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开国篇 第20章

作者:雁九 标签: 穿越重生

  霍宝先前有多期待这个舅舅,眼下就有多纠结,这小脸紧绷的,满是肃穆。

  nnd,这样不得好死的开国异姓王白给他也不坐呀。

  之前还有些踌躇的童军得了进攻的号令,都是各就各位,兵戈相对,毫无畏惧。

  包围圈中诸人开始见都是孩子还松了一口气,可被这架势闹得,也都小心起来。

  “尔等何人?来黑蟒山何事?”霍宝朗声问道。

  那光头和尚二十五、六岁,依稀还能看出少年模样,正是霍宝记忆中的徒三。

  他便也出列:“我们是亳州柳元帅麾下征讨使,前来拜会蟒头寨马寨主!”

  “可有凭证!”

  这和尚摇头,露出为难来。

  “口说无凭,最近流寇出没,为防误会,还请客人卸兵器!”霍宝一本正经道。

  和尚还没说话,身后诸人就不干了。

  “卸什么卸?还没问你们是什么人?”

  “是啊,你们是什么人?一堆小崽子,还是回家吃奶去吧!”

  “小崽子过家家,闹到老子头上?”

  这边七嘴八舌,都怼起霍宝来。

  霍宝只抬起胳膊:“射!”

  “嗖嗖嗖嗖!”

  四面八方,十来只箭支射向山路。

  虽没有落到众来人身上,可也就是眼前一尺之地。

  这是震慑!

  众壮汉跟被捏住嗓子似的,只有一持枪青年跳到那和尚身前,将他遮得严实,怒视霍宝:“混账小儿,到底是何人,作甚伤人?”

  众人都齐齐望向霍宝。

  霍宝淡淡道:“为防误会,还请客人卸兵器!”

  “你……“那青年大怒,举枪想要上前,被那和尚拦下。

  和尚上前两步,看着霍宝好一会儿,方露出笑意:“小宝?真的是小宝!”

  七载光阴,霍宝这个外甥记得舅舅,徒三这个舅舅自然也记得嫡亲外甥。

  霍宝越长大越肖母肖舅,初见就觉得眼熟,仔细辨认,就与小时候的小宝对上了。

  徒三虽出家数年,却是迫于生计,难以割舍血脉亲缘,最惦记的就是一侄一甥。之所以主动请命南下“收复”曲阳,也是想要借机寻找侄甥消息。

  如今甥舅相见,真是满心欢喜。

  霍宝心中只想“哈哈哈”,还好这红楼作者给人物原型做了升华。要不然自己同徒三这五、六分相似的脸,真要“写实”了,那还能见人吗?

  霍宝被叫破身份,面上的露出几分懵懂,似有疑惑。

  “咦?这小孩长得跟都统小时候好像,这是谁啊?”一络腮胡汉子好奇道。

  那持枪青年也接话道:“嘿,仔细看确实是徒三哥当年的样呢!这是……徒大哥家的铁蛋?”

  “不是铁蛋,是我外甥小宝!”徒三笑道。

  霍宝似还在辨认人,并不接话。

  霍豹听着话头,走了小宝近前,扬声道:“可是东山寺出来的徒三舅爷爷?”

  “你是?”徒三听着这辈分,不由诧异。

  “我是宝叔的侄儿,上月随着五爷爷、宝叔去东山寺找人,没找见。”霍豹回道。

  徒三有些动容:“我之前是在东山寺,上月得了老友书信相召,北上亳州投了柳元帅!”

  “真是三舅?”霍宝似才醒过神来,上前两步,迟疑道:“小时候带我抓麻雀、烧麻雀那个三舅?”

  “是我,是我,是三舅!”徒三连忙点头。

  霍宝疾行几步,跪了下去,嚎啕大哭:“啊……三舅……三舅,您怎么才来啊?……我娘……我娘走了……”

  贼老天,不长眼!

第23章 运势逼人啊

  霍宝是真伤心了。

  农家子做不成,认了;小地主做不成,认了;盼着念着的勋二代又成了铁炉子烫屁股,怎么办?

  不厚道的曹爷爷,架空就架空,干嘛处处对着明初历史来?

  写历史小说的,这样偷懒可不是厚道人。

  怪不得四王后人上杆子去舔八公的后人,这异姓王的分量太飘。

  偏生他之前“蛟缠身”、“蛟化龙”编的像模像样,老爹当真了。

  这一嗓子,听得人浑身一激灵。

  众童军多有缺爹少娘乃至双亲断绝之人,不由跟着心酸,倒是觉得这个不爱搭理人的队长距离近了。

  落在众青壮眼中,对着娘舅哭老娘,这就是“孝子”本分。

  娘舅天大,这是到什么时候也错不了的老理儿。

  徒三红了眼圈,扶起外甥,哽咽道:“你娘……你娘是什么时候走的?怎么……怎么就走了?”

  “去年十月二十八走的,染了秋疫……”

  “都是三舅不好,我当去探望你娘,不该去北方云游。”

  舅甥一叙话,各自叹息。

  徒三是后悔没有见着胞姐最后一眼,又庆幸如今老天垂怜,得以骨肉团聚;霍宝则是心疼起寨子里的青壮来,还没等老爹那几个老哥几个内部划分,就有外来人惦记了。

  不管心中如何,这面容相似的舅甥两个相处下来,都透了亲近。

  霍宝又介绍霍豹与几个什长,徒三也将身边众人说了一下,这二十四人大多数是曲阳人,只有几人不是曲阳人、也是陵水的。

  霍宝能说什么,这又对上“淮西二十四将”。

  这些人年长的三十来岁,年轻的几个与霍宝差不多大。

  霍宝主要留意的有两人,一个是三十来岁站在众人之前的,另外一人就是持着錾金枪护在徒三跟前的那个高大青年。

  那三十来岁的人被徒三称之为童年好友,曲阳人江平,最早投到柳元帅麾下,也是他给徒三来信相召。

  不用说,这个就是明初开国功臣之一,中山侯汤和的射影。

  另一个拿着錾金枪健壮肤黑的,是曲阳人水进,年岁比徒三小几岁,这个应该就是红楼故事里开国的四家异姓王之一的初代北静王,是大明开国功臣徐达的射影。

  怪不得北静王府活跃到红楼故事开篇,这家与皇家联姻,徒家后来的皇子皇孙都有水家血脉。

  其他诸人,霍宝就没有太留意。

  只能佩服这些人运气好,这些乡勇出身的武将,除了一、两人死在大明开国前,其他都活到开国时,得封勋爵。

  这边叙话未结束,马驹子、霍虎已经带了一百正兵上前来接应。

  虽说寨中诸头领晓得今日童军下山侦查,可都不放心,到底派了正军尾随护卫外后。

  童军布置陷阱,童军合围,霍宝、霍豹与对方“交涉”都落到马驹子眼中。

  前面看着还好,后边又跪又哭的,瞧着就不对了。

  即便瞧着不像危险,马驹子也带了人上前,待看清徒三的长相,亦是一愣。

  “师姐来了!”霍宝招呼一声,随后对徒三介绍道:“三舅,这是马六叔之女,我爹新收的徒弟!”又对马驹子道:“这是我三舅,亳州柳元帅麾下征讨使,进山来寻马六叔的!”

  一句介绍,双方都明了。

  马驹子连忙道:“竟是舅舅到了,那不是外人,五伯上月没找到人还与我爹念叨了好几回。”

  徒三出家七年,多在北方云游,见惯世情,并不以马驹子的长相与装扮觉得怪异,只当自家小辈,神态可亲,道:“早听闻马寨主大名,一直不得见,没想到是姐夫的兄弟,那还真是自家人。”

  除了马驹子,霍虎装扮也与其他正兵不同,拿着镔铁棒,眉眼又与霍豹相似,徒三少不得也多看两眼。

  霍宝也介绍了。

  晓得是外甥的堂侄,徒三“爱屋及乌”,少不得也赞了几句。

  马驹子打发人先一步回寨子传话,自己与霍宝陪着徒三,一行人说着话,往蟒头寨而去。

  等到众人走到半山腰哨楼,霍五、马寨主、杜老八为首众人已经在候着来,后边是排了两、三百的正兵。

  要是今日来的只是老爹的小舅子,自然无需这番大张旗鼓,谁让来人还是柳元帅的使者。

  这几个月来,柳元帅名声早已传遍淮南。

  除了占了亳州全境,滁州也占了大半。

  上月柳元帅还派人围过滁州州府,虽然最后没有攻下,可旗号也亮出来了。不说别的,就是黑蟒山东侧的陵水县,如今就是柳元帅的势力范围。

  这样一方豪强,谁都要给几分面子。

  徒三与霍五叙了别情,又见过两位寨主、众把头,相互都是投缘热络模样,一起进了寨子。

  霍宝看在眼中,唯有叹息。

  什么叫运势,自己三舅舅身上,这就是自带运势。

  两寨合并练兵,本就有投白衫军之意,这柳元帅因为是离黑蟒山最近的元帅,口碑又好,就是大家之前讨论过的最佳投靠人选。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会这么快与柳元帅联系上,都以为他开春攻州城铩羽而归,说不得要等过了秋收才会抽出手来再下滁州。

  没想到这就派人来了。

  眼下,大家练了快将一个月的兵,建功立业的心思都被霍五与薛彪鼓动起来,谁也不会嫌弃徒三等人来的早,既是决定下山,早下山早立功自然是好事。

  杀鸡、杀鸭、宰羊、宰猪,这一日的接风宴比霍五父子上山时还热闹。

  霍家父子一行上山时是家宴,这次是大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