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重生升职记(月光蓝莲) 第9章

作者:月光蓝莲 标签: 穿越重生

  只是诺敏没有想到的是,她这火点得太厉害了,事情的发展完全超乎了她的意料。后宫嫔妃被皇上厌恶了这在诺敏的算计之内,可牵扯到慈宁宫和宁寿宫这还真是诺敏干的,只能说天意和巧合呀!

  可真是天意和巧合吗?

  答案:呵呵……

  不过这事虽然让诺敏也损失惨重,可换一个方面来讲对她也是有好处的,经此一事皇上近几年肯定会紧盯后宫,这正是她怀孕生子的大好时机。更不要说如今后宫就只有她一个人是“干净”的,皇上必然会怜惜自己,正是争宠的好机会。

  的确事情就很诺敏想象中的一样,这次的调查结果真的将康熙的心伤透了,他没有想到他身边的人竟然都是这样的货色,为了争宠除了不伸手向皇嗣外,其他的什么都敢干,早就已经超出康熙之前的底线了。

  但康熙并不因为她们没有将手伸向皇嗣就轻易的原谅她们的,还是那句话人的野心和欲//望都是随着时间和环境而改变的,指不定那一天这些女人胆子被养肥了别说残害皇子阿哥,就是弑君说不一定这些人也能干的出来。

  历史上又不是没有嫔妃弑君的例子。

  康熙是被太皇太后和懿靖大贵妃给搞怕了,这两个女人简直是胆大包天,恐怕就比武瞾(武则天)胆子小那么一点点,一个想要掌控整个皇宫,另外一个想要皇家断子绝孙。

  如果后宫的女人都是那副德行,康熙或许并不会有多迁怒到后宫嫔妃身上,毕竟他自己也是一个自私鬼,可偏偏他在后宫这一坛子污水里面发现了一朵白莲花。

  这做人呀,不怕差也不怕傻,就怕被人做比较。

  做比较什么的,哪怕就是再优秀的人才也总会悲剧的一天,和后宫其他嫔妃相比,成为庶妃后就一直“安安分分”的诺敏无疑入了康熙的眼。

  康熙才不管诺敏是因为什么原因没做小动作,这次调查太皇太后的老底都被康熙调查清楚了,连着一些准备送女人入宫争宠提前在皇宫里安插的钉子的事情,康熙也调查得清清楚楚,因此他并不认为如果诺敏做了什么事能瞒得过她,她一个包衣出身的庶妃,能比得了太皇太后和朝廷世家豪门吗?

  显然不可能呀,康熙对自己有信心。

  这个是永寿宫这个占据了地利的地方就显示出自己的优势来了,康熙十三年可以说是三藩叛乱活动最为剧烈的一年,从三月起各种的势力剪辫反清,一直持续到康熙十五年六月,陕西的王辅臣和福建的耿精忠先后投降清朝,整个局势才开始对清朝有利起来。

  在这样的时候后宫爆出来这样的事情,实在是将康熙的心伤到了,从赫舍里皇后薨逝的那天起,已经足足三个月皇上没有入后宫了,就是去给慈宁宫和宁寿宫请安也停了。

  如今康熙发现了自己后宫还是有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白莲花,离自己的乾清宫还很近,这让好几个月没吃到肉的康熙没法忍下去了,待处理完政务后,就领着梁九功往永寿宫走去了。

第23章 流泪哭诉

  康熙来的时候诺敏正坐在榻上认认真真的绣着“玉兔桂树”绣纹的香囊,马上就要中秋了,虽然今年中秋恐怕不会如往年那样大办,可吃月饼佩戴应节香囊却是怎么也不会少的内容。

  上辈子诺敏空闲的时间多,除了陪苏麻喇姑礼佛外,其他女子的功课她也闲着无聊练了了,纵然没认真可这么多年下来手艺也不凡,这会儿重生了倒是可以充当天才一把。因此诺敏并没有让碧云和碧霞为自己准备,她准备自己做一个,反正闲着没事。

  康熙不来后宫,诺敏也没办法,这个时候敢于跑到乾清宫找皇上的人都是“真的猛士”。只能暗中调理自己的身子,好在赫舍里皇后的孝期过后一举怀上,要是能一举得男就最好不过了。

  “爱妃的手艺真好,哪天给朕绣一个如何。”字面上的意思是商量,可加上那语气却成了肯定句。

  诺敏绣花的时候没有一心二用,因此这话突然从耳边传来,那是当场就吓了诺敏一大跳,差一点手就被针刺着了。

  “皇上……”诺敏抬头见来人是康熙呆愣了一下,这个时候康熙跑到自己这里来做什么呀!还这样偷偷摸摸的没让人通传就进来了,上辈子良好的习惯救了诺敏一命,她几乎是条件反射般的起身对着康熙行礼“奴才给皇上请安,皇上万福金安。”

  “爱妃不必多礼。”康熙伸手将诺敏拉了起来,在榻上坐下,瞧着小炕桌上放着的绣了一半的香囊,继续问道:“如何!?”

  “皇上不嫌弃奴才的手艺,奴才自当欣然许之,就怕皇上日后反悔了,奴才这荷包永无见天之日。”诺敏不咸不淡的说道,一点也没有被皇上讨要香囊的兴奋感。

  事实上也诚如诺敏说的那样,后宫嫔妃送给皇上的小东西不知道有多少,荷包香囊扇套什么的更是最常见的,可这些东西除了少数宠妃做的外,大多数都锁在乾清宫库房的最深处的箱子里,压根就没有再见天日的一天。

  康熙面上的笑容不变“爱妃给朕绣的,朕定然不会嫌弃。”

  诺敏一边亲手给康熙奉上茶和典型,一边答应了下来,这对她来说没啥难度,也就多花一些时间而已。

  “朕瞧着爱妃对朕来有些吃惊?”康熙挑眉问道。

  诺敏不知道康熙怎么想的,为什么会问这话,根据上辈子应对康熙的经验来说,不懂的拿不准的就一老一实的说,只要不触及康熙的底线,哪怕就是康熙再愤怒也没有生命危险“奴才的确挺吃惊的,太皇太后说皇上这几个月因为忧伤主子娘娘去世,又忙于朝政,因此没功夫来后宫,还让我们不去打扰皇上您了。

  再则,奴才之前又没有入皇上您的眼,奴才还以为您要到后宫来,也是去钮祜禄妃、马佳姐姐、纳喇姐姐或者是董姐姐那里了。”后面的三位可都是皇上之前的宠妃。

  “爱妃倒是有些妄自菲薄了。”康熙眼里闪过一丝不快,之前的调查他算是

  查他算是看出来了,位分越高的家世越好的外加越是得宠的,私底下的小动作就越多,反而像诺敏这样的小透明倒是一身干净。

  某些时候皇上也是挺挑剔的,或者说身处黑暗世界的人都向往光明向往天使?(囧!)

  诺敏眼皮下垂不做言语,他们两现在什么关系,康熙比任何人都清楚。诺敏不愿争宠(大雾),康熙也不愿意见到她,两人的关系就那么不咸不淡的。

  屋子里伺候的奴才早就很有眼神的退下了,这会儿屋子里没人,康熙猛然的抓住了诺敏的手,诺敏机会是下意识的挣扎了一下要抽出来,然后又似乎想起来对面的那个人是皇上是她的丈夫,手虽然是没有抽出来,可浑身却紧绷了起来,坐在那里任凭谁都能看得出来她浑身僵硬着。

  康熙靠近诺敏,低沉的声音响起“你在害怕朕!”

  张了张嘴,诺敏没有将话说出来,只是僵硬的扭动脖子点了点头。

  “为什么要怕朕!”康熙眼里有些玩味,他之前以为诺敏淡然是在欲擒故纵,因此故意没有理会她,可如今想来那哪里是在欲擒故纵呀,明明就是冷漠相对,似乎是想故意将他逼走似的。

  男人即便是在软弱心里也会有一个大男人,更何况是康熙,从来都只有他甩别人的,还没有被别人甩过,今天在这么一试,他又觉得之前的想法错了,她是在怕他。

  诺敏的脸色瞬间就苍白起来,过了好一会儿才小声的说道:“奴才怕疼,奴才也怕皇上怪罪到奴才的亲人身上。”

  疼,他可以理解,毕竟两人的第一次不是那么的美好。

  可怪罪到她的亲人身上,康熙自诩自己是一个明君还没有搞连累的想法,再说了她又有什么罪能让他怪罪到她的亲人身上了。康熙将诺敏的下巴抬了起来,逼迫她的双眼对上自己的“朕倒是不知你何罪之有?”

  这话一出诺敏脸色那是褪得一个干干净净,就连之前樱红的嘴唇如今也只剩下一点粉白“奴才不懂多少大道理,只知道爱屋及乌恨屋也及乌,奴才看见了皇上不堪时候的样子,奴才害怕皇上因此恼怒了奴才,奴才更怕皇上一怒之下将奴才全家都下罪了。”

  仿佛是陈压在心里几个月的大包袱有了发泄的地方一样,诺敏一边说身子一边颤抖着,眼睛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流了下来“奴才好可怕,好害怕日后阿玛额捏会恨奴才,奴才好怕因为自己毁了费扬古和泰芬珠的一生……”

  那一场意外对于康熙来说只是一场风//流//韵//事,他心里或许会恼怒给他下了春//药的人,可却不至于如诺敏这般有这么大的心里包袱,沉甸甸的压得人几乎喘不过气来。一时之间康熙觉得自己之前对诺敏的所有猜测都那么的可笑,你在意的人家压根就没有意识到,你不在意的却是人家最关注的。

  康熙环住了诺敏颤抖的身子,用手轻轻的拍打着诺敏的后背“别怕,朕不会怪罪你,不会怪罪你……”

第24章 选秀决定

  几个月来皇上终于进后宫了,这对于后宫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件喜事,只是很快其他人就郁闷了,康熙好像被诺敏迷住了一样,一连三天都歇在她那里,惹得后宫酸味甚浓。

  好在第四天的时候,太皇太后出马了,这让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包括在别人眼里“盛宠”的诺敏,她是想得到康熙宠爱没错啦,可却不想成为出头鸟别人眼里的眼中钉。

  太皇太后自然不会因为康熙多睡诺敏几天就找康熙去做“思想教育”,若她真有这个心思找得人也应该是诺敏,太皇太后找康熙自然是有正事的。

  第一就是皇七子保成阿哥的归属权问题。第二就是眼看着都要中秋了,今年的大选还举行不?是立马进行了,还是干脆取消,亦或者是延迟一年,这事原本是皇后的任务,可如今皇后薨了,那就只能太皇太后顶上去了。总不能让满洲、蒙古、汉军八旗的秀女就在京城这么干等着呀,总得拿出一个解决方案来才行。

  保成阿哥既然已经被抱到了慈宁宫来,那么太皇太后就没有打算要交出去,只是太皇太后是个明智的人,她再喜欢再看重保成阿哥有什么用?得康熙喜欢看重才行,因此这事还的过明路才好。

  若是以前不知道赫舍里皇后的真面目,或许康熙会反对这事,可如今知道后,康熙对保成阿哥的态度就变的不一样起来,恨屋及乌是有一些,可这到底是如今自己唯二的儿子,康熙对保成阿哥有着一种说不出来道不明白的感情。

  太皇太后想要抚养保成阿哥,康熙虽然心里微微皱眉,可想了想这的确是如今最合适的办法,便同意了这事。要是将保成放在阿哥所里指不定明天他就接到了保成夭折的消息了,康熙经此一事后可再也不敢小看女人了,只是好像有些脑补过头。

  至于大选之事,康熙和太皇太后商量一下,决定必须大选,小选停了可以说是为了防止奸细入宫,可这大选要是停了……那,指不定就有人觉得皇上这是在面对吴三桂的时候信心不足了。

  再说了大选入宫,这次多选一些人,各方面的人都选择一些入宫,也有利于八旗内部的团结。

  至于继后问题……

  康熙看了一眼啥表情都没有表露出来的太皇太后一眼,淡然的说道:“皇后乃一国之母,若是再选一个像赫舍里氏那样的人,朕的子嗣日后还不知道能有多少?更何况这节骨眼上虽然有人选,可却不知道她们内里如何,依朕看不如将她们都选进宫观察一段时间,等着朝廷上局势缓解后在选一人册封为皇后。”

  “这……”太皇太后皱眉,这和她想象中的不一样

  。自从她发现康熙将自己在后宫在内务府的势力都洗清后,太皇太后就意识到肯定有人说了她的坏话,不然皇上即便是忌惮蒙古在后宫的势力也不可能对她出手。

  太皇太后可是经历了三朝后宫的“圣斗士”,即便是因为康熙的洗清损失惨重,可到底后宫还有一些漏网之鱼,凭着这些隐藏深的漏网之鱼太皇太后也大概知道了“真相”,她先是被赫舍里皇后告了黑状,然后又被佟家阴了一把。

  杀母之仇不共戴天,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顺治皇帝也是被太皇太后害死的,接下来康熙又得知太皇太后前几年对于赫舍里皇后的动作更是推波助澜,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康熙当做啥事都没有发生过,一如既往的孝顺太皇太后,简直是做梦,两人没当面撕破脸皮已经算是很好的了。

  在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太皇太后就知道自己栽了,果然当年弄死佟氏那个贱人是对的,这个贱人死了都要和她作对,要是活着这大清的后宫还不知道有没有她说话的份了。

  如果说董鄂妃是太皇太后讨厌的人里排第一的话,那么康熙的额捏孝康章皇后绝对就是排第二了。

  当年她运气好一朝得宠后就爆出有孕来,不但恃宠而骄顶撞皇后,更是利用肚子里的那块肉一手挑起顺治皇帝和皇后夫妻之间的矛盾,导致皇后被废。被废的可是太皇太后的亲侄女呀,太皇太后如何不恨她,之后为了限制住佟氏,太皇太后走了一步错棋召见命妇,让顺治皇上遇见了董鄂氏这个贱人。

  太皇太后如今年纪上来了,精力不如以前,脑子也糊涂了不少,不然依她以前那个斗垮了佟氏又算计死了董鄂氏的手段,她根本就不用害怕赫舍里皇后对她的挑衅,进而又走错了一步棋,真可谓是一步错步步错。

  到了如今这个地步,太皇太后心里有些后悔果然当年她就不应该心软,早知道自己的儿子接下来还能生好几个儿子,她就应该出手弄掉佟氏那贱人肚子里的那块肉。

  以上都是太皇太后在心里的叹息,但叹息归叹息,太皇太后是个聪明人,既然事情已经如此,那么就只能往前看,再沉溺于过去也无济于事。

  康熙的手段一出,倒是太皇太后的脑子又清醒了过来,在得知赫舍里皇后和佟家的动作后,第一时间让人调查了这两家人,事情也的确和太皇太后想象中的那样两家人在闺中都有待选的秀女,如此一来她们之前的算计也就说的过去了。

  在得知康熙知道“真相”后,太皇太后就明智的打消了让科尔沁的格格当继后的念头,可这并不代表着继后的人选和她没有关系了。刚刚她试探了一下皇上的反应,没想到皇上竟然不打算册立继后,这对于太皇太后来说倒是一个好消息。

  太皇太后眼里闪过一丝精光,不管是赫舍里氏、佟氏还是一直眼巴巴盯着皇后宝座瞧的钮祜禄氏,亦或者是其他眼馋着皇后宝座的人,只要皇上没有确定下人选来立即封后,太皇太后就有手段弄掉某些人继后候选人的资格。

  “册立继后,其他的不说,内务府礼部就要忙好几个月,再则封后大典也太奢靡了一下,如今朝廷局势紧张,万不可将国库花在这些上。”康熙瞧着太皇太后皱眉,淡淡的解释道。

  太皇太后点点头“皇上所言甚是,哀家老了还是皇上考虑得周全。”作为大清尊贵的太皇太后,她一向都是宽于待己苛于待人的两重准则,这个时候太皇太后厌恶了赫舍里氏和佟氏,只要不让这两家的格格成为继后一切都好说。

  在大选事情上,康熙和太皇太后意见达成一致后,暂停了五个月的大选终于开始了,停留在京城过了初选的秀女们也陆续的接到通知等着中秋节之后就进行复选。

  这件事情对于后宫嫔妃来说自然是一件坏事,任凭谁知道不久后又要多几个或者是十几个和自己争宠心里也不舒服。因此在康熙又恢复了正常的宠幸嫔妃的节奏后,后宫的嫔妃都使出了浑身解数勾引康熙以求能在新人入宫之前在皇上心里占据一席之地,以免日后被皇上抛到了脑后。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现在摆在后宫嫔妃面前的大事就是过中秋节,虽然南边的局势紧张但这节却不能不过。对于那些没有多少皇上宠爱的嫔妃来说,这可是露脸的机会,指不定皇上就突然看上自己了,因此对于后宫女人来说这中秋节绝对不能马虎了事。

  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一天天公作美,没下雨,万里晴空。傍晚的时候宫女与太监们就忙碌起来了,安放座位,准备供月的祭品,赏月时吃的小吃。

  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天清云淡,皓月升空。披着月亮的清辉,康熙亲自率领众人拜祭月神,宫人们早就在御花园内东向立一架屏风,屏风两侧摆有鸡冠花、毛豆枝和芋头、花生、萝卜、鲜藕。屏风前设一张八仙桌,桌中摆一只大月饼,糕点和水果摆放在月饼周围,作为祭月供品。

  康熙祭月之后,按皇家人口数目将大月饼切成若干小块,每人象征性地吃上一点,称之为“吃团圆饼”。等吃完月饼后,才开始了赏月饮酒听戏。

  不过在三藩之乱的时候康熙想要清闲一下,简直就是在做梦,能给他在后宫滚床单的时间就不错了。在第一出戏还没有唱完了,就见一个小太监急急忙忙的走了过来,梁九功退下听小太监说了一句,脸色大变,片刻不敢耽误也顾不得众嫔妃“愤恨”的眼刀子,直接走到康熙身边小声的说道:“皇上,南边有八百里加急送到。”

  “什么!?”康熙闻言一惊,现实中的八百里加急可不是戏文里写的那样简单,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没人敢送八百里加急,因为事情不到一定重要的程度,用八百里加急是会受罚的。

  这玩意稍有差错,便要受到严厉的处置。驿长应负有若干责任,首先必须每年呈报驿马死损肥瘠,呈报经费支出情况。若有驿马死损,驿长负责赔偿;若私自减去驿站人员和马匹,则“杖一百”。对驿丁的处罚更严。驿丁抵驿,必须换马更行,若不换马则杖八十。凡在驿途中耽误行期,应遣而不遣者,杖一百;文书晚到一天杖八十,两天加倍,以此类推,最重的处徒罪二年。

  难道是南边又有什么坏消息了!?

  在康熙的心里还是大清江山重要一些,不理会众嫔妃抛过来的媚眼,康熙和一旁的太皇太后说了一声后,就领着梁九功匆匆忙忙的回到乾清宫。

  接过驿丁送来的奏折,康熙一目十行的扫了一边,然后露出高兴的神色来“好!”

  奏折里有两个消息,一个是尚部在潮州与叛将刘进忠交战并且接连取胜。另外一个也是一个好消息,之前耿精忠不是在三月的时候响应吴三桂发起的三藩事变吧!

  他为了求稳便以提供战船给郑经,换取出兵,郑经答应。接过郑经从台湾出发,抵达厦门,要求耿精忠将漳州、泉州交给自己。耿精忠这时已经拥有整个福建,认为郑经兵力太少,早已取消和他共同作战,拒绝郑经的要求。郑经于是占领海澄、同安,耿精忠则以断绝和郑经贸易作为报复,双方开始交恶。

  但是泉州、漳州、潮州陆续投靠郑经,耿精忠见郑经声势逐渐高涨,向他交涉,希望将泉州交还,郑经不允许。耿精忠决定用武力夺回泉州,郑经派刘国轩于涂岭击退耿军。

  虽然康熙也挺不爽郑经的,可郑经那是从一而终的反对大清,不像吴三桂和耿精忠那么恶心归顺后再反叛,比起郑经康熙更讨厌吴三桂和耿精忠,因此这会儿将他们狗咬狗的打起来,而且输的人还是耿精忠,康熙心里诡异的舒服了很多。

  叫你丫的反叛朕,这下子打输了吧,活该!

第25章 新人入宫

  “主子,大选选出来的小主们已经入宫了,要不要奴才去打听一二?”碧云给诺敏奉上一杯热茶,颇为积极的说道。

  诺敏闻言很是诧异的看了碧云一眼,然后摇摇头,稍显落寞的说道:“有什么好打听的,左右谁都比我出生高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