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重生升职记(月光蓝莲) 第155章

作者:月光蓝莲 标签: 穿越重生

  说实在的,胤祓真没想到诺敏的反应会那么大, 因为皇室中人即便是好这一口, 也都是双, 所以只要子嗣没问题, 大家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当做一件小事不了了之。

  别说胤祓没想到, 就是胤禌也没想到, 在他心里诺敏一向都是淡然的, 一副万事尽掌握在手中胸有成竹的模样,即便是上一次昭华公主和佟家的事情也多是在装,而非入心。

  虽然前面有大福晋苦熬近十年终于生下儿子的特大新闻在前面顶着, 可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不透风的墙, 加上诺敏也没怎么遮遮掩掩,她生气的事情自然被有心人注意到。

  其他人的想法不得而知,但泰芬得了诺敏的传话后深感奇怪, 她还不知道胤祓干了什么事, 因此第二天就打着恭贺大嫂喜得贵子的旗号进了宫。

  没想到竟然是这么龌龊的事情,还是打着看望她的旗号,这可把泰芬给恶心坏了,诺敏不好收拾胤祓, 可泰芬却不一样胤祓和胤禌就是她看着长大的,出了北头所的大门,泰芬就跑去胤祓那里把他狠狠的收拾了一顿。

  具体是怎么收拾的,诺敏没有去关注,反正从此以后胤祓老实了起来,再也不提那事一言半语。

  皇上此时还是很给大阿哥胤褆脸面的,当然也可能是凑巧,反正了在接到大福晋生下大阿哥胤褆嫡长子的消息后,皇上回京的消息又传回了京城。

  还没等皇上回到京城了,皇宫里又传出一件喜事来,五福晋乌拉纳喇氏传出有三个月的喜讯来,这让原本被毁容的五阿哥胤禛的心情好了很多。

  但胤禛的心情是好了,太子胤礽的心情就变差了起来,如今五福晋也传出喜讯来,这么一算嫁进皇家的儿媳妇里就只有太子妃瓜尔佳氏的肚皮还没动静,这种事情虽然怀不上都怪女人,可男人的脸面也不好看,尤其是之前一心和大阿哥胤褆争夺皇长孙的太子殿下。

  没等太子胤礽回京和太子妃继续努力制造小人,现实又给了他沉痛的一击——四福晋董鄂氏生下了四阿哥胤祉的嫡长子,母子平安。

  天……不用去看太子胤礽的表情都能猜测得出他的脸色有多黑,这简直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别说太子胤礽,就是皇上,面对这种情况也对太子妃瓜尔佳氏产生了一丝不满的情绪,对于皇家女人而言生不出孩子来就是一个错,生不出儿子来也是一个错。

  太子妃苦呀,她自己也是着急得很,比任何人都着急,可奈何肚子就是没动静,她有什么办法?她压力也很大呀!

  好在这一次太子胤礽算是真真正正切身的有了危机感,回京后的一个月天天都宿在太子妃屋子里,这种兄弟都有嫡子的情况,实在是让太子胤礽也不好受。

  天怜可怜人,就像大福晋生了四女后总算是生下嫡子一样,太子胤礽在太子妃身上日日耕种,还是有收获的,翻了年还未出正月,太子妃就传出喜讯来。

  普天同庆!

  皇上和太子胤礽脸上的笑容止都止不住,毕竟之前那种太子妃肚子没动静是什么鬼,现在怀上了才是正确操作。

  看着皇上隔三差五的就送赏赐去毓庆宫,别说以惠妃母子为首的宫妃皇子心酸得不得了,就是过来人诺敏心里也酸不拉几的,诺敏瞧着皇上这架势只有当年孝襄皇后还没暴露真面目之前怀上了能相比的。

  虽然心里止不住的羡慕嫉妒恨,可皇宫里的人都不是傻子,谁也不敢去动太子妃那一胎,那不是聪明铲除敌人,而是自己找死。用脚趾头想想也能猜到皇上和太子胤礽会对太子妃的肚子防守的有多严密。

  想要动了太子妃的肚子,还全身而退,实在是太难。

  与其这个时候动手,还不如诅咒太子妃生女了,即便是太子妃侥幸生了嫡子,能不能长大还是一个问题,现在动手那是傻缺。

  借着太子妃怀孕这种举国喜事,皇上三月又雄赳赳气昂昂的率领大军进行第三次亲征噶尔丹,这一次总算是弄死了噶尔丹,皇上很是心满意足,于是班师回朝大赏功臣,并且让礼部拟折子看看如何册封众皇子。

  嗯,几个儿子连嫡长子都有了,在不册封还是光头阿哥住在皇宫

  住在皇宫里,皇上的脸面也不好看,再说了,对于宗室的某些人某些势力,皇上可是看不顺眼很久了,准备着借此机会,安插自己的儿子进去,以期未来好鸠占鹊巢。

  感觉自己棒哒哒的皇上主持完六阿哥胤祺的大婚后,美滋滋的领着几个儿子去巡塞外。然而谁也没有想到之后发生的事情让皇上的心情是斗转直下。

  现实太子妃“不负众望”生下来一个小格格,让皇上和太子胤礽都非常失望。随后又有人密奏皇上,说是太子胤礽可能好男色,和身边的膳房人花喇、额楚、哈哈珠子德住、茶房人雅头等关系暧昧。

  就像诺敏知道胤祓去韩家胡同立马大怒一样,皇上闻言也是震怒不已。

  虽然皇上对孝庄文皇后的感情不再如以往,可不得不说孝庄文皇后当年对皇上的教育问题那真的是下了很大的功夫的,在感情这方面是一个非常合格称职的地位。

  渣男、种马、花心,但绝对不好男色。

  这种事情就像诺敏只是大骂了胤祓一顿一样,是不敢闹出来的,因为一旦闹了出来那是这么洗都没法洗白的,再加上皇上的性子又爱护短又爱自己的面子,太子胤礽名义上可是他亲手教导出来的,这么可能做出这么龌龊的事情来。

  自然这事在皇上调查了一下,确定的确有这种迹象的情况下,倒霉的人不是太子胤礽而是那些奴才。皇上直接下谕内务府处死太子胤礽的住处行径悖乱的膳房人花喇、哈哈珠子德住、茶房人雅头,膳房人额楚圈禁家中。

  而同时像是要给太子胤礽一个警告一样,皇上关注了一下礼部正在拟的众皇子册封爵位的事情。

  礼部在顶着太子胤礽眼刀片子的巨大压力下,还是老老实实的把拟出来的奏折承了上前。

  这种大事后宫自然是听闻了消息的,不单单是后宫嫔妃,作为当事人的皇子自然更是知道。

  有门路的都活跃了起来,想要给自己或者是自己的儿子争取一个好爵位。

  之前就已经说过,这爵位的高低绝对不是一两点财务的差距,而是从你最忠心的班底里就会产生差距。

  诺敏心里有数,要是没封贵妃之前,她心里可能还有些虚,害怕皇上册封胤祦为贝勒,可自己现在是后宫第一人,在皇上对自己没有意见之前,胤祦的爵位绝对不可能比其他人低,甚至于还要高一点,才能显示出诺敏这个贵妃的意义来。

  如此一来,结合上辈子的猜测,诺敏觉得胤褆、胤祦和胤祉都可能是多罗郡王,剩下的胤禛、胤祺、胤祐应该是贝勒,胤禩这次没跟着皇上一起去征讨噶尔丹,这贝勒的爵位自然泡汤。

  当然了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前面三个是贝勒,后面三个是贝子。毕竟现在宗室那边因为隆科多的事情对皇上的态度可不怎么友好,一口气封三个郡王,宗室那边未必会赞同。

  诺敏当然是希望是第一种,但不到宣读圣旨的那一刻,都不好说这事。

  事关自己的前程,胤祦也跑来永寿宫询问过诺敏,他有自知之明没奢求一步登天,而且他要是被册封为和硕亲王,那大阿哥胤褆了?

  不说皇上要顾着太子胤礽,就算不顾,胤祦瞧着这段时间惠妃和大阿哥胤褆为了爵位的事情在上蹿下跳的举动,就知道即便是皇上有意册封,现在也泡汤了。

  在得知额捏也看好他被封为多罗郡王后,胤祦心里有了底,也没其他人那么慌张。

  胤祉本来心里也没底,可恰好这个时间段荣妃又开启了精明模式,仔仔细细的和胤祉分析了一遍,安抚了胤祉的心,他也安静下来,在屋子里等候佳音。

  至于剩下的胤禛、胤祺、胤祐三人,三人心里其实也没底也紧张,可奈何他们没前面三个哥哥那么多底气,想找人在皇上面前说好话也找不到人,只能眼巴巴的看着乾清宫。

  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衬托得惠妃母子不安分了,不单单在皇上心里减分不少,还让原本将注意力分了一些在其他兄弟身上的太子胤礽,又将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在了大阿哥胤褆身上,果然只有胤褆是他的大敌。

  纷纷扰扰的好几个月,事情终于在康熙三十七年三月落下帷幕。

  皇上封皇长子为多罗直郡王,皇三子胤祦为多罗理郡王,皇四子胤祉为多罗诚郡王,皇五子胤禛、皇六子胤祺和皇七子胤佑俱为多罗贝勒。

第324章 心花怒放

  理郡王。

  在得知胤祦被册封为多罗理郡王后诺敏大喜, 喜滋滋的赏了永寿宫的奴才半年的月钱,对着过来道喜的庶妃苏氏、庶妃甘氏和庶妃牛氏也是言笑晏晏。

  的确是一件喜事, 虽然不是和硕亲王, 但皇上这一次就没册封亲王,再加上诺敏家世的不足之处, 这一次胤祦能和胤褆胤祉一起被册封为多罗郡王, 自然是一件喜事。

  更何况, 皇上还如此的看重胤祦, 得皇上的看重无论是皇子还是臣子那才是最好的喜事。

  同样是被册封为郡王, 为什么偏偏单说皇上看重胤祦了。

  这事其实在前面已经说过, 就像四妃一样, 位分看起来虽然一样, 但事实上其中还是有些差别的,前朝是以“贵淑德贤”的封号来区别,皇上这里虽然没有明着用前朝的招数, 但也套用的前朝的做法, 也是用封号来做手脚。

  比如上辈子的宜妃这辈子德嫔,宜妃这封号的含义就不说了,而皇上在这辈子赐郭络罗氏“德”字的封号, 也是因为当时她有子傍身, 所以高看她一眼,顺便也是卖皇太后一个面子,一如上辈子皇上给乌雅氏德字的封号一样,都是为了给她们抬身份。

  所以这才有德嫔郭络罗氏之前那样不甘的心思, 在她看来,要不是四妃没空位了,她早就被皇上册封为四妃了,而不是屈居四妃之下。

  若单单只是一个位分上的差距,郭络罗氏或许还不会如此不甘和冲动以及铤而走险,可偏偏四妃是能摸到宫权的,而嫔位,即便是一宫之主都不行,这如何能让傲气的郭络罗氏心甘,换做诺敏,她也不会心甘。

  这一次皇上册封诸子,后面三个被册封为贝勒的阿哥没封号,只有前面被册封为多罗郡王的三人有封号,分别是:直、理、诚。

  要是后世不明就以的人或者是清穿女,或许会以为诺敏会对“理”字给胤祦做封号愤愤不平,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之前诺敏也不是在强颜欢笑,她是真高兴,而且还是心花怒放的高兴。

  很多人都不知道,事实上太子胤礽被废后,根本就没有当过一天那个所谓的什么和硕理亲王,他由始至终都只有三个身份:二阿哥、太子和废太子,从来都不是和硕理亲王。

  那这个后世人人知道的和硕理亲王头衔是怎么来得了?

  这事还是出在胤禛的头上,当然了往更深层次说还是出在夺嫡的事上。

  要知道胤礽就算是被废了两次,可是还是有臣子上书皇上复立胤礽,当然这事里面有多少水分明眼人是看得出来的。但也就是因为一直都有这样的声音,很多不明觉厉的人还以为胤礽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加上有些人天生维护嫡长制度,所以胤礽即便是被废还是不容小觑。

  当然皇上在二废太子后是没有再复立胤礽的想法,但对于胤礽这个自己一手调教出来的皇子,皇上还是有几分感情的,在他觉得自己快要驾崩的时候,还是起了对胤礽的父子之情,于是谋划了胤礽的后路,在城郊修了一座庄子准备日后留给胤礽居住,毕竟一个废太子住在皇宫里,皇上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可新皇就不一定。

  这个庄子皇上当时是按照和硕亲王的规格修建的,当然以胤礽的身份完全是担得起这样的庄子,可在别人眼里就不一样了,尤其是在皇上驾崩的前一年都有人光明正大的上折子请求复立胤礽,这自然让某些有野心的人忌惮。

  作为最后的胜利者,成功取得胜利的胤禛自然也害怕胤礽的影响力,但他素来在大事上很是果决,于是在皇上驾崩后的第二天便册封了胤礽的次子,也是皇上名义上的皇长孙弘皙为多罗理郡王。

  当时的胤禛一方面非常的忌惮胤礽,一方面对弘皙却是持拉拢态度,不但将他留在皇宫居住,还让弘皙叫他皇父。

  胤禛此举就是为了安抚宗室,毕竟他在宗室的人缘可不好,再加上宗室和皇帝天生联合而又对立的关系,自然不希望一个铁血皇帝上位。

  在之前胤禛可是一向跟着太子胤礽的,他如何处理胤礽这个大麻烦,宗室就能从中看出胤禛的心思来。而胤禛了,当时上位时他的皇位可不稳,加上德妃乌雅氏的大闹,很多人看胤禛的眼神非常复杂。

  在这样的情况下,胤禛给弘皙的封号自然是非常好的一个封号,后来等着胤礽去世后,胤禛才追封了胤礽为和硕理亲王,但事实上胤礽一天都没有做过理亲王。

  所以诺敏不会对这个封号起什么心理疙瘩,觉得自己的儿子会布胤礽的后尘。

  相反,诺敏对这个封号完全是大喜,因为这个字可比“直”和“诚”好太多。

  “直”字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皇上在吐槽大阿哥胤褆一根直肠子,而四阿哥胤祉的“诚”字,听着是不错,这寓意也很不错,真心实在。

  但问题是对于皇上而言最疑心的就是自己身边的人下面的臣子有没有对自己忠心,这个封号太容易被人多想,而处在皇家这种地方很少会有人少想。

  毕竟这封号前面就说过,有两重意,一是你给皇上的印象,二是皇上对你的期望。

  这皇上对诚郡王到底是那一重意,实在是不好说。

  而“理”字本义是玉石内部的纹路,引申义有治理管理的意思。

  无论是本义还是引申义都是绝好的,本义皇上这是觉得胤祦类己,引申义也是皇上觉得胤祦能当大用。

  读过史书的人都知道,历朝历代皇帝废太子都有很多种原因,可最多的不是想皇上废胤礽这样是因为胤礽威胁到他的性命和龙椅,更多的还是因为皇帝觉得太子不像自己,也就是史书上记载的:不类己。

  皇上觉得胤祦像他,在皇上没有废掉太子胤礽的念头之前,又觉得胤祦能

  胤祦能当大用。这就说明胤祦在皇上心里的地位不低,即便是现在上面有太子胤礽在,很有可能皇上是想把胤祦培养成贤王,成为太子胤礽未来的左右手,但这也让诺敏十分高兴。

  毕竟她可是知道未来胤礽会被废掉的事情,等着太子胤礽完蛋了,胤祦因为像皇上,又在皇上心里有能当大用的印象,上位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上辈子胤禛最后能上位,除了各方面的原因外,也有皇上觉得胤禛能当大用,能收拾得了他留下来的烂摊子,而不会被朝臣牵着鼻子走。

  毕竟胤禛在皇子期间还是做了不少实事的,比如建工河道还有管理户部,其中都有可以称得上不畏强权和大臣对着干的事,而不像八阿哥胤禩那样只是对外的名声好,可真要说他办过的大事,还真没有,这位爷多是在和稀泥。

  嗯,征讨噶尔丹那点战绩,就不要拿出来丢人现眼了,那压根就是皇上强行让自己儿子沾光。

  诺敏在永寿宫欢喜,可在皇宫其他地方就有喜有忧了。

  像五阿哥胤禛和七阿哥胤祐这种绝了上进之路的又是包衣所生的阿哥,自然是高兴的,他们从小看人脸色行事,也没想和前面的哥哥比肩,人家有那自知之明。

  四阿哥胤祉也同样欢喜,他的额捏的身份是比诺敏要高,可奈何荣妃马佳氏早已失宠,而且马佳氏的当家人图海早就病逝,马佳氏又没有什么天才,虽然看着是满洲八大姓氏之一,事实上整个家族里一个三品以上的官都没有出,这也是上辈子德嫔乌雅氏能力压荣妃马佳氏,排到四妃第三的原因,马佳氏一族早就落魄了。

  额捏失宠母族落魄,胤祉又因为之前的事情和太子胤礽有了间隙,说真的对这次册封爵位,胤祉真的有些不安,没想到汗阿玛竟然给了他胤褆胤祦一样的爵位,实在是让胤祉高兴不已,荣妃也非常高兴。

  至于说不高兴的人,太子胤礽是头一个,他不高兴的原因不必多说,聪明人都知道。

  但大阿哥胤褆也非常不高兴,他一直都以为皇上会册封他为和硕亲王,毕竟皇上当年在册封兄弟的时候可是非常大方,只要活着的兄弟那都是一人一个亲王。

  胤褆自诩自己是皇上的长子在皇上心目中的地位不一样,加上之前在征讨噶尔丹的时候,皇上似乎也对他另眼相待,他现在又有了嫡长子,胤褆自觉自己比太子胤礽还完美,以他一贯除了太子胤礽外其他人都不是他对手的高傲想法,自然是盯上了和硕亲王的爵位。

  没想到他竟然沦为了胤祦胤祉之流,胤褆在生气的同时也记恨上了胤祦和胤祉。

  上辈子也是如此,胤褆记恨上了胤祉,加上胤祉当时和太子胤礽交好是他的小跟班,马佳氏一族又落魄了下去所以荣妃母子当时被胤褆疯狂针对,这其中太子胤礽也出了不少力,胤礽可没忘当年胤祉坑他的事情,不管是无意还是故意,胤礽都恨上了胤祉。

  在这样的情况下,胤祉只能选择自污保身,在敏妃丧百日中剃头,还故意让人发现捅到了皇上那里去,被降了爵位成了贝勒。

  后世都说胤祉是脑残,也不想想,即便胤祉真是脑残,可他身边的人都是脑残不成?

  即便都是脑残,当时胤祉都出宫建府了,进宫上朝议政都是戴着帽子的,要不是他自己主动捅出这事来,戴着帽子遮着头发谁会知道这事,要知道那时间已经是闰九月了,京城已经入冬,也不会因热摘下帽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