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开国篇 第247章

作者:雁九 标签: 穿越重生

  这里说的地盘,说得不只是金陵府,还有金陵府至台州中间这些朝廷治下;往西面也是,金陵到蕲春之间,还有好几个朝廷治下的州府。

  邓健神情这才舒展开来,道:“扬州就在跟前,还是早日拿下心安!”

  霍五点头道:“拖不了多久,就看扬州上下是吃软还是吃硬……等到驹子婚事后,要是那边还没拿下主意,咱们就替他们拿!”

  说到底,霍五并不想与扬州硬碰硬。

  否则两败俱伤,对于才立足金陵的滁州军也没有好处。

  林师爷望向在座众人,除了薛彪,不是鳏夫、就是光棍。

  他笑道:“宋大人那边,好多人家探问了,几位将军到底是怎么想的,没有没想过婚姻之事?”

  他年岁在这里,比诸人年长了几十岁,说起这个倒是也不算突兀。

  当初一个滁州,都有那么多人家给滁州军送女,更不要说这金陵之地。

  滁州军诸将领的婚姻之事,与滁州军休戚相关,本就不是个人私事。

第209章

  众人都望向霍五。

  不用说,金陵士绅首先盯着的就是霍五这新的金陵之主。

  能与霍五攀亲,不管是继室填房,还是妾室,应该都有人抢着。

  霍五摆摆手道:“莫要看我,我有小宝,再说小宝娘还没烧周年,小宝身上带了孝,哪里好提这个……”

  至于什么高丽婢,什么顾虑之类,霍五能对儿子说,却不好对外人说。

  因为大家也会觉得他杞人忧天。

  另外就是霍五膝下只有一子,子嗣太单薄,与滁州军来说,不是好事。

  霍宝有个万一,滁州军后继无人。

  多几个子嗣,也是多个后备。

  类似的话,林先生与马寨主都婉转与霍五说过,都让霍五搪塞过去。

  其实要是说起来,男子一年妻妻孝,孝满后娶填房的大有人在。

  只是霍五提了儿子身上的孝,这就是要再拖两年后,再说此事。

  也有这样爱重儿女的人家,妻孝守三年的。

  大家倒是不好再劝了,否则倒像是与霍宝为难。

  大家又望向邓健。

  他可是守了好些年,又没有儿子。

  邓健皱眉道:“太麻烦,我自己心中有数!”

  马寨主也笑道:“我也不耐烦这个,续娶就算了,倒是商贾人家的女孩儿……要是颜色好的,我会再收两个……”说到这里,带了几分遗憾:“也不知那胡家闺女到底是何模样,竟使得胡勤生出‘奇货可居’之心……”

  马寨主貌丑,却是个颜控,极爱美人。

  就是对男子,相貌好些,也能宽和几分。

  他之前在滁州纳的妾室,身份低贱,是商户家的舞妓,却是长得好,极得他的欢心。

  只是男人喜新厌旧是常态,到了金陵府,听着十里秦淮的风月故事,马寨主难免又生了念头。

  薛彪很是郁闷了。

  他是有正妻的,是个填房,是他儿子生母,妾室扶正。

  他原配发妻是薛金之母,是个秀才家的闺女,前几年病故。

  后因长子来的艰难,薛彪为了给抬儿子身份,就将其生母扶正。

  论起出身来,那填房是买来的丫头,娘家都不可考。

  要是大家不知他家事,他还能正经八百续娶一个,可都知晓此事,他就不好如此了。

  杜老八被薛彪念叨了许久,终于也生出几分念头,看着霍五道:“五哥,你帮老八做主定一个婆娘吧!”

  霍五很是高兴了,他与马寨主虽是鳏夫,可有儿有女的,杜老八却是孤零零一个,年轻还好,等老了难免冷清。

  “终于想成家了,早该如此!五哥帮你找个,你想要个什么样的娘子?相貌好的,性子好的,还是什么?说给五哥,五哥叫人仔细找着,肯定让你合心合意!”

  杜老八摸了摸肚子,舔了舔嘴唇道:“要灶上手艺好的!还得能同老八吃到一块去,要不然一顿饭,我吃着,她瞅着,这也不香哎!”

  霍五点头道:“好!那就找个灶上好,爱口腹之欲的!”

  不怕杜老八提要求,就怕他没要求,娶的不合心意,那霍五这个当哥哥的也不落忍。

  大家又望向冯和尚。

  他到底不是真和尚,略不过娶亲生子这一茬。

  冯和尚手中拿着佛珠,道:“若是我兄长下月过来,我会与兄长商量此事!”

  众人听了,也就放下此事。

  林师爷就这么一问,提点大家,让大家心中有数罢了。

  ……

  等到晚上回来,霍宝去寻老爹回话,就听说了马寨主要纳妾之事。

  霍宝心下一动,看了老爹两眼,道:“爹……金陵城这几日可是走了不少行商,六叔点名要商家女为妾,真的只是为了怕士绅家的女子麻烦?还是为了给商贾一条门路?”

  霍五道:“两者都有吧,你六叔素来是走一步、看三步的人!”

  士绅的门路是金陵府的吏员考。

  商贾的门路,也不能堵死。

  否则商路不通,金陵城就萧条了。

  马寨主如今是滁州军后勤大总管,惦记此事也是正常。

  霍宝说了水进的意思。

  霍五点头道:“他既是乐意,回头就寻个理由带他往那边走一趟,先让那边长辈看看……总要两厢情愿才好……”

  霍宝应了,他心中也是这个意思。

  霍洪、霍柏父子,是后相认的族亲,与霍大伯他们又不一样。

  大家彼此客客气气,还没有亲近到可以霍五直接为他们家做主的地步。

  ……

  林师爷翻了半晚上黄历,在十月里圈了两日。

  一个是十月二十,一个是十月二十六。

  这两日都是十月下旬宜嫁娶的日子,往四方派帖子也留了往返余地。

  十月上旬也有好日子,却是太仓促。

  毕竟金陵到蕲春、金陵到台州路途都不算近。

  霍五便与马寨主商量着,敲定了十月二十六日,时间也宽裕些,就开始派出各路使者。

  ……

  九月三十,邓老爷与秀秀到金陵。

  霍宝跟着邓健前往码头接人。

  去的不再是城郊那个小码头,而是金陵城外的官渡。

  送邓老爷过江去接人的,也不是寻常民船,而是水师的楼船。

  小姑娘从楼船上下来,就看到码头上站着的人影。

  看到高高大大的父亲,她欢快的招招手;待看到父亲身边的少年,却是动作一停,带了几分腼腆。

  邓老爷在旁,看到孙女模样,不由失笑。

  “爷爷!”

  小姑娘鼓着包子脸,不高兴了。

  邓老爷轻咳一声,道:“小宝跟着林先生读书呢,回头也给你寻两个老师……闺阁里的东西,也该学起来了!”

  在邓老爷心中,孙女自然是千好万好,没有什么匹配不上霍宝的。

  可是他也明白,世人眼中,孙女身上有着一大大的短处。

  世有“五不娶”的说法。

  丧妇长女不娶,无教戒也。

  世有恶疾不娶,弃于天也。

  世有刑人不娶,弃于人也。

  乱家女不娶,类不正也。

  逆家女不娶,废人伦也。

  他可舍不得孙女以后被人挑剔说嘴,才想着好好请人教养。

  小姑娘带了几分不情愿,却也没有拒绝,点点头应了。

  说话的功夫,祖孙两人下了楼船。

  邓健上前,亲自扶了邓老爷。

  霍宝脚步顿了顿,也跟在后头,扶了小姑娘下来。

  “表哥!”

  小姑娘仰着头,笑容清甜。

  小姑娘不再是双髻,脸上的婴儿肥也消退不少,有些小少女的模样。

  霍宝心中一软,道:“本该我去接你的,路上还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