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重生升职记(月光蓝莲) 第57章

作者:月光蓝莲 标签: 穿越重生

  诺敏怎么可能会相信这事,纵然上辈子胤裪因为苏麻喇姑交给他的蒙古势力被雍正记恨,可苏麻喇姑却是进到了一个做养母的全部责任,不但将胤裪平安的带大,还为他向康熙求情指了富察家的格格做嫡福晋。

  纵然站在后来诺敏的角度上看,这位嫡福晋富察氏没少连累胤裪,简直就是一个祸害。可在当时以富察氏的家世不说给胤裪这个包衣奴才生的皇子做嫡福晋,就是做太子的嫡福晋也绰绰有余。

  说句不怕自贬的话,当时若不是苏麻喇姑胤裪还真娶不上富察氏,毕竟当时十三阿哥胤祥可比胤裪得宠得多,两人的身份比起来因为胤祥的养母是德妃,还比胤裪尊贵一些,可胤祥的嫡福晋兆佳氏家世却比不上富察氏的。

  或许苏麻喇姑是好心办了坏事,可诺敏依然是感谢她的,甚至还想过要怎么报答她。纵然这辈子诺敏是站在太皇太后的对立面,两人之间的关系没有多亲密,可诺敏从未有过因为苏麻喇姑是太皇太后的心腹,就准备除掉她的想法。诺敏甚至还想着要是太皇太后没了,将苏麻喇姑运作进皇太后那里。

  然而这一切的一切还只停留在她脑海中的时候,人却没了。诺敏苦笑,蝴蝶效应呀!

  “主子,您看咱们要不要去慈宁宫一趟?太皇太后可病了?”碧蓝见诺敏不说话,心里有些急了,小心翼翼的试探道。

  若单苏麻喇姑姑一个人没了,她在再宫里面主子面前面子大那也是奴才,如诺敏这样处于后宫高位分的人自然可以不去祭奠。可偏偏这里面还有太皇太后病倒的事情,不管太皇太后是真病倒还是假病倒,作为后宫嫔妃于情于理接到消息后都得走一趟。

  诺敏因为碧蓝的话回过了神来,表情淡淡的“伺候我更衣吧,苏麻喇没了太皇太后因为她病倒了,心情肯定不是很好,准备素色的衣服。”披麻戴孝那是不可能的,只能穿得素雅一些。

  等着诺敏换好衣服到慈宁宫的时候,太皇太后还躺在床上昏迷不醒,永寿宫离慈宁宫很近,诺敏不但是第一个到的,而且连太医都还没有来了。

  以诺敏现在的身份和这辈子与慈宁宫的关系,她是不可能去苏麻喇姑灵前上香祭拜的,也只能在心里祭拜两下。

  虽然还是有些没法接受苏麻喇姑现在就没了的消息,但诺敏很清楚这对于苏麻喇姑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这辈子她无意间扯下了太皇太后的脸皮若,要是太皇太后先没了,皇上是不可能如上辈子那样真心实意的对待苏麻喇姑的,到时候苏麻喇姑在皇宫的位子就尴尬了。还不如现在就顶着一个救太皇太后之功没了,人人都记得她的好,纵然皇上恨屋及乌有太皇太后在一旁盯着,苏麻喇姑的身后事或许办的比上辈子还要隆重。

  当然这些也只是诺敏在事后朝着好的方面想而已,事已至此,不这么想还能怎么样?她就是透露出自己的秘密来,也挽救不了苏麻喇姑的命。

  比诺敏沉浮于表面上的伤心难过,太皇太后是真的伤心入骨,说句不恰当的话,就是去年她亲生的二女儿固伦雍穆长公主雅图薨逝了,太皇太后也没怎么伤心过。

  太皇太后和苏麻喇姑虽然名为主仆但实际上亲如姐妹,从太皇太后记事开始苏麻喇姑就一直在身边伺候她,这么多年风风雨雨的走下来,太皇太后早已将苏麻喇姑看做亲人,更是亲切的叫她“格格”。

  格格”。

  若是苏麻喇姑是因病去世或者是因为年纪大了去世,太皇太后还不至于伤心到这种程度,可苏麻喇姑却是因为为了救她才去世的。

  别人都不知道的是,太皇太后其实当时并未睡着,只是单纯的躺在床上而已,若是她能早点起身,是不是就没有苏麻喇姑卒了这一出了?

  不管怎么样,太皇太后心里都很是后悔,对苏麻喇姑也很自责和愧疚,因此才有之前太皇太后出面让皇上同意给苏麻喇姑请太医院陈院使看病的事情,只可惜苏麻喇姑还是没有挺过去。

  太医来了,陆陆续续的皇太后和后宫嫔妃都来了,没一会儿皇上也来了。

  太医说了太皇太后这是悲伤过度,若是旁人这也不是什么要紧的症状,可一来太皇太后的年纪大了一点小病都能引发大病,二来太皇太后之前才从宫外回来折腾了一回,颇有些元气大伤,因此即便是这一次不是什么大病也的好好养着。

  太皇太后要养病?

  这绝对是没有任何问题的,甚至于康熙还希望太皇太后就这么一直养到老死了!

  不过因为太皇太后要养病这后宫就出现了一个问题。

  宫务怎么办?

  以前赫舍里皇后在的时候,她是一把手抓住宫务的,谁也不给,包括太皇太后也只能依靠以前自己埋藏的暗棋行事。等着赫舍里皇后没了,很多事情都被康熙查了个干净,导致康熙也不信任太皇太后和其他人了,当时是皇贵妃主管佟妃协助太皇太后在一旁监督审核。

  结果现在皇贵妃没了,太皇太后又要养病,这宫务总不可能全权交给佟妃吧!?

  而且即便是康熙信任佟妃,愿意将宫务交给她现在也交不出去。

  原因!?

  你因为被那厚厚的门匾砸到不付出点代价事后能完好无损这世界上会有这样的好事?

  佟妃她只是一个普通人,没有金手指,不是修仙女,没有SSS级异能,她除了一个皇帝亲表妹的身份外啥也没有。

  因此她悲剧了!

  承乾宫的牌匾砸下来并未要她的小命也没有让佟妃毁容,但却造成了一个后遗症,那就是时不时的就要头疼犯恶心呕吐,只要一激动还会短暂性的昏迷。

  太医不是没有给佟妃诊治过,可佟妃的血压、呼吸和脉搏都很正常,太医们完全束手无策。这搁在后世就是严重性脑震荡,也没啥确切的治疗办法,只能吃点镇/痛/药和安/眠/药。

  在佟妃这种情况下,康熙就算是想将宫务交给佟妃,也不敢,太医说了佟妃娘娘伤到了脑部得卧床休息少思少想,要是将宫务交给佟妃,恐怕没几个月人就没有了。

  考虑到这样的情况,康熙的眼神落在了几个嫔身上,没办法后宫排除太皇太后和佟妃,也就七个嫔能拿得出手镇得下底下的人和奴才了,总不可能让皇上亲自管理后宫吧,开什么玩笑。

  事实上后宫还有一个人能管宫务,那就是皇太后,可这位主子一向在后宫都不起眼,从未管过宫务,再者皇太后刚刚说了她要给太皇太后侍疾,因此康熙想都没想到她。

  宣嫔是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娘家人,又是七嫔之首,贸然抛下她不好不利于前朝后宫稳定。

  安嫔是汉人,现在康熙还指望着南边那些汉人臣子能给力一点将三藩和郑家军打死,因此安嫔是不可能抛下的。

  敬嫔自己身边的人都能被人全部收买,实在是担当不了重任,康熙心里对她皱了皱眉。

  端嫔和惠嫔都为了自己利益不择手段,只是一个是对自己动手,另外一个是对儿子动手,都让康熙不喜。不过想到前朝的纳兰明珠,康熙的眼神暗了暗,惠嫔不得他心,但纳兰明珠和胤褆实在是得他心。

  至于荣嫔和昭嫔,这两人身下有皇子,胤祉虽然不如胤祦那样得他心,可看着他前面几个同胞兄弟都没了的情况下,康熙还是挺看重他的,孩子的脸面得顾及。

  想了想康熙说道:“太皇太后和佟妃都要静养,这后宫宫务就交给宣嫔、安嫔、荣嫔、惠嫔和昭嫔管理。”

  被康熙点名的五人喜不自胜,前面上前一步谢恩。

  别说安嫔惠嫔这样野心勃勃之辈,就是宣嫔荣嫔也高兴,甚至于连一向不将宫务纳入自己争夺目标的诺敏也很开心。宫务什么的那可是一个大杀器,就算自己不用来安插钉子害人,拿在手里也是对别人的一个震慑。

  没瞧见没有得到宫务的敬嫔和端嫔看向五人的眼睛里都快要冒火了!

第114章 讨要嬷嬷

  得了宫务对于诺敏来说可真是一件意料之外的事情, 前面就说了在二废太子之前诺敏是从未想过接手宫务的,没想到如今竟然能有意外之喜, 可真叫人开心。

  更让诺敏意外的是, 她原本以为自己能分到一点残羹剩饭就不错了,没有想到分到手的却是瓷库。瓷库啥玩意呀, 就是掌管后宫所有的瓷器, 无论是摆设用的还是吃饭用的, 只要是瓷器都归诺敏管。

  摆设和用具, 谁屋子里没点瓷器呀!若是想要做手脚, 那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不过这同样也是机遇与危险并存的事情, 若是有人用瓷器害人之后被发现了, 那管这个的人也讨不到什么好处。

  诺敏虽然有些意外和紧张可还是接手了, 这种事情就是过了这村儿没这店儿。

  “主子,慈宁宫的塔娜嬷嬷将账本送来了。”瓜儿走进来说道。

  诺敏坐直了身子“快请!”

  皇贵妃薨逝后,后宫的宫务就被太皇太后收回去了, 想来这个举动引起来康熙的恼怒, 不然这次也不会和太皇太后商量都没有就指派了谁谁谁负责宫务。

  塔娜嬷嬷是太皇太后身边第二得用的人,诺敏自然不敢怠慢,而且她也不想在这些方面横生枝节, 很是客气的接待了塔娜嬷嬷。不过因为太皇太后那里正要人守着, 因此塔娜嬷嬷将事情交代后,就离开了。

  看着放在桌子上的账本,诺敏嘴角勾起笑容来“碧云,你将账本好生的收起来。瓜儿传话下去煲一盅羊肉汤送去乾清宫。”

  碧云和碧蓝福身应道:“是!”

  等着碧云拿着账本离开后, 诺敏才对着有些气闷闷的碧蓝说道:“碧云是皇上的人,账本交给她咱们都安心,等皇上晚上来后,我会请皇上指给管事嬷嬷过来,你吩咐下去要小心伺候。对了,这段时间我们的钉子不要动,只管在一旁盯着瓷器,务必不能让人钻了空子。”

  碧蓝听了诺敏的话心里好受了一些,她自诩是诺敏最信任的宫女,这会儿诺敏竟然不将宫务账本交给她,碧蓝一时之间的确挺难受的。不过细细的思索了诺敏话里的意思,碧蓝有些迟疑的问道:“主子,这可是一个好机会,您真不打算?”平时她们想送些脏东西给别人可没那么容易,现在有个宫务在手,就容易得多了。

  诺敏笑了,看着碧蓝说道:“你都能想到的事情,难道别人会想不到吗?更何况是皇上。”

  “主子的意思是?”

  诺敏高深莫测的说道:“这次的确是一个机会,可不是咱们到处插手的机会,而是你主子我更进一步的机会!”

  “什么!?”碧蓝先是吃惊的叫了出来,然后闭上了嘴,她没有理解错主子的意思吧?是那个封妃的更进一步吧!

  诺敏心里隐隐约约的有个猜测,这次掌管宫务说不一定就是康熙二十年年底的那场大封后宫的考察,表现好的能让康熙满意的就封妃,不满意的就呆在原位。

  当然这猜测也不一定准确,但诺敏相信真等到康熙二十年大封后宫的时候,以前的事情都肯定会一一的被康熙拿出来考量。

  “就是那个意思,之前皇贵妃薨逝了,现在后宫里只有佟妃和七嫔。瞧着今天皇上的态度他是不喜太皇太后和皇太后掌管宫务的,如今佟妃的身子也不好,我瞧着她那病短时间也好不了。这一时半会儿的皇上还能让我们五个嫔管着宫务,时间若是长了那就有些名不正言不顺了。”诺敏分析道。

  碧蓝双眼发亮“那么就必须要提几位主子起来。”

  诺敏点点头“咱们可不能因小失大,皇上虽然之前没有说着嫔妃位子上人数,可怎么想也不可能有很多位子,太宗皇上定的是五宫,我瞧着皇上这里也不会超过这个数。”

  “奴才明白!”碧蓝沉声应道,逢管这是不是诺敏在信口雌黄,只要有这可能他们就不能以身试险。其他人输了仗着家世还可以再来一次,可诺敏输了,后面有无数的包衣宫女等着代替她。

  诺敏的羊肉汤送得蛮成功的,下午的时候就有乾清宫的太监过来传话说皇上今天要来她这里。

  说起来诺敏也算是接驾无数次了,唯独这一次莫名其妙的有些紧张,这宫务她两辈子加起来都没有碰过,能不能做好诺敏心里还真是悬着的。

  接驾、伺候康熙用膳,等将康熙伺候好后,诺敏才满脸通红的对着康熙说道:“皇上能不能赐给嬷嬷给嫔妾。”

  康熙摸索着玉扳指的手一顿,微微的坐直了身子,好奇的问道:“你要嬷嬷做什么?”皇宫里的嬷嬷可不是那么好得的,只有妃位及以上的嫔妃身边才能有,或者是你怀孕了身边的人要是没有经验的话

  验的话也可以向内务府申请有经验的嬷嬷,以诺敏现在的身份,还不够资格有。

  诺敏嘟嘴“还不是皇上将宫务分给了嫔妾,嫔妾这些年下来字倒是认完了,能看得懂账本上面写着什么。可要嫔妾管这些事,那嫔妾可就有心无力了,嫔妾以前根本就没有管过事。”

  闻言康熙继续摸索了玉扳指“这种事情都有旧例,你按着旧例来就行了。”在康熙眼里诺敏虽然很直,可并不是傻瓜,他不信她不知道碧云是他的人,不然她怎么会信任其他人多过碧云了。

  “是有旧例,可旧例又不是万能的,万一出了什么意外,那嫔妾若是处理不来,到时候岂不是辜负了皇上的信任。”诺敏这可是未雨绸缪了。

  “你不试试又怎么知道你不行了?”康熙并未松口。

  诺敏撒娇道:“皇上……”

  康熙并不做言语,但态度已经很明确了。

  诺敏转了转眼珠子说道:“嫔妾知道以自己的身份不配有嬷嬷,嫔妾也没想过这事。可这宫务一事事关重大,若是出了什么事那嫔妾可没脸见人了,皇上若不给嫔妾指派帮手,那还不如不让嫔妾管这事了。”

  “你这是在威胁朕?”康熙挑眉斜着眼不怒自威。

  “嫔妾岂敢威胁皇上,嫔妾说的是真心话。嫔妾是包衣出身,上面有一个体弱多病的姐姐,因此注定嫔妾肯定是要小选入宫做伺候人的活。小时候都是在学怎么伺候人的伙计,其他事就没有了解过,宫里的规矩奴才是不能识字的,也就是得皇上的恩宠后,嫔妾才识了字。现在皇上您将宫务这么大一个重任交给嫔妾,嫔妾还真有些手足无措。”不然诺敏也不会用汤将康熙勾/引过来了。

  重生并不代表着万能和无敌。

  上辈子在康熙后宫的事情她是小透明的贵人年老了才封嫔,怎么可能摸到宫务,顶头一直有上司了。等着雍正乾隆年出宫和自己儿子住的时候,儿子有嫡福晋,这嫡福晋的家世还不小,加上诺敏年纪又大了自然只有养老的份,而且当时她心情平和,也没有想过争权夺利的事情。

  这辈子一重生回来立马就是小选,入宫后也没有接触宫务的机会,因此对于这事诺敏是真不会做。

  你说不会做,不知道摸索吗?

  若是平时诺敏也不会这么干,但现在显然情况不一样。不说还有不到两年的时间又要大封后宫,就算没有这事一旁的敬嫔和端嫔也不会眼睁睁的看着其他五嫔得了宫务自己却啥也没有,她们肯定会暗地里生事。

  与其等她们出击后自己陷入被动的局面,还不如一开始就自己先落棋子。

  只要能给康熙留下一个自己之前从未干这事也不逞强的印象,那么日后别人有再多的算计也成空,指不定还能反戈一击。

  康熙闻言想了想,瞧着诺敏万分真诚的眼神,觉得自己之前是不是考虑得有些不够周全。毕竟不是谁都有他那么大的心脏、胆量和手段的。

  “皇上,您就答应嫔妾吧!”诺敏瞧着康熙的表情有松动的迹象连忙说道。

  康熙还是没有正面答应,反而转口逗了两个孩子来。胤祦和泰芬虽然有双胞胎的加成,可见到康熙的日子并不多,不是他们不得宠,而是这几年康熙都忙得很没时间。

  瞧着两个孩子的笑脸,诺敏自然是住了嘴。见状,康熙不由得在心里得意的一笑,人只要有弱点那就好对付多了。

  “祦儿芬儿都四岁半了,也是时候改启蒙了,梁九功明个去内务府挑选几个识字规矩的嬷嬷送来。”康熙摸了摸两个孩子的小脑袋说道。

  梁九功会意,点头应道。

  诺敏在一旁闻言大喜,皇上这话一出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不就是换了一个说法而已,总得来说还不算是变相的答应了诺敏的要求。

  “嫔妾谢皇上恩典。”诺敏喜笑颜颜眸子流光溢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