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重生升职记(月光蓝莲) 第212章

作者:月光蓝莲 标签: 穿越重生

  “主子,那可不一定,天大地大皇上最大,奴才听说自从八阿哥出宫建府后,两位国舅爷就经常和八阿哥在一起。”万花意味深长的说道。

  “你的意思是……”德嫔郭络罗氏转了转眼珠子。

第428章 明知故问

  “主子, 皇上为何会册封和妃娘娘,主子应该是很明白的。现在和妃就是佟家在宫中的颜面, 再加上前面纯懿皇贵妃和悫顺贵妃薨逝得都不是很体面, 要是和妃娘娘出了事,依奴才之见, 皇上肯定会彻查到底的, 凡事做过了就会有痕迹, 到时候……”万花没有继续往下说, 但德嫔郭络罗氏已经黑了脸。

  把别人当傻子白痴的人才是真正的傻子白痴, 德嫔郭络罗氏犯了一次错误, 自然不会犯第二次。

  “主子, 与其冒这么大的风险, 做这种收益不高,很有可能反而会便宜了别人的事情,咱们还不如釜底抽薪了, 到时候有得是对和妃娘娘落井下石的人。”万花说道:“主子您是知道十阿哥阿哥的大志向的, 八阿哥也是皇子阿哥,未必会没有那样的大志向。佟家放着六贝勒不亲近,放着理郡王和九阿哥不亲近, 偏偏去亲近八阿哥。奴才听说自从八福晋的事后, 佟家又去亲近了十二阿哥,他们打得什么主意,以主子的聪明不会想不到。”

  德嫔郭络罗氏皱眉“本宫自然能猜到佟家的想法,无非就是瞧着六贝勒被毁了容, 而理郡王背后有其他大势力支持,他们做不成心腹的位子上,获取不到最大的利益,即便是有个万一,还有昭华公主呢。”随后冷笑道:“他们倒是心大。”

  “主子,佟家再是国舅家又能怎么样?皇子岂是他们能挑挑拣拣的,皇上之前不把六贝勒记在纯懿皇贵妃名下也不让悫顺贵妃抱养皇子,就表明了一切。主子可还记得,以前索额图还在世的时候宫外的流言?”

  不等德嫔郭络罗氏说话,万花就说了出来“【佟半朝、郎一窝,关、马、齐、那不用说,老富家也是一大户,满朝文武姓索的多】,现在索额图亡了、恭妃娘娘没了、钮祜禄家爵位易主,瓜尔佳氏、马佳氏、纳喇氏、富察氏都或多或少被皇上打压,凭什么他佟家能什么事情都没有?主子,你想别人会不记恨佟家吗?主子以前这宫里可就出过这样的事情,这众怒可犯不得。”万花意味深长的说道。

  德嫔郭络罗氏自然听出来万花嘴里说得是谁,不就是那位被扒下贤惠面具露出真正恶du面目的孝襄皇后么。

  她明白了万花的意思,赞许的看着她“起来吧,你说得不错,本宫犯不着为了一个和妃脏了自己的手,谨慎些总没有什么坏处。佟家亲近八阿哥和十二阿哥的事情,得让皇上好好知道才是,免得佟家当了好长辈,皇上还不知道了,岂不是白费了佟家的一片苦心。”

  “主子说得极是。”万花站起身来附和道。

  德嫔郭络罗氏红唇勾起“那就吩咐下去,务必要让皇上知道。”

  “是!主子放心,此事肯定能传到皇上龙耳中。”

  无论是陷害和妃,还是给和妃下yao,或者是干其他事情,这事的风险都是很高的。相比较起来,散布一些流言蜚语的难度系数就低得可怕,反正这么多年也没听说谁因为散播流言给抓了,这种事情只要不急徐徐图之完全能让人无从查起。

  更何况这一次还是在宫外散播消息,这宫外更多人更多地方,自然更是无从查起。除了一些太过明显的,哪一次不是不了了之,用新的流言蜚语掩盖住了以前的。

  ***

  八月中旬皇上回到京城。

  回京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户部尚书和户部左右侍郎召到了御书房。

  皇上如此举动,似乎是在验证之前京城流传着的小道消息的真实,如此一来自然有些人开始慌了。

  那份奏折与其说是胤祦自己上书,还不如说是整个户部一起上书,只是胤祦是皇上的儿子不怕得罪人,户部其他人还要做官在官场上混了,不敢得罪如此多的人,自然不敢在奏折上联名。

  见皇上问起此事,户部尚书自然是老老实实的说了,一切都和理郡王胤祦说得一样,现在虽然看着还行,国库还有银子,可却不能继续下去了,谁知道别人的底线是多少?要是真到了山穷水尽的那一天,大清就完了!

  皇上确定了事实,心情非常复杂。

  他这个人不算那种过河拆桥的人,只要不威胁到他的皇权,皇上还是很念旧的。

  因此当初下这道旨意的时候,皇上是真心为大臣着想,然而没想到……呵呵!

  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

  皇上眯了眯眼睛,也就这七八年的事情他停下了脚步,游山玩水起来,倒是让这些人忘记了他当年擒拿鳌拜、削平三藩、统一琉球、驱逐沙俄、西征漠北的果断和坚

  果断和坚定。

  “朕知道了,尔等跪安吧!召理郡王入宫。”皇上还没有和胤祦见面,虽然他心里是已经决定要追缴国库欠款了,但皇上还要确定一下胤祦到底是什么想法,是想要趁机报复某些人,拉太子胤礽下水,还是真得是为国为民。

  “是!”

  皇上召见,自然没人敢耽误,过了一会儿胤祦就从户部到了御书房。

  “儿臣给汗阿玛请安,汗阿玛万福金安。”

  “起来吧!”

  “是!”胤祦起身,却不敢去看皇上的脸色,想想也知道皇上现在肯定心情不好。

  皇上将胤祦之前上奏的奏折放在桌子上“这份折子是你上奏的,你有什么想法?”

  这话有些明知故问之嫌,但胤祦却不得不回答“回汗阿玛的话,儿子的想法已经全部写在上面了,所谓‘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国库欠银自然是必须要追缴的,不然长此以往大清江山社稷危矣,为了大清江山社稷能长治久安,国库欠银毕竟要追缴并且还要限制借银,不过也不能一竿子打到所有人身上,需要分情况处理。”

  真要某些人一口气拿出一百多万两银子出来,别说很多人都没有这么多的家产,就是有,也拿不出那么多的现银来。

  这话听着倒是顺耳,只是不知道里面的真心到底有多少!

  皇上想了想问道:“你觉得谁合适负责此事?”

  “六弟铁面无私刚正不阿,自然是最适合的人选,只是刑部也离不开他,而是六弟的性子也太直了,刚极易折,因此儿子想要毛遂自荐,亲自负责此事。”胤祦回道。

  皇上闻言挑眉,他可不信胤祦不知道这事背后的弯弯绕绕,经此一事后也不知道多少人会记恨他,而且这事还未必能顺利的办好,对于宗室大臣的嘴脸皇上少年登基的时候就看清楚了。然而胤祦就是毛遂自荐了,倒是让皇上有一丝动容。

  不过皇上没有答应下来,而是让胤祦退下。

  追缴肯定是要追缴的,不过牵一发而动全身,还需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事情,另外皇上也要试探一些某些人的反应,这事自然没有那么容易定下来。

  胤祦对此也不例外。

  索额图是死了,可太zi党却没有亡,毕竟太子胤礽还好好的了。纳兰明珠和大阿哥胤褆也没有倒霉,自然大千岁党和反太子势力都还在。

  这些人里可不乏有借了几十万上百万两银子的人,而且胤祦还贼坏的将欠款的名录附了上去,首当其冲的就是太zi党和大千岁党。说句那啥的话,连曹李两家为了接驾借的银子都没有这些人借的多,皇上如何不会心生警惕,如何不会慎重处理。

  万一,真逼急了别人,别人来个狗急跳墙。

  反杀未必不会有!

  对此胤祦不急,这事也急不来。

  甚至于皇上直接当睁眼瞎子,胤祦也不会失望,因为只要让皇上看见了那份借款名录,胤祦的目的就达到了!

  为了大清的江山社稷?

  可能是有吧!

  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胤祦现在只是郡王不是皇上,而且就算这样继续发展下去大清也还能撑几十年了,其实暂时压根就不用担心此事。

  胤祦的真正目的,还是要让皇上对太zi党和大千岁党心生忌惮,让皇上对太子胤礽和大阿哥胤褆心生不满,只要有那么一丝间隙,胤祦和其他人就能将其扩大成深海海沟。

  只有拉扯下太子胤礽来,胤祦才有机会上位。

  至于得罪人,胤祦才不怕,这江山是爱新觉罗的江山,不是其他人的。以汗阿玛的性子,他绝对不会选一个怕臣子的继承人。明朝后期那么多皇帝那么多牛X的文官,可是给清朝上了很好的一课,所以别看皇上对汉臣很好,其实心里还是防备着的,大清朝的文臣可蹬鼻子上脸不起来。

  不过,对于追缴国库欠银的事情,胤祦其实心里并没有多少把握,毕竟这事的确牵扯有些大,就算诺敏给胤祦出了一个瞧着还算靠谱的主意,可所谓上有政ce下有对策,真实施起来会发生什么事,有没有被底下人的阳奉阴违,谁知道了。

  现在他已经落子,未来能形成什么局势,胤祦只能在一旁静观其变,希望能往他想的方面去发展。

第429章 儿臣愿意

  一转眼一个月已经过去, 然而皇上却什么动作都没有,这让众人摸不着头脑, 不少人都在暗地里松了一口气。

  白花花的银子和金灿灿的金子, 谁不喜欢?

  有道是借钱简单,还钱就要人命了!

  皇上不管这事, 真是太好了。

  谁也不想那些小可爱从自己的库房里消失再也看不见。

  然而这些人显然是开心的早了些。

  ***

  皇上这人还算有勇有谋, 胤祦说了他就完全信了?

  肯定不可能。

  毕竟这事可不是一件小事。

  其实胤祦这个时间点上奏正好是最佳时间, 往前, 大清一直都处于征战中, 皇上为了平衡和稳定, 八成是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毕竟国库有银子, 而且还不少。顺治朝国库每年全部银子加起来也就几百万两而已,还不是活了过来,现在国库一共有四千多万两银子, 还有什么过不去的。

  再往后一些了, 就是一废太子,到了那时候是百分之一百会重复上辈子的情况,群臣拿这个作为攻击武器, 而皇上忙着考究接班人没那精力和心思来管这事。

  现在这个时间点刚刚发, 皇上收拾了索额图,导致太zi党和大千岁党都低调了不少,没以前那么盛气凌人。整个大清也没有什么特别大的要事,皇上有时间和精力来处理这事。

  御书房, 皇上坐在上首,太子和众皇子站在下面。

  “你们都看看。”皇上示意梁九功将他面前的一册奏折拿给众人看。

  太子胤礽当仁不让的上前一步第一个拿起奏折,虽然大阿哥胤褆有些不爽,但在这事上也不敢争抢,只是撇了撇嘴。

  太子胤礽看了奏折两眼眉毛就紧皱起来,但没说什么,看完后就将奏折交给了大阿哥胤褆。

  瞧太子胤礽的表情,众位阿哥虽然没有看那份奏折,但已经开始在和亲近的兄弟交换眼神,奏折上面写的事情怕是不好办。

  果然大阿哥胤褆看到一半,眉头也皱起,这让一直观察他的其他人心里一沉,心思转的快的,已经大致猜到了是什么事情。等轮到自己看的时候,心里只有一个想法:果然!

  果然是之前闹得传得特别广的国库欠银之事。

  现在汗阿玛如此慎重其事的找他们过来商量这事,是要下定决心追缴欠银了吗?

  可看着后面那一叠欠款人名单,只有一个人心里轻松,其他人都沉甸甸的。

  其实皇子自己去借国库银子的人不多,即便是有,借的银子也不多。但皇上是人不是神,他们有自己的亲朋好友,还要自己大大小小的岳家,他可以控制自己不去借银子,却没办法不让别人去借银子。

  嗯,说得不是别人,说得就是胤禛童鞋。

  这里可能会有人觉得又在黑胤禛,然而这却是事实,五福晋乌拉纳喇氏的娘家也借了国库银子,而且还不少有十几万。其他人也差不多,不是这个小妾的娘家借了国库银子,就是那个母族的亲戚借了国库银子。

  就连主导这事的胤祦也有这种情况,他后院的西林觉罗格格娘家就向国库借过银子,足足有五万两。甚至于三福晋舒穆禄明玉娘家也借了,不过只有一千两,估计就和诺敏的阿玛一样,就是意思一下不被孤立。

  那可能有人要问,是哪个孤儿,竟然能在这事上独善其身?

  不是别人正是胤禌童鞋。

  勤嫔苏氏的娘家是文臣,有着文人的傲骨,贪不贪污不知道,反正苏家没去借过银子。胤禌自己被诺敏提点过,他又有诺敏给的补贴,光过日子还是能过得十分滋润的,胤禌也没什么大志向,自然不会多去生事。又因为身子骨不好,又娶了一个蒙古福晋,也没几个大臣依附在他身边,现在倒不用管谁。

  然后就是胤禌的后院,十一福晋博尔济吉特氏的阿玛是蒙古郡王,完全是狗大户,压根不用去借国库银子,而且天高皇帝远的,想借也没地方去借。而另外一个侍妾,诺敏专门挑的本分老实的,一家人都是本分老实的,在日子过得下去的情况下,也没去借国库银子。

  所以胤禌是真轻松,以前他当吃瓜群众,现在依然当着吃瓜群众。

  见众人将奏折都看了,皇上开口问道:“都看了,都有什么想法,说起来听听。”

  这……

  说不追缴,肯定不行,三千万两银子呀,任凭谁看见都觉得异常沉重。

  可要说追缴,先不说难度的事情。自己的亲朋好友都在名单上,尤其是像太子胤礽和

  子胤礽和大阿哥胤褆那样背后有无数势力支撑的人,要是他们同意了这事,这不是逼他们自绝于人?

  那日后,还有谁会支持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