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重生升职记(月光蓝莲) 第215章

作者:月光蓝莲 标签: 穿越重生

  在隆科多有记忆的时候,皇上就登基了,他们佟家的门楣被无限拔高,他也算是少年得志,靠着参与捉拿鳌拜的功绩,不但成为皇上最信任的人之一,还曾身兼数职。

  可以说在没出那事之前,隆科多是京城除了皇上外,最风光的人。

  可现在……呵呵!

  隆科多之前走得太顺风顺水,没有经过太多的努力,就一跃成为重臣,再加上他的身份和皇上偏心佟家的态度,朝堂众人对隆科多也是能忍就忍能退就退。

  这让隆科多难免沾沾自喜起来,不知叩谢皇恩浩荡,自以为是能力过人,以至于让他以为自己真牛逼的不行,皇上和佟家都离不开他。

  事实证明没有了他,太阳依然会升起,皇上依然能坐稳江山,佟家也依然能风光无限。

  然而隆科多之前并未意识到这个问题,他能力的确是有本事的确是有,可更重要的是他皇上表弟的身份。然而皇上的表弟不只有他一人,佟家的嫡子也不止他一人。

  因此等着皇上和佟家真放弃他将目光放在鄂伦岱、夸岱、庆复等人身上后,隆科多抓瞎了,前几年隆科多还可以违心的骗自己说,这只是他们的计谋逼迫自己就范的计谋,然而都十多年过去了,隆科多就算再傻也知道自己真被放弃了。

  隆科多会这么就此认命,然后一直这样浑浑噩噩活到老死吗?

  当然不会!

  只是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他被佟家放弃了,也被皇上厌恶了,身上又没有官职,他身上已经没有了多少资本。

  想拉拢他的人,隆科多瞧不上,他瞧上的人,也不来拉拢

  不来拉拢他。

  正如某句话说的那样:被人利用,说明你还有被利用的价值;给人做棋子,说明你还有做棋子的资格。

  现在隆科多就处于没什么价值,别人瞧不上的状况。

  别人肯定瞧不出来,但弘晞又怎么可能瞧不出来了,更何况弘晞还有大杀器了。

  有道是“好人命不长,祸害遗千年”这话用在李四儿的身上绝对正确,这李四儿的命那是真的大,上了皇上和佟家的黑名单,可她硬是平安无事的给隆科多生了一男一女,就在佟家众人的眼皮底下生的,没有被去母留子。

  隆科多就算骨子里的那口傲气被这十几年时光给磨掉了,可他就不为和李四儿生的那一双儿女考虑吗?尤其是女儿,那日后可是会嫁入别人家。

  很显然隆科多还有上进心还有卷土重来的想法,因此弘晞就给他出了一个主意,就是归还国库欠银,让皇上看见他的忠君爱国。

  至于私人感情什么的,其实在封建社会真的没有那么看重,当年刘邦战败,为了活命一脚将吕后踹下马车,这并不影响他成为明君;孙武杀妃练兵,并不影响他成为一代兵家大佬;还有吴起杀妻,易牙烹子等等,后面唐玄宗李隆基为了活命杀死了杨贵妃那事都算不得什么。

  当然要让隆科多归还国库欠银自然没有那么简单,弘晞还和隆科多做了不少交易达成了一些口头约定。

  上辈子弘晞是看见隆科多为何要支持胤禛,又是如何支持胤禛的,这辈子弘晞希望能够拉拢收复隆科多,为自己所用。

  有些时候朋友的敌人未必是敌人,小孩才看对错,大人只看利益。

  至于隆科多要是顺利复起后跳槽的事情,弘晞当然也不是没有考虑到这一点,但他知道隆科多的性子,这就是一个特别小心眼的人,一个睚眦必报的人,现在对他落井下石和冷漠的人,他才不会原谅对方,反而会报复对方。

  最关键的是弘晞答应隆科多可以娶他女儿为侧福晋,这可是别人不可能给出来的价码。

  在未来自己继位后,佟家又可能出以为皇后这么巨大的利益下,弘晞不信隆科多不心动,不信他会跳槽。

  卖身?

  算是吧!

  上辈子四叔胤禛为了皇位能卖身娶了年羹尧的妹妹,他为什么不能,不就是一个女人而已,喜欢就多宠爱几分,不喜欢就扔在后院,一个女人他还是能养得起的。

  当然弘晞对此无所谓的是,隆科多的女儿才刚刚出身,能不能养大还是一个问题。而且就算平安长大成人了,到了她能参加大选的时间,都是康熙朝末年了,那个时候时局紧张,就算他和隆科多都有意,皇上和别人却未必乐意。

  说白点,这就是一句话的事,压根就不算数,随时都能撕毁。

  空手套白羊!

  对他而言是如此,对隆科多而言也是如此。

  而且就算是真算数了,那又如何?

  弘晞可是亲眼见过胤禛是怎么收拾年羹尧和隆科多的,丝毫没有手软,皇权大于天。

  只要自己阿玛皇位到手,反悔了,隆科多又能拿他如何?

  弘晞这里小心思不断,隆科多同样也是,十万两银子的确挺让人心疼的,而且隆科多也害怕弘晞是在忽悠的,到时候十万两银子交了却没复起,那他到时候可真是不知道去哪里说这苦。

  但这十多年的冷淡生活已经让隆科多受够了,而且从他进宫帮助皇上擒拿鳌拜的事情就看得出来,隆科多骨子里还是有冒险精神的,仔细思索了很久,加上弘晞的口头承诺,隆科多一咬牙,赌了!

  反正没这十万两银子他也能活得滋润,佟家再怎么放弃他,也不可能饿死他。要是能成功复起,那多得是十万两银子可以“赚”回来。

  事实证明弘晞的确猜到了隆科多和皇上的心思,此事一出,不但弘晞得到了皇上的褒奖,隆科多也得到了皇上的召见,也不知道隆科多和皇上谈了什么,反正出了乾清宫大门隆科多摇身一变成为了皇上身边的三等侍卫。

  三等侍卫官职不高,不过才正五品,但这个官职值钱的地方就在于,能天天看见皇上,不但消息灵通,而且有各种好处拿,并且也很容易被皇上点名外放,然后一路青云直上,前面可是有很多个榜样的,最出名的就是纳兰明珠。

  隆科多之前也担任过皇上身边的侍卫,但却是一等侍卫,现在却是三等,明显皇上还是有些恼怒他之前的事。但对隆科多而言,只要有起点那一切就好说,以他的本事早晚能爬上去,最怕的就是起点都没有。

第433章 就是阳谋

  看着弘晞拔得头筹被皇上夸赞, 看着隆科多成功复起,不少人眼睛的红了, 不少人心里都有些后悔。

  三年清知府, 十万雪花银。

  在清朝绝对不是夸张的比喻,在某些时候就是现实!

  因此对于很多人而言, 银子不算什么, 皇上的信任和圣宠才是最重要的。

  从某种程度上讲, “从龙之功”也差不多就是这意思。

  要说最眼红的, 当然是太子胤礽和大阿哥胤禔了!

  早在十几年前, 两人就进入了“拼儿子”的阶段, 虽然最后以太子胤礽抢先生下皇长孙, 先大福晋一口气生了四朵金花, 勉强太子胤礽赢了为结局,实际上两人还在私底下斗了。

  比儿子的身高、功课、骑射……

  反正私底下什么都要比。

  奈何弘旺和弘昱都属于那种比较聪明的孩子,双方并非一边倒, 其实要是一边倒了, 也就不会这么顶着要一直比下去。

  如今突然半路上杀出一个弘晞来,虽然让两人多多少少分了一些视线在弘晞身上,但不少人都觉得应该是胤祦给自己的嫡长子开了小灶, 所以太子胤礽和大阿哥胤禔绝大多数的注意力还是集中在对方身上。

  绝对不能输给对方!

  两人暗暗的在心里想到!

  要债难吗?

  至少在太子胤礽和大阿哥胤禔心里是不难的。

  他们看过自己儿子拿回来的账本, 多数都是他们自己认识的人,换句说,就是多数都是太zi党和大千岁党的成员。

  党首盯着党员还债,这难吗?

  不难。

  这也是胤祦的聪明之处, 他之前“做戏”的那一个月也不是什么都没有干,而是将所有的欠债人分成了几册。

  给弘旺的账本,基本上都是明面上的太zi党成员,给弘昱的账本,也差不多都是明面上大千岁党的成员。至于暗地里的,一来有些人胤祦的确不知道,二来有些人他知道了也只能当做不知道。

  另外了那些就是真没钱抄家灭族都没钱的人,胤祦是让人挑出来另外弄了一个账本。还有一些其他因素的欠款,胤祦都是挑出来的,比如八旗欠银、曹李两家接驾的欠银等等。

  这些另外白挑出来的,其实才是催款最大的难点,其他人虽然有些难度,可对于太子胤礽和大阿哥胤禔这样的人而言的确不难,甚至于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嗯,反正在外人眼里的确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然后弘旺和弘昱两个小分队也开始有了“进账”,皇上照样夸奖了弘旺和弘昱,让太子胤礽和大阿哥胤禔为自己儿子高兴的同时又怒瞪对方,暗自在心里下定决心一定要踩下对方。

  太子胤礽和大阿哥胤禔此番如此配合,当然不全是因为要和对方争,而是他们看得出来皇上是下定决心要追债了,他们不敢和皇上硬对着干,让皇上厌恶自己。另外站在他们自己的角度上讲,嘴上说这事不妥,其实内心还是赞同的,毕竟两人谁都觉得自己未来是皇帝,那些银子未来都是自己的。

  这事既然已经被胤祦提起,黑锅他都背了,那干嘛不顺势而为,将那些白花花的小可爱追讨回来了。

  所以别看太子胤礽和大阿哥胤禔在底下各种拒绝,行动上还是非常诚实的,尤其是看着自己儿子拿回来的名正言顺的白花花银子孝敬给自己。

  哇,真香!

  有了弘晞做例子,弘旺和弘昱做前排,剩下的两队也在第二天下午“开张”了,事情比胤祦想象中的要顺利一些,虽然还是有冥顽不灵死要钱的守财奴,但陆陆续续手上来很多,随后那些不差钱在一旁观望的人瞧见了,也开始还钱,更有甚者拿这个做投靠的投名状。

  嗯,毕竟太子胤礽和大阿哥胤禔的门楣太高了,不到一定程度的人,其实连两人的面都没见过,这就让很多人是想要投靠两人,但却找不到门路。

  啥,你说不是有赫舍里氏和纳兰明珠吗?

  的确是有!

  但不喜欢他们,但却又想要投靠的人也不是没有。

  这一次追讨国库欠银,不就给了这些人机会?

  他们又不知道胤祦是专门将所有欠债的人分了册子的,胤祦对弘旺等人的说法也是,一本一本的追讨,先拿最简单的练手。

  于是不少聪明人都想趁机扒上一个皇子,或者是宗室王爷。

  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一下子所有人都get到了这种新操作,大家在知道后,心里都升起了一种“还有这种操作”的想法,随后纷纷跟进。

  ; 不得不说这个时间点,看好太子胤礽和大阿哥胤禔的人,还是更多,当然也有下注到胤祦、胤祉身上的,可明显比前面的两位兄长少了不少,于是很快弘旺和弘昱就以火箭上升的姿势甩了弘晞等人一大截。

  这下子不少人更加确定,弘晞之前拔得头筹,肯定是胤祦给开了小灶,是一个意外。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弘旺和弘昱就完成了胤祦交给他们账本上面的所有任务,追讨回来了足足三分之一的银子,胤祦也不贪功,直接上奏给皇上,皇上对着两人好一阵的夸赞,随后又是各种赏赐,让一旁的太子胤礽和大阿哥胤禔忍不住一脸自得,挺起胸膛,下巴上扬三十度。

  看看,这就是我儿子,我的种!

  瞧瞧,多优秀,多厉害!我教出来的。

  嗯,两人对其他人尤其是其他兄弟有了更优越的感觉,瞧瞧我儿子,再看看你儿子,呵呵~

  胤祦也是对这两个小队的人夸赞不已,随后又拿出了两本稍微有难度的账本交给两对,让他们加油努力。

  有了皇上的夸赞,以及立马到账的分成银子,这十人是信心倍增,挺着小胸脯,雄赳赳气昂昂的离开,继续追债去。

  胤祦看着这些人的背影嘴角上扬,露出一抹微笑来。

  这些人比他想象中的还要能干,连他都被吃惊到了,不知道汗阿玛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三千万多两的国库借银,有一半都是太zi党和大千岁党借的,甚至于在这之外还有一小部分是和太zi党和大千岁党的成员有关的人借的。

  然而他能对汗阿玛直说这事吗?

  不能!

  甚至于还不是接着这次天灾,他连账本都不能呈给汗阿玛看,不然就有挑拨离间之嫌,会让汗阿玛觉得他有野心有意争夺储君之位。

  胤祦当然有这样的心思,但他知道至少现在他不能表露出来,一来是汗阿玛的态度不明,胤祦看不懂汗阿玛到底是要保太子胤礽,还是希望大哥胤禔上位,他对两人的态度太暧昧不明了。二来是他势力还是不如太子胤礽和大阿哥胤禔,要是现在暴露出来会被双方联合打压得一点渣都不剩。

  因此胤祦只能想另外的办法。

  诺敏的话,让胤祦有了这个想法,一个人汗阿玛看清楚确切的体验到太zi党和大千岁党在大清有多大势力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