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重生升职记(月光蓝莲) 第92章

作者:月光蓝莲 标签: 穿越重生

  作者有话要说:  问我昨天为什么没换?

  答:妈妈昨天嫌室外40度太热了,没去缴网费,于是我被断网了/(ㄒoㄒ)/~~今天还不知道妈妈去缴钱没有,更新暂定。

  


第186章 关注人才

  复选还未落幕大福晋人选也还未定下来, 但瞧着惠妃一脸春风得意的样子,不少人都眼红了, 至少恭妃和荣妃是眼红的。

  恭妃那里不用多说在没人干涉的情况下历史再一次的重新上演她亲兄长法喀被皇上夺去了一等公的爵位然后皇上将这爵位给了她同父异母的弟弟阿灵阿, 阿灵阿一上台就断了家里给恭妃的支持,恭妃自然各种的不顺心又因为庶妃章佳氏怀孕的事情最近火大的很, 看谁都不顺眼, 就更不要说她一直都视为情敌的惠妃了, 瞧着惠妃那样子恭妃恨不得一巴掌给她扇过去。

  至于荣妃嘛, 她自从入宫以来就一直和惠妃争宠, 两人之间的龌龊事太多了, 真说起来她也没什么理由, 就纯粹的看不得惠妃得意, 整的好像后宫就她一个人有儿子似的。

  诺敏知道后事知道后面惠妃曾无数次后悔给大阿哥胤褆找了那么一个不争气的媳妇,因此显得无所谓,她没过分关注这事, 因为她有更重要的事情关注。

  今年荷兰政府遣使来华, 在荷兰使节带来的礼品中,有“蟠肠鸟枪”。然后皇上就会让戴梓仿造,结果很快就仿造成功了, 后来不又奉命仿造“佛郎机”(西班牙、葡萄牙所造的炮), 只花了5天就完成了。

  戴梓的才华遭到同事的妒忌,加上为人刚正不阿,敢言人过,在朝中也得罪不少人, 而他在“冲天炮”一事上更是让南怀仁在康熙面前大大的丢了脸面,埋下了祸根。

  南怀仁嫉恨在心,他逮住了机会,与张献忠的养子一道,诬陷戴梓,给戴梓扣上“私通东洋”的帽子,于是康熙将戴梓流放到了盛京)。在那里,戴梓艰难地生活了30多年,被迫以卖字画为生,“常冬夜拥败絮卧冷炕,凌晨蹋冰入山拾榛子以疗饥”。直到戴梓77岁时,他才被皇帝赦免,不久后便因贫病交加,溘然辞世。

  戴梓此人是一个天才但同时也是一个傻瓜,他在火器方面有着绝对的天赋,然而这人情商太低做官简直是自寻死路,被冤死完全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可惜清朝没有专门的研究院,不然这货在研究院里当技术宅绝对能如鱼得水。

  此人和诺敏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但就因为这人的才华,诺敏决定一定要保住她,在火器方面横向相比,不说大清就是东西方的天才全部加起来,这个时代也很少有人能稳赢他,有他在大清至少不会在火器方面落后挨打。等着他发明的母子炮在征讨葛尔丹大显神威后,说不一定还能借此机会整个清朝版研究院出来。

  这事倒不是诺敏从后世得来的灵感,至秦朝开始汉人的历朝历代都设有这样的部门,只是叫法不一,而且这些部门主要是负责制造兵器,兼职才是搞研究。最出名的就是唐朝的军器监,唐刀什么的就是这部门研究出来的好东西,供唐军横扫天下。

  这人只是诺敏重点关注对象的其中一人,火器的重要性对于国防来说不言而喻,但一时半会儿的大清还不会亡国,而且一旁还有以南怀仁为首的深受皇上信任的各国传教士虎视眈眈,诺敏暂时还不想和他们起冲突,因此戴梓那里是暗中进行的。

  不过另外一个人诺敏就直接让人绑架了,谁让他不但是汉人还是平民了。

  这人恐怕很多人哪怕是后世很多人都不知道,根本就没有听说过他的名字,但这位大人的名头却非常的霸气,说几个给大家听听:

  “康熙如果重用他,中/国早就牛起来了,西方各国谁敢称列强?”

  “清朝若用此人,何来后世八国侵华?”

  “若有他,谁敢到中国捣蛋闹事?”

  “清朝爱迪生!”

  这人是扬州人,叫:黄履庄。说出来肯定是全场懵逼的状态,但说到他的发明,肯定大家都双眼冒光。

  在康熙年间,黄履庄研制了自行车。这种自行车前后各有一个轮子,骑车人手摇轴旁曲拐,车可自动前行。这是世界是最早的自行车,比法国人西夫拉克制造的木制自行车早约100年。可是,这项发明却没在中国普及,以至清末自行车还要从外国引入,并美其名曰“洋车”,真是可笑至极!

  康熙二十二年,黄履庄还制造了世界第一架湿度计,名为“验燥湿器”,可以“预证阴晴”,这项发明成果如果得到应用,中国的天气预报将比法国早170多年!因为黄履庄发明“验燥湿器”170多年后,法国才在1856年首次建立气象站。

  黄履庄发明湿度计后,又发明了“瑞光镜”,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探照灯,也是世界是最早的取暖灯。《虞初新志·黄履庄传》:“夜以灯照之,光射数里,其用甚巨。冬月人坐光中,遍体升温,如在太阳之下。”100年后,欧洲人才于1779年才制成类似器物。如果此项成果用于军事,中国军队的夜战能力将大大增强。

  &nb

  b 除此之后,黄履庄还发明了玩器、水法、验器、造器之器,制造了“真画”(世界最早的机器人)、“自动戏”、“自行驱暑扇”、“验冷热器”等,仅《虞初新志》就记载其发明成果27种。

  之后这人就神秘的消失了,也就是说这人活跃在康熙二十年到康熙三十年之间,早在前几年诺敏就让人去扬州寻找,但一直没有找到,今年年初终于扬州那边传来了好消息了,说找到这人,已经躺在床上重病了,再晚一会儿就一命呜呼了。

  诺敏自然传出话去让人全力医治他,大清还有好几场战争要打,黄履庄的那些发明是有机会派上用场的。

  即便是没机会,今年他才三十一岁,就算按照上辈子皇上的年纪来算,这要这人活着还是有机会为新皇效力的。诺敏觉得要是皇上不识货,等日后自己儿子上位后,就把这人拉去当研究院的院长。中间这几十年也可以让他研究一些民用的东西出来赚钱,至少比这人死了好。

  出了这人外,还有几个略逊于他的人也在诺敏的名单里,即便是日后皇上不识货,她出钱也能养活这些人,找起来一点也没有心理负担。

  要不是自家商船才开始不给力,诺敏都想去西方各国抢人了,拿着名单找人,允诺给资金给人,那些科学家还有不上贼船了,就算有几个清高的不上,诺敏不介意出钱“邀请”他们来大清“交流”。

  谁让现在西方那边正值启蒙运动的时候了,科学家和天主教已经撕破了脸正面敌对相互之间对掐的厉害,天主教动不动的就是架十字架烧人,这个时候去抢西方的科学家完全天时地利与人和。

  要不然如此,罗马教皇怎么会将目标看向大清,视大清为这块肥肉。大量增派、滥派传教士来华,在中法友好交往中插一腿。要求教民不敬天,不崇拜祖先牌位,不拜孔夫子,惟罗马教廷之命是从。

  这完全与大清的国情相背,要不是西方那边地盘大失,眼瞧着天主教地位就要不保,罗马教皇抽风了脑残了才会如此的急功近利。惹得皇上极为恼怒,然后干出驱逐天主教的事情来。

  这事诺敏得为皇上说句公道话,不是皇上眼界低愚昧,而是天主教和罗马教皇欺人太甚。大清入关都没天主教那么凶残,虽然也曾下旨留发不留人,但好歹没让汉人不敬天不崇拜祖先牌位不拜孔夫子呀!

  就因为这事,诺敏还得盯着一个人,一个叫白晋,又作白进,字明远的法国传教士。若不是他来大清回国后对着欧洲各国大吹特吹大清罗马教皇也不会注意到大清。他虽然推动了东方文明在欧洲的传播,但影响笛卡尔、狄德罗、伏尔泰、莱布尼兹等人使得启蒙运动顺利进行。

  古老的华夏文明不重神权的思辨哲学和伦理本位的道德意识与强调理性的资本主义思想体系恰有异曲同工之妙,因而成为启蒙时期欧洲先哲极力推崇的思想体系。

  一句话说完,白晋这人就是一个坑货,若是没有他东西方高层的关系也不会那么紧张。西方科学派和天主教的对掐活动或许还会多搞几年,那些科学研究自然会晚诞生几年,这就无形中给大清争取到了时间。

  不管是暗杀,还是给他整个水土不服暴病而亡,反正诺敏是不会让他在有机会坑大清。至于西方的启蒙运动能不能顺利进行下去,关诺敏啥事,她恨不得启蒙运动失败这样可以多拐骗几个科学家到大清来。

  至于大清没科学体系,科学家来大清没事干?

  这种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即便是不能让这些人屈尊降贵的教小孩子,诺敏也给他们安排了要研究的东西。

  那就是:蒸汽汽车。

  不是因为西方后世开着蒸汽轮船来打大清的事情,当然也有这方面的一点原因。更重要的是现在大清就有蒸汽汽车的实物。

  发明人就是有些小心眼见不得别人好的南怀仁,也是皇上的科学启蒙老师。

  康熙十一年南怀仁在紫禁城里看到儿童放中国风筝,受到风筝由于借助空气而飘动起来的启发,南怀仁通过人为制造蒸汽,进行了汽轮机的最早实验。

  利用一定温度和压力的蒸汽的喷射作用推动叶轮旋转,从而带动轴转动以获得动力,在北京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架设在马车上的蒸气动力机械四轮蒸汽车。

  当时这个创意是献给皇上的一个大玩具,却不知这是当时最具高科技含量的“玩具”,是一种科技发明。那时,瓦特还没出生,南怀仁比他制成的蒸汽机早了近一百年。

  这玩意现在都还好好的放在皇宫里的,诺敏只等着南怀仁过几年一命呜呼后,就让人研究这个。要是有了实物和研究的方向,还没人研究出来蒸汽汽车和蒸汽机,诺敏觉得大清亡国完全是活该。

第187章 喜气洋洋

  无论是研究院还是去西方虏人才那都是长久计, 一时半会儿是不可能看到效果看出什么好处来的。而且诺敏知道皇上这人或许是因为小时候的阴影被害幻想症很重,尤其是二废太子后每每看人都是一副“总有刁民想害朕, 总有皇子想要篡位”, 戴梓她有八成的把握保下来,但研究院的事情诺敏还真没把握, 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实在不行就将事情全部推给胤祦好了, 儿子嘛就是用来替自己背锅的, 诺敏毫无节操的想着。反正她只是一个小女子, 要那么多节操来做什么。

  将事情交代下去了, 殿选也选完了, 除了上记名入后宫的会立马出结果直接入宫外, 其他记名秀女皆出宫回家等待圣旨和口谕, 要是一个月后啥都没有那三年后便还要再选一次。

  皇上虽然喜欢美色但也不算特别渣,虽然他某些时候非常渣,这次大选也有新人入宫, 但没人住进永寿宫来, 这让诺敏的心情稍微好那么一点点。随之而来的给大阿哥胤禔的赐婚圣旨,更是让诺敏心情不错,因为大福晋和上辈子一样还是那位伊尔根觉罗氏。

  同样心情不错的还有惠妃, 虽然伊尔根觉罗氏不算备选人里最好的那一个, 但也丝毫不差。首先伊尔根觉罗氏和纳喇氏一样都是满洲八大姓氏之一,世家大族底蕴深厚,这位的阿玛是科尔坤,康熙二十三年坐上了户部尚书的位子, 之前是左都御史,深得皇上信任和器重。

  惠妃之前对于大福晋的第一候选人是富察氏,就是马齐孝贤纯皇后那一支,谁让人家不但同样是世家大族手里还有兵权了。惠妃一向很聪明懂得取舍,既然皇上不愿意胤禔娶富察氏,伊尔根觉罗氏其实也不差什么,等着胤禔大婚后上朝议政的时候一样能给他助力。

  坐在慈宁宫里,诺敏扫了一眼脸上笑容就没有断过的惠妃一眼,心里冷笑也不知道几年后惠妃还能不能笑得出来,除了大福晋连生四女外,大福晋的阿玛科尔坤也不是什么好货色,诺敏可记得上辈子太子胤礽的后院里有一位庶妃就是这位大福晋的庶妹。

  不过在这个时候诺敏自然不会将这些事情说出来,不然别人还以为自己嫉妒诅咒了。瞧着皇太后也一脸高兴的样子,诺敏顺着说了几句奉承话。

  “你也别急,三阿哥下次大选也能指婚了。”皇太后笑盈盈的说道,又看向荣妃“四阿哥也快了。”

  指婚而已,又不是成亲,十二岁左右就可以。大阿哥胤禔上一届大选没指婚,除了因为没几个合适的外,还因为当时太皇太后和佟贵妃对掐局势紧张,皇上又一心想着老太太的事情没心思,惠妃自然不会作死的提出这事来。

  皇太后的这话让荣妃很高兴,下一届大选得意的人就应该是她了,虽然一旁会有昭妃一起得意,但这并不妨碍荣妃的好心情“皇太后说的是,转眼孩子们就这么大了,也能成家立业了。”

  惠妃看荣妃不顺眼便开口说了一句“若是承庆还在,说不定孩子都有了。”

  承庆是皇上的第三个儿子,康熙九年出生的,若他还活着肯定早已成亲,孩子真说不上早就有了。

  惠妃这话明着是叹息自己的长子夭折,可实际上却在刺荣妃,谁不知道皇上的长子是荣妃在康熙六年所生的承瑞,承天之吉瑞,真是好名字,可惜却夭折了,不然哪里有现在胤禔当大阿哥的事情。

  还有就是当年那是孝襄皇后当家不说没生下来流产了的,就是生下来夭折了的阿哥公主也多的是,其中就以荣妃为最,生了五个儿子死了四个,最后还是因为孝襄皇后难产死了,人薨了管不了后宫之事,她才保住了最后一个儿子。

  比起荣妃来惠妃虽然也夭折了一个儿子,但还是有优越感的。只是或许惠妃是被大福晋家世不错的好消息冲昏了头脑,一个不小心放了一个地图炮,她这话被刺着的可不止荣妃一个人。

  其他人不说皇太后心里就有些不好受,比起那些承宠后流产或者是生下来后孩子夭折的人,她更苦逼好不好,一直守着活寡,和先帝也就大婚的时候有过那么一次,后来在董鄂妃死后先帝更是宁愿出家也不愿意看她一眼。

  惠妃这话皇太后心里可不舒服,觉得惠妃得了便宜还卖乖看不得别人好。再加上太子胤礽被太皇太后抱养,大阿哥胤禔又一心想要和太子胤礽较劲,皇太后越发不喜惠妃。

  只是她一向在皇宫是透明,再加上这次皇上给大阿哥胤禔指这么一个嫡福晋也不知是何意,在没有绝对的把握之前皇太后是不会轻易出言的,这份不

  这份不喜也没有说出来留在了心里。

  诺敏不动声色的将众人扫了一遍后,敛目喝茶,她才不要掺和进去,反正她没流产过也没死孩子。

  诺敏不掺和不代表别人不掺和,惠妃那话被刺耳的可不止皇太后,恭妃这段时间原本心情就不好,先是亲哥哥被夺了爵没了家族的支持,后来又是被庶妃章佳氏打脸,原本想着给同父异母的弟弟阿灵阿指个家世低嫡福晋恶心死他,没想到皇上竟然将富察氏的嫡出格格指给了阿灵阿,哪一件事情都让恭妃心情不爽。

  不过平心而论,富察家的嫡出格格配钮祜禄家的嫡子,这才是门当户对合情合理的联姻,上辈子阿灵阿娶小乌雅氏那完全才是不正常的事情。

  这会儿惠妃说了这话,恭妃就忍不住想到自己流产的事情,觉得惠妃这是在炫耀,当下就强压着怒气说道:“承庆阿哥都卒了这么多年了,难为惠妃姐姐还记得,真是慈母呀!”

  恭妃将“慈母”二字咬得极重,任凭谁都能听得出来话里面的讽刺,这后宫里谁不知道惠妃当年亲自给大阿哥胤禔下天花的事情。纵使有孝襄皇后的压迫,可也没见别人这么狠,自己的亲生儿子都能下手。

  闻言,惠妃脸色微微一变,当年的事情她不后悔,若不是这样胤禔如何能长大成人,她又怎么会有现在在后宫的地位。

  恭妃等人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没有经历过孝襄皇后的手段自然不知道这女人又多厉害。后宫里当时流产夭折了那么多的孩子,哪怕就是傻子也能察觉出不对来,可偏偏人人都知道皇后有问题,却偏偏没有一个人能抓住她把柄。

  惠妃虽然一直和荣妃争宠,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她也认可了荣妃这人,智商是没有她高但也不傻,荣妃生一个死一个,她也夭折了长子,后宫当时无论阿哥还是公主生下来都是体弱的一不注意就夭折,在这样的情况下惠妃只能放手一搏。

  所幸老天爷对她还不算太残忍,她赌赢了,胤禔平安的长大成人不说还混了一个熬过天花的名声。唯一让惠妃没有算到,之后每每想起来懊恼的就是她没有想到这事竟然会被人察觉不说还被人捅了出来。

  因为坚定心中的信念不后悔,惠妃虽然脸色不虞可说话却依然强硬有力“这是自然,日后恭妃妹妹经历了这些事,必然能体会到姐姐的心情。”就差没有明着诅咒恭妃日后即便是有儿子也是夭折的份。

  恭妃被惠妃这话气得不请,真准备开口反击了,上头的皇太后听着这些话越来越不像样,恼了,开口委婉的训斥了几句就让大家都散了,有些话后妃可以说,但却不能从她这里传出去,皇太后拎得很清。

  德嫔郭络罗氏居住的启祥宫离慈宁宫最近,随后是诺敏居住的永寿宫。进了永寿宫的大门,诺敏没回正殿去,而是先去了东配殿。

  永寿宫现在只有三个宫妃,诺敏住正殿,两个庶妃原本是住后殿的,不过因为庶妃苏氏生下了十一阿哥来,等着天气暖和后就搬到了东配殿。配殿的屋子其实也比后殿的大不了多少,但除了地位不一样外还因为配殿比后殿的屋子多出两个耳房来,无论是给奴才当居所还是布置出一个小厨房冬天有个火炉烧热水热饭菜,都比后殿强。

  “这段时间忙着大选的事情,倒是没见小十一,他可还好?”诺敏侧脸向落后自己一步的庶妃苏氏问道。

  庶妃苏氏连忙回道:“承蒙娘娘关怀,有皇上皇太后和娘娘的庇佑,十一阿哥很好,之前换季也没生病。”

  诺敏闻言一笑,到底是亲生额捏照顾得就是仔细,十一阿哥刚刚生下来的时候看着的确不大好,不过庶妃苏氏照顾的好,诺敏也不小气时时常让碧云给他们母子送好东西去,经过半年的调理,十一阿哥现在看起来好多了,只是不是一看就夭折的样子。

  “那也是你仔细,可不是人人都似你这样。”这后宫里还有现成的一个生了两个儿子都没保住啥也不是的苦逼货。

  “娘娘夸赞了。”庶妃苏氏微低着头谦虚道。

  不仔细那是人家那拉氏有资本,那拉氏当时有家世又能生自然后路比她多,即便是现在失宠了明里暗里都有人嘲笑,那拉氏的家族也似乎抛弃了她另外送了格格入宫,但你可曾见内务府的人克扣过她的份例?这就是人家的底气。

  庶妃苏氏是汉军旗家世不突出家里也没个能人,她日后又不能生了,自然对十一阿哥精细,因为这是她唯一的希望能不用心么。

第188章 想不出来

  进屋去了身上的热气后, 诺敏才在庶妃苏氏的陪同下进了西次间,十一阿哥正躺在床上睡觉, 作为一个才半岁的小婴儿睡觉就是他的任务。奶娘见诺敏来了连忙跪下请安, 因为怕吵醒了十一阿哥所以并没有叫出声。

  诺敏摆摆手让她们都起来,上前一步看向床上的小人儿, 身量比正常的健康婴儿小一些, 但脸色不错, 睡得正香甜, 小脸颊还浮出两朵红晕来。

  看了几眼十一阿哥低声的吩咐一旁的奶娘和宫女好生伺候, 然后诺敏就退了出来, 被庶妃苏氏迎到了东次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