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重生升职记(月光蓝莲) 第5章

作者:月光蓝莲 标签: 穿越重生

  然后的事情就不用多说了,她从皇后娘娘身边的大宫女变成了庶妃尚氏。可惜这个尚氏是个死心眼死忠于皇后娘娘,成了庶妃后也一直当自己是皇后娘娘的奴才,居住在坤宁宫还是干着大宫女的伙计。

  若是她当时没那么死心眼,凭借着当时皇上对她的愧疚,还有太皇太后和皇后娘娘的撑腰,争宠那简直就是一件小事。虽说压下后面乌雅氏的风头可能有些难,可若有她在,至少乌雅氏未必能那么顺利的封嫔封妃。甚至于诺敏觉得,康熙执意给乌雅氏单独封嫔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等着皇后娘娘难产死后,这位庶妃尚氏更是死了心,直接搬去皇太后那里去了,天天礼佛诵经,一副冷清的模样。

  上辈子诺敏和她相处那么多年,唯一一次看见她失态走出宁寿宫,就是康熙第一次废太子的时候。当时后宫里所有的嫔妃都不敢说道此事,唯独她跑到乾清宫为太子跪了整整一天一夜,虽然没有让皇上收回成命可却为皇上复立太子打下了基础。

  诺敏嘴角上扬,既然尚氏要做一个忠仆那么将这个天大的好机会让给她,岂不是两全其美?让尚氏用了,还不是白白的浪费了。

  重生回来之后,诺敏就想过用什么样的态度面对康熙,或者说白一点就是怎么样的性子最得康熙宠爱。这后宫长盛不衰的嫔妃就只有上辈子的宜妃郭络罗氏和德妃乌雅氏,至于后面皇上宠爱的和嫔瓜尔佳氏和密嫔王氏多多少少的都有些娘家的原因在。

  郭络罗氏是爽利大方,乌雅氏是温婉不争。

  诺敏也不是没有想过走郭络罗氏的路子,只是上辈子几十年冷清的礼佛下来,“静”和“宁”已经深入到了诺敏的骨髓里,让诺敏突然做出泼辣爽利的性子来还真不合适。可她也不想走乌雅氏的路子,不是看不起乌雅氏也不是记恨她,而是皇上很明显的摆出好这口的意思,皇宫里的嫔妃有八成都是这性子,要出彩很不容易。

  所以说前世乌雅氏能从这么多人里面杀出一条血路来,还盛宠不衰,虽然说闲话的人多,可更多的人对乌雅氏还是挺佩服的。

  诺敏原本也在犹豫到底怎么给自己定位,可后来瞧见了皇后娘娘的真人后,她突然恍然大悟明白了一些事情来。

  皇上不是只喜欢温柔善良的女子,而是他心怀天下没功夫去理会后宫,想要后宫安静不是嫔妃少就能解决问题的,也不是只有一个女人就能完美根除隐患的。皇上的后宫真一个女人了,恐怕太皇太后的劝诫和朝廷大臣的奏折就雪花一样的飞来了。

  他喜欢温柔善良温顺婉约的女人,只是因为这样的女人即便是内心恶毒,表面上在他进后宫有限的时间里不会露出痕迹来。至于内心恶毒会下私底下做小动作,那个不是他的事那是皇后的事,他只要能在进后宫的时候过得舒服就行了。

  诺敏最大的优点是什么?

  那就是坐得住,因为上辈子的原因她可以面不改色的跪着抄几个时辰的佛经或者是捡几个时辰的佛豆。再加上上辈子几十年居移气养移体的日子,自然形成了诺敏特殊的魅力,那就是在她身边呆着心灵会格外的宁静。

  如果说按照玄幻或者是仙侠小说的说法,那就是诺敏因为佛经读多了,自身形成了强大的气场,这气场硬生生的影响到了四周的环境。再加上她说话做事不慌不忙有条不紊的节奏,导致别人在她身边特别能宁静下沉浮的心来。

  这种优点是介于温婉性子和冰山性子之间的伪冰山。

  好处自然是有的,第一这种类型的女子,满足了男人的猎艳心理。第二皇上是不需要人安慰的,可在朝政心烦时,心里都会有些沧桑,需要有能守口如瓶的女子,当他的听众抚慰他。

  当然坏处也是有的,一旦带上这个面具,若是有一天不在“宁静”,皇上的宠爱和信赖就会远离,这种类型的女人一辈子都只能呆在刻意营造面具的下活着,她不能改变。

  可对于诺敏来说这坏处简直就是没有,深入骨髓的宁静性子,岂是说改变就能改变的?

  康熙前半辈子是到处的打战,先是前明余孽后是三藩再是台湾、沙俄和准噶尔,她不缺表现的机会。至于后半辈子那个时候皇子们已经长大了,先是大阿哥和太子的针锋相对,后是九子夺嫡,足够康熙头疼了,她也不缺表现的机会。

  这么一来,做一个伪冰山美人,既不用装也不会没前途,对于诺敏来说真是最好的选择。

第13章 又立功了

  随着康熙十二年年末一天天的临近,京城的气氛也越来越紧张起来,在这样的情况下康熙已经很久没有进后宫了,即便是进来了也只是在怀孕身孕的几位那里略微的坐坐,基本上是不在后宫过夜的。

  没有了康熙这个罪恶之源,诺敏病好后的请安日子好过了很多,尤其是某些自以为“了解”事情真相的嫔妃们,更是对诺敏投以怜悯的目光,没得到皇上的宠爱还好,诺敏倒霉的得罪了钮祜禄妃,她的日子以后难熬了。当然皇上不可能因为朝廷的事情,一直不进后宫,不然御史和太皇太后又要着急了。

  也就是因为某些嫔妃是这么想的,导致了很多嫔妃都觉得诺敏没有前途不理会诺敏,她们不理会自己作为伪冰山的诺敏自然不会去主动理会她们。

  诺敏可是知道,别看皇上装作一副后宫的事情皇后管,他不插手的模样,事实上以皇上多疑的性子他怎么可能没有在后宫里安插钉子,只是大家都不知道或者装着不知道而已。

  年末的京城已经下了好几场大雪了,因为皇后娘娘怀孕的缘故,太皇太后怕她从坤宁宫到慈宁宫请安中途出事,因此已经免了皇后的请安了。如今皇上后宫的女人分位都低,唯一除了皇后能摆得上台面的钮祜禄妃又被禁足了,其他人除了还给皇上生孕过子嗣的,太皇太后一概都不放在眼里,因此便直接免了她们早上的请安。

  外面冷得很,屋子里好歹还有黑炭可以取暖,又没有了早上的请安,因此诺敏最近早上起来的有些晚。

  这天诺敏闲着没事,叫身边的宫女碧云去御花园插了几支腊梅回来,腊梅本身花朵和枝干都没有梅花好看,因此插腊梅花瓶是最考究手艺的时候,一个不小心那份美景就没有了。

  诺敏坐在圆凳上,小心翼翼的拿着剪刀修剪这腊梅的枝干,将其修剪成自己想要的模样后,又见修剪好的枝干小心翼翼的插入花瓶里,略微的调整了一下,然后诺敏露出满意的笑容来。

  说是在的诺敏最大的本事恐怕就是背佛经,几十年的佛经不是白读的,但她上辈子礼佛只是求一个心静而已,并不是真淡泊要出家。因此其他手艺,比如插花女红琴棋书画等等诺敏都有涉及,还被说诺敏其实还有些书画天赋的,胤裪的书画在康熙的一众儿子中最出色也有遗传到她的天赋。

  只是这个时候天实在是太冷了,她是庶妃每日冬天能有十斤黑炭,可别嫌多包括白天晚上你和伺候你的奴才的取暖、用热水都是算在里面的,每日十斤也只堪堪够用而已。虽然内务府有人本身的份例不会被克扣,甚至于还能用银子多买一些黑炭,可诺敏还是冷得不想动弹,插了两个花瓶的腊梅后,就靠在火炕上坐着不动弹了。

  然而诺敏不动弹,有人动弹呀!

  才闭目养神没有多久,就听见外面传来一声尖细洪亮的声音“皇上驾到——”

  诺敏闻言连忙睁开了眼睛,让守在一旁的碧霞伺候自己起来,也没时间换上一身新衣服,只整理了一下仪表,诺敏就快步走到明间大门处站着,等着看见康熙的身影过来后,便福身请安道:“奴才给皇上请安,皇上万福金安。”

  “爱妃不必多礼。”康熙一脸笑意的将诺敏扶了起来,然后携着她的手来到的东暖阁坐下,环顾了四周一下变瞧见了诺敏插的两个腊梅花瓶,不由地笑道:“朕却不知爱妃还有这等手艺。”就是以康熙挑剔的眼光来看,这两个腊梅插花都是上等之选。

  诺敏嘴角有几个弧度的上扬,但脸色还是淡淡的说道:“皇上谬赞了,奴才只是在屋子里闲着没有事做而已。”

  康熙瞧着诺敏的嘴角也跟着不由自主的上扬“爱妃可知道,你弟弟又立大功了!”

  “哦!”诺敏先是非常平静的应了一声,还没等康熙奇怪了,就看见她端着茶碗的手一顿,慢慢的放在康熙手边后,才貌似什么事情都没有的说道:“奴才的弟弟还小,能立什么功,皇上是在哄奴才吧!要说奴才的堂哥们在绿营里立功了,奴才还相信些。”

  的确考虑到诺敏亲弟弟费扬古的年纪,还有说话人的身份对事情的看法,这话要不是从皇上的嘴里说出来,十有□□的人都会认为是骗人的。毕竟能从皇上口里说出来的“立功”这可不是什么小事,一个十岁左右的孩子能干什么大事呀?

  “哈哈哈!”康熙瞧着诺敏这副言不由衷明明内心很想知道但又开不了口询问的模样,哈哈大笑起来,若是平时康熙绝对认为诺敏在装,可他今天心情太好了,便无视了这些细节,有些兴奋的说道:“你弟弟派人将杨起隆给活捉了!”

  诺敏瞧了一眼康熙,摆出一副你在说什么我没听懂的模样,泼冷水般的问道:“杨起隆是谁呀?奴才可不知道,他很厉害吗?”

  “额……”康熙被诺敏这话堵得差点一口气没有提上来,正准备发火了,突然想到诺敏是后宫嫔妃,后宫不得干政她家里又没有人在朝廷上,唯一做官的不是侍卫就是在绿营,就是像传话进来也没那么快的速度。

  &n

  nb 因此诺敏不知道杨起隆是正常的,相反她要是知道杨起隆是谁,那才不正常了!

  梁九功果然不愧是康熙身边的第一得用人,瞧见皇上一副被哽了个半死的模样,连忙在诺敏的身边说着杨起隆的来历。

  杨起隆,一名杨起龙,为人果敢,文武兼备。康熙十二年年底,吴三桂叛乱,京师气氛非常紧张。杨起隆决心利用这一时机,他假借明崇祯皇帝三太子之名在京师起义。是时,佃户和八旗奴仆倍受压迫,杨起隆决定以他们为反清主力,并以宗教为掩护,形成了李株、黄裁缝等人的骨干力量。

  康熙十二年,这支待机而起的队伍已近千人,“八旗下无家不遍!”是十二月十日,他与黄裁缝等三十余人在正黄旗承恩伯周全斌子周公直家中密商举事。他自称朱三太子,建年号“广德”,参加起义的人俱称“中兴官兵”,定于两天后的五更时分,以头裹白布,身束红带为标志,同时在京城内外放火起义。后被明珠、图海、祖承烈等率兵镇压,起义失败后,杨起隆夺路逃走,黄吉与陈益被杀。

  等着梁九功说完后,康熙在一旁不悦的说道:“真不知道图海和祖承烈是怎么想的,这两个蠢货也不多用用脑子,还以为杨起隆仍在那里呆着没走了,最后竟然只抓到数十名起义战士回来交差。

  还好,你弟弟从城外打猎回来,正好遇上了将杨起隆给活捉了,不然又不是要引起多少波折来。让朕说呀,你弟弟这运气还真不是一般的好,是有福之人呀。”

  康熙此番感叹是真的,他在得知这事后就知道了事情的严重性,立马下令严审黄吉陈益等,缉拿杨起隆和其他起义者。同时,他又密遣清军,捕杀了李株等二百余人。京师百姓,惶恐至甚,纷纷准备逃到西山等处。康熙帝为了尽快局势,全力平定吴三桂叛乱,接连颁布了“抚安百姓”谕。命将被捕的起义者凌迟、处斩,其亲属免罪。

  结果诏书才出了皇宫没多久,就有人来十万火急的入宫来,说抓住杨起隆这个罪魁祸首了,让康熙整个人都松了一口气,不只是康熙,办事不利的图海、祖承烈等人亦然,要是因为此事导致后面皇上没有打赢吴三桂,他们几个就是大清的超级大罪人呀!

  康熙一问这立下大功的是谁,询问后乐了,竟然又是万琉哈费扬古那小子,这运气也实在是太好了。当时在场的人都是康熙身边的亲臣,之前吴世璠那事,众人虽然羡慕但也只觉得这小子运气好,可没有想到这小子运气那么好,这又立功了。

  若不是因为他三伯桑格在皇上这里任着头等侍卫,再加上之前吴世璠那事在皇上面前露了脸,还有前不久后宫里突然传来消息说皇上将这小子的亲姐姐收入后宫了,这次这小子的功劳肯定会被其他有权有势的人冒领的。

  诺敏虽然不知道这其中的曲直,但她却能听得出康熙话里的深意来,为什么明明是明珠、图海、祖承烈三人去办的这事,结果事情办漏了,康熙只说图海、祖承烈的不是,而不说明珠的不是了?

  原因就在于明珠支持康熙削藩,而图海和祖承烈不支持康熙削藩,因此康熙现在是各种的看这两人不顺眼,各种的找茬,当然了找出茬来了,要不要报复就得看康熙的意思了。

  诺敏装作自己不知道此事一样,抬起头来,一脸目瞪口呆的看着康熙“皇上……皇上不是在哄奴才吧,奴才的弟弟平时看着也没多厉害呀!至于运气好,皇上反正奴才是不相信的,他要是再出一次门将真的朱三太子抓住了,那奴才才会真信他运气好。”

  显然诺敏对康熙的嗤之以鼻,要不是自己给费扬古通风报信了,他能抓住这两条大鱼才怪了!至于真的朱三太子,还别说诺敏还真知道他现在大概在哪里,只是这人的逃跑功力太强了,若不是晚年老了脑子转的不快了,加上康熙演戏演得好魅惑住了天底下所有的人,迟疑了一下逃得慢了那么一步,不然他肯定不会是家破人亡满门抄斩的下场。

  康熙显然被诺敏的回答,整得一愣,要是其他嫔妃听他夸自己的亲人,即便是嘴上谦虚可眼睛里迸发出来的喜悦那是骗不了人的,包括一向以知心大姐姐温柔的形象面对世人的纳喇氏,每次康熙夸她堂叔明珠的时候,别以为他没有看见纳喇氏眼睛里的自豪和开心。

  可康熙仔细的看了一下诺敏,她是真的平静,仿佛费扬古做的事情真是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情一样,这让康熙有一拳打倒棉花里被棉花里的针戳了一下的感觉。不由地奇道:“你不为你弟弟高兴,他立了大功。”

  “有什么好高兴的。”诺敏瞧了康熙一眼很是平静的说道:“就像皇上刚刚说得奴才的弟弟即便是立了功,您也只觉得他是运气使然,显然您也知道那不是奴才弟弟的真本事,不过是借着外力来立功的。

  他若是能凭着自己的真本事立功,奴才自然高兴。外力始终是外力,而自己的才永远是自己的,想用就用,若是外力的话指不定哪一天就不能用了,那么真到了那个时候,恐怕不是奴才的弟弟活捉了那罪犯,而是那罪犯将奴才的弟弟捉住了,因此奴才并不是特别高兴,奴才就怕他养成了这样的性子,日后终难成材。”

第14章 安嫔流产

  瞧着诺敏一脸平静的模样,康熙突然觉得自己有些看不懂这个女人,虽说诺敏的话的确有道理,可康熙还是觉得某些地方很奇怪。

  真平静和装的平静康熙自认为自己还是能看得出来的,从小到大的成长环境让康熙练就了一双看透人微表情的双眼,他能看得出来诺敏是真平静。

  “不说这些了,你弟弟立了大功,你想要朕赏赐你什么?”

  诺敏闻言忍不住睁大了眼睛,脱口而出道:“奴才的弟弟立了大功皇上赏他就是了,又不是奴才立了大功,赏奴才做什么?”

  上辈子她虽然是听说过传说中的家荣女贵,比如温僖贵妃和安嫔,可却没经历过。因为诺敏一家都是包衣奴才在内务府做事,三伯桑格因为擒拿鳌拜有功在康熙身边当上了头等侍卫,这已经算是家里最有出息的了。其他人,身为奴才事情做得好是应该的,做不好还得受罚了,因此这会儿一下子就犯傻了。

  “哈哈哈!”康熙瞧着诺敏的表情大笑了起来,这女人真是一个活宝,他之前瞧着她一派平静无波的样子还以为她心机深了,没想到原来竟然是个实心眼的呆子。要说他后宫的女人现在什么样得现在都有,可爱的、温顺的、活泼的、美艳的、乖巧的……就是没有这种实心眼呆傻的,而且还是那种自以为不呆的呆瓜。

  瞧见诺敏一脸茫然的表情,康熙笑得更欢了,好半天后才止住了笑容,对着一旁的梁九功吩咐道:“去朕私库里的那对榴开百子镶嵌珠石翠花挑簪送到永寿宫来。”

  诺敏的确不知道康熙在笑什么,面对康熙她和其他后宫女人相比也不见得就多了什么优势。她的确是知道康熙的一些喜好,只是却不敢表现出来,不然以现在康熙处境来说,又要怀疑她了。

  诺敏的脑袋不笨,后宫宫斗这一块有万琉哈氏一族的鼎力相助,再加上她对于某些事情又能先知,诺敏自信不会输给其他人,就算是一时半会儿的输了可也不会满盘皆输。

  可面对康熙,说实在是的诺敏真心做不到表面上的心如止水,不单是康熙是她两辈子以来唯一的男人,也不是因为骨子里的奴性根,而是因为康熙自身的能力。上辈子她就觉得康熙是一个好皇帝可她没有想到他竟然会好到那样,好到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那么多皇帝都掩盖不了他的光芒。

  简单明了的说一句,那就是:想要和康熙玩心眼,即便是她重生回来也玩不转,这个人就是一个天生的政治家,有些事情是他不想管,而不是没能力管。

  好在她上辈子经常礼佛也悟出一些道理来,如今既然想不到,那就索性不想了,顺其自然“奴才谢皇上赏赐。”永寿宫就只有她一个嫔妃,康熙又是当着她面说的,这东西必然是赏给她的。

  梁九功也在一旁应道,抬起头来的时候小心翼翼的瞧了诺敏一眼,见她还是一脸淡然的样子,心里不由自主的提高

  主的提高了警惕,将诺敏在心里的分量提升了好几个级别。

  之前因为桑格在,梁九功这人虽然因为在康熙身边伺候养成了谨慎的性子,不该收的银子他不会收不该说的话他也不会说,想要他在康熙身边说句自己的好话,比登天还难。可看着老同僚桑格的份上,梁九功还是暗地里还是不留痕迹的对着康熙说了诺敏好几句好话,当然了这是因为桑格也没亏待他就是了。

  这后宫里圣宠的嫔妃不少,可更多的却是昙花一现的圣宠,因此最初梁九功并没有将诺敏放在眼里,后来察觉到康熙对诺敏不一样后才上了心,如今瞧着她一副宠辱不惊的模样,心里更是上了意。

  后宫嫔妃数得上号的几乎每个人都有那几天圣宠的日子,可很多人都是圣宠之后就没了,能一直圣宠不衰的才是真绝色。

  这段时间朝廷上发生什么了梁九功作为康熙的贴身奴才又怎么会不知道了,他可知道皇上最近就没了笑容,就是在主子娘娘那里心情也好不到哪里去。可没想到这位在后宫瞧着毫不起眼的庶妃娘娘,竟然能让皇上开怀大笑,就冲着这一点,梁九功就觉得他得对她上些心,因为不是谁都有这本事的,至少主子娘娘就没有。

  康熙将诺敏扶了起来,笑道:“这么多礼做什么。”

  诺敏抿嘴一笑,顺从着起身坐到了康熙的身边。

  瞧着康熙和诺敏气氛正好,却没想到这个时候来了不速之客,那人还没进门了就在外面大声嚷嚷道:“皇上,求皇上去看看我家小主吧,我家小主见红了……”

  刚刚听到声音的时候,康熙还有些生气觉得这人坏了自己的兴致,可一听到“见红”他立马起身了,这么些年下来他也不是无知小白,自然清楚这“见红”是什么意思,这就是流产的先兆呀!

  诺敏瞧着康熙的脸色不对,也听到外面那人的声音,连忙跟着起身说道:“皇上还是先传这奴才进来把事情说清楚,也不知道是后宫哪位姐姐出了事。”

  康熙闻言觉得有理,便又坐了下来,梁九功连忙去门口将那大声喊叫的奴才领了进来,众人定眼一看,那奴才竟然是李庶妃身边的人,想来是李庶妃出了事。

  “怎么回事,好好的怎么会见红了,太医可去了?”康熙坐在榻上劈头问道。

  底下跪着的小德子显然还有些心惊“奴才……奴才是在外面伺候的,并不知道屋里的情况,只听里面的姑姑们说,小主用了一碗粥就突然见红了,奴才来禀告皇上的时候,小路子已经去请太医了。”

  “既然事情还不清楚,皇上不妨去李姐姐那里,想必李姐姐这个时候很想见到皇上。”诺敏异常“恳切”的说道。

  康熙点点头,又安抚了诺敏几句就匆匆忙忙的带着梁九功一行人浩浩荡荡的走了,丝毫没有瞧见诺敏嘴边上扬着的微笑。

第15章 皇上震怒

  瞧着康熙远去的身影,诺敏笑了,李庶妃这一胎是保不住的,虽然不知道是谁动的手,可让诺敏说,李庶妃这一胎就算是康熙也是不愿意让她生下来的。

  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她的家世,她本是汉族,祖父李永芳为第一个投降后金的明将,在清□□、清太宗时期屡建战功。□□哈赤为表彰其忠诚,将贝勒阿巴泰之女嫁与为妻,所以李永芳也被称为“抚西额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