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开国篇 第317章

作者:雁九 标签: 穿越重生

  唐宅所在位置,就在几位元帅府边上,比朱宅位置还要好。

  距离不算远,离朱宅隔了几个院子。

  只是唐娘子是寡妇,不好轻易出门。

  唐宅如今还有怀孕的尤妾,仇威这个半大少年的外甥反而要避嫌,不好出入。

  仇威心中,很是放心不下舅娘。

  朱强笑道:“还用你说?我娘隔三差五就往唐伯娘家转一圈……这跟前能跟她说话的就唐伯娘一个,两人好着呢。今日炖鹅,我娘还念叨说要留出一条鹅腿给唐伯娘送去。”

  朱强不是扯谎,确实如此。

  如今太尉府后街住的都是滁州军中有头脸的人物,可女眷确是实在稀少。

  就算马寨主、林师爷那样身边有妾有婢的,也都是弱质嫩妇,不宜走动。

  正经女眷,少之又少,竟然只有唐娘子与朱娘子二人。

  两人又都是黑蟒山出身,自然就走动起来。

  仇威闻言,带了欢喜:“那感情好,正该好好相亲……”

第266章 厉害的崽

  没到饭时,朱家又有客至,是朱都尉邀请同寝室的于三将军与霍林到家中做客。

  未来两个月要同吃同住,朱都尉既有意示好,于三将军与霍林就跟着过来。

  人情往来,就是吃吃喝喝开始展开的。

  只是两人心中也疑惑,作甚朱都尉没有请石三。

  不过想想石三年岁,加上报完名就不见了,两人也就不奇怪。

  于三将军是于老大人幼子,二十出头;霍林三十来岁,石三却只有十四、五岁,与大家像是两代人。

  等转到太尉府后街,看到朱宅所在,于三将军与霍林两个心中都很惊讶。

  之前知晓朱都尉是马寨主旧部,两个儿子都在霍宝手下,两人也没有太放在心上。

  说白了,这军校的一百训导生,就没有寻常人,每一个都有背景与倚仗。

  就是于三将军与霍林两个,也是如此。

  于三将军不用说,背靠水师几万人马,战将班之中,资历顶高的与于家兄弟与安家兄弟差不多,比他们身份高的没有。

  霍林这是,是霍五的堂弟,霍氏宗族出仕滁州军的人中辈分最高的。

  可是朱宅这位置,实在不一般,仅次滁州军众头目。

  不管这宅子是分派的,还是自己寻思的,想要这个位置可不容易。

  到了朱都尉家,他们又发现不仅石三登堂入室,童兵头目尽数在此。

  这次军校训导生遴选,大家都知晓其中有“论资排辈”、“论功行赏”的意思。

  巢湖水师部,得了名额九个,其中战将六人人,于将军兄弟三人、安家兄弟两人将军、还有一人是于老大人外甥,参谋两人、后勤一人。

  霍五手下,战兵就有本部、邓健部、冯和尚部、杜老八部、水进部、马驹子部、霍宝部与水师部,还有后勤的马寨主部、参谋的林师爷部。

  算下来十方势力,水师得到九个名额不算多,可也算不得少。

  这“论资排辈”,排的不是水师中的老辈分,是自打水师投了滁州军中的功绩评估。

  如今霍磊跟在于老都统跟前学习水战,虽说是霍太尉堂侄孙,可因为没有功绩,却也没有得到入学资格。

  安长生是两家择定的继承人,可因为年岁小,没有上战场,也不在学员名单上。

  于、安两家提及此事,还惊讶这次遴选的严厉。

  可眼前这六、七个少年训导生比霍磊年岁还小,比安长生也大不了两岁。

  “英雄出少年!”

  于三将军真心赞道。

  霍宝与有荣焉道:“都是大家的努力,也是诸位元帅肯提挈。”

  这说的是童兵没有独立作战之事。

  不过即便如此,他们这名额拿了也不亏就是了。

  要知道当初滁州军的粮食,都是童兵张罗的,杭州那边的军械买卖,也是童兵开的路。

  既是论功行赏,这些功勋少不得拿出来说说。

  朱都尉知晓详情,很是乐意为童兵扬名,就对于三将军与霍林说道:“莫要瞧着他们几个年岁小,这半年跟着小宝爷没少立功,真要论起来说不得还在咱们几个上头。”

  说到这里,他指着霍豹道:“豹子你们都认识,是小宝爷的堂侄与左膀右臂,五月里滁州军刚下山时,都是豹子负责运粮,从金陵运粮过江,供给滁州、曲阳、滨江三地两万多兵马的粮草供应,滨江的粮仓,最早也是豹子督建的……”

  于三将军肃然起敬。

  就是霍林望向霍豹也带了郑重。

  五月里,正是青黄不接,几万大军的粮草供给,谈何容易?

  霍豹能做到这点,那对滁州军来说,还真是居功至伟。

  霍豹被夸得不好意思,连忙摆手道:“算不得什么,都是宝叔筹划,我不过是个跑腿的。”

  朱都尉道:“小宝爷的功劳大家都晓得,豹子的辛苦大家伙儿也记得。”

  说完霍豹,他又说侯晓明:“这是童兵战兵左军指挥侯晓明,也是小宝爷的臂膀,是他与李远跑了常州又跑杭州,给咱们滁州军找到军械买卖的门路……要不是军械装备齐全,咱们打和州也不会那么顺当……后来跟着小宝爷援弛亳州、打庐州、进金陵都立过战功……”

  于三将军、霍林都是初次见侯晓明,却是早知其名。

  知晓他是逃荒孤儿出身,最早跟着霍宝的心腹。

  如今霍豹从童兵中调出,负责火器营那边,这个侯晓明就是能代霍宝掌管上万童兵的人。

  眼见着侯晓明其貌不扬,两人亦不敢小瞧。

  “这是仇威小子,咱们黑蟒山的孩儿,是唐元帅的外甥,早先最是淘气不过,入了童兵也成材了。”

  朱元帅指了仇威介绍道。

  唐光病故时,滁州军还没有进金陵,诸位头目还称将军。

  等到滁州军进金陵,太尉府开府,封了众帅,也没有忘记“追封”唐光一个“江淮大元帅”。

  众人提及唐光,亦是尊称“唐帅”。

  于三将军与霍林两人都知晓唐光之事,知晓他留下几千“青蛇军”,就在仇威手中。

  要不是仇威年少,早已独领一军,与水进、马驹子等人差不多座次。

  仇威却是不能坦然接受朱都尉的称赞,羞愧道:“我之前淘气不懂事,幸好宝爷宽容,这几个月也跟着凑数罢了,没有立什么功劳。”

  朱都尉道:“小小子哪有不淘的?长了教训懂事就好了!至于有没有功劳,都在册子上记着,是你的总归是你的。”

  淘气,打一顿不乖,打两顿就是。

  功劳,仇威的功劳不够,还有唐光的。

  朱都尉又指着李远道:“这是李都尉的兄弟李远,与他胞兄一样,是个稳当人,之前杭州军械那个,就是他与侯晓明两人立的功劳……咱们这次军校的参谋班,就是小宝爷与李小子之前童兵里弄出来的,五爷与六爷瞧着好,才在军校里也增加这个……”

  李远亦是谦道:“晚辈不过是听宝爷吩咐,多有不足之处。”

  朱都尉笑道:“有不足才对,你们才多大?能做到这个地步,已经是比旁人强出太多,再周全了还要我们这些老的作甚?”

  剩下两人,朱都尉见说起石三:“石三小哥,也是了不得,之前的童兵总教头,前些日子助冯元帅打镇江,如今接替了豹子任中军指挥,以后是咱们同窗同寝了……”

  石三站如松,拱手道:“小子石三,见过朱都尉、于将军、霍县尊。”

  众人皆是一愣。

  他与朱强是至交好友,眼下又是做客朱家,本当对朱都尉称一声叔伯,眼下却是战意盎然,官位称呼。

  显然是不想要将排辈分,这是对宿舍长之争还不死心。

  朱都尉不以为忤,反而笑着点头:“日子还长着……”

  胖乎乎的朱强带了几分矜持的笑,早等着老爹夸自己。

  这论了一圈,也该到自己了。

  朱都尉看在眼中,心中偷笑,只笑眯眯地看着霍宝,对于三将军与霍林道:“这几个少年再厉害,也是小宝爷在上头指挥的好,小宝爷是林总管弟子,跟在六爷身边学习后勤,还跟着邓爷习武,真正的文武全才……有小宝爷在,是五爷之福,亦是咱们滁州军福祉……”

  于三将军点头附和道:“我爹也这样说……说小宝爷有第五帅的神勇,还有五爷的仁义,是咱们滁州军之福……”

  关键是霍宝并没有因自己是霍太尉独子的缘故就坐享其成,而是同甘共苦。

  且并没有依附父亲势力,而是独立成军。

  眼前他这手下六人,拉出去打上一州一府之地不是问题。

  于三将军不由为外甥可惜。

  到底来晚了一步。

  要不然今日这众少年中,说不得就有外甥一席之地。

  不过如今霍豹从童兵抽出,说不得就是外甥的机会。

  外甥是霍宝的堂侄女婿,算是霍家自己人。

  霍宝再器重信任侯晓明,童兵之中也要放自己人的。

  霍宝入学,身为伴当的安长生与李裕(淮南道商会会长李福海幼子)就闲置下来。

  霍宝没有给两人放假,而是物尽其用,让两人去了童兵大营。

  童兵大营中的识字班还在进行,如今负责这块的是宋谦之,安长生与李裕就给他打个下手。

  两人一人是出身巢湖水师,官二代;一人出身扬州商会,商二代,都是五岁开蒙,读了好些年书的,给童兵开蒙自不在话下。

  霍林则是有些怔然。

  霍宝麾下的战兵三分,与霍五麾下的各帅自领人马何其相似?

  他虽是文人,不通武事,却是看过史书。

  如此放权,看似器重手下,亲密无间,实际上不过是平衡几方势力,防止一方坐大。