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开国篇 第106章

作者:雁九 标签: 穿越重生

  州衙设宴是后头晚上,这是打定主意那之前不见人。

  大家心中更没底了。

  唐光可是诸将军中最好说话的,如今都变了态度。

  是霍元帅御下严厉?

  有耳目灵通的,小声传递消息:“尤家没收到帖子!”

  “不会吧?尤家可是……”

  越是聪明的,想的越多。

  “这是打唐将军的脸呢……”

  “是不是又要‘变天’……”

  几轮兵变下来,大家都淡定了。

  只因这两次兵变都太和平。

  徒三进城前,是宰了知州、州判,还有他们身边亲信,可总共也就十来人。

  滁州知州、州判之前效陵水知县行事,大肆在城里索拿弥勒教徒,已经引起众怒。

  弥勒教在淮南传了几十年,信众不可胜数。

  就算大家不信弥勒教,也不能说亲友全都不是教徒。

  偏生知州当初为了敛财,故意借此敲诈各家,实在可恨。

  徒三爷和气,江二爷和气,不见杀戮,又接了各家示好,使得滁州里这些大户人家对于白衫军少了几分敬畏。

  尤家、张家明知晓南货铺子是霍家小辈产业,依敢如此行事,就是因此。

  就算唐光闭门不出,大家也只有疑惑,没有畏惧。

  一直到,新的消息传来。

  尤家酒坊被封了!

  尤家上下被拘拿!

  张家绸缎庄被封了!

  张家上下被拘拿!

  唐家门口立时肃静。

  之前还扯着闲篇,互相打探对方有没有私下巴结上新元帅什么的,如今也都没有了心情……

  这是有目的的夺产?

  还是厌弃唐将军殃及池鱼?

  张家又是怎么回事?

  ……

  霍宝回了州衙,去老爹那里送高丽参,才想起之前疏忽。

  落下了养伤的牛清。

  牛清为了父子两人,能豁得出性命,霍宝心中已经将他视为亲人。

  “爹,先分一斤给清大哥,回头去城里药铺再寻些,这个可以切片当参茶吃。”

  霍五却是不赞成道:“先不急着送,回头一起送。不能分两份,要分六份,清哥儿的从我这份取。”

  霍宝怔住,随即明白老爹用意。

  诸头目中,林师爷年将花甲,需要补身体。

  老爹开始保养身体,马寨主只比老爹小一岁,也不算年轻。

  马寨主有的,薛彪那里就不能落下。

  要不然以薛彪的脾气,肯定要恼。

  诸亲长都有了,就得顾着唐光面子。

  邓健三十岁,年富力强,不需要进补。

  可不管他需不需要,霍宝孝敬了一圈,就得算他一个。

  霍宝抽了抽嘴角,这以后是要多出几个爹孝敬的意思么?

  霍五只当儿子不乐意,低声劝道:“人心换人心,你视他们为亲叔伯孝敬,他们才能将你当亲子侄疼爱……不管心里怎么分远近亲疏,这面上都要做的周全!”

  霍宝点点头,很是受教。

  确实是自己疏忽了。

  但这高丽参还是越早吃越好。

  其中有几株是已经切片的,霍宝就亲自拿了几片,泡了参茶给老爹:“爹先喝着,我寻鲍大夫去……他家擅长养生,药铺里当不缺这个……”

  霍五没有留儿子,摆摆手让他走了。

  喝了一口参茶,霍五长出一口气。

  不用儿子惦记,他也会好好保重自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儿子才十三,他得护着儿子,长成顶天立地好男儿。

  ……

  州衙偏厅,鲍白英满脸急切,看着林平安。

  “林二爷,不知张家到底是什么罪名?可否有通融的余地?”

  林平安好奇道:“鲍大夫怎么问这个?李家还没上门呢?”

  谁都晓得绸缎张家与木器行李家世为姻亲,素来同进同出的。

  如今张家人都被拘押,铺子宅子被封,李家人没露面,倒是将鲍家逼出来。

  鲍白英苦笑道:“我家与张家去年换了庚帖,我家小二订的就是张家长孙女。”

  “张家私藏军械,圈养力士,图谋不轨,家产收没……”

  鲍白英脸色苍白,显然听出来张家到了末路。

  他重重地叹口气,正色道:“林二爷,能不能帮在下请示下各位将军,可否允在下次子与张家女践行婚约?”

  罪不及出嫁女,鲍白英坚持这门亲事,是想要保全张氏。

  林平安没有急着应答,好心提醒道:“鲍老大夫那边,怕不会应允此事……”

  鲍老大夫滑不溜手,应该不会愿意让自家跟“获罪”的张家牵连上。

  鲍白英神色坚定:“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能为我儿做主。”

  “鲍大夫真君子也!”

  随着说话声,霍宝走了进来。

  倒不是他有心偷听,只是过来寻人,正听了后几句。

  鲍白英苦笑道:“不敢领小宝爷赞,人生在世,有些道义,总要坚持。”

  气氛颇为沉重。

  鲍白英不会是误会张家要死绝了吧?

  这人的性子有些天真,可这种品格值得敬重。

  霍宝不想闹出乌龙,直接道:“张家上下不会有性命之危……张家与亳州柳元帅有旧,家主幼女是我舅舅房里人,六爷会派人送张家去亳州……”

  鲍白英听出霍宝话中之意,却依然坚持道:“姻缘既定,就没有随意更改的道理,还请小宝爷成全!”

  物离乡贵,人离乡贱。

  张家丢了祖业,又去了他乡,想要立足何其艰难。

  张氏留在张家,说不得这辈子就毁了。

  “你家肯重诺迎娶,是义之所在,我去与六叔提此事……”

  “谢小宝爷成全!”鲍白英感激不已。

  霍宝摆摆手,去寻马寨主。

  至于高丽参之事,又不差这一日半日,倒不好这个时候提了。

  ……

  马寨主听闻此事,很是唏嘘:“这年头落井下石的多,雪中送炭的少,咱们作甚不成全?”

  “带了几分书生意气,贵在心正!”霍宝忍不住赞了一句。

  “这样的人用着也放心,出不了大褶子。”

  抄没尤家、张家的事情都是马寨主负责。

  马寨主点头了。

  霍宝也就得了准信,打发人传话给鲍白英,可今日迎娶。

  州衙这边不会有人对尤、张两家女眷做什么,可这世道重贞洁,女子在衙门里关一会儿与关一夜到底不同。

  避免节外生枝,还是今日迎娶要好。

  尤家、张家被抄家,吓坏了城里各大户人家。

  有张家在里头,这不是被唐将军牵连,这是“杀鸡骇猴”?

  新官上任三把火,这是霍元帅的“火”吗?

  大家猜不到缘故,又不敢直接登州衙询问,都派了人手暗搓搓盯着州衙这边动静。

  鲍白英急匆匆而来、急匆匆离去,不过片刻功夫就传到各当家耳中。

  难道鲍家也要不保?

  为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