿都有嫔妃居住, 其中承乾宫、钟粹宫、延禧宫、储秀宫、永寿宫和启祥宫正殿都居住有宫妃, 翊坤宫虽然没有人但庶妃佟氏几乎就把那地方给定了。

  等着日后皇上又一次晋封后宫, 良嫔卫氏和和嫔瓜尔佳氏住哪里能不能住进正殿, 诺敏自然不会替她们操心。她现在琢磨的是明年的事情, 明年皇上会进行第二次南巡, 然后会带回来四个娇滴滴的美人。这四个美人其中三个都为皇上生儿孕女过, 可不是一般人能不得了的。

  这三人中最突出的那一位就是之前诺敏嘀咕过的未来的密嫔王氏,上辈子她可是给皇上生了三个儿子,即便是这一世有自己带来的蝴蝶效应, 可单凭她的家世诺敏觉得这辈子王氏也差不到哪里去。

  如此一来王氏就不能便宜了别人, 最初在封嫔的时候诺敏还想着让王氏和自己居住在一个宫殿里,反正王氏得宠的时候自己也快是昨日黄花了,宫殿里有一个得宠的嫔妃, 也能增加自己在皇上面前刷脸的频率。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 王氏还没入宫了她身下就有三个儿子了,再来也多半是王氏生下了抱给其他宫殿的嫔妃养着,不可能再抱给她养了,到时候自己可就无比的尴尬了, 而且也没法确认王氏的忠心程度。

  再一个就是随着她封妃,她没有刻意的去打压包衣,没有像上辈子乌雅氏那样把事情做得太绝,因此最近诺敏发现包衣里有野心的人多了不少。这王氏背靠了现在包衣里最火热的曹李两家,不到连生三子还是庶妃的地步,恐怕她不会甘心死心的,不甘心死心的人留在自己身边那就是一个□□。

  可以王氏的身份,她是绝对不可能生子得到晋封的,她的孩子只能抱养给别人养着。站在王氏的角度,孩子的养母身份越高自然越好。可站在诺敏的角度,她自然是不愿意别人壮大的。

  恭妃、惠妃、荣妃、德嫔以及卫氏和日后的和嫔瓜尔佳氏,都是主要的对手。这四人诺敏是肯定不希望她们在抱养阿哥壮大自己的势力,至少康熙四十年之前出生的阿哥,诺敏是绝对不希望她们抱养的,因为这些阿哥在日后的夺嫡战中能出场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来。

  当然这种事情完全避免还是有些难度,但成事在天谋事在人,不去做那就半点希望都没有了,诺敏按照上辈子的行径来走,在这十几年里生阿哥的主力军就是王氏,她自然不能看着王氏落在其他人手上。

  将后宫所有能有资格抱养孩子的宫妃撸一遍,对诺敏最没有杀伤力的就是宣嫔博尔济吉特氏了,到时候自己在一旁出出力,不愁宣嫔博尔济吉特氏不能抱养王氏的孩子。一旦事成,诺敏不怕那几个阿哥不偏向自己的儿子,反而偏向太子,□□势力越大皇上对太子越是忌惮。

  当然也有可能王氏会像上辈子那样一个儿子扔一个阵营,哪边赢了她都立于不败之地。但到时候诺敏也不怕,就凭小阿哥们是被宣嫔博尔济吉特氏抱养长大的这一条,就会被皇上和其他阿哥所忌惮。

  上辈子她的胤裪被苏麻喇姑抱养早早的就绝了更进一步的路,胤祺从成年开始就一直表现的闲云野鹤不争什么不抢什么,但依然被人如此忌惮,更不要说被宣嫔抱养的阿哥。

  这选择无疑对诺敏来说是最好的,但之前诺敏和皇太后和宣嫔都没有什么接触,平时的人来客请都是随后宫份子。诺敏正在苦恼怎么不引人注目的和宣嫔勾/搭上,没想到皇上今天竟然给了她一个神助攻,诺敏不顺势而上那就是傻子了。

  这事平心而论也没亏宣嫔博尔济吉特氏,依照现在她的情况和储秀宫的局面,宣嫔博尔济吉特氏一辈子也别想有孩子,哪怕是抱养一个女儿都困难。至于到时候怎么样让皇上同意宣嫔抱养王氏孩子的事情,诺敏心里自有主意。

  当然除了这件对自己而言要紧的大事外,还有一些小原因,那就是皇上马上要对北边动兵了需要拉拢蒙古的各方势力。上辈子皇上为此除了让公主郡主下嫁蒙古各处外,还给了皇太后在皇宫至高无上的权利,连着郭络罗氏和胤祺也沾光。

  这辈子有了宣嫔博尔济吉特氏在,诺敏觉得事情或许会发生变化,一个在皇宫透明的皇太后,和一个拥有未来无限可能的宣嫔,

  宣嫔,蒙古会选谁还真说不好。而蒙古的选择,也会间接的影响到皇上的态度。

  让诺敏说,皇太后还是就一直这样在皇宫透明下去最好。

  诺敏拉着宣嫔博尔济吉特氏上前,笑盈盈的对着皇太后说道:“皇太后可千万别心疼宣嫔被妾拉来做苦力。”又对着皇上撒娇道:“妾被人平白无故的冤枉一场,还没缓过神了,就又被皇上加了担子,妾可不依,皇上您可得同样妾的请求才行。”

  皇太后倒是没想那么多,因为胤祺在她身边呆过一段时间,她是稍微偏心德嫔郭络罗氏一些,但问题是皇太后和德嫔郭络罗氏之间也有龌龊,皇太后更信任娘家人。

  皇太后是个难得的明白人,她知道皇上恼怒了太皇太后后却对她态度没有改变多少的原因是什么,因此她从未为任何人出头过,这会儿见昭妃有意拉着宣嫔出头,皇太后心里其实是十分乐意的。

  虽然有些尴尬,也没多少感情,可宣嫔到底是她亲妹妹,能让宣嫔活的轻松一些的事情,皇太后是不会阻止的还乐于见成。只是皇太后到底知道自己在后宫立足的根本原因,皇上没有开口说话,皇太后自然不会先开口。

  皇上也没想到这些。

  一来明年南巡的事情根本就没有定下来,他自己都没有想到自己明年会去南巡了,毕竟北边的局势有些小紧张。二来北边的局势紧张,可要不要打战,打多大的战这都是没影的事,毕竟俄国可是和他们合谈了,北边驻防的兵马也不少,看起来局势也没多坏。

  这些未来的事情,作为当事人的皇上自己心里都没谱了,又怎么会想到诺敏竟然算计的是这个。

  “不是在说大福晋是被谁下/药早产的事情吗?怎么说到这事上去了。”德嫔郭络罗氏端着一张不解的脸,突然开口说道,仿佛她像是真为大福晋叫屈一样。

  可不管是跪在地上的惠妃,还是在场的其他宫妃都在心里默契的冷笑。德嫔郭络罗氏是急了吧,要是皇上真答应了这事,那蒙古那边的人和娘家在蒙古的老福晋们肯定支持的是宣嫔而不是她,眼瞧着她卖了儿子才得到的到嘴的势力就要飞走了,德嫔郭络罗氏不急才怪。

  诺敏在这里必须要说一声,她是真心没想到这事还能坑德嫔郭络罗氏一下,毕竟上辈子皇太后并未将蒙古那边的助力给胤祺,郭络罗氏母子也没赶着去要,没想到上辈子瞧不上的这辈子郭络罗氏却视若宝贝,也不知道是诺敏小瞧了自己还是高看了郭络罗氏。

  不过想想也能理解,在皇上的宠爱费尽心思都争不到多少的时候,比的就是谁的儿子更得宠出色,和自己手里的势力背后的依仗。

  就像惠妃纳喇氏一样,失宠不得皇上的信任,她可比上辈子更加的看得紧手里的宫权。皇上也算是打蛇打七寸,夺了惠妃最为看重的宫权够她心痛很长一段时间了。

  “德嫔妹妹此言差矣,不过就是皇上一句话而已,又耽误不了什么。”恭妃笑盈盈的说道,她不喜德嫔郭络罗氏,也不希望昭妃手里的宫权越来越多,被宣嫔分出去一些也是好事一件,反正依着皇上的态度而已,后宫最没威胁的就是宣嫔了。

  而蒙古那边可不是拉拢一个宣嫔就能全部搞定的,先不说宣嫔只是科尔沁部的,和其他蒙古各部不熟甚至彼此之间还有摩擦,就科尔沁部也不是一个莫名其妙的拉拢能收买的,他们可是要看见实打实的利益才行。反正昭妃自己也乐意,既然如此何不成全了昭妃的“心意”。

  恭妃的心思不能说是所有后宫嫔妃的想法,但也代表着绝大数人的心声,纷纷出言,或明或暗或委婉或直白的赞同此事。

  皇上想了想,为了拉拢蒙古,必须给蒙古一向好处,后宫里也要平衡一下蒙古的势力。现在后宫只有皇太后和宣嫔是蒙古出生,要不他明年大选选几个蒙古嫔妃,要不就抬举皇太后和宣嫔。

  在皇太后和宣嫔之中选择,皇太后无疑比宣嫔拧得清看得透。可宣嫔也有优势,此时四妃已满宣嫔再怎么样折腾自己不松口她就别想上位,而且打压一个皇太后和一个嫔妃,那完全是两回事。

  这么一想,皇上觉得先尝试一下抬举宣嫔试一试,不行还有皇太后这个后补了。

  “就依爱妃所言,只是若是宣嫔那里出了什么问题,朕可是要拿你是问的。”

  诺敏笑道:“皇上放心,妾定然会好生把关,不会出半点错误。”这事原本就是易刷好感,而不易出错的事,能出什么大错。

第224章 又有嫌疑

  德嫔郭络罗氏有那么一瞬间表情很狰狞, 转瞬即逝快得没有让任何人看见。

  得偿所愿后诺敏也没在胡搅蛮缠的拖延时间以求借机让惠妃和大阿哥在地上多跪上一会儿,她放开宣嫔的手后, 老老实实的在自己的座位上坐了下来。宣嫔更是立马蹿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拼命的平复内心活波异常的心脏。

  虽然不知道昭妃有什么企图,但这无疑对于宣嫔来说是一件大好的事情, 至于日后, 只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了。

  诺敏靠着一支金簪洗清了自己身上的脏水, 但显然这事不可能就这么了结了, 既然惠妃和大阿哥已经抓到了不少嫌疑人, 那自然是要审问下去的。

  “昭妃没嫌疑, 那就是这个狗奴才说谎了。”皇上微眯着眼睛说道。

  这个到底自然是谁都明白的, 视线集中在红果身上, 只见她苍白着一张脸,拼命摇着头说道:“这不可能,这不可能, 奴才确认是永寿宫的一个宫女偷偷的来坤宁宫, 说是奉昭妃的旨意来收买奴才的,奴才起先不信,但她拿出了那支金簪做信物。奴才半信半疑随后偷偷地在背后跟踪她, 亲眼看见她进了永寿宫, 守门的太监也没出手拦她。奴才记得清清楚楚,是八月十五的一天,绝对不会有错的。”

  每个宫殿的大门都有奴才守着的,一般其他宫殿的奴才来守门的奴才都会制止, 一方面是询问其来意,另外一方面也是打个时间差去通知主子们。

  除非是皇上皇太后身边如梁九功顺德这样谁都认识的大太监,守门的太监既然没有拦那个宫女,那人又不是梁九功这样辨析度非常高别人也惹不起的奴才,那就只有一个原因,那个奴才就是永寿宫的奴才,因此永寿宫守门的奴才才不会拦着她。

  也正是因为如此红果才信了那奴才的话,可她到底没有蠢到底,并没有自己动手而是绕了好几个弯让别人动手的,却不想还是被惠妃和大阿哥查了出来。

  你说她怎么不自杀?

  她是包衣宫女是奴才,自尽了肯定会惹怒所有人的,到时候必然是全家都完蛋的节奏。而且红果也恨收买她做下这等龌龊事的昭妃,想要报复她拉着她一起下地狱。

  大家都是一样的出身,都曾经在坤宁宫做最底下的打扫宫女,红果自认自己还比以前的昭妃长的漂亮一些,凭什么十几年后她是高高在上的昭妃娘娘,而自己却消磨了绝世美颜,在坤宁宫过着朽木不堪的生活。

  凭什么!?

  红果内心又着强烈的不甘,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别人许诺她能将她送上龙床后,红果哪怕就算是知道有问题还是答应了。

  这事爆发后自己自然是难逃一死,但若能将昭妃拉下马来,红果却觉得很不错,她情愿便宜了别人也不愿意看着昭妃得意。红果想着自己帮着惠妃和大阿哥搬到昭妃后,但若能借此求惠妃娘娘和大阿哥保下全家也算是死得其所。

  可没想到所有的事情都没有按照她的想法进行,红果简直要疯了。

  诺敏笑了“难怪这奴才这么容易都被人给骗了,本宫让底下人出永寿宫办事,从来用的都是太监。宫规上写得很清楚,宫女单独一个人是不可在皇宫内行走的,本宫又岂会知法犯法。皇上,看来这后宫各处的奴才还得让懂规矩嬷嬷调/教一二才行,这么大的破绽竟然都没有发现。”

  “爱妃所言甚是!”皇上的眼睛闪了闪“这事了结后,恭妃和荣妃就负责此事,但凡是不知宫规的奴才,一律送回内务府。”

  “是,妾遵旨。”恭妃和荣妃起身很是高兴的应了下来。

  这事看着是一个得罪人的事,但同时也是排除异己的大好机会,向昭妃身边伺候的宫女她们自然是不敢动的,但永寿宫底下最低等的粗使宫女动几个,昭妃也不会和她们计较。送回内务府后自然是缺人了,缺人了就要补人进去,这就给了她们安插钉子的机会。

  诺敏闻言同样眼睛闪了闪,她自然是清楚这其中的门道的,只是没想到皇上会将此事交给恭妃和荣妃,她之前还以为皇上会让梁九功来做此事了。现在她也不能确定这事到底对她是有利还是有害了,早知道就不说这话了。

  可惜,哪怕是之后损失再惨重,诺敏也得跪着走下去。

  “八月十五……这算计人的日子倒是巧。”恭妃坐下后说道,算是买诺敏一个好,到底自己是因诺敏的话才得了好处的。

  八月十五是中秋节,皇宫要举行宴会,在这一天各处都管理得不严,毕竟皇宫里的奴才有些

  才有些也是正儿八经的亲戚关系,若是有奴才趁机混出去团结,倒也不会多引人注目。

  诺敏想了想说道:“既然如此,那就请皇上下旨,让红果去认认永寿宫的所有宫女,妾也想看看到底是谁在做怪。”

  “这倒是一个好办法。”荣妃也附和道。

  惠妃和大阿哥对着个办法也是同意的,只是这样一来就更加的洗清了昭妃身上的污水,上惠妃和大阿哥稍微有些不爽。不过他们还是记得自己最主要的目的,不是趁机拖谁下水,那只是顺带的,最重要的是找到给大福晋下/药的人。

  红果被皇上身边的大太监刘进忠押出去认人,这件事的关键貌似就在这个收买红果的人身上。大家虽然有些好奇,但后妃的时间就是闲,谁也没表露出着急的神色来,就连一直跪在地上的惠妃脸上一点异样都没有,丝毫没有自己跪着其他情敌坐着,自己矮一节在情敌面前丢了脸面的模样。

  最后还是心软的皇太后看不下去了,打着关系大阿哥话,让皇上开口叫起惠妃和大阿哥来。

  诺敏在皇太后开口说话的时候飞快的看了一眼坐着自己对面的德嫔郭络罗氏,果然见她手握紧了一下,心里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来。眼睛的余角扫了一眼坐在自己一旁有些被巨大的馅饼砸中回不过神来的宣嫔,看来她得更加的对宣嫔“好”一些才行。

  此时屋子里一旁寂静,除了诺敏在默不作声的心里谋算外,其他人也在心里描画着各自的打算。

  若是昭妃因此被拉下水了,众人自然是高兴的,可事实却让她们失望了一把,惠妃急切了些。不过也并非没有收获,现在昭妃和惠妃算是撕破脸了,日后还有得好戏瞧了。

  大福晋是被谁下/药的众人不知,还没审出来。但现在大家至少明确两件事,一是昭妃和惠妃日后肯定是实打实的不合,二是德嫔郭络罗氏似乎没有她吹嘘那样得皇太后的意,至少蒙古那边还没有完全支持她和她的儿子,这就给了大家可乘之机。

  还有荣妃,经此一事倒是没有传闻中的那么愚蠢,按照今个的行事来看,说是在精明不过,日后对荣妃也得小心一些。

  其实这些人是不知道,荣妃就是个大抽子,今天显然是抽到“精明模式”了,瞧她说话的时机和语气,那都是恰到好处,虽然最后好处不少她一个人得了,但也比绝大多数人啥也没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