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开国篇 第281章

作者:雁九 标签: 穿越重生

  “江南东道守军三万多人,杭州府驻扎的平叛军五万余人……这些人马,不能落在袁国真手中!”邓健道。

  这不单单是要先清理江南东道守军,还是为了扩大地盘,抢人马。

  要不然的话,被蕲春军趟过一遍的江南诸州府,说不得就便宜台州袁国真。

  滁州军这里,原本只计划打扬州。

  可杭州有消息传来,台州兵北上,离杭州府只隔着两个州府。

  大家就晓得,这平定江南诸府就在眼前,拖不得了。

  如今黄淮糜烂,沿江湖北地区有蕲春军,金陵地区有滁州军。

  杭州城南边的浙南之地还有台州军连克数个州府。

  被夹在几处白衫军中间的江南守军与杭州的平叛军,完全被包围,举目无援。

  谁先打下这些地盘,谁就能消化就数万兵马。

  滁州军已经得了金陵为根基,有一战之力,怎么会错过这大好时机?

  这次“东征”,滁州军主力倾巢而出,留下杜老八部、霍宝部人马。

  杜老八部镇守金陵,霍宝部负责金陵府与太平府两地征兵之事,为滁州军储备后续力量。

  至于水进的兵卒,则会由霍五亲自率领,与邓健部、冯和尚部、马驹子部,外加上两万水师人马,七万人马围攻扬州。

  众将军就在太尉府用了晚饭,随后披盔戴甲,前往码头。

  霍宝跟在马寨主、杜老八身后,前往送行。

  至于林师爷,这次作为中军参军,也要随着出征。

  薛彪不在,已经前两日秘密前往杭州。

  ……

  金陵码头,灯火通明。

  数万兵卒,早已休整完毕。

  在霍五的战旗下,霍宝看到了几个熟人。

  贾演、贾源兄弟与史今,如今三人都在霍五帐下。

  三人之前攻城有功,如今都是千户之上,挂的是代参将的职。

  虽说在霍五帐下,可是贾家兄弟与史今都统领了之前的人马,有独立的统兵权。

  霍五记得儿子的话,晓得这几位是有真本事,凭借战功封为开国公侯,倒是乐意成全。

  只是他们如今资历浅,还不能独自领兵。

  几万兵马过江,开始新的征途。

  就是冯和尚部,也连夜开拔,悄无声息离开金陵城。

  ……

  金陵城内,士绅百姓还在议论昨日的榜单,还在议论修缮半月就完工大半的城墙,没有几家晓得,滁州军主力已经开拔。

  霍宝没有去金陵书院。

  他是答应了林师爷要去读书,可也不是这个时候。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

  自滁山火器出现的消息传来,金陵这边开始备战,倒是也预备出不少军需粮草。

  只是这些够一时之需,却不够“东征”后续。

  如今已经是十月中旬,就算是江南,也开始天气转冷。

  棉衣,迫在眉睫。

  霍宝直接找了马寨主:“六叔,征用几家大的织厂,让织工赶制军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马寨主闻言一愣,道:“临时弄这些,是不是来不及?”

  霍宝道:“到时候地方有了,人有了,材料有了,就可以流水线作业!”说着,又解释了一下什么是流水线。

  这个倒无需细说,因为军粮加工那边,如今就是半流水线作业。

  不管是“方便面”,还是“方面粥”,都是半流水线,每日里就能加工出不菲数量的成品。

  马寨主听得双眼放光,直跺脚道:“之前想到军衣之事,只是因想着休养生息,不着急用,就没有动用金陵地方人力,分配了滁州三县百姓缝制棉衣……如今旬月,得到的数量有限……”

  寻常百姓人家,一套棉衣要几日功夫,水平还良莠不齐。

  哪里有织厂织工统一生产线出来的快?

  “此事,还需宋大人配合!”马寨主道。

  宋林是金陵父母,少不得他安排织厂征用之事。

  ……

  等到宋林过来太尉府,听闻此事,也是赞霍宝好主意:“至于织厂,可征调贾、史、甄、王四家……”

  霍宝听了,心下一动:“王家,哪个王家?”

  金陵四大家族,贾史王薛,可才出来三家,还有一家“王”没出来。

  “前江宁县尉所在的王家,论起来与王伍是族亲……也是金陵老姓……”宋林道。

  前江宁县尉,是滁州军打金陵时的降官之一。

  霍宝莫名想起王家闺女那银盘大脸来,心中一囧。

  曲阳王家果然是与金陵王家有关联。

  只是史家、甄家、王家都是亲滁州军的,贾家如今可是不相干。

  “贾氏兄弟不在,贾家那边?”

  霍宝道。

  宋林道:“这次征用,正好以贾家为主,其他三家为辅!”

  霍宝瞪大眼睛:“是那个贾三有错处揪出来?”

  宋林点头道:“之前清理前金陵知府爪牙时有人咬贾三,只是无足轻重的罪名,也不是主犯,看在贾家兄弟面上,就没有拿到台面上说……”

  宋林与贾家兄弟有渊源,自然是偏着贾家兄弟的。

  虽说贾家兄弟被除族,可一笔写不出两个贾来。

  亲生父子,没有生死仇怨,不过是一个妇人从中挑拨。

  如今贾氏兄弟有了倚仗,在宋林看来,贾老爷也当想着让儿子们重新归宗。

  只是他没想到贾老爷这般不知趣,上蹿下跳的折腾,想要越过贾氏兄弟父子攀上太尉府。

  甚至还挨个打听霍五父子与诸将军的婚事,抱着“妻之以女”的念头。

  宋林看在眼中,早就恼了。

  就算霍宝不提征用织厂之事,宋林也要将贾三的官司翻出来,好好收拾收拾贾家。

  霍宝没有阻拦宋林的意思,只道:“莫要太过了就好!”

  毕竟历史上,这兄弟两个最后还是归宗的。

第237章 点开科技树

  除了征用织厂,组建临时军需被服厂,霍宝还想起一个大事。

  火药配方与简单手榴弹。

  火炮成为朝廷兵马独用的“神器”,那滁州军的冷兵器对上岂不吃大亏亏?

  至于热武器的流通,对这个世界有什么负面影响之类,霍宝暂时顾不得。

  毕竟热武器不是他开创,早在唐宋就有了。

  前朝樊城之战,第五帅也是靠着火器与冷兵器结合,才抵抗了大宁军,守了樊城多年。

  只是武器这些属于机密,霍宝就没有当着宋林这个文官说。

  君不密失其国,臣不密失其身,几事不密责成害。

  等到宋林离去,屋子里只剩下叔侄二人,霍宝才道:“六叔,扬州城流出的火炮就二十尊,那他们自己留的肯定不只这个数……”

  滁州军如今兵力占优,却只想着奇袭扬州城,就是顾忌这个。

  “还有苏州与杭州那边……说不得也有火器……”霍宝道。

  苏州且不说,就说杭州那边,蕲春军一路分粮分田,使得百姓归心,却对于朝廷平叛军不堪一击,只能退出杭州,这里头没有火器的话,输赢不会这么快抉择出来。

  平叛军不仅有火器,应该还很富裕。

  否则跟半月里包围亳州的山东军似的,围而不攻,就是因火炮有限。

  打定远县之类的小城有用,打亳州这样的大城功效不大,才没有使用。

  就算滁州军现下手中有二十一尊火炮(定远县外得两尊,滁山得十尊,陵水县得九尊),可如今的火炮像是消耗品,连射个两次、三次就有一定概率炸膛。

  马寨主闻言,也是隐带忧虑,却是安慰霍宝道:“放心,火器到底射程有限……众将皆往,不会轮到你爹冲锋陷阵!”

  “六叔,咱们不能总指望好运气,是不是想法子克制火器?”

  “咦?小宝有什么法子?”

  “侄儿晓得黑火药配方!”

  “……”

  马寨主神色严肃起来,直接走到屋子门口,四下里看了,眼见无人,才转身进屋。

  “真的?”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