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开国篇 第237章

作者:雁九 标签: 穿越重生

  就算只有一个闺女又如何?

  有霍五力挺,就能接替马寨主执掌一部兵马。

  不过也幸好是闺女。

  使得滁州军众衙内之中,无人能与霍宝相争。

  滁州军未来二十年,没有分裂之忧。

  霍五望向薛彪:“老七善陶朱之道,咱们滁州军如今也缺银子,老七就挂个财务大总管吧!”

  薛彪闻言一愣,看了眼马寨主,迟疑道:“五哥,这是不是与六哥的差事重了?”

  霍五摇头道:“没重,你负责赚钱,老六负责花钱!”

  “五哥……”

  薛彪听着不由着急,那算什么?

  过路财神?

  士农工商!

  之前滁州军草创,穷,他跑南跑北的辛苦就辛苦了;如今滁州军占了五州府,粮草自给自足了,怎么还要折腾他?

  他可是霍五麾下第三号人物,坐滁州军第四把椅子!

  霍五正色道:“咱们虽占了金陵,却是缺铁矿,也缺马,少不得开南北商道!没有银钱支撑,咱们滁州军走不到今天!为咱们滁州军开财路,沟通南北商道,责任重大,此难事非老七莫属!”

  薛彪脸上涨红,隐下心中得意,连忙道:“我不能像几位将军一样为五哥开疆辟土,能做的也只有这个了!”

  “这个就很能耐了!用咱们滁州军的家底做本钱,随老七折腾……赔了咱不怕,赚了……按照比例咱们折军功……”

  “哈哈!五哥放心,弟弟定尽心竭力,不会赔了咱滁州军的家底!”

  薛彪真心欢喜。

  他知晓霍五为人,素来说一不二。

  说了折军功,那就差不了。

  如今几位领兵大将功劳越来越多,要是他这边没有军功,就被落的远了。

  到时候就算座位不变,也会被人小瞧。

  总要显显本领,才能底气更足。

  只是……

  “五哥,那会不会耽搁了整顿教务之事?”

  赚钱折军功是好事,可他手中的权利也不想撂下。

  薛彪是看出来了,霍五眼中弥勒教就是个屁,也不耐烦面对教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霍五想了想道:“教务不能放松,省的‘伪教徒’带坏了百姓……你指个妥当人,负责此事就是!”

  薛彪点头应了,明白霍五口中的“伪教徒”说的私下里传教的弥勒教死忠。

  按照之前在滁州的“教务整顿”方法,这些人要是告诫不改,就直接以“假冒教徒”罚入苦役营执役。

  要是比更严重的,就以“谋逆”罪抄家,阖家问罪。

  只是罪名不是随便派的,要证据齐全。

  滁州军之前订下的规矩,死刑与抄家之刑不可轻动。

  只能监察队有资格提这两项罪名,还要再交霍五亲自批下,才能执行,否则就以乱命追责。

  霍五当初定下这两条,是防止下边人欺上瞒下。

  生死是大事,要是死刑下放,难保有冤死之人。

  抄家大罪,则是防止大家穷惯了,上了高位,构陷士绅夺产。

  滁州军到霍五手中,就设了监察,立了一条条军纪。

  因最早规矩就定下来,滁州军的军势才齐整。

  主力军队都不能随意杀人,直接与民生相关的吏员约束防备的就更严。

  霍五望向林师爷,道:“既是开府,少不得请林先生给我掌幕府……”

  林师爷略加思索,道:“太尉府内,可设长吏,掌章奏、顾问,诸吏之冠!”

  霍五笑道:“长吏好,就是短了气势……既然大家都带了‘大’字儿,那就是大长吏!”

  林师爷带了无奈,抚着胡子道:“好,听五爷的!”

  文武安排完了。

  大家最关注的,还是以后的战事安排。

  “先头咱们动静太大,是该休养生息,以免引来朝廷侧目,蕲春就是前车之鉴……”林师爷道。

  朝廷容不下叛乱,可叛乱也有轻有重。

  有已经称帝的亳州小皇帝与蕲春“大庆国”在前,金陵显然不是朝廷首要收复之地。

  霍五点头:“我也是这个意思,只是练兵不能停,不能白养着十来万人马……还有那十几里的城墙,一日不修缮,我睡觉都不踏实……也不要征劳役了,时日拖沓,还惊动地方,祸害百姓,就兵卒们上,每部轮上旬日,就差不多了……”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前只提了让宋林为金陵执政,还没议金陵总留守……”说到这里,望向杜老八:“老八,以后你做咱们总留守行不行?”

  杜老八的痴肥,影响他的行动。

  若是短途行军还好,长途行军很是遭罪。

  他手下几个把头,除了留守江浦的那个江浦县尉略好些,其他两个也拿不出手。

  不用与别人比,就是跟马寨主麾下的朱、熊、羊、鹿等人,也是比不了的。

  加上这些人身为马寨主的小兄弟,当初却背叛马寨主投了杜老八,与林师爷选谋主还不同,品行略轻浮,才会被薛彪利诱鼓惑。

  这般人品,霍五也不放心放出去。

  要不然坏了滁州军名声,砍头也晚了。

  之前滁州军出动,都是“以多打少”,没有遇到正经敌手。

  若是遇到强军,邓健、冯和尚、水进部,都有一战之力,杜老八这边却是困难,马驹子那边有熊千户为辅,在两可之间。

  杜老八笑道:“怎么不行?那我可是享福了!”

  他晓得自己的短处,比不得邓健、冯和尚、水进等人勇武,也不争那个强。

  可是也晓得金陵做了老巢,平日总有将军留守,总不会几部人马都倾巢而出。

  那样的话,这个总留守就是挂个虚名吃闲饭了。

  想到此处,他耷拉着脑袋,到底有些闷闷。

  还是自己不行,好像被嫌弃了。

  霍五看在眼中,道:“留你可不是混日子的……我的意思,咱们跟小宝他们学学,也设个新兵营,老八你就带人来给咱滁州军练兵……”

第202章 有德之家

  杜老八自是无异议,笑呵呵答应了。

  有事做就行,要不然就是废物点心,可不好跟着哥哥们混吃混喝。

  ……

  九月二十七,布政使衙门、金陵知府衙门终于贴了告示。

  第一,十月初一始修缮城墙,沿途百姓商家需配合。

  第二,免除金陵府今冬丁役。

  第三,十月初十,在府学举行吏员考试,童生以上报名,通数术者可预考取得资格。

  告示署名的大印,是“太尉霍之印”

  金陵士绅还在琢磨怎么回事,布政使衙门已经换了招牌,挂上了“太尉府”的匾额。

  金陵知府衙门那边,紧闭了几日的大门也敞开,开始办公。

  滁州军霍元帅开府了!

  金陵有了新知府了!

  只是那三条告示是什么意思?

  修城墙?

  这个在大家意料之中。

  滁州军夺了金陵,可并没有占了整个江南。

  江南西道守军被朝廷调去围剿蕲春,江南东道的守军一半被调到杭州,一半就在苏州。

  就是隔江的扬州,还有六、七万的淮南道守军。

  不修城墙,等到朝廷调兵平叛,滁州军就没有屏障。

  可作甚免了丁役?

  不是当借了役银来勒索地方?

  到时候,百姓家没有银子顶丁役,就出工;士绅商贾人家就出银子顶丁役。

  不是应该那样?

  不抽丁?

  那前头修缮城墙是假的?

  要借此清理沿墙的商户百姓?

  还有那吏员考试?

  童生竟然都有资格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