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农家子靠植物系统飞升首辅 第235章

作者:渝跃鸢飞 标签: 种田文 科举 穿越重生

  顾璋很给面子地举杯,众人都看着他,也都举杯:“客气了,客气了!”喝完擦擦额头上的汗。

  顾璋发现,薛见雷这厮,今天几乎收敛了一切傲气和气势,姿态也不能说摆得很低,但是谁都能看出他的诚意,言语间是真的发自内心的感激。

  于是慢慢的,原本拘谨的、有些害怕的大伙,都慢慢放开来。

  纷纷开始喝酒、吃肉。

  酒过三巡,微醺状态下,更是胆子大了,好奇的问起了边关的情况。

  “这肉可真带劲,还是第一次吃这么好吃的羊肉。”

  “边关是不是羊肉很多?”

  “我看刚赤的人都结实得很,是都这么有力气吗?”

  即使是这些随口一问,薛见雷也都不露出一丝厌烦神色,而是认真回答。

  顾璋惊呆了!

  他觉得这会儿薛见雷,简直跟个五讲四美的乖书生一样。

  在前来他们这儿敬酒的时候,对他爹娘更是跟好脾气的晚辈似的。

  怎么不对他这么好声好气?

  这分明有他一份功劳!

  不过抓着空隙,顾璋也问到了更多细节。

  比如运送粮食的队伍,主要是宁都府三家最大的镖局,还有好几家小镖局,然后是各个村子里的出的青壮年,都是家里壮劳力多,少一个不耽误农事的。

  最后还有一批训练有素的衙役。

  顾璋正打听着路上的情况,忽然不知道是谁开了个头,现场喝得有点开心的宁都百姓们,开始吹起牛来。

  吹牛不可怕,可怕的是这些人不吹自己,而是吹他!

  有人举着羊腿,登高呼喝:“虽然是给边关送的粮食,但是我们可都是冲着小农神大人的面子!”

  “对——要是你们敢欺负咱们宁都的小大人,那那那……肯定让你们好看!”这人喝得有点晕乎乎的。

  顾璋囧然。

  “粮食产量啊?”被问到的汉子站起来,腰杆挺得特别直,下巴都高扬,端着酒水碗举高:“我们的麦粒,有这么大!”

  碗口大小的麦粒,这就是亩产4、5石的宁都吗!

  没见过故而完全无法想象的刚赤府兵卒、百姓们,脑子里顿时浮现出碗口大小麦粒的场面,顿时倒抽一口凉气。

  “嘶——”

  在一众惊讶崇拜的目光下,喝点了小酒的人更飘了,扯着嗓子喊:“我们的麦田,金黄色的!田里的麦穗,比人还高!每亩收割后堆起来,跟金山一模一样!”

  顾璋喝的茶水一口喷出来:“咳!咳咳!额咳咳!”

  他怎么不知道!

  他这个正主都不知道!

  “难怪你们喊顾大人小农神!”

  “哇——”

  “怪不得一亩地能收那么多粮食,原来是这样。”

  随着阵阵粗犷的惊呼,数不清的锃亮目光都扭头看向顾璋,仿佛他真是神祇一样!

  顾璋:!!!

  他有异能的时候,也不敢这么随口胡造!

  顾璋试图解释:“别听这群酒鬼的,都喝醉了。”

  “我没醉!”

  “这点酒怎么会醉?我胡老汉一口唾沫一个钉,绝对不说胡话!”

  刚赤百姓纷纷点头:“顾大人你就别谦虚了。”然后以一种“我们都懂”的眼神,笑得和煦地看顾璋。

  顾璋噎住。

  没救了!

  等明天酒醒了之后,应该就澄清了吧?

  这场招待感谢的酒宴,一直持续到很晚。

  同时,田钱粮官带着兵,将所有的粮食,分为粗粮、细粮、陈粮……分别检查然后入库。

  军队得了苦盼已久的粮食,大喜!

  送粮食来的百姓们,吃好喝好,成就感和虚荣心同时被满足,不知道多舒坦!

  可谓宾主尽欢。

  等到第二天,顾璋本以为夸张的流言会因为酒醒而平息。

  没曾想,那些人醒来之后,面对询问,还有一双双羡慕得发光的眼神,抹不开面子,腰杆子一挺,硬着头皮:“没错!”

  至此,满城风雨,人人都说顾大人曾种出碗口大的麦粒,金山一样的麦穗。

  顾璋:?

  他恨吹牛!

  ***

  顾璋头顶冒烟地跑了一趟军营,勒索了一批麦子过来:“我要处理一下,然后作为明年的良种。”

  田丰都好奇地问:“是要处理成那种碗口大小的麦粒吗?”

  顾璋指着一袋麦子,没好气地说道:“你看这像是碗口大小吗?亏你还是个读书人。”

  田丰:“那么好的肯定要留在宁都作种,怎么会带来。”

  顾璋拳头捏紧,给田丰啪啪两拳,造出一对乌黑熊猫眼。

  “眼睛不要可以丢了,还有,把钱还我!”

  他的钱,可不能便宜了这个见到什么都要薅干净的周扒皮!

  顾璋拉了合适的粮食,先放在府城粮仓里存起来,打算等明年播种之前,小小地“处理”一下。

  把粮食清点好之后,军中也飞快向朝廷,八百里加急送了战况、收到粮食的情况。

  ***

  京城文武百官,此刻都还沉浸在前些日子收到宁都知府消息的余韵中。

  简直震惊朝野!

  竟然有人能得民心到如此地步?

  宁都知府都做不到的事情,他们这么多人都为之焦头烂额的事情,被顾瑶光的爹娘做到了?

  真的筹集到了粮草,要给边关送去?

  据说是秋府君主事,一个女人,竟然如此厉害?

  宁都知府是没有途径发八百里加急的信函的,尽管他用了最快的法子,等消息到京城的时候,送粮食的队伍早就火急火燎地出发,走出了好大一截了,明盛帝想派兵去护送,都不知道人在哪里!

  明盛帝几乎是立刻朝各个府城下了令,保证一路畅通,又同时给边关发了信函,其中的时间差,简直让人心急如焚。

  更别说秋娘和顾大根,加上一群百姓,根本没有给朝廷发消息的自觉,脑子里都是“我去救儿子!”“我去给小农神送粮食。”

  主打一个:民间团队,风骚走位,皇帝是谁?

  要是完全没消息吧,可能也还好,不会如此心急,可偏偏时不时会从各地官员,驻兵那儿传来一条消息!

  “皇上,粮草到我们这儿啦,很多!我们已经安全护送粮草入了下个府城!”

  这是报喜+暗搓搓表功的,粮草没在我的地方出事,我给好好地送出去了,接力棒交到下一府手上!

  谁也不敢打粮草的主意,怕有个闪失,背上通敌叛国的锅,再加上秋娘和宁都百姓都护得紧,于是他们只知道“很多”,没有具体数量。

  这可不急死人吗?

  还有镖局里老手带着队伍抄近路,绕过了某个城池,直直冲着边关而去的。

  那城池颤颤悠悠打报告:“没看到啊,我日日守在城门口,还派衙役沿着官路打探,真的没看到队伍的踪影。”

  这官员吓得以为自己这儿出了岔子,然后又多思多忧,觉得会不会有人把责任扣在他头上?

  折子写得那叫一个惶恐不安。

  送入京城之后,简直把文武百官心都吓掉了。

  ……

  这一封封折子入京,不但半点没平息担忧,让京中知道粮草情况,反而让所有人心都悬起来。

  明盛帝更是气极,直接把折子摔了。都护送了,不知道一路护送到边关去吗?怎么还一副功德圆满的语气?

  可后面再补发圣旨,人也追不上了,甚至粮草都不知去向。

  仔细算算,往后一段路,竟然都没有合适的驻兵了,从京城派兵的话,还不知他们走的是那条路,追上说不定粮队都快到边关了。

  简直气得肝疼!

  这样心悬着,百官都辗转反侧,日夜难眠,一边加紧速度筹集粮草继续往边关送,一边关注着这只滑不溜的,神出鬼没的民间送粮队的情况。

  宁都百姓为顾璋捐赠的粮草,到底有多少?减去一路消耗之后,到了边关还能剩多少?

  有没有顺利抵达?能不能赶在粮草耗尽,匈奴开战前赶到?

  路上会不会遇到什么危险?

  一个妇人主事,真的能行吗?

  在满朝官员心急如焚之时,来自边关八百里加急的军情,终于快马扬鞭进入京城。

第113章 毒液

  八百里加急的军情, 一连数日出现在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