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开国篇 第113章

作者:雁九 标签: 穿越重生

  霍豹、林平安分量不够,还得霍宝出面。

  毕竟来的这些人,都是以后的“同志”,得让他们感觉到温暖。

  霍宝就拉着霍豹、林平安打下手。

  至于水进,则是跟着霍五、马寨主、唐光、邓健去了大营。

  ……

  大家是为滁州兵的安置来的。

  马寨主、唐光的直系九千人不动,另外七千滁州兵,四千是杜老八的人,三千是之前的滁州州兵。

  这七千人,今日都交到霍五手中。

  霍五没有留在手中,道:“老八的人手不动,给他留着。剩下的三千人,水进先练着,回头从这里挑亲卫……”

  大家没有异议,只马寨主道:“永阳户籍人口一万多户,可以从永阳征一次兵。”

  曲阳八千户,征了两万人。

  州府永阳人口数是曲阳双倍不止,只有六千兵卒,还有征兵的余地。

  霍五点点头,道:“等驹子他们几个上来,就下去征兵,第一批先征四千人!”

  州府这边征一万也是能的,无奈大家现在缺粮。

  只能分批征了。

  ……

  州衙门口,已经有客人到了。

  毫无例外,先来的几家都是商贾人家。

  商贾人家,最会看脸色,也最知趣。

  霍宝站在门口,身上只是家常衣服,身后还是背着锏囊。

  他身边,站着霍豹、林平安。

  这样的少年,这样的装扮。

  大家心里有数,不会弄错人,都明白这就就是那位小元帅。

  小元帅亲自迎客?

  大家越发摸不着头脑。

  到底是几个意思?

  瞧着这少年相貌俊俏,待人温和,一看就是读书种子。

  那霍元帅是读书人出身?

  大家不觉得轻松,反而更紧张。

  喜怒随心的莽夫可怕,城府深的读书人更令人没底。

  霍宝也不过是出来撑个场面,神色淡淡,彼此见了礼,就叫人往里头带。

  待看到眼熟的面孔,霍宝神色才缓和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郭家人到了。

  郭掌柜扶着郭老爷在前,郭三爷带着子侄在后。

  霍宝对郭掌柜点点头,随后望向郭老爷。

  双鬓染白,额头上有两块老人斑,这是鲍老大夫的表弟,这才是花甲老人的正确打开方式。

  郭老爷恭敬道:“小老儿见过少帅!”

  “长者不必多礼!”

  霍宝心中为这称呼酸爽,面上却是不显,虚扶一把。

  这会儿功夫,鲍家的马车也到了。

  鲍老大夫从车上下来,眼圈泛红,眼皮耷拉着没精神。

  他身边跟着长子鲍白英、长孙鲍元、次孙鲍小二。

  眼见是霍宝亲自迎客,鲍白英连忙小声道:“爹,小宝爷在呢……”

  鲍老大夫也瞧见了,不敢耽搁,连忙加快脚步。

  “鲍老、鲍大夫……”

  霍宝早瞧见他们,主动招呼着,脸上还带了笑。

  嗯?

  众人都望向鲍家父子。

  这是不熟!

  去他娘的,鲍家这爷俩藏私!

  就连好脾气的郭老爷,看着表哥也暗中运气。

  只有郭三爷,看到鲍家只来了长房一脉,二房一个不见,心中说不出什么滋味儿。

  虽说论起来鲍二爷还是他亲姐夫,鲍家二房孩子还是他亲外甥,可郭三爷还是看不惯姐夫这遇事就躲的自私德行。

  鲍老大夫受宠若惊,越发恭敬:“见过小爷……”

  到底顾及,不敢直言其名。

  霍宝亲自扶起,道:“都不是外人,不用客气。”

  鲍老大夫几乎要跌个跟头,额头上的汗密密麻麻的出来。

  怎么就不是外人了?

  什么时候成了“内人”?

  鲍老大夫望向儿子。

  鲍白英没有表情。

  他是州衙当差的,老爹是属下的家人,勉强也能算是自己人。

  众人望向鲍家的目光就带了幽怨。

  原来,鲍家已经投了新元帅!

  吃独食,也不怕噎着!

  八家商贾都到了,二十家士绅人家开始陆续到来。

  前头来的七、八家,都是有家人子弟在州衙当小吏的。

  如今不用新元帅拉拢他们,他们身上也带了“从逆”烙印,除非狠心将涉及的儿孙除名,可那也是治标不治根的法子罢了。

  这些人家认了命,对霍宝这滁州少主就十分恭敬。

  其他士绅人家看了,心中鄙视他们全无风骨,可被这两日风声鹤唳吓的,也不敢这个时候冒头,少不得捏着鼻子伏低做小。

  霍宝将每家人的反应都看在眼中,心中有个小本本。

  哪些真的当用,哪些还要再看,哪些毫无顺服之心,都分了分类。

  ……

  中国人处处讲身份,分量越重的人家,出场最晚。

  滁州士绅中,以两家为首。

  一户姓宋,当家人宋老大人是去年刚致仕的小九卿,回乡养老;一户姓吴,吴老爷只是举人,可其长子进士出身,如今在湖南知府任上。

  宋老大人与吴老爷就成了最后到的两位客人。

  两人年岁相仿,都是花甲之龄。

  一个是致仕的从三品大员,一个是因子得封正四品中顺大夫。

  若是滁州没有变天,这两人亲来州衙,知州也要亲迎。

  可如今门口站着一半大少年,看到两人也没有别样神情。

  两位老者面色寻常,后头跟着的儿孙面色各异。

  宋家儿孙还好,吴家人脸都耷拉下来。

  太托大了!

  霍宝视线在两家人身上看了眼,心中也诧异。

  吴老爷一个因子得封的老举人,竟然坦然与致仕小九卿并行,不是说读书人最讲规矩么?

  倒是这位宋老大人,神情从容自若,颇有几分气度。

  两人家近前,吴老爷的目光落在霍宝背后锏囊上,眉头微皱,显然对他这不伦不类的打扮不喜。

  宋老大人也看见霍宝的锏囊,带了几分好奇道:“听闻小公子用的是武烈公遗兵,不知老夫可否有缘一见?”

  武烈,是本朝高宗皇帝对第五帅的追谥。

  瞧着老人家眼中的好奇毫不遮掩,霍宝就随手抽出紫金锏。

  有趣!

  听闻?

  知晓霍宝用紫金锏的人,要么是手下童兵,要么都在曲阳,就是滨江知晓的人也不多。

  在州府哪里听闻去?

  这是个有心人呢!

  看着霍宝将双锏托在手中轻飘飘模样,老大人由衷赞道:“小公子这力气,果然不凡!武烈公遗兵,终不会被埋没!”

  武烈公?

  紫金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