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重生升职记(月光蓝莲) 第55章

作者:月光蓝莲 标签: 穿越重生

  她这话有两个意思,承认了的确是有人在皇上面前说起这事,但这事却并不是钮祜禄氏一族亲自上场的,而是通过旁人。

  诺敏看了看手上戴着的羊脂白玉戒指,过了一会才说道:“皇贵妃的棺椁就这么放在承乾宫也的确不妥,这天气可丝毫没有降下去还是那么热。”所谓入土为安,这个时候大清可不兴天葬。而且在二十多度的高温下,若是没有人细心照料,棺椁里的尸体很容易腐烂,正腐烂了那就好玩了。

  庶妃苏氏撇了撇嘴“要真是这样这事会闹的这么大吗,连我都听到了。”她家世不显,皇宫里几乎没有人脉,家里也没有特殊途径传递消息进来。庶妃苏氏再一次的压低声音说道:“我听说,钮祜禄氏一族有意让皇上追封皇贵妃为主子娘娘了!”

  “这么可能!?”诺敏真被这消息弄得吃了一惊,脸上的表情都是愣愣的,嘴巴微张。

  庶妃苏氏翻了一个白眼“这么不可能,凭着钮祜禄氏一族的底蕴人脉,在加上皇贵妃的身份,皇上要追封皇贵妃为主子娘娘也没什么呀!”

  道理的确是这道理,以皇贵妃的资本,再加上一般得宠或者是家世厚的嫔妃去逝后皇上都会追封以示恩宠,皇贵妃被追封为主子娘娘并不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你别忘了,皇贵妃可有一个亲妹妹了,听说要参加明年的大选。”诺敏不咸不淡的说道。

  若钮祜禄氏一族只有皇贵妃一个闺女,那巴望着皇上追封皇贵妃为主子娘娘给她无上的荣耀很正常。可偏偏钮祜禄氏一族不止皇贵妃一个闺女,其他的旁支不说,府上可还有一个皇贵妃的亲妹妹了。

  除非钮祜禄氏一族不想小钮祜禄氏入宫!不然与其让皇上将恩泽花在皇贵妃这个死人头上,还不如将这些恩泽放在小钮祜禄氏这个活人头上了!

  一个薨了的皇后,一个活着的妃乃至贵妃,谁对家族更重要一些,答案不言而喻。

  县官不如现管呀!

  诺敏冷笑道:“皇贵妃都已经薨逝了那么多天了,若钮祜禄氏一族真有这心早就行动起来了,也不会在礼部都给皇贵妃理好了谥号都要入土为安的时候冒出闹这个。”

  很显然钮祜禄氏一族从未想过不让小钮祜禄氏入宫,那么若这事是真的,那肯定钮祜禄氏一族被人算计了。

  “是妹妹我想差了!”庶妃苏氏并不是傻瓜,只是有些问题没有想得那么深而已,这会儿听诺敏这么一说,庶妃苏氏就觉得自己似乎被人当成煽风点火的棋子利用了。能算计敢算计的人扳着手指头都能数的出来,然而这些人可都不是她惹得起的。

  庶妃苏氏起身给诺敏行礼“妹妹多谢昭嫔姐姐的点拨之恩。”还好她听到消息后,第一个八卦聊天的对象是诺敏,不然若是别人自不一定最后兜兜圈子她变成了那个“幕后黑手”。

  “苏妹妹说什么,我可听不懂,咱们刚刚不过是在聊着女红而已。”诺敏顺手就将一旁的尚未完工的绣布拿了过来,指着上面还未绣好的蝴蝶说道。

  庶妃苏氏闻言一愣,随后脸上也浮现出笑容来“昭嫔姐姐说的是,是妹妹我大惊小怪了,姐姐这蝴蝶绣得可真好,我瞧着可眼馋了。只可惜妹妹我是个粗人,这等细活可做不好。”

  诺敏将绣布托在手里也不绣“苏妹妹太妄自菲薄了,人又不是神怎么可能样样都精通,皇上之前也不夸妹妹的箫吹得好吗?”

  庶妃苏氏可是正儿八经的从大选入宫的嫔妃,再加上祖上又是汉人,这才华和身段比后宫很多人都高,只是她入宫的时间不巧,不仅因为三藩之乱还因为董鄂妃的原因,导致皇上在初期是不怎么宠爱汉女或者是汉军旗的嫔妃,不然庶妃苏氏可不会是如今后宫的小透明,只是她的才华比诺敏高多了。

第110章 情理之中

  庶妃苏氏晚生十几年, 晚十几年入宫,指不定后宫宠妃名单里就会有她的名字, 可是现在?

  家世不厚貌不倾城倾国的汉军旗嫔妃, 想要在后宫混出头,很难!

  送走庶妃苏氏后, 诺敏才玩味的笑了起来。以往庶妃苏氏可没对自己这么积极过, 看来……某些人已经坐不住了。

  说实在的上辈子她除了隐隐约约的听人说温僖贵妃插手过胤裪抱养给苏麻喇姑的事情外, 诺敏和温僖贵妃根本就没有多少交集, 可这事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佟氏和温僖贵妃原本就是情敌, 又一同掌管宫务, 两人之间完全看不顺眼对方。但温僖贵妃是个聪明人, 她从来没有出手对付过依附在佟氏身边的, 每每的出手争对的都是佟氏。

  诺敏之前算计钮祜禄氏家的两姐妹报仇是一个不能再假的借口,她不过是想看着她们两起内讧日后骑在自己头上的人少一个而已。在诺敏意识到皇贵妃下葬的日子竟然就是康熙十八年京城大地震的日子的时候,她心里很清楚, 小钮祜禄氏想要向上辈子那样入宫后不久被册封为贵妃之后更是生下一男一女的事情已经非常困难了。

  皇帝这种生物爱屋及乌是很少见的事情, 他们更擅长的是恨屋及乌。

  这事之前皇上对皇贵妃的感觉其实很复杂,总得来说还算是中上,毕竟皇上要用她牵扯后宫势力或者是要用钮祜禄氏一族在朝廷上出力的时候, 他们表现得还不错。然而这事一发生后, 那钮祜禄氏一族就倒血霉了。

  皇上是什么性子,诺敏心里很清楚,小心眼、偏执狂、幻想狂、护短癖……总的来说皇上就是一个双重标准对自己和对别人的人。

  说起来皇上从登基以来全国各地就没有消停过,不是人, 是大自然,几乎每年都有地震发生,只是以前发生的地方离京城远而且也没有那么大,因此并不为人所知。

  可这些事情是瞒不过朝廷大臣和当地老百姓的,因此皇上自登基以来写的罪己诏不少。每一次写的时候皇上的心情就格外的不爽,自己啥事都没有干,却偏偏要认下这种天大的罪名,实在是让人在心里窝了一肚子的气和怒火。

  这年头当皇上也不容易。

  眼瞧着之前的地震事情他还没有处理完了,这会儿又来了地震,还就在京城。皇上整个人都不好了,在这种情况下遭遇了皇贵妃下葬的事情,用脚趾头想想皇上也肯定会在心里将罪名死扣在皇贵妃的身上,怪她人都死了还作怪。

  可这些想法不管是皇上还是其他人都只能在心里想想,不仅如此指不定因为恰好两个日子撞在了一起,皇上为了安抚民心还得加恩皇贵妃了。

  在这种时候只要有人趁机挑拨几下,肯定能让皇上对整个钮祜禄氏一族得好感直线往下降,小心眼的记在自己心里的黑名单上,后年小钮祜禄氏想要做贵妃那可就难了。

  不想让小钮祜禄氏入宫继续皇贵妃荣耀的人前朝后宫都大有人在,根本就用不着诺敏出手,她此时窝在帐篷里等着的是另外一条新闻。

  不过貌似皇贵妃和钮祜禄氏一族这事被某人闹得大了些,压制住了其他的新闻冒头,也让诺敏心欠欠的。

  什么新闻!?

  可别忘了如今庶妃郭络罗氏还怀着身孕了!

  诺敏上辈子入宫后听说,郭络罗氏怀着五阿哥胤祺的时候正值康熙十八年的京城大地震,那个时候郭络罗氏凭借着皇上的宠爱无子被册封为宜嫔,对她羡慕嫉妒恨看她不顺眼的人大有人在,因此有人趁机传出郭络罗氏肚子里的孩子是灾星的说法。

  原本郭络罗氏怀孕的时候就各种的折腾和担惊受怕,那会儿又听见了这样的说法,郭络罗氏心里自然更是不好受了,于是她早产了,孩子生下来虽然是一个男孩但身子骨看着并不好也不知道能不能养得大。

  也正是因为孩子身子不好再加上流言蜚语,郭络罗氏才会当机立断的将孩子送给了皇太后养着。不然那可是一个皇子呀,一个未来可能会为郭络罗氏争取到至高无上地位和权利的皇子呀,她又怎么可能那么轻易的放手了。

  都已经出宫十几天了,皇贵妃的流言蜚语都开始孕育萌芽了,怎么有关庶妃郭络罗氏的流言一点也没有听到,实在是让人有些费解。

  难不成,大家就准备抱着西瓜不要芝麻了?!

  这不科学!

  不过在不科学诺敏这会儿也不敢让人出去散播流言蜚语,这个时候搞这些小动作,不是在打击对手,而是自己在找死。

  诺敏正在心里想着对策,这么一个天赐的打击庶妃郭络罗氏的时候,诺敏可不想错过,过了这村可就没这店了。

  &

  帐篷外又响起了子菁声音“主子,皇太后身边的昌寿公公求见。”

  “快请他进来。”诺敏闻言有些吃惊,这会儿皇太后派人到她这里来做什么?这辈子诺敏和慈宁宫宁寿宫一点关系都没有。

  昌寿很快就低着头走了进来,他只是宁寿宫的跑腿小太监算不上什么名牌上的人物,进帐篷后不敢怠慢,连忙行礼请安道:“奴才给昭嫔娘娘请安,您吉祥如意。”

  “行了,快别多礼了,皇太后让你来我着,可有要事?”

  “主子让奴才请昭嫔娘娘去太皇太后的居所。”顿了顿昌寿有些迟疑的说道:“似乎太皇太后的身子不要,皇太后准备让各宫娘娘们为太皇太后侍疾。”

  后面这句那是昌寿买好给诺敏的消息,一般人或许就只能得前面那句了。诺敏自然是听得出来这其中的差别了,给了一旁候着的碧蓝一个眼神,碧蓝会意上前一步塞了一个鼓鼓的荷包给昌寿。

  “有劳公公了,请转告皇太后,我立马就去。”诺敏说道,不过却似乎没有准备立马开走,再怎么也得换件衣服才能出门。

  这一次太皇太后并未甩什么烟雾弹,她是真的身子不好。太皇太后的年纪摆在那里,之前又被地震吓了一跳,之后又舟车劳顿的从慈宁宫移居郊外的帐篷里,期间一颗心还未苏麻喇姑提着,她病倒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这事在里面的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

  等着诺敏到太皇太后居住的帐篷里的时候,已经有不少人都到了,好在诺敏并不是最后一个,她平时又低调,倒也没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

  太皇太后的病,原因几乎大家都心知肚明,太医面对这种事情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只能开一些安神滋补的药方来,或许睡眠充足后太皇太后的情况会好一些。

  虽然诺敏也是盼着太皇太后早死的人之一,但她知道这会儿太皇太后还有好几年的日子可活了,但凡想要趁着太皇太后生病捞好处的都得着太皇太后之后的报复吧!

  药煎好后,皇太后和宣嫔亲自上前伺候太皇太后用了药,就在大家都以为事情结束,就是通知大家一声太皇太后病了的消息,没想到尾声的时候竟然有彩蛋。

  皇上竟然抛下手里面的政务来了。

  要知道自从离宫搬到城郊来后,后宫嫔妃们就没有见过皇上了,这会儿竟然能有一个在皇上面前露脸的机会,众人自然是不会也不肯走了。

  这让心里盘算着某些主意的太皇太后心里暗恨!

  “太皇太后的身子不要紧吧!”皇上快步的走了进来。

  屋子里的莺莺燕燕的一见皇上竟然真的进来了,连忙摆出自己最诱惑的姿势来“妾/奴才给皇上请安,皇上万福金安。”

  皇上摆了摆手示意众嫔妃自己起来,没理会屋子里某些搔首弄姿的嫔妃,直接坐在了太皇太后的床边,又问道:“太皇太后的身子不要紧吧!”

  “没什么大碍。太医说了,是舟车劳顿,外加心绪不宁引起的失眠症,太医开了药方,额捏也用下了。”这话是皇太后说的,这种时候也只能皇太后接口。

  皇上闻言点点头“太皇太后没事就好。”说着又准备吩咐以佟妃为首的一群嫔妃来给太皇太后侍疾。

  不过这个主意被太皇太后制止住了“哀家没事,太医说要静养,不用她们来侍疾,免得吵得哀家头疼。”

  侍疾什么的那都是假的,这辈子太皇太后除了为了某些目的让董鄂妃侍过疾外,其他时候都是没让人侍疾过。别人不耐烦给她侍疾,她还害怕有人趁机给她下药要弄死她了,太皇太后很爱惜自己的小命。

  太皇太后拒绝了皇上的提议,并且已经非常明显的暗示屋子里的嫔妃离开她这里。然而对于好不容易才能见上皇上面一次的后宫嫔妃来说,这是一个大好机会,没人舍得离开。

  因为在以佟妃为首,嫔妃们都装聋作哑,装作没有听出来太皇太后的暗示,没有看见太皇太后暗示的眼神,就是不肯离开。

  所谓法不责众,再者上面还有一妃七嫔顶着了,太皇太后即便是要恨要怪罪也怪罪不到她们的头上去,因此底下的嫔妃一个也没有走。正是因为一个嫔妃也没有走,这返回去间接的助涨了佟妃等人的气焰。

  反正你太皇太后都没有亲口说话让她们退下,她们就不退,暗示什么的大家都表示听不懂呀!

  这略显尴尬的局面,让太皇太后的老脸快要绷不住了,最后还是看够了戏的皇上出言让众嫔妃都回去,众人这才离开,不过失望之情却写在脸上。

  其中以佟妃最盛!

第111章 恶性循环

  太皇太后若是铁了心的想要和皇上密谈, 自然是不会放出半点风声来,肯定谁也不知道。不过一旦某一方想让人知道, 那这消息便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传开。

  嫔妃们还才回到自己的帐篷里了, 就有消息传来,说是太皇太后为苏麻喇姑向皇上求情, 想让皇上派遣太医院的院使给苏麻喇姑看病, 这位大爷没皇上发话就是太皇太后也使唤不了。

  这么一件小事, 皇上自然是允了的。

  苏麻喇姑是太皇太后身边最得力的嬷嬷, 是太皇太后的心腹之人。是她亲手拟定清朝上下冠服诸制, 也是她为皇上启蒙国语手教国书。这些总总的事情都让苏麻喇姑在后宫变得特殊起来, 甚至于皇上还亲热的叫苏麻喇姑为“额捏”。

  但即便是如此, 主子始终都是主子奴才始终都是奴才, 苏麻喇姑在后宫的地位和脸面都极大,可在某高位分的些人的眼里看来她还是奴才一枚,可不是皇上嘴里说的“额捏”。

  刚刚听说苏麻喇姑病重的时候, 诺敏的心的确狠狠的跳动了一下, 可以她的身份去关心太皇太后身边的奴才,这实在是太引人注目了。

  而且说句实话,诺敏对苏麻喇姑的感□□实上是很复杂的。她的确感谢苏麻喇姑将胤裪抚养成人, 没有让他在皇宫里夭折早亡了, 可另外一方面胤裪被苏麻喇姑收买后就直接的失去了夺嫡的希望。

  当然以上辈子的情况来看,夺嫡什么的那肯定是诺敏的妄想,可诺敏埋怨苏麻喇姑的事情却并不是这事,而是她临终之前将自己手中的势力交给了胤裪, 更让人不爽的是这事苏麻喇姑做的不谨慎被人知道了。

  在康熙朝,胤裪自然是没有什么事,皇上还看不上那一点点的东西。可等到雍正上位后,这位爷那是极度的小心眼,你说秋后算账清算政敌就算了,在小心眼一点将以前没给自己面子给自己使过绊子的人整治一下,虽然不符合国君的宽广气度,但也属于人之常情,大家还是能想得通的。

  可这位爷小心眼到了什么地步?

  康熙帝第七子爱新觉罗胤祐是天残,天生脚有残疾,从出生的那一刻起胤祐就绝了登基为帝的机会。也因此从来都是敬谨小心安分守己的性子,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就是这位爷的人生座右铭。

  就是这样一个对雍正毫无威胁的弟弟,也从未给他使过绊子的人,在雍正登基没有多久后,就被雍正找了一个借口,说他生病了夺了他手里的权利。在康熙五十七年十月胤祐奉康熙皇帝的命令管理正蓝旗满洲、蒙古、汉军三旗事务一直到雍正上台。

  雍正都已经小心眼到这种程度了,胤裪手里面抓着的苏麻喇姑给他的蒙古势力自然是颇让雍正眼馋的。

  恰好不巧,胤裪虽然毫无夺位之心,但他和苏麻喇姑是真感情好,他叫诺敏“额捏”,叫苏麻喇姑“阿扎姑”。“阿扎”满语与额涅即额娘、母亲同义,“姑”在后宫是对女□□才的尊称。

  就像苏麻喇姑,虽然诺敏每每在心里都是这么称呼她的,但事实上现在她只叫“苏麻喇”,等她死后才被人尊称为“苏麻喇姑”。

  胤裪和苏麻喇姑的感情非常好,好到诺敏都快要嫉妒了,好在苏麻喇姑死的早,等着她死后胤裪便一心一意的孝顺起诺敏来。

  也就是因为如此,胤裪对苏麻喇姑的一切事物都看得有点重。再说了自从康熙四十八年胤裪崭露头角之后,康熙扔了不少事给胤裪,瞧着还算看重他。做男人哪怕就是没有一颗往上爬的野心,也必然会有一颗大男子主义十足的心。

  雍正登基后暗示胤裪上交权,尤其是要上交手里的蒙古势力,胤裪自然不乐意了。先不说当时前面有胤禩胤禟等人顶着,就算是没了这些人,雍正这做法也太让人不爽了。胤裪没有理他,自然被雍正找了一些借口整治了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