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重生升职记(月光蓝莲) 第206章

作者:月光蓝莲 标签: 穿越重生

  不是诅咒,万一,万一那啥了,你送重礼过去,这不是打别人的脸吗?而且前面礼就送得那么重,等生下来后,那礼岂不是要更重,不然怎么能说得过去,可送多了有些时候可不好,在某些人眼里那会变味的。

  弘晞闹了个尴尬顿时不说话了,却不想他这话倒是让舒穆禄明玉心里的某些心思明确起来。

  当晚,胤祦和舒穆禄明玉睡在火炕上,舒穆禄明玉头倚在胤祦肩上说起这事,然后说道:“弘晞今年十二,明年就十三,明年正好是大选之年,爷,您看?”

  “弘晞的婚事?”胤祦秒懂,事实上惦记着弘晞婚事的人并不止一个,虽然明年大选太子胤礽的庶长子弘旺阿哥也会指婚,可还是那句话,瞧瞧大千岁党就知道了,这大清瞧太子胤礽不顺眼的人大有人在,还有某些家世差一些有自知之明的人,因此弘晞的行情好着了,还有人直接试探了胤祦。

  “妾听说,爷和九弟,甚至于十一弟的婚事,额捏都相看了不止一届秀女才定下的人选,就算明年不选,弘晞的婚事咱们也该操心起来了。”舒穆禄明玉说道。

  胤祦点头,是该考虑起来了。

  日后就算他没成功,可一个和硕亲王的爵位是跑不了的,弘晞是他的长子,日后是要继承他爵位的,他的嫡福晋可不能随便选一个,至少要名门闺秀,这样才能撑得起理郡王府。

  “你有人选了?”

  舒穆禄明玉摇头“之前没有,不过妾想到这事后,心里倒是有几个粗略的人选。”

  ; 这些人选只是粗浅的考虑了家世不错的人家的适龄格格,其他情况还没去查了,这些人还不能做最终人选。而且舒穆禄明玉心里知道,她选了人选可不算数,还得皇宫里皇上和娘娘点头才算数。

  “你列几个进宫让额捏帮忙参考一下,额捏的眼光总是好的。”胤祦说道。

  “妾知道了。”舒穆禄明玉点头,宫里娘娘的眼光的确不错,尤其是八福晋郭络罗氏的事情传出后,大家都认为如此,当然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因为皇上都亲口称赞了,别人敢和皇上对着干嘛?

  不过想想自己,想想九弟妹纳喇氏,再想想当年娘娘给十一弟选的嫡福晋人选,婚后过得都不错,的确眼光很好。

  胤祦想了想说道:“佟家、赫舍里氏、钮祜禄氏、富察氏这四家的格格,不做考虑。”

  舒穆禄明玉闻言一愣,要知道她心里的人选里,钮祜禄氏和富察氏这两家的格格可是入围了的,不过她很快就反应了过来,想来和朝廷上的局势有关“妾知道了。”

  “这四家都太显赫了。”胤祦解释道。

  舒穆禄明玉想了想明白了胤祦的想法。

  佟家不必说,那是皇上的母族,皇子拉拢皇上的母族,目的太明显,而且昭华公主已经下嫁给佟家,如果佟家真有心,完全不必多此一举。

  赫舍里氏那是完全支持太子胤礽的,别人休想挖墙角,和赫舍里氏结亲,反而会让人觉得胤祦是不是想要投靠太子胤礽,可之前皇上可是硬生生的把索额图给饿死了,在不清楚皇上对太子胤礽心意之前,最好是不要去碰。

  钮祜禄氏有十二阿哥胤祥,富察氏有十福晋,就算结亲,人家也有另外一条路可以走。

  当了十多年的枕边人,舒穆禄明玉对胤祦的心思还是有几分猜测的,虽然没有明说,可这种事只要是皇子就免不了心动,尤其是瞧着太子胤礽的地位的确有些被动摇的情况下,舒穆禄明玉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心思,说不想成为皇后母仪天下那是假的,可这其中的风险……实在是太大。

  胤祦没有明说,舒穆禄明玉便装聋作哑只当自己不知道,但有些事情下意识却会往有理由那事的方向去做。

  这么一想,心里的弘晞嫡福晋人选又被舒穆禄明玉划掉了几个。

  几天后,舒穆禄明玉带着自己列好的名单进宫请安。

  诺敏对于舒穆禄明玉说的事不奇怪,其实上一次大选的时候,诺敏就已经开始在想这事,她心里也有好几个人选。

  对于儿媳妇孙媳妇,诺敏是有自己的理解的。

  她觉得后世有一句话,虽然是歪理,但的确有一分道理。

  女儿教不好,那是祸害别人一家,而儿子教不好,那是祸害自己一家。

  皇家也是如此。

  首先,嫡福晋是名正言顺管家务的,哪怕就是六福晋他塔喇氏,她在不得六阿哥胤祺的喜欢,可六贝勒府后院还是她再管,这里面能操作的事情可就多了,比如八福晋郭络罗氏害弘晖的那事。然后嫡福晋是要出去交际的,一个不好就会得罪人。

  另外还有下一代的事情,尤其是在小孩子1岁到六岁的时候,绝对是接触自己额捏和奴才的时间,比接触自己阿玛的时间多,都说三岁看老,一旦儿媳妇孙媳妇没有选好,那真会祸害下一代。

  皇孙虽然比不上皇子,但嫡福晋说出的皇孙还是堪比皇子的,至少在嫡福晋人选上是如此,上辈子皇上的嫡孙子,在他在世的时候大婚的几人,没有一个嫡福晋的家世下过从二品,就算是太子的庶长子娶了蒙古嫡福晋,可人家也是郡王之女。

  弘晞作为皇上的嫡长孙,自然这嫡福晋的人选家世绝对不能差,太差了,会丢皇家脸面的。

  诺敏接过舒穆禄明玉列出来的人选,仔细的看了起来,人选不多,毕竟朝廷重臣再加上功勋的人家也就那么多,是有数的,不可能每一家都正好有适龄的格格。

  纳喇格格、完颜格格、费莫格格、董鄂格格,还有伊尔根觉罗格格。

  诺敏挑眉,她还真没想到舒穆禄明玉会将伊尔根觉罗格格列入其中,虽然是最后一个。

  这个伊尔根觉罗氏就是先大福晋的侄女,因为大福晋之前接连生了四朵金花,所以影响到了伊尔根觉罗家女儿的婚事,还要先大福晋最后拼死生下了一个儿子,才让这风评稍微好了一点,不过依然还是有很大的影响。、

  据诺敏所知,很多人家都不太乐意娶伊尔根觉罗氏的格格,当然还是有做亲的,只是目的上就功力了不少。

第419章 皇上禁教

  对于先大福晋生女这事, 诺敏倒是没什么意见,主要是她知道这生男生女其实并不由女方决定而是由男方决定。可问题是这个时代的人不知道呀, 所以就从这份名单就能看得出来, 舒穆禄明玉是一个比较有自己想法的人,不是那种容易被别人影响的人。

  这样的人, 有利也有弊。

  不容易被人说动。

  嗯, 弊和利都是这点, 端看你自己所站的位子。

  伊尔根觉罗格格不必说, 完颜格格就是上辈子的十四福晋, 她的“事迹”之前已经说过了, 诺敏是肯定不会选她的。

  纳喇氏不是惠妃的叶赫纳喇氏, 也不是五福晋的乌拉纳喇氏和九福晋的哈达纳喇氏, 而是上辈子乾隆废后所在的辉发纳喇氏。

  辉发纳喇氏和费莫氏是两个极端,辉发纳喇氏是看着是大族,可实际上只有爵位和都统之位撑着, 没什么人才在朝廷上混, 还在下五旗的满洲镶蓝旗,而且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说都比不上其他另外三个纳喇氏。而费莫氏了,是瞧着是小族, 事实上比起纳喇氏这种大族而言的确算小, 历史还算悠久,据说是女真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更重要的是费莫氏的男人非常有出息。

  舒穆禄明玉看中的这位费莫格格就是现任的工部尚书温达的孙女,她阿法温达算是皇上亲政后的亲信之一, 十分得宠,短短十年,他就从六品小官升为二品大员。诺敏还知道他在两年后会入阁,授文华殿大学士,纂修国史、《政治典训》、《平定朔漠方略》、《大清一统志》、《明史》,并充总裁。

  对于古代文人而言,修史那就是绝对百分之一百会流芳千古的事情,由此可见皇上对温达的宠爱,温达死后更是谥号文简,一个文臣最高的谥号就是“文”了。

  费莫格格的阿玛就差了一些,不过守成足以,是个谨慎小心的老实人,让诺敏印象深刻的,反而是费莫格格的弟弟温福。

  为什么有印象?

  因为他曾经让乾隆闹了一个大笑话出来。

  温福是个文人,虽然考的是满人科举,可好歹也是凭借自己的硬实力考上的举人。可不知道是温福的上司整人,还是咋的,他一个文人,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被任命武将那边的职位,温福根本就不怎么懂这些事情,官小的时候还好,就算闯祸也是小祸事,就这么一直磕磕绊绊一路做到了迁吏部侍郎、军机处行走、理藩院尚书等高管位子。

  然后乾隆要挥师征讨金川,授定边右副将军,以侍郎桂林佐之,共讨贼。温福立了功,擢武英殿大学士。可运气这玩意不可能一直眷顾这一个人,于是在征讨噶尔丹的时候温福倒霉了,因为自己的过错被人拿枪打死了。

  然后好玩的事情来了,乾隆原本以为他是浴血奋战战死沙场,还伤心了一场,追封温福为一等伯爵,世袭罔替,祀昭忠祠。结果纸是包不住火的,很快这事的真相就被人捅到了乾隆面前,让乾隆闹了一个大笑话。

  温福的历史评价因此并不好,毕竟间接耍了一把乾隆,以乾隆的小心眼肯定会将他往死里黑。不过诺敏觉得他的评价不高成就不高,是因为温福明明是纯粹的文人,偏偏要被安排去打仗,这肯定是迟早都会完蛋的,不是谁都能玩溜弃笔从军这一套的。

  文和武,虽然都要读书识字,可完全是两套系统,两套知识。尤其是在唐朝之后,文和武之间已经被彻底分开,想要换系统,很简单,可想要成为大佬精通这项艺能,那就很难了。

  介绍了费莫家这么多情况,诺敏是瞧上费莫格格了?

  嗯,没猜错,诺敏是真瞧上了。

  辉发纳喇氏家世差了一些,尤其是朝廷上没能说得上话的人太减分了;完颜氏,诺敏直接叉掉了。

  董鄂氏这家人有些奇葩,思想有问题,可能大家都不会相信,在胤祉嫡福晋董鄂氏有嫡子的情况下,九福晋董鄂氏不得宠的情况下,董鄂家支持的竟然是八阿哥胤禩,而且是在一废太子前就成为了八爷党。所以诺敏总觉得这家人猜不透,惹不起躲得起,于是也被诺敏叉掉了。

  剩下的也就是伊尔根觉罗氏和费莫氏,伊尔根觉罗氏是大族,可因为大千岁党已经被皇上削了一顿,和费莫氏现在也就是半斤对八两。

  在这两人中选,自然是选费莫氏了。

  费莫氏无论是口碑还是教育都被伊尔根觉罗氏好太多。

  当然了,为了以防万一,诺敏也没死盯着费莫氏,她还有一个预备人选。

  不过既然舒穆禄明玉也选中了费莫氏,那诺敏就不用启用预备人选了。

  将纸放在了炕上,诺敏抬头看向有些不安等待着她结论的

  结论的舒穆禄明玉一眼“让老三私底下去查查吧!”言下之意就是已经同意了这几个人选。

  舒穆禄明玉紧提着的心瞬间落回到了原处“是。”

  “说起来明年大选,其实还有一个秀女不错,只是可惜……”诺敏摇摇头,有几分遗憾。

  舒穆禄明玉奇道:“不知额捏说得是哪一家的秀女。”她应该没有漏人。

  “太子妃的妹妹,明年也到年纪了。”

  舒穆禄明玉闻言一愣,仔细想想的确如此,除了太子妃没有给太子胤礽生下一个嫡子外,其他方面还真没有什么可挑太子妃刺的,或者是就是因为没有嫡子傍身,底气不足,因此太子妃只能完美。

  “额捏,这太子妃的妹妹和弘晞到底差了辈分。”舒穆禄明玉有几分难色的说道,汉人或许在意这些,可满人是不在意的,尤其是皇宫。

  但舒穆禄明玉是不想让弘晞娶瓜尔佳氏,万一瓜尔佳格格和太子妃一样,那这……这样一个人做关系不远不近的妯娌可以,可做儿媳妇,就让婆婆亚历山大。

  要知道弘晞媳妇可不像她,结婚后可是要住在一起,这所谓远香近臭,住在一起总会有些磕磕碰碰,舒穆禄明玉可不想要一个强势的儿媳妇。这也是为什么会有那么人喜欢让自己的儿子娶自己的侄女的原因,因为总觉得那样儿媳妇会和自己一条心,而事实却……呵呵!

  诺敏点头“所以本宫说可惜呀,太子妃家的教育还是很不错的。”言下之意,她并没有执意让瓜尔佳氏当弘晞嫡福晋的意思,只是感慨两句而已。

  这让舒穆禄明玉松了一口气,没这意思就好。

  “太子妃的妹妹自然是好的。”难不成还能说坏话不成,那岂不是和皇上和太子作对。

  诺敏微微一笑。

  ***

  十一福晋博尔济吉特氏怀孕的事情,并没有阻挡皇上出去玩的心。

  二月皇上下旨严禁太监与各宫女子认亲戚、叔伯、姐妹,违者置于重典。然后就拍拍屁股去南巡了,只带上了太子胤礽和十阿哥胤禟两人,一下子就盖过了前面的圣旨,成为了京城的头版头条。

  皇上一出去,后宫就安静多了,诺敏也轻松了不少。

  不过那圣旨就是一道废旨,认亲戚这事只要还有人活着就绝对杜绝不了,也就由明转暗而已。

  原本皇上南巡,那就代表今年又是风平浪静的一年,没想到几个月后,皇上还在江南,就传出要禁耶稣教,这引起了江南不少人的惊慌,毕竟江南是通商口岸接触西方最多的地方,很多人都信教。

  这事后世有很多说法,还有些香蕉人指责皇上迂腐,错过了发展的机会,其实在诺敏看来皇上并没有做错什么,甚至于说任凭华夏当时在位的是谁,都会禁教。

  因为罗马教廷踩到了一个皇帝的底线,虽然各种的弯弯绕绕,可在皇上眼里,罗马教廷就是要教徒不尊皇帝不听错皇帝的话,以教廷的话唯命是从。

  这还了得?!

  这要求,搁谁当皇帝,谁都要禁教。

  在华夏早在尧舜禹时期,这皇权就是压过了神权,罗马教廷想要就靠那么几个传教士和几十万教徒一封信,就让统领上亿人拥有百万军队的华夏帝国皇帝,将手中的权利拱手相让。

  诺敏只能说,罗马教廷是想得美。

  空手套白狼也不是这么玩的。

  只能说当时罗马教廷是急病乱投医,谁让当时欧洲已经文艺复兴了,神权已经衰败,马上就要凉凉。而文艺复兴在某个程度上讲是因为受到了儒学受到了科举择优录取的影响,所以罗马教廷以为只要能拿下远东帝国,那么欧洲这边就能回到以前。

  至于欧洲超过华夏这边,那要等到珍妮机出世后,工业革命之后,那都是乾隆末期的事情了。

  在康熙朝,双方硬打起来,诺敏敢说输的人肯定是欧洲那边。

  这不是盲目自信。

  因为战斗力双方其实五五开,一场战争谁输谁赢还真不好说。

  但大清本钱厚呀,人多呀,输了一场,我可以来第二场,第三场,第四场,康熙可不是慈禧,一打就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