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重生升职记(月光蓝莲) 第163章

作者:月光蓝莲 标签: 穿越重生

  这是皇上不见待八阿哥胤禩了,还是打惠妃的脸呀!

  现在的卫贵人可入不了大家的眼,再加上八福晋的那番动作,现在惠妃可是和八阿哥胤禩捆绑在一起的,谁也不会想到卫贵人身上去。

  嗯,忘了说,之前大阿哥胤褆不是被册封为多罗直郡王嘛,他对这爵位十分不满,即便是其后内务府给的“家财”都是按照和硕亲王的份例给的,但大阿哥胤褆依然不爽。

  在他看来,他是前锋之后又奉命犒赏三军,这么大的功劳竟然只得了郡王爵位,还不是独一份的,这其中肯定有人捣蛋。

  谁了?

  以大阿哥胤褆简单的思维方式,不用多想就将这帽子扣到了太子胤礽的身上,在他看来肯定是太子胤礽在还是耳边说了自己的坏话,才让自己得了郡王爵位。

  别说什么顾及宗室的话,现在皇上是要顾及宗室,可皇上态度强硬的话宗室也会妥协,他可是皇长子,早晚都是和硕亲王,他要都不是亲王,那底下那些弟弟的爵位怎么封?

  所以大阿哥胤褆是认定了太子胤礽,他一旦认定那是连九头牛都拉不回来,纳兰明珠苦劝无果,只能看着大阿哥胤褆这段时间疯狂针对太子胤礽,当然除了太子胤礽外,胤祦和胤祉也被大阿哥胤褆针对了,只是力度没有太子胤礽那边强,大阿哥胤褆的主力军还是在针对太子胤礽。

  这事皇上知道不?

  虽然皇上没有表态,但没人会相信皇上不知道,不表态不过是因为无论是哪一个都是他儿子而已。

  但皇上一向都是偏爱太子胤礽了,之前不表态不代表现在不表态,也许现在就是给惠妃母子一个警告。

  别人怎么想不知道,反正八阿哥胤禩和八福晋郭络罗氏就是怎么想的,心里不由得暗恨惠妃母子,当然了八福晋多恨一个人——卫贵人,若不是卫贵人身份太低自己又没有本事能够像昭贵妃那样往上爬,八阿哥胤禩现在也不会落得如此地步,她也不用面对妯娌的时候那么尴尬。

  要知道皇宫里除了太子妃留下来辅佐太子胤礽外,就连刚刚嫁进来的九福晋纳喇氏都跟着一起去塞外了,可以说皇宫里就她一个皇子福晋,人多的时候没什么,可只剩她一个就格外的显眼。

  八福晋郭络罗氏不敢怨恨皇上,也不会怨恨八阿哥胤禩,自然就只能恨惠妃母子和卫贵人了。

  说实在的除了诺敏和八阿哥夫妇自己以外,这个时候恐怕没人会拿八阿哥胤禩当一根葱,皇上的态度实在是太明显了,就是无视八阿哥胤禩,任由惠妃折腾。

  之前八阿哥胤禩大婚险些让皇上丢了大脸,当时皇上可是生气的不得了,可之后皇上也没对八阿哥胤禩怎么样,既没有训斥八阿哥胤禩,也没有让人给八阿哥胤禩小鞋穿,直接无视了他。

  对于一个有志气的皇子而言,没有什么比自己的父亲当朝的皇帝无视自己更痛苦的事情,因为哪怕你才高八斗聪慧过人,对方选择不看不听不闻,纵有千番招数也没机会使出来呀!

  所以对于这事诺敏表示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复杂,只是皇上习惯性的又无视了八阿哥胤禩而已。

  习惯真的非常的恐怕。

  恐怕皇上也没有想到,正是因为他的如此行为,成功激起了八阿哥胤禩想要往上爬的心,也让他越发的偏向安郡王府那边,出宫建府后更是直接拿安郡王府当长辈,和皇上最初的想法越来越背道相驰。

  依然走上了那一条不归路。

  诺敏自然也不知道,她现在正在高高兴兴的收拾东西,虽然一路上坐马车并不舒服,但在几十年如一日的待在一个地方还是腻味得很,即便是现在有畅春园可以住,也算多一个地方,但终究还是不变的景色。

  出去看看别样的景色也好,上辈子她可没有这么好的福利。

  因为这一次出巡,纯粹是游玩,顺道才是皇上会安抚蒙古诸部落,所以一路上没发生什么不高兴的事情,白天诺敏也不无聊,或是陪着皇太后,或是小儿媳妇纳喇云珠过来陪她打发时间。

  顺顺利利的道理目的地,虽然是游玩可还是要做戏一番,于是皇上先奉皇太后临幸喀拉沁端敬公主府邸,赐金币及其额驸噶尔臧。皇太后望祭父母于发库山。赐端敏公主及其额驸达尔汉亲王班第金币。皇上又亲临科尔沁亲王孝庄文皇后之父满珠习礼墓前酹酒行礼。

  随后才高高兴兴的去辉发打猎,胤祦的骑射还算不错,老虎紫貂之类的就别想,但猎点兔子羊羔还是可以的,诺敏这两天吃的烤兔子就是胤祓孝敬的。至于皇上,众皇子尤其是大阿哥胤褆自然是抢着打猎物孝敬,少谁也不可能少了皇上。

  兴致昂扬的在玩了一个多月,皇上才启程驻跸兴京,谒永陵、福陵、昭陵,又遣官赐奠武功郡王礼敦墓,并且亲临奠武勋王扬古利、直义公费英东、弘毅公额宜都墓前祭拜。

  眼瞧着在不回去就要在草原上过新年了,皇上才意犹未尽的领着大部队回到了京城。

  说起来皇上还有些觉得委屈,登基这么多年,这还是他第一次痛痛快快的玩,以前北巡南巡那都是带有极为强烈的政治意图,哪像这一次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就是一个痛玩,可算是让他爽了一把。

第338章 吾家老人

  还没到京城了, 诺敏就接到了大儿子胤祦传来的好消息,走得官方渠道, 三福晋舒穆禄明玉产下了嫡次子, 这让诺敏很是高兴,多子多福。

  现在皇上的孙子多了起来, 对于皇孙倒也没有以前那么稀奇, 不过谁让诺敏得宠了, 瞧着诺敏一脸喜气看着就让人开心, 皇上原本就好的心情更好了, 自然出手大方让梁九功派人回去传话大赏三阿哥夫妇。

  嗯, 这事自然是三阿哥出力最多, 没有老子哪里来的儿子。

  大赏三阿哥没毛病!

  “老三福晋还算争气。”突然皇上冒出这么一句话来。

  诺敏闻言一愣“皇上这话何意?”是对舒穆禄明玉不满了, 还是对胤祦不满了。

  这年头夫妻可是一体的,所以诺敏才会瞧不起八阿哥胤禩,至少在这种事情上, 八阿哥胤禩绝对是傻子一样的处理办法。

  自己的名声再好又如何, 八福晋的名声可是差到底是有名的妒妇悍妇。

  一个男人连自己的福晋都管不了,还能指望他做什么,这年头可不流行耙耳朵、宠妻狂魔、忠犬老公。要知道赘婿以前可是比奴籍更低的贱籍, 现在虽然是民籍, 可地位却一如既往的低,别人瞧不起。

  就冲八福晋这名声,还有八阿哥胤禩对八福晋无可奈何的态度以及压根就不作为的举止,皇上也不会让八阿哥胤禩上位, 他可不想大清再出一个武则天或者是贾南风,毕竟皇上可是切身体验过这事的。

  “老三后院现在还只有福晋一人吧。”

  诺敏心里一凝,这是谁在皇上耳边煽风点火,而且这人应该地位不低,不然皇上根本就不会放在心上。连太子胤礽的后院,皇上都不会去管,八福晋闹得那么凶,皇上也只是让惠妃理会,自己可没有说半句话。

  想了想诺敏笑着说道:“皇上这是听谁说的这话,说得倒是像妾委屈了老三似的。老三身边怎么会没有伺候的人,只是因为身份低微,以前在皇宫里住着怕冲撞了主子,因此平时只有老三福晋一个人在外行走。

  再说了今年大选妾可是给老三指了两个格格入府,不过是因为从皇宫搬离出去事太多,老三福晋又正怀着身孕,妾怕出事,这才没让那两个格格现在就入府。”

  诺敏可不信皇上会清楚皇子后院的格格侍妾有多少,这种事情一般都是皇子的额捏在管。

  而因为婆媳之间天生的敌对原因,基本上是不会出现后院只有一个人的情况下,包括八阿哥胤禩都是有好几个女人,区别在于男人是不是宠妾灭妻和小妾的数量而已,好色的小妾多些,不好色的小妾少些。

  “朕不过是随口一言,竟惹你如此多话。”皇上笑道,看起来似乎真像是随口说的一样。

  但诺敏才不信了,这事背后肯定有人搞鬼,就是不知这人是谁。

  “别的事,妾听了都能装聋作哑,可唯独这事不能。别说老三是妾的亲生儿子,妾自然会为他事事着想,就是胤禌妾对其也敢说是视如亲生。”诺敏的底气很足,她对胤禌怎么样这些年很多人都看得见,当然视如亲生是夸张了一些,但也的确对胤禌很好。

  皇上闻言也没生气,依然笑道:“是是是,爱妃可是慈母。”

  诺敏对皇上的态度不满意,但也知道这事不该在做纠缠,也就顺着梯子下了,但在心里却打定主意要去查查到底是谁在皇上耳边说了闲话。

  千万不要小看这事,胤祦可是有大志向的,就目前而言,万琉哈氏虽然经营了几十年势力有,银子也不缺,可底蕴关系是没法用银子买到的,现在胤祦要在朝堂上立足还得多多依仗妻族舒穆禄氏才行。

  这种情况下,一旦诺敏真信了舒穆禄明玉善妒的话,对其采取了打压措施,那之后会发生什么事情还真不好说。

  间隙就是在这种不起眼的小事里,一点一点的积少成多,最后变成无法修复的裂痕。

  上辈子诺敏可是亲眼看见胤禛的妻族在最后夺嫡的时候,可是袖手旁观。也是,乌拉那拉氏的儿子早死了她又不得宠,胤禛也不愿意让她抱养庶子,这种情况下乌拉那拉氏一族就是帮助胤禛上位,他们又能得到多少好处?

  还不如袖手旁观,胤禛上位后就是对他们不爽也不能对他们怎么样,如果上位的人不是胤禛,那凭着底蕴他们也不会被新皇清算,最多就是不受重用而已。

  ***

  回到京城诺敏又开始忙起来,她作为现在唯一的贵妃,还是管着宫务的嫔妃,这辞旧迎新的事情自然跑不掉。

  再

  nb再有皇上好不容易回宫了,后宫里的女人们又蠢蠢欲动起来,毕竟皇上之前可说了翻了脸二月就要南巡,这一去恐怕又是大半年才回来,后宫的这些女人自然不愿意自己留守京城,于是便使出了浑身解数想要得到皇上的恩典跟着去南巡。

  在一旁忙碌中,诺敏接到了庶妃刘氏生下了一个体弱的小公主的消息,诺敏忙没空亲自去,只是让碧云带着贺礼去看望了一下。

  刘氏要生的是一个小阿哥恐怕会立马成为整个皇宫舆论的中心,可偏偏她生的是一个公主。

  在皇家生男生女绝对不一样。

  在京城过完新年,出了正月诺敏就开始收拾起行礼来,准备跟着皇上一起去南巡。诺敏如此积极的原因,除了游山玩水外,最重要的下一次南巡皇上就要废太子了,诺敏才不想搀和进去,正好可以拿这一次南巡找借口不去。

  除了皇太后和诺敏外,皇上照例又带了几个低位分但得宠的嫔妃,这一次宣嫔没有去,但庶妃王氏却有幸跟着去南巡。除此之外,皇上将十阿哥胤禟十二阿哥胤祥留在京城,其他人马和去年北巡一样。

  这举动又让凡事多想的人,多想了。

  皇上将十阿哥胤禟留在京城,还可以说是因为钦天监定下来的大婚日子就是在今年,作为新郎十阿哥胤禟留在京城没毛病。

  但十二阿哥胤祥了?

  这是皇上对恭妃钮祜禄氏有意见?

  谁也猜不透皇上的心思,包括诺敏。

  随着年纪的增长,皇上的心思是越来越难猜,让人捉摸不透。

  南巡除了出京城的那一段路是做马车,其他时候绝大部分都是坐船,这可比做马车舒服多了,毕竟皇家出行用的都是大船,平稳得很。

  因为乘坐的船不一样,诺敏直接免了纳喇云珠的请安,每天来回折腾太麻烦。而且他们坐船也不是一口气坐个几个月,差不多坐个几天就会停下来,去陆地上,不管是去游山玩水还是去考察民情,结果都一样。

  这一次南巡和之前的北巡一样,政治目的没多少,就是出来游山玩水,所以一路上还算顺利,除了时不时有官员送些美人给皇上享用外,一切都好。

  四月,皇上准备慢慢悠悠的回程,但在路过金陵的时候,却搞出一个大新闻来。

  金陵也就是后世的南京,这可是六朝古都,其宫殿不少,修一修就能入住。但还是却出人意料的选择了驻跸江宁织造曹寅衙署,并且还慎重的见了自己的保姆曹孙氏,并当着众人的面说道:“色喜,且劳之曰:此吾家老人也。”

  其后赏赉有加,时值庭院中萱花盛开,遂御书“萱瑞堂”三字以赐。

  并且在接见曹家的时候,发现曹寅的长子,因其自幼体弱,怕养不住一直没有取大名,到现在都还只有一个小名“连生”,皇上一时兴起,亲赐了“颙”字作名。

  这可让人大吃一惊,对曹家更加的慎重起来,虽然大家都知道皇上对自己的几个保姆是恩宠有佳,在某些事情上还超过了母族佟家,但如此明目张胆的给恩典还是第一次。

  到目前为止只有皇子才能得到皇上赐名,就是皇孙那也不一定,曹寅长子得皇上赐名,这可是天大的荣耀,别的不说就冲曹颙的名字是皇上亲自赐的,只要他不是酒囊饭袋之徒,他的官途可要比一般人走得顺。

  别说江南的那些人,就是跟着皇上出京的大臣、嫔妃和皇子,甚至于皇太后也是瞠目结舌。可只有诺敏才知道,这算啥,过几年皇上还会为了曹家搞出两件让人可以生吞鸡蛋的事情来。

  曹家由始至终都是包衣奴才,按理说包衣奴才人家的小姐就得参加内务府举办的小选,但曹家姑娘却没有,非但没有还堂而皇之的参加的大选,并且最后在殿选的时候曹家的两位姑娘都被赐婚给了世袭罔替的铁帽子郡王做嫡福晋。

  这样的恩宠,可以说是大清建国以来的独一份,只有后金时期的蒙古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可以相提并论,但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是什么家世,曹家又是什么家世?完全不能相比。

  正是因为曹家太得皇上的信任和恩宠,之前在李氏找上门的时候,诺敏心里是极度不爽但也不能拿她怎么办,甚至于在王氏入宫后也不能亲自出手对付王氏,因为当时李氏代表的不只是李家,身后还有曹家孙家等等。

  皇上如此表态,作为贵妃的诺敏自然不能和皇上唱反调,就连皇太后也破例单独抽了一天空接见曹家后院女人,要知道之前皇太后都是只接见命妇,而且还是统一接见,不会单独接见。

  这一次可算是给了曹家天大的脸面。

第339章 投鼠忌器

  和后世记载不同的是, 曹孙氏现在还不是一品奉圣夫人,这是她死后被皇上追封的诰命。因为当初皇上刚刚继位时局原因, 几个保姆皇上都没有给额外的恩典。但因为曹孙氏的丈夫曹玺在死后被皇上赐了一等男的爵位, 所以曹孙氏现在应该是正二品的一等男夫人。

  曹寅的妻子曹李氏不必说诰命自然是跟着丈夫走的,江宁织造虽然只是五品小官, 但曹寅身上却另有一等男的爵位, 所以曹李氏也是有正二品诰命的人。

  江宁织造府里虽然还住着曹寅的庶弟曹荃, 但因其身上无官职无爵位, 所以他妻子是没有诰命敕命, 按理说是不在皇太后贵妃接见的命妇里。

  可谁让皇上给恩典了, 而且曹荃其实是曹寅同胞亲弟, 只是因为曹孙氏无子变将曹寅记在自己名下充当嫡子, 所以这一次曹荃之妻王氏也有幸在接见之列。不仅如此,曹寅曹荃的儿女也有幸见驾。

  应体谅曹孙氏,皇太后是和其他嫔妃一起召见曹家众人, 不得不说皇上看重曹家还是有几分道理, 至少从曹家人进门请安被赐坐等等一系列举动来看,规矩是一点不错,哪怕就是曹荃的两岁幼子也规矩得很。

  “这就是被皇上赐名的颙儿吧, 过来让哀家瞧瞧。”皇太后给曹家的脸面可是十足的, 宗室皇亲都不一定能有这么大的脸面。

  曹颙是曹寅独子,而且还是近三十岁才得的儿子,加上曹孙氏的溺爱,加之年纪还小只有五六岁, 倒是显得有些憨真和怯生。得到祖母鼓励的眼神后,曹颙才缓步走到皇太后面前,跪下“奴才曹颙给皇太后请安,皇太后万福金安。”

  嗯,曹家是包衣,自然是自称“奴才”。

  “好孩子快起来。”皇太后示意一旁的宫女扶起曹颙,让后让曹颙靠近自己仔细的打量了一番,曹寅年轻的时候可是一个美男子,曹颙作为他儿子虽小但也能瞧出几分来,被养得白白小巧玲珑,雪白一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