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重生升职记(月光蓝莲) 第78章

作者:月光蓝莲 标签: 穿越重生

  父爱这玩意似乎已经成为了皇上心中的执念,也难怪他会对太子胤礽那么好,好到自己有的太子有,自己没有的太子还有。

  二十五日,皇上见到了病愈后的行痴和尚,没说几句话就被行痴和尚赶走了。行痴和尚念了几十年的佛经,并没有向皇太后想的那样后悔出家,反而乐在其中,觉得皇上此举是打扰了他诚心礼佛,经皇上的种种行为只要稍微聪明一点的人都能猜的到其中的辛密,这对于现在要想诚心的做给安静的念经和尚的行痴来说简直是不可原谅的行为,自然见到皇上没好脸色,次次说不到两句话就将他给赶走。

  被赶走的皇上想了想,第二天打着皇太后的招牌,代礼了五台诸寺,并发白金三百两,绵三百斤,命有司分给所过地方贫民百性。又过了一天皇上见行痴和尚是真好了才从菩萨顶返回京城。

  皇上这一年就见了行痴和尚三次,比起以前来说简直是一个大突破,因此皇上心里挺高兴的。

  要是以往皇上高兴了,肯定会来后宫放松一下,但因为现在还处于太皇太后的孝期内,宫里面皇太后看着宫外面行痴和尚看着,皇上还不敢顶风作案,因此只能将精力放在其他事情上。

  这个时候朝廷上有什么事?

  有两件大事!

  第一就是去年纳兰明珠协助皇上调派黑龙江将军萨布素两次围攻雅克萨,迫使俄方同意和平谈判。不敢俄国一直都有大国的傲娇,因此即便是被迫同意了这事,但一直都拖着拖着,眼瞧着清朝南边又有些乱子,又生出了狼子野心想反悔之前同意的事。

  为此皇上非常的恼火,屡劝沙俄退出均被拒绝,皇上决心收复失地。不过因为此时清朝的绝大多数兵力都在南方还未返回,因此皇上强忍着恶心让以纳兰明珠为首的谈判团和俄国周旋,私底下却让都统董鄂彭春、将军富察萨布素等人暗自练兵,准备着随时武力收复雅克萨。

  第一件事是坏事,让皇上很不爽,但第二件事就让人高兴多了,今年年初郑克塽遣使求降,清朝正式的收复台湾。清军占据台湾后,对于郑氏集团人物的安排,康熙最终接受了纳兰明珠的建议,任用一些台湾投诚的人。

  这收复了台湾可不算是万事大吉了,关于是否弃守台湾朝廷上又争论了起来,以纳兰明珠为首施琅为辅的的官员态度十分明确,坚决固守,而内阁学士李光地等人主张弃守台湾,认为驻守台湾会加重朝廷财政负担,无利可图。

  两方人争来争去,吵得皇上头都大了,最后皇上想了想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地盘,就这么扔了不要实在是太可惜了,也太不拿银子和士兵当一回事了。而且郑家之前能靠着台湾骚扰沿海,台湾要是自己不要了,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又冒出了一个“郑家”,扰得沿海不安稳,到时候还不是又要平乱。

  最后还是皇上的被害幻想症发作了,便同意了这事,清政府此后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从此将台湾纳入中央政府的直辖范围。

  台湾告平,紧接着一件大事就提上了日常,就是诺敏辛辛苦苦盼望着的开海禁的事情。之前清军攻克台湾,郑克塽还没扯下脸皮投降的时候,朝廷上就有人为了这事争辩了一番,现在万事俱备,就差皇上一道圣旨了,大家都是扯得厉害。

  此时皇上还是一个英明的有开创精神的皇帝,因此在朝廷大臣扯了大半天后,皇上下了圣旨,清廷方开海禁,准许澄海、南澳等地居民回原籍耕种,准许对外贸易。

  并且先后于二十三至二十五年间设立闽、粤、江、浙四海关,分别管理对外贸易事务,康熙年间的开海,是全方位的开海,不但东西两洋,而且一向严禁的赴日贸易也在开放范围之内,较之明代隆庆年间开始的局部开海范围和作用都要大的多。

  不过因为皇上的被害幻想症,清朝政府虽然此时开关与外国贸易,但对外国商船的活动极为注意,对逗留外国的中国人也防范极严。

  皇上更是下谕地方官要在沿海各地增设炮台,并指出“海外如西洋等国,千百年后,中国必受其累,国家承平日久,务需安不忘危。”

第157章 那拉有孕

  等着开海禁的事情商量拖到后, 太皇太后的孝期也除了,又到了年底。因为是除服后的第一个新年, 皇上示意内务府和四妃要办的喜庆一些, 倒是给后宫平添了几分喜色。

  诺敏这一年心情很不错,因为那三子一女都没有出生被蝴蝶掉了, 即便是明年她们运气好怀上了, 可时辰不对未来自然也不一样了, 能不能养大, 能不能平安生下来都不确定了起来。

  头上没有了一座大山, 纵然皇上的被害幻想症很严重, 但还是松了一口气。再加上边境还算平稳, 因此过了新年, 皇上开始往享乐方面发展。利用清华园残存的水脉山石,在其旧址上仿造江南山水修建一座奢华离宫,亲自取名日:“畅春园”, 作为他在夏日避暑、郊外寻欢作乐、风花雪月的场所。

  因为这事御史又是一番闹腾, 一般来说只有昏君才会新建皇宫供起享乐,而明君虽然也会享乐,但一般都不会这样大张旗鼓完全是明摆着告诉天下人自己要用你们的税捐享乐。

  不过皇上也有话说, 他修建畅春园不是为了自己享乐, 而是北京的夏天实在是让人受不了,而且他们满人入关后很容易感染疫病,他这是为了以防万一了,免得又像顺治末年那样一旦皇宫爆发疫病, 里面的人只能灰溜溜的逃出皇宫住在小屋子里。

  无论是昏君还是明君,一般情况下皇上要干什么没人能阻挠得了,尤其是手握大权兵权的皇上,因此御史闹了几天后这事就不了了之了,畅春园依然按时开始动工修建。

  畅春园修好还有一段时间,因此皇上不免就要找一些新乐子,天天睡后宫女人这不叫什么新乐子。有人就给皇上出了一个主意,那就是南巡。

  这说起南巡,大家第一个反应就是隋炀帝杨广的南巡,这货可就是在南巡的途中丢了命亡了国,因此这事被人提出来后,反对的人更多!虽然南巡这事最先提出来的时候目的的确是为了皇上享乐,但等着提出来后皇上一细思,觉得这事利大于弊。

  为了巩固政权,满人没少干出灭绝人寰的事情来,扬州大/屠/杀什么的可不止一例,三藩之乱和台湾的郑家军反攻大/陆,虽然表面上是地方和中央的矛盾,可细想来更多的却是汉人和满人的矛盾。

  这一次算是他们满人赢了,可下一次了?

  皇上纵然对自己极为有信心,可总有被害幻想症的他,对于自己的后代可没信心,他恨不得自己将所有的事情都干完了将所有的前明余孽都扫清了,让大清能够万古长存。

  当然这样的想法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但人总得有一个目标不是,皇上现在就朝着这方面努力着。于是他发现南巡这事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一件好事。

  一直到去年初,大清为巩固政/权而进行的大规模军事行动才告结束。至此,明末清初以来的战争进行了半个世纪,连年的战争使得人口急剧减少,土地大量荒芜,经济萧条,恢复与发展生产已成为当务之急。

  以己度人,他现在没什么大事威胁到自己的政/权了都开始预备着享乐,那现在平定了战乱,老百姓也有这方面的追求。当然像他这样直接大手笔的修园子肯定不可能,但每天都能吃上肉过年能穿上花衣服就是老百姓的追求了。皇上明白到能否发展生产直接关系到政局的稳定,于是这南巡要是安排的好做几场秀,就有促进生产安抚民心的作用。

  除了这事之外,还有一件很是要紧的事,那就是:治理黄河。

  当时黄河从河南开封南下,经徐州、宿迁入海,黄河与运河在苏北的清河县相交,淮河、雎水流入洪泽湖内,也在清河县泻入黄河。那里河流交错,水情复杂,经常泛滥,河南、安徽、江苏、山东数省受害不断。

  以前忙着巩固政/权没空理会这个,黄河流云泛滥后,皇上也只能拨些银子下来。清初贪污没那么严重,因此虽然少,但大部分还是用到了实处,但都是治标不治本,黄河每年该泛滥的时候依然在泛滥。

  皇上此时可不是晚年的时候那么好糊弄,银子拨下去不见成果,是人都清楚其中必然有猫腻!朱元璋用铁一般的事实告诉大家高压强压那一套是行不通的,水至清则无鱼,皇上也明白这个道理,可明白是明白底下的人也不能太过分了不是,每年咬紧牙关那么多银子拨下去,皇上也的去看看到底修成什么样了黄河泛滥到底泛滥成什么模样,有没有被糊弄。

  这两个理由挺高大上的,尤其是对于河道上的那点猫腻,

  点猫腻,满人官员或许不清楚但汉人官员却都心知肚明,这会儿皇上说要查,也没人敢说不许查,敢说这话的人都是傻子早脑袋搬家了。

  南巡这事不单朝廷上议论纷纷,后宫也是一片闹腾。既然是南巡不是打战,那带她们宫妃出去也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以往东巡塞外的时候皇上也不是没有带宫妃出巡过,想想江南的景色想想陪皇上出去的寓意,后妃们顿时沸腾了。

  只有诺敏知道,第一次南巡后宫嫔妃都没份,上辈子皇上是带着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南巡的,后宫嫔妃和皇子一个都没有带。这辈子虽然没了太皇太后,但她可不认为皇上会带后宫嫔妃出去,因为第一次的寓意不一样,皇上可是打着正事的招牌南巡的,带了后宫嫔妃后就完全不一样了。皇太后可能这次南巡都没座位,就更不用说她们这些在外人眼里的小妾了。

  下江南一去一回怎么得也的三四个月,若能去这三四个月可谓是独宠,可算得上是最好怀上龙嗣的时机,后宫嫔妃们又怎么会不心动了。所谓心动就要行动,瞧着后宫其他人为了争名额争得头破血流,诺敏心里一阵暗爽,这些人争得在厉害也是白费功夫。

  别说皇上不会带宫妃去南巡,就算是带宫妃了,也没想独宠的事情,沿途的官员哪一个没准备家世清白的绝色等着皇上呀!去了,不但被后宫里的嫔妃记恨,还会吃一路的酸水。除了能见见和皇宫里不一样的景色外,诺敏真没觉得跟着皇上去南巡有什么好处,当然要是能去她还是不会拒绝的。

  烟花三月皇上就提出了南巡的想法,可一直折腾到艳阳高照的七八月都还没折腾完,后宫嫔妃们都眼巴巴的盯着这事,旁敲侧击多了倒是让皇上不喜起来。

  有下江南这事调着,这一段时间后宫倒是风平浪静的很,大家都想去都在挣皇上的印象分,就在这和平和谐的时候,一个消息打破了这平静。

  庶妃那拉氏爆出有三个月身孕来!

  这位庶妃那拉氏不是之前给皇上生了两个儿子都夭折了的倒霉货,而是之前大选入宫的居住在延禧宫的庶妃那拉氏。这位庶妃那拉氏因为之前那位入宫后并未得到多少皇上的宠爱,不过顾忌她身后代表的家族,偶尔还是会招寝。

  可谁也没有想到在众人眼里毫无威胁的庶妃那拉氏竟然会是太皇太后孝期后第一个爆出怀孕的人,实在是让人羡慕嫉妒恨,真是会咬人的狗不会叫。

  诺敏让碧云送去贺礼,那拉氏这一胎应该就是和硕纯悫公主了吧!那拉氏来势汹汹,惠妃纳喇氏又怎么可能无动于衷,虽然谁都知道两方是两家人,可问题是这两方都正在争着姓氏领头羊的地位。

  因为惠妃因为纳兰明珠现在纳喇氏胜出了,他们自然不会愿意看见那拉氏逆袭成功,也因此庶妃那拉氏布上了前辈的后尘,生了女儿没多久就失宠了,女儿也身子不好出嫁生子后就早早去世,从那时起庶妃那拉氏更透明了,反倒是她女婿很是耀眼,不但给自己的妻子挣取了“固伦公主”的封号,还让那拉氏被册封为通嫔。

  想到这里诺敏突然眼前一亮,庶妃那拉氏的女婿是博尔济吉特策棱,博尔济吉特策棱是成吉思汗嫡裔蒙古喀尔喀部人。康熙二十七年准噶尔部台吉噶尔丹举兵侵入喀尔喀,康熙三十一年博尔济吉特策棱偕祖母格楚勒哈屯﹑弟恭格喇布坦投奔清朝。其后尚公主授贝子品级、和硕额驸,从征准噶尔有功。雍正间,以军功进封多罗郡王、和硕亲王,雍正十年光显寺之战赐号“超勇”,乾隆十五年卒。

  这人活的够长,不但有勇有谋还是蒙古少数从一而终拥护大清的人,不但从一而终于大清也从一而终于感情,上辈子和硕纯悫公主去逝后博尔济吉特策棱终生未娶,这在蒙古首领中很少见,而且他还有一个闪亮的招牌他是成/吉/思/汗的世孙。

  博尔济吉特策棱是康熙十一年生的,比和硕纯悫公主大了十三岁有余,当年漠北不稳,宗室又没有身份对等年纪合适的格格,因此皇上只能将和硕纯悫公主嫁给了他,谁让前面的几个公主不是嫁了就是已经订亲了。反正庶妃那拉氏和和硕纯悫公主也不受宠,皇上自然不会顾及她们的感受。

  泰芬比他小四岁,又向往能快意骑马奔腾,这博尔济吉特策棱倒不失为一个好的额驸人选。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喀尔喀属于漠北蒙古,也就是最苦逼的外蒙古,那里各种冲突频繁,天气也不好。

  不过得宠的公主大半年住在京城都没人说什么,以泰芬现在的情况,日后在京城建个公主府并不是什么难事。

第158章 恭妃殷勤

  诺敏嘀咕博尔济吉特策凌的家世和配不配的上泰芬的事情, 纯粹是无痛生痒没事找事干。且不说皇家公主出嫁一切都要看皇上的安排,皇后或许能插嘴但嫔妃可没资格说上话了, 一切都要看当时的政/治环境行事。

  就算是诺敏能在女儿婚事上插嘴, 到时候也未必会选择博尔济吉特策凌,他对纯悫情深可不一定会对泰芬情深。而且现在泰芬虚岁才九岁了, 离十七八九岁出嫁的时候还早着了。

  她之所以嘀咕, 完全是因为上辈子在所有的公主额驸中最长情的一个, 和硕纯悫公主死后皇上并不是没有想过为他在赐婚, 可都被他拒绝了, 一心一意的守着儿子活着, 身边连侍妾都没有。

  这对于两辈子以来都要和N多女人共用一个男人的诺敏来说, 还是挺有吸引力的。说实在的对于泰芬的婚事, 诺敏根本就插不了手,而且根据上辈子情况推测,泰芬只可能会嫁入两家, 一个就是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的娘家科尔沁, 另外一个就是孝康章皇后的娘家佟家。

  因为泰芬是龙凤双胞胎,是吉瑞,这样的公主皇上是不会随便指婚。有能力、家世相当, 娶了后也不会造成局势动荡的也就这两家了。当然还有一家就是千年世家:衍圣公孔家。但现在皇上哪怕是为了拉拢汉臣, 给了不少恩典,比如纳汉女为嫔妃,但也不会将公主下嫁给孔家,娶和嫁那是两回事。

  皇上心里明白, 孔家即便是迫于圣旨不会拒绝,但也肯定极为不愿意。可孔家在读书人里面的地位太高了,虽然说书生造反三年不成,但也麻烦呀!惹怒了孔家,可不是一件好事,因此皇上现在是不会下嫁公主给孔家的。

  巧的是,无论是科尔沁还是佟家,都有和泰芬适龄的男孩,这事完全可以说若是没有天大的意外的话,完全是铁板钉钉了。

  但诺敏却极为的不希望泰芬嫁给这两家,无论是科尔沁还是佟家诺敏都不喜,这两家的发展模式都差不多,入宫姑奶奶的辉煌不在新帝不是自己血脉后就开始走下坡路,而且还总没自知之明,族里的子弟也因为家族势大变得自大狂妄起来,上辈子这两家出身的额驸可是连公主都不放在眼里,明面上虽然没出什么大错但私底下的侍妾也不比其他男人少,这可不是什么好去处。

  诺敏自然不会眼睁睁的瞧着自己女儿往火坑里跳,嫁进这两家去还不如去抢上辈子那些知根知底的稍微有些缺点的额驸了。不过这事显然诺敏说了不算数,因此物色一两个各方面都不错的备胎还是很有必要的,指不一定某些时候就有大好机会制造出一个意外来,凡事只要有心总能得到一个好结果。

  比起泰芬的婚事,她的双胞胎弟弟胤祦的婚事才是迫在眉睫,清朝阿哥一般都是十三四岁订婚,同年赐识人事的宫女,然后隔个一两年娶嫡妻,也就是说早的话下届大选诺敏就可以开始给胤祦选人了。

  对于胤祦嫡福晋的人选,诺敏心里有数到时候在考察一番,若是没有什么意外发生就那两三个里面选一个最出色的就成了。只是这样一想,难免有自己老了的感觉,儿子在过些时候都能娶妻生子呢。

  若是没有上辈子的奇幻经历,诺敏恐怕还真会有这样的感觉,在后宫一般入宫五六年的嫔妃就算的上是老人了,尤其是不得宠的。她都入宫十一年了,孩子都有三个了,怎么看都是老人。

  可天知道她现在才二十四岁了,搁在后世恐怕有些人连恋爱都还没谈过了,完全是一朵娇嫩鲜花的年纪。可在清宫已经完完全全的是老人了,真是让人不知道说什么好。

  在诺敏胡思乱想的时候,碧云已经从庶妃那拉氏那里回来了。

  “启禀主子,恭妃娘娘亲自前去给那拉庶妃道了喜。”碧云低头说道。

  诺敏闻言挑了挑眉,如今恭妃身下无子自然底气不足,而庶妃那拉氏居住的延禧宫主位是惠妃。且不说两人之间的暗斗,就算是感情好,惠妃自己有亲儿子大阿哥胤禔,又抚养了卫贵人所出的八阿哥胤禩,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再养庶妃那拉氏所出的孩子。

  而这就给了别人可趁之机,按照宫规嫔位以上才能抚养孩子,现在四妃里恭妃无子,五嫔里除了德嫔郭络罗氏外其他四人都无子,也就是说盯着庶妃那拉氏肚子的人可不少。在这样的情况下,恭妃纵容是身份最高的,但也就是因为她身份高家世厚,庶妃那拉氏肚子里的孩子皇上可不一定会抱养给恭妃。

  现在皇宫里身份最高的阿哥自然是太子胤礽,其次就是满洲八大姓氏中惠妃纳喇氏的所出的大阿哥胤禔和荣妃所出的四阿哥胤祉,再然后就是纯懿皇贵妃抱养的

  抱养的五阿哥胤禛和诺敏所出龙凤双胞胎的三阿哥胤祦,过后才是德嫔郭络罗氏所出的六阿哥胤祺和诺敏所出的九阿哥胤祓,最后便是卫贵人所出的八阿哥胤禩和庶妃戴佳氏所出的七阿哥胤祐。

  从这划分就能看得出来,一个高位分的养母对于一个小阿哥的帮助不是一丁点,要是恭妃抚养了小阿哥那这身份立马就从最后窜到前几名去了。其他嫔妃心甘不甘,诺敏不知道但皇上现在肯定不会让人威胁到太子的地位,不然他也不会没有答应纯懿皇贵妃的临终请求。

  这真可谓是一步慢步步慢,上辈子恭妃一入宫就接受了她姐姐的余光,诺敏也不知道到底那位孝昭仁皇后干了什么,皇宫里几位大BOSS对她的态度和印象比仁孝皇后赫舍里氏好的多。也因此恭妃上辈子一举越过四妃,直接被册封为贵妃,等着她将所住宫殿的奴才收复后就立马怀上了孕生下了胤俄,并且和同是宠妃的宜妃郭络罗氏交好,这完全就是人生赢家的模式。

  可这辈子因为诺敏的算计,加上老太爷的帮忙,让恭妃没法开启人生赢家的模式。不仅如此,她在皇上心里的地位也比很多人都低。

  现在,恭妃这是急了吧!

  诺敏嘴角勾起一抹微笑来,她最怕的就是像上辈子开启了德妃乌雅氏模式那样的人,太沉稳了也太细腻了,根本就找不出半点可趁之机来。

  你以为乌雅氏在成为德妃后没人陷害她?

  怎么可能!

  她以包衣的身份压到了那么满洲贵族格格,别人怎么可能眼睁睁的看着她坐稳四妃之位,只是陷害她的都失败了,因为乌雅氏太沉稳了根本就找到半点缝隙可以钻。现在要是空降一个已经是德妃的乌雅氏来,诺敏未必能斗败她。

  着急就好,就怕她不着急,只要一急就会忙中出错,就有她能插手的机会。

  只是这事,诺敏眼睛闪了闪神,因为南巡的事情皇上这段时间应该都盯着后宫,庶妃那拉氏这一胎又是一个公主,她掺和进去了也没多少利益或者还会白惹一身骚。哪怕就是万一庶妃那拉氏生下一个阿哥,又抱养给了恭妃,也不过是回到了上辈子的情况,不可能有更糟的情况发生。

  而且抱养给恭妃的几率实在是太小了,皇上现在不会让任何阿哥威胁到太子的地位,一旦庶妃那拉氏所出的阿哥被恭妃抱养了,那日后这个小阿哥身后就有两个家族支撑,尤其是钮祜禄氏一族,可比赫舍里氏一族底蕴势力厚多了,这样的一个小阿哥完全能威胁到太子的地位。

  上辈子胤禛后院多是汉女,并非是乌雅氏偏心胤祯的原因,乌雅氏是个沉稳内敛懂分寸的人她干不出这种非常明显的事情来。事实的真相其实是因为胤禛上辈子是皇后的养子,算得上半个养子了,皇上自然不会让他威胁到太子的地位。还是康熙四十三年胤禛的嫡子弘晖夭折后,皇上才给他指了两个满洲格格。

  诺敏想了想,决定这一次自己就在一旁看热闹好了,也不是每次事件她都非得掺和进去,那多累呀!

  “她那么积极不就是为了那拉氏肚子里的孩子,自己生不出来就想着抱养别人的,还真不怕呀!”诺敏在碧云面前故意说道,乌雅氏虽然死了可她在生子秘方曝光前对纯懿皇贵妃的反攻,后宫里只要长眼睛的人都能看的到。

  碧云笑道:“主子福泽深厚,自然不是其他小主可比的。”

  诺敏能生能养,自然是有底气说这样的话的,谁让恭妃现在肚子一个音讯都没有过了,也怪不着别人在背地里这么说她。

  闻言诺敏笑道:“我不过是比别人本分一些,没有去幻想不该幻想的,也没有去触犯不该触犯的,哪里算得上什么福泽深厚。”

  惠妃和荣妃若不是要和孝襄皇后争长子的位子,或许也不会夭折儿子,只是这入了这后宫,你位分一时高也只是起点比别人高一些而已,能不能成为最后的胜利者还得看未来躺进棺材后。

  所以即便你是皇后也不一定能笑到最后,也因此后宫的各种阴谋手段层出不穷,入宫的女人没有一个会甘心自己屈服于别人之下,所以不到最后一秒谁也不会知道结果是什么。

  就好像卫子夫笑了几十年,可却被勾弋夫人踹了下去,可勾弋夫人了?她算计到了所有的情况,却偏偏没有算计到汉武帝还有“杀母立子”这一招,最后满盘皆输,除了死后有一个追封的皇太后之名外,什么都没有。

  按史书上的记载来讲,她可没赢卫子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