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开国篇 第160章

作者:雁九 标签: 穿越重生

  “此事是对着李家、宋家来的,就请二位去追查此事!不管是什么人,伸手入军营,就已经犯了大忌!我这新兵营是养兵之所,不是争权夺利之所在,还请二位尽快查清,使得背后之人早日伏法!”

  霍宝坦荡,直接将此案移交州府。

  连同熬刑闭口不言的高月,一并移交给李千户。

  不想说,就不用说了。

  不管有什么理由,背叛就是背叛。

  李千户、宋二爷郑重应了。

  鲍二爷父子与李姐夫是涉案人,也被带走了。

  屋子里只剩下童兵自己人。

  霍宝望向梁壮。

  梁壮脸色涨红,羞愧道:“宝爷,都是属下之过,前日有人过来说高教……高月在教授《弥勒真义》,我只当是宝爷交代,没有过问……”

  霍宝道:“你是有过!我走之前交代过,若是新兵营有拿不准之事,可直接去州衙寻六爷做主,而不是你只当什么就略过!”

  “是!”

  梁壮脑袋垂到胸口,应答都带了颤音。

  对于童兵五个老队长,霍宝一直比较宽容。

  即便待霍豹、侯晓明略器重些,可对朱家兄弟与梁壮也比较亲近宽容。

  梁壮晓得自己脑子笨,不如朱强心细;手上功夫也有限,同后来的石三、邬远比起来差远了。

  这次做总留守,操练新兵。

  不用说,只要做的不差,一个千户跑不了。

  “记过一次,停升一级!”

  霍宝说了处置。

  “尊令!”

  梁壮躬身应了,心下却是松了一口气。

  如今童兵六千人,需要六个千户……有资格的人不多……

  霍宝望向侯晓明:“高月做了三个月文教官……恐有流毒,在兵卒中彻查!若是查出教徒,不拘什么职位,全都抽出来,单列名册……”

  像冯和尚麾下那些兵卒,都是教徒,却是有“救世救民”之心,愿意以身渡世人。

  虽说偏执,却是可敬。

  被《弥勒真义》洗脑的这些教徒就算了。

  所谓教义,只是他们自欺欺人、推卸责任、借此敛财的工具。

  “尊令!”

  侯晓明领命。

  霍宝又望向李远:“三百参谋生,亦逐一排查……教徒、受影响严重的生员亦单列名册……”

  李远一怔,没有立时应声,不安道:“宝爷,属下亦有失察之罪……”

  “高月是我指派的,你是我抽出随军的……是你的错避不开责罚,不是你的也不用往自己身上扯!”

  “尊令!”

  李远这才打起精神。

  霍宝又望向其他人,见一个个都带了惶恐,道:“打起精神来!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以后这种勾心斗角的事情你们还会遇到……只是丑话说在前头,在这战狼营,你可以与哪个亲近哪个不亲近,远近亲疏是你的自由,想要拔尖争抢,好好做自己的差事,或战场上见真章……像今天见识这种,为了构陷别人使阴谋手段的争斗,战狼营不欢迎,零容忍……”

  “尊令!”

  众小将齐齐应声。

  ……

  “咚!”

  “咚!”

  “咚!”

  校场上响起童兵集合鼓声。

  老兵一千二,新兵四千七,参谋生三百,都到校场上集合。

  总算上,已经是六千兵卒。

  只是大多数还是新兵蛋子,不当用。

  经过几日操练,按曲列方队还有些不齐整。

  不过望向台上少年,底下兵卒的目光都带了热烈。

  “是宝爷!”

  “宝爷背着的就是紫金锏!”

  “宝爷天生神力!”

  “宝爷出马,官兵都跑了!”

  新兵们早就听教官们吹了一耳朵的“宝爷”。

  他们都是宝爷的亲兵,有这样的上官,自然也觉得骄傲。

  三百参谋生,则是对霍宝观感各异。

  一百老兵出身的,都是眼巴巴看着。

  做梦都想要自己武力好些。

  宝爷还没点亲兵,这回兵卒富裕,这点亲兵的事也该提起。

  可惜他们先天不足,只能转文了。

  好无奈……

  难道要信高教官那胡说八道的教义、披着海青装神弄鬼去糊弄老百姓么?

  谁也不是傻子啊!

  那两百士绅子弟,则是看着校场上乌泱泱的人头,带了不安。

  人越来越多了!

  霍小帅到底想做什么啊!

  这不是他的亲兵营么?

  怎么还真拉出去打仗?

  听说死人了!

  呜呜,好可怕……

  娘啊,想回家……

  霍宝走上点将台,环视下方各兵卒。

  “各位,我是霍宝!”

  “今日,我从亳州归来!初次上战场,我想要与诸位说一说战争是什么!”

  “战争,是杀人!八月二十五,朝廷剿匪先锋率领八千人屠嘉山县两万三千四百七十七人!”

  校场上立时喧嚣起来。

  “屠城?”

  “两万多人?”

  “那还有活人么?”

  “好可怕……”

  “会打到滁州么?”

  震惊之余,更多是恐慌。

  霍宝提高了音量,继续说道:“八月二十六,水将军率三千兵马、银将军率两千兵马,赶到嘉山,联合柳元帅、徒元帅麾下一万六千人,全歼朝廷剿匪兵八千人!”

  校场上一下子安静下来。

  这……是……那才屠成的官兵,就被全歼了?

  这听着好舒坦!

  “为什么杀人?为了太平日子!”

  “有这一回,下次还有屠城念头的官兵就要掂量掂量!”

  “今年三月,亳州白衫占陵水,陵水七百溃兵流窜曲阳,杀死杀伤百姓千余人,屠了十几个村子……整个曲阳被糟蹋的不成样子……百姓没了太平日子,或是逃荒,或是落草为寇,去祸害旁人……七月里,邓将军率四千滁州兵,入黑蟒山剿匪,荡平滁州四县,杀死山匪、路匪三千余人,还了滁州境内太平!”

  “朝廷腐败,连年灾荒,各地都乱起来……我们自己不护卫滁州,谁来护卫滁州?滁州子弟兵,为的就是这一方安定!一方安宁!”

  “拿起屠刀者,亦是慈悲人,护我一方定,父母享太平!”

第145章 仁义无双

  世上之事,只要做了,就要痕迹。

  李千户、宋二爷两人联合查,顺着脉络追查下去。

  加上州府众吏中,能够替代两人位置的人就那么几个。

  如今正着查、倒着查,一天半的功夫就查个通透。

  不是一个人。

  主犯吏科文书、从犯户科文书。

  州府文官中的第三人、第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