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重生升职记(月光蓝莲) 第186章

作者:月光蓝莲 标签: 穿越重生

  什么?

  如何驽定这事是孝庄文皇后干的?

  因为除了孝庄文皇后之外,诺敏想不出任何人能指使礼部尚书干出这种事情来。

  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一个死了的幼子,皇上就算给他再多哀荣又能如何?

  影响不了在世的任何人。

  当年,朝堂上连皇上册封董鄂妃为皇贵妃的圣旨都没有大臣跪在乾清宫外,请求皇上收回成命,更何况是一个追封亲王的圣旨。

  蒙古、满洲、汉军包括包衣八旗都没有必要在这事上和皇上对着干。

  当然懿靖大贵妃娜木钟是有理由有动机,但她没有机会,从死后她就被孝庄文皇后和顺治皇帝监视起来,所以她出手的几率不高。懿靖大贵妃娜木钟可比孝庄文皇后精明多了她一向都是一个理智大于感情的人,而且别忘了懿靖大贵妃娜木钟还有一个和林丹汗的儿子,同样也是孝庄文皇后和顺治皇帝的心头大敌。

  因此,董鄂妃的早逝,让诺敏来说有九成把握是孝庄文皇后干的,她最有动机,也有这能耐。

  那这事和恭妃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

  当年董鄂妃身体每况愈下,顺治皇帝当然会让太医院所有太医诊断,顺治皇帝又不是傻子在他还找了不少民间大夫,可最后诊断的结局却是所有大夫都异口同声的说董鄂妃是因为失子伤心过度无救可药。

  当年诺敏让人去打听这事的时候,不少给董鄂妃诊过脉的民间大夫还活着,万琉哈氏一族偷偷让人去打听过,董鄂妃临终之前的脉象很

  脉象很正常。

  这个“正常”不是说董鄂妃是一个健康的正常人,而是说董鄂妃并非是中du,或者是有其他异样,而是就像普通人伤心过度气血两亏。

  倒是的确和恭妃的症状有几分相似。

  不怪诺敏没有想到这一出,而是董鄂妃死那都是四十多年前的事情了,而且诺敏也没有亲身经历过,加上后宫又严禁谈论董鄂妃,所以诺敏之前还真没想到董鄂妃的身上,还真被宝珠带骗了,以为是不是什么虚病。

  只是这样一来,这凶手就呼之欲出了。

  章佳氏!

  竟然会是她。

  诺敏是有几分惊讶的,在诺敏心里章佳氏还是算一个比较聪明的人,不然上辈子皇上也不会追封她为“敏妃”,一个“敏”字足以见她在皇上心中的印象。

  没想到这辈子章佳氏竟然做出这样拖后腿的事情来,是之前胤祥野心藏得好章佳氏没有发现,还是因为章佳氏太爱胤祥了,怕恭妃完全抢走胤祥了?

  诺敏眉头舒展,管她的,反正这事对自己有利就行。

  “把这话忘了。”诺敏沉声吩咐道。

  云竹了然“奴才明白。”董鄂妃的事的确不能在如今的后宫提起,尤其是还是这并不怎么光彩的事情。

  诺敏想了想说道:“通知内务府的人,让他们速度准备好十二阿哥大婚用的东西,皇上恐怕要不了多久就要下旨。”

  皇上还是有点信度的,至少在这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是如此,既然答应了恭妃,那么就不会拖拉,一如他上辈子让大佟氏当了一天皇后一样。

  “是。”云竹领命退了出去,她自然不是要亲自跑一趟,下面有专门跑腿的小太监。

  没一会儿云竹又走了进来笑道:“主子,理郡王来向您请安来了。”

  “人了?”诺敏脸色也浮现出笑容来。

  “马上就到。”

  果然没一会儿胤祦就大步流星的走了进来“额捏,儿子给您请安。”

  “快起来。”诺敏连忙起身亲自扶起胤祦来,仔细的看了看“瘦了,可看着也精神结实;了,对了,你媳妇给你生的大胖小子你可见了,额捏听嬷嬷说,长得可壮实了。”

  嗯,没错舒穆禄明玉生了,三月初一生的,又是一个大胖小子。

  舒穆禄明玉已经生了三个儿子了,胎胎都是儿子,也亏得现在大福晋伊尔根觉罗氏病逝了,不然还不知道会如何羡慕嫉妒恨了。

  对此不说其他人,就是诺敏也十分侧目,有种无语想问苍天的感觉,到底谁才是重生者呀?

  不过也真是因为舒穆禄明玉能生,尤其是能生儿子,之前胤祦的侍妾谢氏小产的事情,诺敏并未插手。

  她不是圣母,诺敏很清楚的明白这后宫如果做额捏的手段不够高,那么生再多下来也只有夭折的命。

  谢氏小产,到底是不是当时已经有嫡子傍身的舒穆禄明玉下的手,还是其他小妾下的手,其实对于诺敏经历了两辈子后宫黑暗的女人而言不重要。

  重要的是,这事有没有闹大,有没有让胤祦在外面丢了脸面,有没有让胤祦从此断子绝孙,这些才是诺敏关注的重点。

  至少此时诺敏对舒穆禄明玉还是非常满意的,能生能管好家,有点手段,甚至于稍微心狠一些,其实并不是什么坏事。

  皇宫从来都是强者才能存活。

  眼泪,在皇宫也都是武器。

  因为死人没有掉眼泪的资格。

  “儿子昨天去看了,眉眼已经长开,白白胖胖的的确生的壮实。”胤祦乐呵呵的说道。

  舒穆禄明玉生产的时间比预产期早了二十多天,为此还陪着皇上南巡的胤祦之前接到消息是有几分担心的,等回来看见了平安无事的母子两人,胤祦的一颗心才放了下来。

  “等明玉出了月子,儿子就让她抱小阿哥进宫来给额捏看,儿子瞧着倒是有几分像额捏。”

  诺敏笑着应了下来“好,不过到时候让太医给小阿哥把把脉再说,现在这气候还有些寒。”

  “儿子记住了。”

  说完私事,母子二人又说起公事来。

  “恭妃那样子怕是好不了了,这段时间你注意些。”

  诺敏的意思就是别穿得像孔雀开屏一样大红大紫的,在皇上面前,小心被迁怒。

  恭妃要是病逝,不单单是后宫格局被打破,朝堂上毅然。

第388章 裕亲王病

  对于后宫和朝堂上绝大多数人而言, 当然是希望恭妃早点去死,哪怕就是没有人能上位成为四妃之一, 也比她活着强, 头顶少了一座大山,少了一个要墩身行礼请安的人。

  但对于皇上而言, 此时就处于内忧外患。

  内忧不必说, 钮祜禄氏一族尤其是嫡支, 即便是皇上利用法喀和阿灵阿将其分裂, 可到底钮祜禄氏一族的底蕴实在是太深厚了, 深厚到即便是被分裂了, 其势力也让皇上忌惮。

  而外患, 则是索额图了!

  在南巡期间, 皇上自己手底下的暗卫查到了不少索额图干的触及皇上底线的事情,而且在南巡期间一路上都有官员秘密上奏或者是私底下告索额图的状。

  再想到去年德州行宫,索额图对太子胤礽说的话, 虽然没有一句话是挑明了说, 但在皇上眼里可是句句都是让太子胤礽起兵逼宫。

  皇上已经对索额图无法在容忍下去了!

  原本皇上心里是已经想好了等回到京城的大本营后,就对索额图下手,没想到却出了恭妃的岔子。

  最初接到情报的时候, 皇上还大吃了一惊, 也像诺敏那样有几分惊慌,这是出于对未知事物的惊慌,属于人的本能,无法消灭只能减弱。

  皇上也是人自然也有这样的本能, 再加上历朝历代皇室是最忌惮巫咒这东西的,因此他马上让人调查了一番,显而易见恭妃能调查出来的事情,皇上自然也能,在松了一口气的同时,皇上对章佳氏也生起了厌恶之心。

  但皇上暂时还没空想这事,摆在他面前的是怎么处理这事,一个处理不好会让原本就有些暗潮涌动的朝堂,弄得一团乱。

  胤祥毕竟不是上辈子的十阿哥胤俄,是恭妃的亲生儿子,身上留着钮祜禄氏的血脉。

  瞧瞧现在的胤禛和佟家是什么关系?

  也就表面功夫而已。

  想要靠胤祥拉拢和稳住钮祜禄氏一族,肯定不可能。

  而暂时放过索额图等人,当然也不行,不趁着他们现在还没准备好,太子胤礽还在犹豫的时候动手,等他们准备好后鹿死谁手还未曾可知了,皇上可不会拿自己去冒险。

  当然,皇上如此想法还有一个念头。

  那就是太子胤礽还在犹豫没有答应下来,一旦太子胤礽出手,那事情就再无任何余地。

  现在嘛,弄死索额图,太子胤礽还能是太子胤礽。

  皇上对太子胤礽的确起了一丝不满,只是太子胤礽不肯答应索额图起兵逼宫的事情,又让皇上有几分欣慰。

  再加上皇上在此之前可没想过废太子的事情,这猛然要是把太子胤礽给废掉,那后续的局面更复杂了。而且就目前而言,还没有其他儿子在治政上能比得过太子胤礽,皇上是不想至少是在这个时间点不想将太子胤礽废掉。

  那么唯一破这局的办法,就只有一个——提前处死索额图,让太zi党起兵逼宫的计划胎死腹中,让其无法连累到太子胤礽。

  一如当年纳兰明珠等人被罢官,可大阿哥胤禔依然是大阿哥胤禔一样。

  好在情况还没有到最坏的地步,因为今年是大选之年,皇上完全可以再选一个钮祜禄氏家的格格入宫,当然高位分就别想了。

  只是,皇上有些担心恭妃能不能撑到那个时候!

  为此皇上只能一边加快布置,一边让太医院的太医务必想办法让恭妃多活几天。

  许是不甘心,许是为了到阎王殿也要气章佳氏一下,也许是真心疼爱胤祥,恭妃硬是撑到了一个月后的胤祥大婚,喝了兆佳氏的孝敬茶,才彻底病重躺在床上昏迷不醒。

  要是其他时候皇上为了脸面还会多去承乾宫看望恭妃,可现在皇上已经没那功夫了。

  因为裕亲王和恭亲王双双病重!

  皇上对恭亲王常宁的感情一般般,又因为恭亲王常宁一向是个浑的,皇上表面上对其是不怎么重视。但裕亲王福全可不一样,皇上在暗地里虽然是十分忌惮裕亲王福全,可表面上却一直都在和裕亲王福全上演一出兄弟情深的好戏。

  因此不管出于哪一个方面着想,裕亲王福全病重,皇上都得有所表示才行。

  按照正常流程来说,有重臣病重,皇上即便是有所表示也就是拍人赏赐些东西让太医留守在府邸。

  一般情况下皇上是不会亲自去看望。

  因为皇上去看望了生病的臣

  病的臣子,除了那种七老八十的老爷爷辈分,或者是已经马上就要没了最后一口气的外,其他情况下皇上去看望生病的臣子就是要臣子赶紧去死。

  皇上都不惜被传染的风险,屈尊降贵来亲自看望你了,你不麻溜的重病而亡好意思吗?

  典型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所以裕亲王福全一看皇上竟然亲自来看望自己了,心一下就沉了。

  他虽然病重,可还没到马上就要断气的程度。

  他这个好弟弟是迫不及待的要他去死呀!

  别怪裕亲王福全会这么想,事实上任何一个大臣在这个时候都会升起这样的想法。

  至于皇上真实的想法到底是什么?

  谁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