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重生升职记(月光蓝莲) 第112章

作者:月光蓝莲 标签: 穿越重生

  鹏春是上辈子胤祉嫡福晋董鄂氏的阿玛,现任满洲正红旗都统,身上还有一等勇勤公,他的阿玛是一等公哲尔本,阿法是和硕额驸和硕图也就是开国五大臣何和礼长子。董鄂氏可谓是名门之后,若不是因为被姓氏连累了,说不一定太子妃还真会是她。

  苏常寿是康熙初年辅政四大臣之一苏克萨哈的幼子,满洲正白旗人,现在继承了苏克萨哈爵位在满洲正白旗里非常有说话力。他也有短缺的地方,就是苏常寿和纳兰明珠以及惠妃都是纳喇氏而且还是同一族,之前苏常寿也又向着纳兰明珠靠拢,只是因为身上没有实职只有爵位才逃过一劫。

  珠满隶满洲正白旗,姓瓜尔佳氏,没前面那几位家世厚,但他在三藩之乱上立了大功被皇上提拔为护军参领,比起前面两位,他可是皇上的心腹。

  莽奕禄姓富察氏,就是一直到乾隆朝都一直牛逼的富察家的人,不过他虽然是富察氏底蕴雄厚,但现在当的官职却不讨喜,现在任着蒙古镶白旗都统,这可没其他人有优势。

  喀西泰不是满洲八大姓氏,而是更牛逼的觉罗氏,这可是与宗室有血缘关系的远枝,腰上可以系红带子。喀西泰是满洲正黄旗人,他阿玛希尔根为大清江山南征北战,以前给太/宗皇帝当做护卫,天聪间就以军功授牛录章京世职。顺治朝也是战功赫赫,到皇上这里打三藩有他打沙俄还有他,最后年老病逝,可以说对大清对皇上忠心耿耿。

  ……

  由此可能看得出来皇上对太子妃人选还真是慎之又慎,诺敏知道结果都有些吃醋了,就更不要说那些不知道结果的,简直是羡慕嫉妒恨。

第229章 一席之地

  听着皇上嘴里念叨的太子妃预选名单, 诺敏完全无语,她听着都不是滋味要是这份名单透露了出去, 惠妃母子俩还不知道有多嫉妒恨了, 当然了底下的其他嫔妃和阿哥也未必只会单纯的羡慕。

  这些格格的家世无一不好,甚至于很多都是家世厚阿玛阿法又是朝廷重臣的人。不过诺敏换了一个角度来想, 这未必单纯的是皇上宠爱太子的结果, 还有很多人就盯着太子妃的宝座, 明明上一届大选年纪到了却偏偏报了病拖延到这一届来选秀。

  皇上念完名单后, 诺敏眼里闪过一丝诧异, 随后才说道:“妾记住了, 复选的时候会重点相看这十几位秀女了。”

  皇上自然是看见了诺敏脸上的表情的, 不由得问道:“怎么了?有什么不对嘛?”难不成这里面有昭妃相中了胤祦嫡福晋人选?

  不怪皇上这么想。

  别看皇上之前岔开了话题, 事实上对诺敏说的话他心里是半信半疑的,诺敏说不想让胤祦选一个太子胤礽挑剩下的人做嫡福晋,这话皇上信, 对几个孩子昭妃总是比对自己还上心。可要说诺敏想让胤祦娶一个家世一般的嫡福晋, 这话就十分有水分,不到最后一刻根本就什么都不能信。

  “皇上多虑了,皇上考虑得很周全哪里会有什么不对之处了。只是妾以为这人选里还会多一家的格格, 没想到皇上竟然没说, 让妾有些诧异而已。”诺敏笑着说道,她的确很诧异,没想到在第一批皇上列出来的太子妃候选人名单里,竟然没有上辈子太子妃瓜尔佳氏的名字, 这简直是撞鬼了。

  皇上好奇道:“哪一家?”

  “不是别家,正是皇上去年才抬旗和硕额驸华善家,他的孙女,也就是汉军正白旗都统石文炳之女今年也到了年纪参加了大选。”诺敏回道:“他家也没听说立什么功,可却偏偏抬入了满洲正白旗,大家都在议论纷纷,说是皇上对石家另眼相待,以为皇上是看重他家格格要指给太子了。妾想着以他家的家世太子妃或许还差了一点,但太子侧福晋却是绰绰有余的,皇上之前让妾相看的人里面竟然没有她,妾可真是有些惊讶!”

  上辈子在康熙二十七年抬旗的可不只是石家,或许是石家才是皇上扔出去的障眼法,有这样想法的可不止诺敏一个人,因为在这一年皇上给母族佟家抬旗了。

  户部议覆、一等公内大臣都统舅舅佟国纲疏言、臣族本系满洲、请改为满洲旗下。

  应如所请、将舅舅佟国纲等、改入满洲册藉。但镶黄旗舅舅佟国纲等一佐领、及正蓝旗同族之十二佐领、镶红旗同族之三佐领下、所有文武官员、及监生壮丁、为数甚众、不便一并更改、仍留汉军旗下。从之。

  而后“佟氏”便改叫“佟佳氏”。

  在佟家面前石家自然是被遮住了光芒,可没想到这辈子因为种种事情皇上无意给佟家抬旗,但石家还是轻而易举的抬入了满洲正白旗,这可真是让人吃惊,也看得出来这其中的缘由不是大家猜测的那样。

  既然不是佟家的挡箭牌,后面又有石家格格被指婚给太子为正妻的事情,那答案显而易见,皇上给石家抬旗这不就是看重石家的格格嘛,大清的太子妃怎么也不能出自汉军旗,就是满洲下五旗都不可能,必须得上三旗才行。

  在说说石家,祖上为正宗满人,姓瓜尔佳氏。大清开国第一功臣、三等信勇公额驸费英东是他家祖先,往下数十六大臣杨善、宜荪都是他家族的人,这些人或许大家不清楚他们的事迹,那说个大家都知道的,鳌拜就是他家的旁支。

  别看鳌拜一党被皇上收拾得惨,可对石家却没啥影响。

  石文炳的祖父石廷柱是清初重臣,石家一门有不少显赫者。石文炳其本身任都统。石文炳的阿玛华善是内大臣、定南将军、和硕额驸,叔父石琳是两广总督;兄弟辈中,石文晟是湖广总督,石文英、石文昌担任都统,石文焯也是小才子一个。

  可以说抬入满洲旗的石家,半点都不比其他家差。不过太子妃最倒霉的就是嫁给太子后,阿玛阿法相继去逝,石家一门都在守孝,当时又正好太子和大阿哥争斗得厉害,石家给不了太子多少助力,太子自然看太子妃不顺眼。

  诺敏都能背出来石家的材料,皇上更是知道得一清二楚,仔细想想这石家格格还真是一个不错的人选,自己竟然将她漏掉了着实不应该。

  不过想到昭妃说人人都以为他对石家另眼相待,石家格格是铁板钉钉太子的人,这其中到底是猜测了,还是有人故意放出来的。

  若是以前皇上或许不会想这么多,只会觉得自家儿子魅力真大,可经过诺敏洗脑后,也觉得人都没有见过就单纯的为了一个身份而爱慕,这样的女子未免太势力了一些。

  皇上的眼神微微有些变了,诺敏看着嘴角微微上扬。

  其实皇上的想法简直就是双重标准,这自古谁不势力?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之常情。

  皇上自个也势力了,给太子娶妻还不是找的世家豪门的格格,没看见他选择七八品小官家的格格。可诺敏也清楚这人呀,总是双重标准,对自己无比的宽容,对别人无比的苛刻。皇上此时正是鸡蛋里挑骨头的状态,稍微有一定不对就会被他怀疑。

  “他家呀,你也顺便看看吧!”虽然心里有异,皇上还是觉得广撒网多捕鱼,反正太子妃只有一个,人选却这么多,多她一个候选人也不多什么。

  “是!”诺敏应道。

  想了想皇上说道:“你也给小三看看,若是有合适的最好,若是没有小三年纪还小等下一届大选也是来得及的,朕答应你小三的嫡福晋必定要你同意了,朕才指婚。”皇上倒是要看看诺敏会选出一个怎么样的儿媳妇来。

  诺敏不是皇上心里的蛔虫,还真没听出皇上话里的深意来,闻言笑道:“那妾可多谢皇上恩典了。”这事对于她来说真是一个好消息。

  “太子是朕的儿子,小三也是朕的儿子,只是太子刚出生就没了额捏,朕难免要多关心他一些。”皇上也只会在诺敏面前说这样的话,恭妃惠妃荣妃等人面前皇上是不会提到孝襄皇后的。

  因为诺敏一直从未在皇上面前给太子上过眼药,平时话里对太子也算客观公正,不抹黑也不巴结。再加上三阿哥胤祦和九阿哥胤祓对比大阿哥胤褆和四阿哥胤祉等人来说,对太子恭敬很多,是对储君对兄长的姿态。

  这让皇上一直认为后宫的嫔妃中不会对太子下黑手的,恐怕只有诺敏了,毕竟当年只有诺敏没有被皇后谋害过,其他人尤其是惠妃和荣妃可谓是恨不得将孝襄皇后碎尸万段。而其他人哪怕是庶妃赫舍里氏她都有自己的小心思,就不要说那些被孝襄皇后作怪过的嫔妃了。

  也就是因为如此,这考察太子妃的事情,虽然皇上也可以让身边的太监嬷嬷去考察,一样可以得到满意的结果。可他却偏偏给了诺敏信任让诺敏也去考察,虽然皇上不一定会以诺敏考察得出来的意见为准,但这也是一种信任。

  诺敏心里自然对此有数,只能说她十年如一的坚持现在奏效了,虽然她暗地里阴了孝襄皇后一把,可从那之后诺敏可一直未对太子出手过,相反还一直对太子恭敬有佳。甚至在自己管辖的宫务里,诺敏还会额外的照顾毓庆宫那边。

  这么做,自然不是她真的要讨好太子,而是要给皇上一个好印象。一个日后“太子要是出了事,肯定不是她做的,而是别人干的”的反应。一个她安守本分,一直没有逾越,也教导儿子尊规懂纪的印象。

  现在大家自然不觉得什么,等到了太子因为大阿哥和底下的弟弟们争斗而地位不稳的时候,皇上不会止看见太子不好的一面,他还会看见底下人对皇位的虎视眈眈,这也是为什么睡不着一废太子后,所有阿哥手里的权利都被皇上剥夺了,年纪大的那几个还被关进宗人府住了好几天,这不是因为皇上对他们拉扯下太子的愤怒,而是在确保自己皇位能坐稳。

  她现在教导儿子还有自己的言行都对太子恭敬,恭敬的其实不是太子,而是日后那脾气暴躁又多疑的皇上。

  上辈子雍正的“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仔细想想其实还是有些道理的。只是却不完全,更重要的是雍正比胤禩和胤祯都多了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他不怕得罪大臣不怕和大臣对着干,一个皇上怎么能事事和稀泥或者是顺着大臣的意思走了?那到时候还不知道大清的江山到底姓什么。

  至于雍正最得意的自己是阿哥里唯一一个干实事的人,说实在的皇上阿哥们的眼界、素质和手腕都不低,真坐上的皇位未必没有雍正干的好,干实事其实很多人都会,只是做与不做的问题,而不是会不会干的问题。

  “皇上和妾说这些做什么?妾知道您是慈父,太子是一国储君太子妃是未来的国母,皇上慎重一些也是应该的。”这完全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谁见过哪个皇帝随便的给太子指婚而慎重的给皇子选妻呀,就没这理。

  不过皇上能对自己说出这样的话来,诺敏心里还是很高兴的,这证明皇上心里有他们母子的一席之地。

第230章 选嫡福晋

  皇上很是满意诺敏的态度, 就在诺敏这里歇下来了。

  诺敏伺候了皇上一夜,第二天差点起不来床, 不由得感慨皇宫里的太医和补品真不是吹的, 难怪皇上在六十多岁还能让后宫嫔妃怀孕,这能力杠杠的。

  伺候诺敏的奴才们见状非常高兴, 主子受宠地位又高对他们这些奴才来说也是一件大好的事情, 总算是不用害怕被别人欺负了, 生命也有了保障。

  诺敏用了膳后就开始询问秀女的事情, 既然得了皇上的吩咐自然要做到尽善尽美, 当然她心里也是有私心的, 希望太子妃还是瓜尔佳氏。

  “复选秀女的名单内务府可送来了?”因为现在是四妃主持大选, 因此每次初选后入围的名单会送到四妃这里来, 方便娘娘们甄审。

  碧云应道:“今天一大早送来的,主子可是要现在就看?”那奴才立马去拿。

  “去拿来吧!”诺敏等着碧云走后,才开口问道一旁的云竹:“名单可送来了?”

  云竹点点头“送来了, 主子可要现在就看?”

  “暂时不用, 皇上让本宫考察太子妃人选,这届大选咱们可以慎之又慎了,那名单上的人既然没参加大选人也不会突然消失, 等复选后再说。”那是诺敏让家里人统计的, 哪些家世不错明明够得上太子年纪也合适,却偏偏不参加这次大选的名单。当然这其中还要细细的分析,哪些是故意的,哪些是被人害了不能参加。

  别怀疑, 这世间千奇百怪的东西都有,也不是人人都稀罕太子妃的位子。

  毕竟从某种意义上说太子妃是一个非常苦逼的职业,比皇后还苦逼。不但要费尽心思辅佐自己的丈夫顺利登基不被废黜,还得在丈夫胜利后血染双手辛苦的守护成功果实,一个不小心就会被丈夫废掉。

  能从太子妃晋升到皇太后的人,历朝历代可都算得上凤毛麟角,清朝更是一个也没有。

  因此诺敏并不担心胤祦娶不到一个合心意的嫡福晋。

  就这么说话的功夫,碧云已经将复选的名单拿来了,诺敏仔细的将几本册子翻完,心里有数了。汉军八旗和蒙古八旗即便是有再出色的秀女皇上也没有考虑,满洲八旗这边皇上可谓是将所有家世雄厚的秀女一网打尽了,还有一些人不是漏网之鱼而是家里政/治偏向不对,这样的人皇上不喜,诺敏更是不敢给胤祦做嫡福晋。

  这么一看,胤祦的嫡福晋或许还真只能在下一届大选指了,若是其他人或许心里会十分的不爽,因为按照一般的潜规则来说阿哥成亲后方可上朝议政,太子那是储君自然不能和一般阿哥比。

  而且早点生下嫡长子来,不但能讨好皇上,巩固皇上对自己的喜爱,还能后顾无忧。总的来说,一般情况下大家都倾向于早成亲。

  但诺敏却不这么想,一来是因为上辈子的事,即便是没了佟氏薨逝的事情,但诺敏总觉得太子会莫名其妙的悲剧。还有就是胤祦的性子还得趁机磨一磨,另外诺敏以前在文学网上看见的,说是男女双方年纪都大些生出来的孩子才健康,君不见皇家宗室前几个孩子总容易夭折,排除被人谋害外,还有自身健康的原因。

  就在皇宫所有人都盯着大选预测着太子妃花落谁家的时候,在复选开始的前几天居住在翊坤宫的庶妃袁氏突然爆出自己有三个月的身孕来,这完全打了除了诺敏外所有后宫嫔妃一个措手不及。

  果然是会咬人的狗不会叫,没想到因为庶妃徐氏的死而蛰伏下去的庶妃袁氏,这个时候会突然来这么一招,不得不说这招发出得非常的恰到好处。

  首先庶妃袁氏的位分不高,其次她的家世更是比包衣还不如,即便是生下一个阿哥来也多半是被人抱走的命。这么一来高位分的娘娘肯定不会在选太子妃的时候对她出手,甚至于有些想要抱养一个养子的娘娘还会护着她,这样一来她平安生下孩子的几率就呈直线上升。

  一个公主而已,诺敏根本就没有多关注,由着其他人折腾,只是按照规矩送了些贺礼过去。

  说起来这个庶妃袁氏其实本事不错,今年年初皇上下达了要大选的指令后,就拍拍屁股去南巡去了,和上辈子一样出去的时候一个人,回来的时候却带了四个女人回来,让后宫无数的嫔妃酸了牙,不敢记恨皇上只能恨上那几个女人。

  现在那几个女人自从入宫后都还没有见过皇上一次面了,不是皇上忘记了她们,而是皇上忙着安抚其他嫔妃忙着挑选太子妃的事情,再加上众嫔妃像皇上上眼药要她们学规矩,免得丢了皇家的脸。现在那几个女人

  个女人还在教养嬷嬷的手下,辛辛苦苦的学着规矩了。

  这四个女人都比庶妃袁氏长得好看,而且因为是江南那边精心挑选的家世手段本事都比庶妃袁氏强,可以想象得到一旦这四个女人出来承宠,庶妃袁氏可以说再也没有翻身之地了。

  可偏偏就在这么敏感和急迫的时候,庶妃袁氏爆出自己怀孕来,无论日后皇上还不会宠幸她,只要孩子能平安生下来,是个小阿哥最好,是个小公主也不错,只要孩子能平安长大,那么就算失宠日后皇宫里也有她的一席之地。

  这时机选的真是恰到好处,诺敏琢磨着估摸着庶妃佟氏也出力不少,毕竟光凭庶妃袁氏一个人的本事可不行,至于庶妃佟氏打什么主意太简单了。

  自从伺候过孝康章皇后的老太太出现后,皇上对庶妃佟氏的恩宠就大不如前,到现在皇上都没松口给庶妃佟氏实打实的册封,导致庶妃佟氏在后宫很是别扭,尊敬的称一声佟妃,不尊敬的直接叫庶妃,这可完全是天差地别的待遇。

  庶妃佟氏知道自己和皇上的情谊不如姐姐纯懿皇贵妃,怕皇上真忘了她,恐怕是想借着庶妃袁氏怀孕的机会在皇上那里多刷刷存在感吧!

  不过这事暂时不关诺敏的事,而且这种事情做得越多越让皇上反感,因此没有多关注这事,她忙着大选的事情了。

  复选开始,通过初选的秀女们按照旗籍入宫,之后各种的消息开始传出。

  因为皇上没有明确的表示说这届大选指给太子选太子妃,因此很多人都估摸着三阿哥胤祦和四阿哥胤祉这届应该会一起指嫡福晋,四阿哥胤祉或许还有些悬,但三阿哥胤祦无疑是到了最适合的年纪了,再延后就成大龄剩男了。

  等着诺敏开始召见秀女时没人会觉得意外,不止诺敏开始召见秀女恭妃、惠妃和荣妃也相继开始召见秀女,只是荣妃或许是想给四阿哥胤祉选嫡福晋,恭妃和惠妃就纯粹是打酱油,或者是看看未来的情敌了。

  皇上给的名单,诺敏一个都没有漏掉,不但如何诺敏还召见了一些家世次一等的秀女,和一些汉军八旗蒙古八旗家世不错的秀女,总之秀女面对诺敏的召见表现各异。

  有自知之明不敢肖想太子妃位子的,但家世却尚可的秀女就在诺敏面前表现的就非常的积极,太子妃是不敢想皇子阿哥嫡福晋的位子还是可以的。也有一心盯着太子妃位子的,虽然礼仪规矩到位,但却没那股热情劲,像是一块木头一样,沉稳过头了。

  还有就是像蒙古八旗这样明知太子妃和皇子阿哥嫡福晋的位子都轮不到自己的秀女,在诺敏面前表现得大大咧咧的,反而比其他秀女自然得多,纯粹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诺敏也不管她们的态度,只是如实的将情况向皇上汇报,反正她心里带了偏见一个都没有瞧上。其实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这些家世不错的秀女日后即便是不会嫁给皇家宗室,嫁的夫家也是高官大族,因此很多秀女日后是什么行事和品行,诺敏心里都清楚,每一个诺敏都能挑出刺来,在这样的情况下,诺敏会将她们选为自己的儿媳妇那才是奇迹。

  “妾瞧着鹏春家的格格、苏常寿家的格格……”诺敏念叨名单“这几位倒是对太子妃的位置很热衷,妾召见她们来永寿宫对妾也是爱理不理的。”

  “珠满家的格格、莽奕禄家的格格、喀西泰家的格格、石文炳家的格格……”继续说着名单“这几位倒是够沉稳,来了永寿宫既不热切也不冷淡,听观察她们的嬷嬷说平时也都是不骄不躁的性子,倒是看不出来她们对太子妃的位子感不感兴趣。”

  “还有几家的格格对妾倒是很是热切,不过妾后来查了查都是家世够不上太子妃的。”诺敏一一的把所有她请来永寿宫的秀女都做了评价,末了又说道:“就单凭这么一点时间,实在是难以看得出品行来,妾只是从她们的表现上来说的,也未必没有装得好的人。”

  这话皇上很认同,孝襄皇后不就是其中的高手嘛,装得好几年皇上都没有发现。想要得到这些人真实的情况,还得看她们的日常行动,这个可就不是在皇宫里住一两个月能看得出来的。

  只可惜皇上之前忙着政务,当时也没有想那么多,没有提起给太子看人,到现在每个太子妃候选人表现得都不错,即便是诺敏说有些人对她冷淡,可人家原本就是冲着太子妃的位子来的,对三阿哥胤祦没兴趣不指婚给小三就行了,未必不是一个好的太子妃。

  其他候选人也表现的不错,各有各的优点,这倒是让皇上不知道选择谁了。

  不过很快皇上就不为难了,因为太子那里发生了一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